部编版八上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 原卷+解析卷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八上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 原卷+解析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8-16 13:44:49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3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粗糙(zāo)  畸形(qí)    教诲(huì)   深恶痛疾(wù)
B.教诲(huì) 诘责(jí) 正襟危坐(jīn) 数见不鲜(shù)
C.广袤(mào) 猝然(zù) 掩饰(shì) 诚惶诚恐(huáng)
D.荧光(yíng) 窒息(zhì) 拙劣(zhuō) 颔首低眉(hà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 抑扬顿挫 燥热 愚钝  藏污纳诟
B 粗制烂造 器宇 蒙昧  不可名状
C 谆谆教诲 丑陋 酝酿 翻来覆去
D 正襟危坐 真缔 轮廓 油光可鉴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如今我们要严格把好产品质量关,严禁粗制滥造。
B.我国的武士在比武大会上,所向披靡,无人能敌,鹤立鸡群。
C.别太在意别人的评论,不然你会老是郁郁寡欢!
D.养殖业低迷,饲料加工企业的利润微不足道,无法与相关产业的利润相比。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那烟雨迷蒙的乌江,恰如一幅淡雅而隽永的水墨画,展现在我们面前。
B.全校师生没有一个不否认“阳光体育”活动使整个校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C.在著名物理学家霍金的首条中国微博中表示,希望与中国网友分享生活趣事和工作心得。
D.新版《三打白骨精》以其华丽的3D制作技巧、虚实结合的特效手法,国内影视从业者们引发深思。
5.在以下语段空白处依次填入四个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晋朝人读诗,是兰亭集会、曲水流觞。唐朝人读诗,是高朋满座、冠盖京华。革命者读诗,是狱中绝笔、肝胆相照。而我们的方式,就是《中国诗词大会》。
①世易时移,诗心不改
②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③天才诗人青史留名,但他的身后却并不寂寞,因为诗意是属于每个人的
④每一代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去感受、纪念、传承
A. ③②①④ B. ②③①④ C. ①④②③ D. ②①④③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回忆我的母亲》以朴素的语言、真挚的感情、典型的事例回忆母亲勤劳的一生,抒发了作者对母亲的思念和感激之情。
B.《藤野先生》以写藤野先生为中心内容,通过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赞扬了藤野先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C.《列夫·托尔斯泰》一文前半部分极力描写他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实际上是用来反衬他的眼睛,为下文写他的眼睛张本。
D.居里夫人是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原籍波兰,先后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
7.诗句默写。(4分,每空1分)
(1)《赠从弟》中与陈毅诗中“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意境相似,显出环境的严酷和青松岁寒不凋的特性的句子: , 。
(2)《梁甫行》最后两句是: , 。
8.综合性学习:根据所提供的情境,按要求表达。(6分)
你所在的学校要举行以“吸取国学精华,传承中华文化”为主题的经典诗词朗诵比赛。
(1)假如你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开场白。(3分)
(2)在这次比赛中,你们班的小红同学由于紧张没有发挥好,感到很难过。比赛结束后,你将如何劝说 (3分)
9.名著阅读。(4分)
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杨志盘缠用尽,无奈之下,只好上街卖祖传宝刀,遇见泼皮牛二纠缠不休。杨志一时性起,失手杀死牛二。(《水浒传》)( )
(2)祥子给杨先生家拉包月,还要做各种家务,经常遭受辱骂,但是想到工钱比别处多,他还是忍气吞声地留下。(《骆驼祥子》)( )
(3)流落荒岛后,鲁滨孙每天用刻刀痕计算日期。为了吃上面包,他还尝试在旱季播种谷物,一举获得成功。(《鲁滨孙漂流记》)( )
(4) 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作答。
他(孙行者)的真身,出一个神,纵云头,跳将起去,径到人参园里,掣金箍棒往树上乒乓一下,又使个推山移岭的神力,把树一推推倒。(《西游记》)
问题:孙行者为什么推倒人参果树?最后又怎样救活了人参果树?请简述。
二、阅读探究(38分)
(一)文言文阅读(9分)
修①幼失父,母尝谓曰:“汝父为吏常夜烛治②官书屡废③而叹!吾问之,则曰:‘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修闻而服④之终身。
(节选自《宋史 欧阳修传》)
【注释】①修:欧阳修,宋代文学家。②治:处理。③废:放下。④服:听从,信服。这里指遵从。
10.请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限断两处)(2分) 
汝 父 为 吏 常 夜 烛 治 官 书 屡 废 而 叹
1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1)母尝谓曰
(2)死狱也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2分) 
修闻而服之终身。
译文:

13.结合选文内容,谈谈本文给我们得启示。(3分) 
答:

(二)阅读下文,完成各题。(14分)
带点笑容
罗兰
①一位台大工学院的教授曾经在闲谈中对我说,他每次上课(特别是给新生上课),一定面带笑容。他不但面笑容,而且尽量用说笑话的方式来讲话,使得满室笑声不绝。他说,这样做是为了消除一般学生对理工科目的畏惧心理。
②“剥下科学严肃、冷硬、令人生畏的外衣,显出它内在的、原有的、,真正的趣味和美感!”这是这位名教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宗旨。
③他说,本来科学是非常美妙、非常有趣的一种东西,可惜当初真正“通”的人太少,以致因为他们的不通,而不能把科学的真正面月很轻易地传授与人,而使科学蒙受了冤屈,成了深奥难解、令人不敢接近的东西。
④笑容是消除隔膜的媒介。我一向畏惧数理科学,相信这就是因为它们最初和我见面时,没有“面带笑容”的缘故。由此想来,文学、艺术、音乐之使人乐于接近,也不外是因为它们多少都带了一点或隐或现的笑容吧!
A 。
⑤笑容还是增进感情的媒介。笑容好比机器上的润滑油,可以减轻摩擦,使齿轮与齿轮之问的运转灵活,又犹如桌椅脚下的胶垫,可以缓和锐角,增加彼此之间的和睦与协调。
B 。
⑥当我和朋友在谈话之间,偶尔意见友生冲突时,我喜欢停止谈话,用笑容来听他的滔滔雄辩。我认为这是最好的消灭争执而又不伤和气的办法。
⑦而且我更相信,即使在你争却或抗议的时候,如果你仍能使自己面上点笑容,这争辩抗议也会很容易地变成了提醒与解释。减少了对方的敌意和反感,增加了胜利的机会。
⑧笑容不但能表现在面貌上,而且能表现在 里。
⑨也许我是因为职业的关系,做播音员做久了,对声音特别敏感。有好几次,接听电话时,因为对方声音里缺少笑容,被我误认为他很忙,或一面打电话,一面为办公桌上的公事在发烦,使我不敢和他多谈下去。而当我草草结束谈话,请他快去忙公事的时候,他才惊奇地问我:“为什么这样匆促?你不是有事要商量吗?”
⑩我这才知道,他并不忙,也没有为公事发烦,他只是以为我看不见他的表情,因此省掉了笑容而已。
还有一次,一位很熟的朋友,因为她在电话里的声音没有笑容,而使我以为她在生气。等我向她问罪的时候,她才连忙解泽,并没有生气,也并没有不欢迎我的电话。后来,她才恍然想起,说:“哦!对了我没有带上一点笑容。”
笑容虽是脸上的事,但表情确乎会影响声音。当你带点笑容讲话时,你的声音里必定有点喜气。当你皱起眉头讲话时,你的声音里就自然而然地带上了不耐烦。当你拿起电话听筒,脸上毫无表情地问上一句:“喂!你是哪位!”对方听来,准觉得你是陌生和疏远的。而假如对方通上名来之后,你还不能用笑容表示一点欢迎与惊喜之情的话,你的朋友就难免以为他的电话对你是一种无礼的打扰,而急于想要把电话挂断了!
生活虽然有它严肃的一面,但如果作懂得使这严肃的人生带上一点笑容,那么,那严肃的一面也就会交成音乐与诗章了。那难道不是一件很开心的事吗?
(选自《罗兰小语》,有删改)
14.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台大教授上课面带笑容,只是为了消除他与学生之间的隔膜。
B. 第⑤段运用了比喻论证,把“笑容”比作“润滑油”“胶垫”,论证形象生动。
C. “带点笑容”和“皱起眉头”表现在声音上是不同的。
D. 严肃的人生因带上笑容而变成音乐和诗章,那一定是件很开心的事情。
15. 下面这段话出自原文,你认为是放在上文的A处还是B处呢?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
以前小学生的算术教科书上,把2画作一只游水的鸭子,把6画成一个汤匙,把7画成一把伞柄……这正与国语的开始用诗歌体,慢慢才归纳到文法,音乐开始用唱游,慢慢才演绎出乐理相似。
选________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笑容”的含义。(4分)
(1)也不外是因为它们多少都带了一点或隐或现的笑容吧!
(2)我喜欢停止谈话,用笑容来听他的滔滔雄辩。
17. 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4分)
(1)文章认为,笑容在生活中起到了哪些积极作用?
(3)结合上下文,在第⑧段空白处填上一个恰当的词语,使文章论述完整。
(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回忆齐白石先生
①我从小学戏,没有读过书。一九五○年与书香门第的后生吴祖光结婚。后来,我成为齐白石老先生的干女儿。齐老常常手把手教我画画,他还教导我:“搞艺术也是表现自己,就如我画画、你唱戏,道理都是一样:讲骨气,讲正义,有勇气,最重要的都是表现自己。”
②我因演出繁忙,不可能在画画上画出成绩来。但我在演戏上,是遵照齐老的教导做的,在舞台上我挺胸抬头唱戏,面向观众。我演的节目,创造的人物,大都是一些争取自由、有正义感、有反抗精神的古今女性。如《刘巧儿》中的刘巧儿,《杨三姐告状》中的杨三姐等。放开手画画,挺起胸唱戏,这是我向齐老学画得到的最珍贵的启示。
③有一天,裱画家刘金涛陪我去齐老家学画画,恰好齐老一人在家。金涛兄说:“今天齐老可要好好教干女儿画画了。”齐老让金涛铺好纸,高兴地把我叫到他身边,手里拿着一支笔:“来吧,画一张。”我心想:“做艺术家就不能退后,这也算是第一课。”于是我接过笔,放开了手,大甩笔画了一个小兔。齐老高兴得像孩子:“好!好!这个小兔画得有神,就是嫩了点,好!”稍微停顿了一下,他接着说:“我是看看凤霞有没有胆子。画画的敢甩笔杆子,当伙计的敢端盘子,唱曲的敢扣弦子,当裁缝的敢下剪子。凤霞有胆子,有艺术家的气魄!”
④齐老是很重情义的。记得他过九十大寿,我跟金涛兄去给他拜寿,他领着我来到后院,我看到北面墙上有个小洞,里边有一个牌位,写着“贤妻宝珠灵位”。齐老默默鞠躬,我当然也照着做了。齐老严肃地指着灵位说:“这是你娘的灵位,我每天都要来看她,她跟我只是受罪了,没有享过福。”齐老说着眼睛湿润了。我感觉到齐老的感情是非常深的,平时几乎不流露。
⑤齐老对看门的老尹很严格,可是也不亏待他。齐老说:“对佣人要宽厚,有好处。”老尹为人善良,老是拿着笤帚不停地打扫。齐老不给他工钱,每月给他画张画,有时为了奖励,给他多画一张,老尹就知足了。因此,祖光去齐老家,老尹总喜欢挽着祖光,去他的小门房看看齐老给他的画,他手里真有好画。祖光从老尹手里买了不少画。老尹对金涛说:“吴先生大方,我说多少钱从不少给,有时多给了还不让我找钱。”齐老不只对老尹这样,无论对谁,都一律同等对待。
⑥齐老在生活中始终保持着他当木工时的朴素习惯。有一次,金涛和我陪齐老吃饭,一位梳着圆头的女佣人为老人端上一些饭菜,一盘豆豉辣椒,一碗腊肉素白菜汤,都是些小盘小碗。金涛兄吃完,小声对我说:“我没有吃饱。”但我吃了两碗饭,喝了一碗汤,急着要看齐老画画。齐老对秘书武大姐和我说:“你们就是不考虑金涛是爱吃的人,我的小女儿凤霞吃什么都行,今天金涛肯定没吃好,下次请您去曲园吃。”
⑦齐老有很多学生,老人画画时大家都围在一边看,老人一声不响门头画。可是在大家不在的时候,他就边画边传授我如何用笔,如何调色,如何心里要有实物,手上才能疏能跑车、密不透风,画出实物的神采来,画得不像不要紧,可以定要神似。他还说:“你毕竟不是在照相,你是根据实物,经过你的画笔,再创造出你所想象的神采,这才叫艺术品的神韵,原封不动画出的桃子是匠气作品,要琢磨怎样画活了,看着已像离开了纸。”
⑧也真是这样,看看齐老画的一篮子桃子:那大桃压在简陋的篮子上,大胖桃子的丰满可爱,竹篮子的单薄负重都跃然纸上。由此,能够看出齐白石的艺术家风度。我看齐老画画,再仔细研究齐老的画,再回想齐老的教导:“你画画跟唱戏一样,不可死学原搬,要记住花力气,下苦功,再创造,不能不进取啊!”真是受益匪浅。
(选文有改动)
18.在向齐老学习画画的过程中,“我”获得了哪些唱戏方面的启示?(3分)
19.从选文第④⑤⑥段看,齐白石先生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3分)
20. 请对选文中加波浪线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6分)
(1)好!好!这个小兔画得有神,就是嫩了点,好!
(2)那大桃压在简陋的篮子上,大胖桃子的丰满可爱,竹篮子的单薄负重都跃然纸上。
21. 选文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3分)
三、写作(50分)
22. 请以“成长的记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
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③书写工整,卷面清洁。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3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粗糙(zāo)  畸形(qí)    教诲(huì)   深恶痛疾(wù)
B.教诲(huì) 诘责(jí) 正襟危坐(jīn ) 数见不鲜(shù)
C.广袤(mào) 猝然(zù) 掩饰(shì) 诚惶诚恐(huáng)
D.荧光(yíng) 窒息(zhì) 拙劣(zhuō) 颔首低眉(hàn)
【答案】D
【解析】A选项 粗糙(cāo) ,“畸形(jī)
B诘责(jié) ,数见不鲜(shuò)
C猝然(c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抑扬顿挫 燥热 愚钝  藏污纳诟
B粗制烂造 器宇 蒙昧  不可名状
C谆谆教诲 丑陋 酝酿 翻来覆去
D正襟危坐 真缔 轮廓 油光可鉴
【答案】 C
【解析】 A藏污纳垢 B 粗制滥造 D 真谛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如今我们要严格把好产品质量关,严禁粗制滥造。
B.我国的武士在比武大会上,所向披靡,无人能敌,鹤立鸡群。
C.别太在意别人的评论,不然你会老是郁郁寡欢!
D.养殖业低迷,饲料加工企业的利润微不足道,无法与相关产业的利润相比。
【答案】D
【解析】“微不足道”的意思是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一提。此处应用“微乎其微”。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那烟雨迷蒙的乌江,恰如一幅淡雅而隽永的水墨画,展现在我们面前。
B.全校师生没有一个不否认“阳光体育”活动使整个校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C.在著名物理学家霍金的首条中国微博中表示,希望与中国网友分享生活趣事和工作心得。
D.新版《三打白骨精》以其华丽的3D制作技巧、虚实结合的特效手法,国内影视从业者们引发深思。
【答案】 A 
B项 多重否定不当,删去“不”或将“没有一个”改为“谁都”
C项,成分残缺,缺少主语,改为“著名物理学家霍金在首条中国微博中表示”;
D项,主客体颠倒,改为“引发国内影视从业者们深思”。
5. 在以下语段空白处依次填入四个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晋朝人读诗,是兰亭集会、曲水流觞。唐朝人读诗,是高朋满座、冠盖京华。革命者读诗,是狱中绝笔、肝胆相照。而我们的方式,就是《中国诗词大会》。
①世易时移,诗心不改
②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③天才诗人青史留名,但他的身后却并不寂寞,因为诗意是属于每个人的
④每一代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去感受、纪念、传承
A. ③②①④ B. ②③①④ C. ①④②③ D. ②①④③
【答案】B
【解析】阅读语段可知,此题是阐述“中国诗词”的句段。通读句段可以发现,②句将目光投向漫长的岁月长河,由此引出③句,“诗人将诗意馈赠每一个人”,故②③相联。①④从另一角度指出诗文的传承,时代变化,但每一代都会有自己的纪念方式,④句领起划线后面的句子。 故选:B。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回忆我的母亲》以朴素的语言、真挚的感情、典型的事例回忆母亲勤劳的一生,抒发了作者对母亲的思念和感激之情。
B.《藤野先生》以写藤野先生为中心内容,通过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赞扬了藤野先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C.《列夫·托尔斯泰》一文前半部分极力描写他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实际上是用来反衬他的眼睛,为下文写他的眼睛张本。
D.居里夫人是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原籍波兰,先后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
【答案】B 
【解析】《藤野先生》一文赞扬了藤野先生诚恳热忱、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贵品质。
7.诗句默写。(4分,每空1分)
(1)《赠从弟》中与陈毅诗中“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意境相似,显出环境的严酷和青松岁寒不凋的特性的句子: , 。
(2)《梁甫行》最后两句是: , 。
【答案】(1)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2)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8.综合性学习:根据所提供的情境,按要求表达。(6分)
你所在的学校要举行以“吸取国学精华,传承中华文化”为主题的经典诗词朗诵比赛。
(1)假如你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开场白。(3分)
(2)在这次比赛中,你们班的小红同学由于紧张没有发挥好,感到很难过。比赛结束后,你将如何劝说 (3分)
【答案示例】(1)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古典诗词是其中的瑰宝。诵读古诗词会陶冶情操,丰富文化底蕴,提高国学素养,使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这次比赛当中吧!(或下面我宣布XX中学八年级“吸取国学精华,传承中华文化”经典诗词朗诵比赛现在开始!(内容上清楚,符合要求即可)
(2)答案:(示例)小红,请你不要难过,虽然这次比赛成绩不太理想,但你的勇气和实力已经得到大家的认可,同时这也是对国学的一次学习,相信以后你会取得更好的成绩,加油!(有称呼,内容得体,言之有理即可)。
9.名著阅读。(4分)
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杨志盘缠用尽,无奈之下,只好上街卖祖传宝刀,遇见泼皮牛二纠缠不休。杨志一时性起,失手杀死牛二。(《水浒传》)( )
(2)祥子给杨先生家拉包月,还要做各种家务,经常遭受辱骂,但是想到工钱比别处多,他还是忍气吞声地留下。(《骆驼祥子》)( )
(3)流落荒岛后,鲁滨孙每天用刻刀痕计算日期。为了吃上面包,他还尝试在旱季播种谷物,一举获得成功。(《鲁滨孙漂流记》)( )
(4) 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作答。
他(孙行者)的真身,出一个神,纵云头,跳将起去,径到人参园里,掣金箍棒往树上乒乓一下,又使个推山移岭的神力,把树一推推倒。(《西游记》)
问题:孙行者为什么推倒人参果树?最后又怎样救活了人参果树?请简述。
【答案】 (1)√ (2)× (3)×
(4)①偷吃人参果后无法忍受仙童毁骂;②请观音菩萨施法救活。
二、阅读探究(38分)
(一)文言文阅读(9分)
修①幼失父,母尝谓曰:“汝父为吏常夜烛治②官书屡废③而叹!吾问之,则曰:‘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修闻而服④之终身。
(节选自《宋史 欧阳修传》)
【注释】①修:欧阳修,宋代文学家。②治:处理。③废:放下。④服:听从,信服。这里指遵从。
10.请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限断两处)(2分) 
汝 父 为 吏 常 夜 烛 治 官 书 屡 废 而 叹
1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1)母尝谓曰
(2)死狱也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2分) 
修闻而服之终身。
译文:

13.结合选文内容,谈谈本文给我们得启示。(3分) 
答:


【答案】 10.汝父 为 吏 /常夜 烛 治 官 书 /屡废 而 叹(2分,一处1分)
11.(1)曾经 (2)案件 (2分,每词1分)
12. 欧阳修听了母亲的话后,一生都遵从父亲(母亲)的教导。(2 分)
13.(3分)示例一: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成材有着重要作用(“修母”教子有方)。从“修母”能以丈夫的优良品德教育孩子看出。
示例二:做官要公正严明(孩子成长中,父母的榜样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从“修父”做官时办案公正、明察秋毫(“修父”对欧阳修的影响)看出。
示例三:我们要善于听取有益的教诲,以优秀的人为榜样,做一个有作为的人。从欧阳修听从母亲教导,以父亲为榜样并一生效仿看出。
(启示2分,结合文章内容1分。言之有理即可。
(二)阅读下文,完成各题。(14分)
带点笑容
罗兰
①一位台大工学院的教授曾经在闲谈中对我说,他每次上课(特别是给新生上课),一定面带笑容。他不但面笑容,而且尽量用说笑话的方式来讲话,使得满室笑声不绝。他说,这样做是为了消除一般学生对理工科目的畏惧心理。
②“剥下科学严肃、冷硬、令人生畏的外衣,显出它内在的、原有的、,真正的趣味和美感!”这是这位名教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宗旨。
③他说,本来科学是非常美妙、非常有趣的一种东西,可惜当初真正“通”的人太少,以致因为他们的不通,而不能把科学的真正面月很轻易地传授与人,而使科学蒙受了冤屈,成了深奥难解、令人不敢接近的东西。
④笑容是消除隔膜的媒介。我一向畏惧数理科学,相信这就是因为它们最初和我见面时,没有“面带笑容”的缘故。由此想来,文学、艺术、音乐之使人乐于接近,也不外是因为它们多少都带了一点或隐或现的笑容吧!
A 。
⑤笑容还是增进感情的媒介。笑容好比机器上的润滑油,可以减轻摩擦,使齿轮与齿轮之问的运转灵活,又犹如桌椅脚下的胶垫,可以缓和锐角,增加彼此之间的和睦与协调。
B 。
⑥当我和朋友在谈话之间,偶尔意见友生冲突时,我喜欢停止谈话,用笑容来听他的滔滔雄辩。我认为这是最好的消灭争执而又不伤和气的办法。
⑦而且我更相信,即使在你争却或抗议的时候,如果你仍能使自己面上点笑容,这争辩抗议也会很容易地变成了提醒与解释。减少了对方的敌意和反感,增加了胜利的机会。
⑧笑容不但能表现在面貌上,而且能表现在 里。
⑨也许我是因为职业的关系,做播音员做久了,对声音特别敏感。有好几次,接听电话时,因为对方声音里缺少笑容,被我误认为他很忙,或一面打电话,一面为办公桌上的公事在发烦,使我不敢和他多谈下去。而当我草草结束谈话,请他快去忙公事的时候,他才惊奇地问我:“为什么这样匆促?你不是有事要商量吗?”
⑩我这才知道,他并不忙,也没有为公事发烦,他只是以为我看不见他的表情,因此省掉了笑容而已。
还有一次,一位很熟的朋友,因为她在电话里的声音没有笑容,而使我以为她在生气。等我向她问罪的时候,她才连忙解泽,并没有生气,也并没有不欢迎我的电话。后来,她才恍然想起,说:“哦!对了我没有带上一点笑容。”
笑容虽是脸上的事,但表情确乎会影响声音。当你带点笑容讲话时,你的声音里必定有点喜气。当你皱起眉头讲话时,你的声音里就自然而然地带上了不耐烦。当你拿起电话听筒,脸上毫无表情地问上一句:“喂!你是哪位!”对方听来,准觉得你是陌生和疏远的。而假如对方通上名来之后,你还不能用笑容表示一点欢迎与惊喜之情的话,你的朋友就难免以为他的电话对你是一种无礼的打扰,而急于想要把电话挂断了!
生活虽然有它严肃的一面,但如果作懂得使这严肃的人生带上一点笑容,那么,那严肃的一面也就会交成音乐与诗章了。那难道不是一件很开心的事吗?
(选自《罗兰小语》,有删改)
14.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台大教授上课面带笑容,只是为了消除他与学生之间的隔膜。
B. 第⑤段运用了比喻论证,把“笑容”比作“润滑油”“胶垫”,论证形象生动。
C. “带点笑容”和“皱起眉头”表现在声音上是不同的。
D. 严肃的人生因带上笑容而变成音乐和诗章,那一定是件很开心的事情。
15. 下面这段话出自原文,你认为是放在上文的A处还是B处呢?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
以前小学生的算术教科书上,把2画作一只游水的鸭子,把6画成一个汤匙,把7画成一把伞柄……这正与国语的开始用诗歌体,慢慢才归纳到文法,音乐开始用唱游,慢慢才演绎出乐理相似。
选________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笑容”的含义。(4分)
(1)也不外是因为它们多少都带了一点或隐或现的笑容吧!
(2)我喜欢停止谈话,用笑容来听他的滔滔雄辩。
17. 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4分)
(1)文章认为,笑容在生活中起到了哪些积极作用?
(3)结合上下文,在第⑧段空白处填上一个恰当的词语,使文章论述完整。
【答案】14. A (3分)
15. A 处(1分);理由:备选文段,列举学科知识因带上笑容而使初学者乐于接近的例子,这是论证“笑容是消除隔的媒介”的论据(或答“这是用来消除学习客的畏惧心理的”) (2分)
16. (1)“这些学科内在的、原有的、真正的题味和美感”成“这些学科美妙、有趣的一面”(2分)
(2)“笑脸(含笑的面容)”或“面对冲突时的从容心态” (2分)
17. (1)笑容是消除隔膜的媒介;笑容是增进感情的煤介 (2分)
(2)声音(2分)
【解析】
14. 本题考查学生对议论文内容的理解与辨析能力。首先要仔细阅读文章,逐段分析内容,了解论题及其观点,了解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理清论证思路,分析议论文的语言,然后逐一分析各个选项,做出回答。A项表述错误,台大教授上课面带笑容,是为了消除一般学生对理工科目的畏惧心。
15. 本题考查学生对议论文论述内容的分析能力。首先要仔细阅读给处的被选语段,列举的是学科知识因带上笑容而使初学者乐于接近的事例,这一事例能够具体论证“笑容是消除隔的媒介”的观点,所以放在A处最恰当。
16.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也就是文章的整体,仔细体味推敲,透过语言的表象去揣摩领悟其中的深意。结合文段的内容来分析,句(1)中“笑容”指的是“文学、艺术、音乐等学科美妙、有趣的一面;句(2)中的“笑容”指的是“笑脸”。
17. 本题考查学生对议论文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仔细阅读文章,结合第④⑤段的内容来分析,“笑容”在生活中起到了积极作用,是“消除隔膜的媒介”“是增进感情的煤介”。结合第⑧段应该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句子,结合下一段内容理解,空白处应该填写“声音”。
(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回忆齐白石先生
①我从小学戏,没有读过书。一九五○年与书香门第的后生吴祖光结婚。后来,我成为齐白石老先生的干女儿。齐老常常手把手教我画画,他还教导我:“搞艺术也是表现自己,就如我画画、你唱戏,道理都是一样:讲骨气,讲正义,有勇气,最重要的都是表现自己。”
②我因演出繁忙,不可能在画画上画出成绩来。但我在演戏上,是遵照齐老的教导做的,在舞台上我挺胸抬头唱戏,面向观众。我演的节目,创造的人物,大都是一些争取自由、有正义感、有反抗精神的古今女性。如《刘巧儿》中的刘巧儿,《杨三姐告状》中的杨三姐等。放开手画画,挺起胸唱戏,这是我向齐老学画得到的最珍贵的启示。
③有一天,裱画家刘金涛陪我去齐老家学画画,恰好齐老一人在家。金涛兄说:“今天齐老可要好好教干女儿画画了。”齐老让金涛铺好纸,高兴地把我叫到他身边,手里拿着一支笔:“来吧,画一张。”我心想:“做艺术家就不能退后,这也算是第一课。”于是我接过笔,放开了手,大甩笔画了一个小兔。齐老高兴得像孩子:“好!好!这个小兔画得有神,就是嫩了点,好!”稍微停顿了一下,他接着说:“我是看看凤霞有没有胆子。画画的敢甩笔杆子,当伙计的敢端盘子,唱曲的敢扣弦子,当裁缝的敢下剪子。凤霞有胆子,有艺术家的气魄!”
④齐老是很重情义的。记得他过九十大寿,我跟金涛兄去给他拜寿,他领着我来到后院,我看到北面墙上有个小洞,里边有一个牌位,写着“贤妻宝珠灵位”。齐老默默鞠躬,我当然也照着做了。齐老严肃地指着灵位说:“这是你娘的灵位,我每天都要来看她,她跟我只是受罪了,没有享过福。”齐老说着眼睛湿润了。我感觉到齐老的感情是非常深的,平时几乎不流露。
⑤齐老对看门的老尹很严格,可是也不亏待他。齐老说:“对佣人要宽厚,有好处。”老尹为人善良,老是拿着笤帚不停地打扫。齐老不给他工钱,每月给他画张画,有时为了奖励,给他多画一张,老尹就知足了。因此,祖光去齐老家,老尹总喜欢挽着祖光,去他的小门房看看齐老给他的画,他手里真有好画。祖光从老尹手里买了不少画。老尹对金涛说:“吴先生大方,我说多少钱从不少给,有时多给了还不让我找钱。”齐老不只对老尹这样,无论对谁,都一律同等对待。
⑥齐老在生活中始终保持着他当木工时的朴素习惯。有一次,金涛和我陪齐老吃饭,一位梳着圆头的女佣人为老人端上一些饭菜,一盘豆豉辣椒,一碗腊肉素白菜汤,都是些小盘小碗。金涛兄吃完,小声对我说:“我没有吃饱。”但我吃了两碗饭,喝了一碗汤,急着要看齐老画画。齐老对秘书武大姐和我说:“你们就是不考虑金涛是爱吃的人,我的小女儿凤霞吃什么都行,今天金涛肯定没吃好,下次请您去曲园吃。”
⑦齐老有很多学生,老人画画时大家都围在一边看,老人一声不响门头画。可是在大家不在的时候,他就边画边传授我如何用笔,如何调色,如何心里要有实物,手上才能疏能跑车、密不透风,画出实物的神采来,画得不像不要紧,可以定要神似。他还说:“你毕竟不是在照相,你是根据实物,经过你的画笔,再创造出你所想象的神采,这才叫艺术品的神韵,原封不动画出的桃子是匠气作品,要琢磨怎样画活了,看着已像离开了纸。”
⑧也真是这样,看看齐老画的一篮子桃子:那大桃压在简陋的篮子上,大胖桃子的丰满可爱,竹篮子的单薄负重都跃然纸上。由此,能够看出齐白石的艺术家风度。我看齐老画画,再仔细研究齐老的画,再回想齐老的教导:“你画画跟唱戏一样,不可死学原搬,要记住花力气,下苦功,再创造,不能不进取啊!”真是受益匪浅。
(选文有改动)
18.在向齐老学习画画的过程中,“我”获得了哪些唱戏方面的启示?(3分)
19.从选文第④⑤⑥段看,齐白石先生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3分)
20. 请对选文中加波浪线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6分)
(1)好!好!这个小兔画得有神,就是嫩了点,好!
(2)那大桃压在简陋的篮子上,大胖桃子的丰满可爱,竹篮子的单薄负重都跃然纸上。
21. 选文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3分)
【答案】18. 讲骨气,讲正义,有勇气,最重要的都是表现自己。
19. ①齐白石先生重情义②齐白石先生待人宽厚,宽严相济③齐白石先生的朴素
20.. ①连用三个“好”字,运用反复的修辞,写出小兔画的逼真有神,突出表现出齐白石先生的高兴和对“我”的鼓励;同时运用语言描写,表现出齐白石先生有艺术家的气魄。
②运用对比的表现手法,突出强调了齐白石画中桃子的生动逼真;运用侧面描写,从侧面写出齐白石先生画工一流,具有艺术家风度。
21. ①列举典型事件,突出齐白石先生的形象。②选材角度丰富。从生活、画画、教学三方面选材,写出齐白石先生作为家人、艺术家和老师的身份职业转换。③选材真实。作者用第一人称叙事抒情,使故事真实可信。
【解析】
18. 本题考查学生提取并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解题时要认真审清题干,确定信息筛选的标准,按照规定的范围、角度、逐句逐段,找准相关的信息部位,确定具体语句,准确表达。根据第一段“搞艺术也是表现自己,就如我画画、你唱戏,道理都是一样”的暗示可知,在向齐老学习画画的过程中,“我”懂得了唱戏要讲骨气,讲正义,有勇气,最重要的都是表现自己。
19. 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把握。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概括人物性格从言行入手。可以直接摘取对人物评价的词语,也可以自己结合相关的语句进行概括,学会结合原文从原文中找到依据。仔细阅读④⑤⑥三段,通过记叙的事件可以看出,第④段表现齐白石先生重情义;第⑤表现齐白石先生待人宽厚,宽严相济;第⑥段表现齐白石先生的朴素。
20.本题考查赏析语句。要按照“方法+效果+情感”的原则回答,赏析时,要注意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在分析效果时,都要与人物的形象与情感联系起来。读句子可知:(1)用了反复的修辞,突出了齐白石的高兴与对我的鼓励。(2)用了对比手法和侧面描写,表现了齐白石画作的生动逼真,画工一流,据此组织语言回答即可。
21. 本题考查学生对记叙文写作手法的分析能力。首先要仔细阅读文章,了解文章的情节和内容,分析写作手法。首先,本文列举了一些典型事件,突出齐白石先生的形象;其次,选材角度丰富,包括生活、画画、教学三方面内容,体现出齐老先生作为家人、艺术家和老师的身份职业转换;再次,选材真实,用第一人称叙事抒情,使故事真实可信。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三、写作(5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请以“成长的记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
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③书写工整,卷面清洁。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