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3张PPT)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新知导入
2010年9月16日上午,第四届世界太阳城大会在山东德州太阳谷隆重开幕。山东德州是世界最大的太阳能热水器制造基地,拥有100多家太阳能生产企业,每年向社会提供的太阳能热水器产品超过300万平方米,相当于节约54万吨标准煤,减排134.6万吨二氧化碳。
一、为地球提供能量
1、太阳概况
(阅读P8第一段、P9“阅读”有关内容,总结太阳概况。)
形 状:
主要成分:
温 度:
能量来源:
巨大炽热的气体球
氢和氦
表面温度约为6 000K
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新知讲解
太阳能量的来源
核聚变反应:
He
H
能量
H
H
H
高温高压
2、太阳辐射
太阳源源不断的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称为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
太 阳 辐 射
γ射线
X射线
紫外线
可见光
红外线
微波
22亿
1
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
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万物生长靠太阳
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2)水循环、大气运动的动力
作为工业主要能源的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3)工业燃料的源泉
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
(4)生产、生活用能的源泉
太阳能电站
太阳灶
太阳能热水器
活动:太阳辐射与生物量的关系
(1)到达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2)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生物量有何差异?
热带雨林生物量较大,亚寒带针叶林生物量较小
2kg /(m2﹒a)
0.8kg/(m2﹒a)
生物量 kg/(m2﹒a)
0
1.5
1
0.5
2
2.5
正相关
(3)问题一和问题二的结论有没有相关性?
有相关性,生物量与太阳辐射量成正相关,后者决定前者。太阳辐射量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植被生长情况,植被的生长情况又是对不同地理环境的反映。
(4)描述这两个地区的自然景观差异。
从景观图上可以看出,热带雨林地区森林更茂密,阔叶,树木树冠较大,亚寒带针叶林地区森林中植被密度相对较小,针叶,树冠小。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1、太阳大气层
光球
色球
日冕
思考:太阳外部大气分为哪几层?各有什么特点?
太阳大气结构 厚 度 温 度 亮 度 观 测
外
里 日冕 约几个太阳半径(几百万千米) 100万度 光球层的百万分之一 日全食或用特制的日冕仪可见
色球 约几千千米 由4 000~
5 000度升高到几万度 光球层的千分之一 日全食或用特殊的望远镜可见
光球 约500千米 6 000K 最 高 肉眼可见
2、太阳活动
----太阳大气经常发生大规模的运动
读图思考:读图1.11和图1.12,思考太阳活动的类型有哪些 它们分别出现在太阳大气的哪一层 各有什么特点?
活动类型 位置 概念 成因
黑子
耀斑
光球
色球
光球表面出现的黑斑点
色球的某些区域有时出现的大而亮的斑块
由于黑子的温度比光球表面其他地方低,所以才显得暗一些
它是太阳大气高度集中的能量释放过程
黑子
(温度比其他地方低)
日珥
耀斑
色球层
太阳风(高能带电粒子流):日冕层
根据课本P11图1.13,回答以下问题。
(1)1985~2000年太阳黑子数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周期大约是多少年?
(2)18世纪以来太阳黑子数的变化周期是否与(1)相同?
(3)可以得出太阳黑子数有11年的周期变化规律吗?
活动
太阳活动的规律:
(1)周期性:太阳黑子具有11年活动周期。
(2)整体性:黑子活动增强的年份是耀斑频繁爆发的年份,黑子所在区域之外也是耀斑出现频率最多的区域
说明:注意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可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耀斑则是太阳活动最强烈的显示。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探究:阅读P11-12有关内容,思考太阳活动对地球有哪些影响?
(1)扰动地球上空大气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
当太阳黑子和耀斑增多时,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大气层,会引起大气层扰动,使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出现短暂的中断。
(2)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地球的近地空间是一个巨大的磁场。当太阳活动增强时,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会扰动地球磁场,使地球磁场突然出现“磁暴”现象,导致罗盘指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3)作用于两极高空大气,产生极光
如果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并与那里的稀薄大气相互碰撞,就会产生极光。在高纬度的夜空中,经常能看到绚丽的极光。
形成极光
(4)影响地球自然环境,产生自然灾害
标题文字内容
洪水
火山 地震
干旱
太阳活动可能造成自然灾害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的新能源,目前人们对其利用越来越广泛。据此完成第1~2题。
1.下列属于人类对太阳能的间接利用的是( )
A.太阳灶
B.太阳能热水器
C.太阳能发电
D.煤炭
课堂练习
2.下列地区,最适合用太阳灶做饭的是( )
A.低纬度、太阳高度大的海南岛
B.降水少、晴天多的吐鲁番
C.海拔高、空气稀薄、光照强的青藏高原
D.地广人稀的东北平原
答案 1.D 2.C
解析 第1题,煤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这是对太阳能的间接利用。其他均为直接利用。第2题,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最适合使用太阳灶做饭。
3.下列人类活动中,所利用的能源最终不是来自太阳辐射能的是( )
答案 D
解析 地热能来自地球内部,不是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
4.下面有关太阳大气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的大气层从里到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B.光球、色球、日冕三层中,光球层最厚最亮
C.太阳黑子实际上是色球层中的黑色部分
D.太阳表面的温度为7 000℃
答案 A
解析 太阳的大气层从里到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其中光球层最亮,日冕层最厚。太阳黑子并不黑,只是比其他地方暗些且位于光球层中,太阳表面的温度为6 000K。
5.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太阳活动的是( )
A.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B.太阳风暴
C.太阳黑子活动
D.太阳耀斑爆发
答案 A
解析 太阳内部核聚变反应是太阳能量来源,不属于太阳活动。
2013年5月8日美国宇航局发布了一组惊艳的太阳照片,向人们展现了11年来最大强度的太阳耀斑爆发。据此完成第6~8题。
6.此次太阳耀斑对地球带来的影响可能包括( )
A.全球出现大面积停电
B.许多地区的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
C.我国东北地区上空出现极光
D.全球许多国家出现强烈地震
7.上题所述影响最强的时刻可能出现在当地( )
A.黎明 B.中午
C.傍晚 D.午夜
8.关于太阳活动周期叙述正确的是( )
A.两次黑子最大值出现的年份相差12年
B.黑子出现最大值的年份与出现最小值的年份相差11年
C.两次黑子最小值出现的年份相差10年
D.连续两次黑子最大值出现的年份相差11年
答案 6.B 7.B 8.D
解析 第6题,太阳活动会引起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极光主要出现在极地地区,并且东北地区在白天,不可能看见极光。第7题,中午时太阳活动影响最强。第8题,太阳活动的周期为11年,指连续两次黑子极大值或极小值出现的时间间隔。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课堂总结
太阳辐射
太阳能量的来源
为地球提供能量
太阳大气层
太阳活动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
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