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3张PPT。专题七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 时空坐标学习本专题,一要注意从整体上进行“抓线串点”,即抓住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一基本线索,从物理学、生物学、蒸汽机的改进和电气技术的应用、互联网的诞生四个方面掌握本专题的内容;二要联系物理学、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进行学习,运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全方位剖析科技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进步。 学习指导第1课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和革命者内容索引基础认知 学习思考深化探究 核心突破巩固练习 随堂反馈基础认知 学习思考一、认识史上的飞跃
1.背景: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创立了 ,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学说。
2.创立
(1)17世纪末,英国科学家牛顿得出了惯性定律和加速度定律,又总结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牛顿的 构成了近代力学体系的基础,成为整个近代物理学的重要支柱。
(2)牛顿成功地导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3)1687年,牛顿撰写的《 》出版,标志着经典力学体系的初步建立。自由落体定律运动三定律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3.意义
(1)牛顿的力学体系完成了人类对 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
(2)它的确立使 和天文学在理论上达到了相当完备的程度,同时也在生产和科学实验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和验证。自然界力学1.伽利略在天文学领域取得了什么主要成就?为什么人们赞誉伽利略为“近代科学之父”?提示提示 (1)成就:伽利略观察星体,证明了哥白尼“日心说”的正确性。
(2)原因:伽利略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等物理学定律,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为后来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2.(教材第121页学习思考)
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为什么会引起人类认识上的巨大飞跃?提示提示 (1)牛顿的力学体系对自然界的力学现象做出了系统的、合理的说明,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
(2)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不但适用于整个太阳系,而且适用于一切天体运动以及宇宙中的所有物体。
(3)使力学和天文学在理论上达到了相当完备的程度,同时也在生产和科学实验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和验证。
(4)使科学摆脱了封建神学的束缚而不断向前发展。二、驱走乌云的太阳
1.诞生和发展
(1)1879年,奥地利物理学家斯蒂芬发现黑体辐射的总能量与其温度之间的定量关系。
(2)1900年, 提出了量子概念,并在《关于正常光谱能量分布定律的理论》中对这一思想进行了阐述,标志着量子理论的诞生。普朗克(3)1905年,德国科学家爱因斯坦用量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得出了光具有 的结论。
(4)1923年,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提出物质波理论。
(5)数年后,奥地利、德国的物理学家建立了量子力学。波粒二象性2.影响
量子理论让人们从根本上改变了近代物理学中的传统观念,使物理学乃至整个自然科学的观念都发生了重大变革。历史认识 量子理论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量子力学,极大地促进了原子物理、固体物理、原子核物理等学科的发展,标志着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开始从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开创了物理学的新纪元。3.量子理论产生与发展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其对物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提示提示 (1)过程:1879年斯蒂芬发现黑体辐射的总能量与其温度之间的定量关系;1900年普朗克发表关于正常光谱能量分布定律的理论,标志着量子理论的诞生。
(2)影响:标志着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开始从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从根本上改变了近代物理学中的传统观念,使物理学乃至整个自然科学的观念都发生了重大变革。三、爱因斯坦的“时空”
1.主要内容
(1)狭义相对论: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了《 》一文,创立了狭义相对论。认为时间和空间都与物质的运动有关,随着物质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2)广义相对论:1916年,爱因斯坦建立了 。第一次阐述了四维时空和物质的分布相联系的重要思想。论动体的电动力学广义相对论2.意义
(1)是对近代物理学理论框架的重大突破,它不仅揭示了空间、时间的可变性,而且说明,无论是空间还是时间都不可能单独发生变化,其改变与物质的运动和状态密不可分。
(2)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中的一次根本性变革,对整个自然科学和哲学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3)相对论同 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量子理论易混易错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只是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并没有否定整个牛顿力学。牛顿力学是力学体系的基础,是相对论力学在低速状态下的一个特例。相对论发展了牛顿力学,打破了传统的绝对时空观。4.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牛顿力学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提示提示 (1)牛顿力学反映的是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客观规律,而相对论反映的是物体高速运动的客观规律;
(2)相对论否定了牛顿力学的绝对时空观,同时也继承和发展了牛顿力学,将其概括在相对论之中。深化探究 核心突破主题 物理学的发展及成就1.牛顿经典力学成就
史料一 下面是两幅纪念牛顿的邮票[教你读史]
图一是万有引力定律,图二为人类发现海王星,这说明牛顿的经典力学理论具有惊人的预见性。[问题思考] 两幅图中,图一反映了牛顿力学的什么成果?图二体现了这一成果的运用所取得的成就是什么?说明了什么?提示提示 图一反映的是万有引力定律。图二是指海王星的发现。说明了牛顿力学具有惊人的预见性和巨大的理论指导意义。史料二 英国著名诗人亚历山大·蒲伯曾写过一首赞美牛顿的诗:
①自然和自然界的规律,隐藏在黑暗里。上帝说:“让牛顿去吧!”于是一切成为光明。
?
艺术家笔下的②牛顿像神一样在制定宇宙规律[教你读史]
①表明由于受基督教神学的统治,科学被极大的束缚;②说明牛顿创立经典力学,实现了自然科学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在科学史和思想史上有重要地位。提示[问题思考] 为什么说牛顿以前“自然和自然界的规律,隐藏在黑暗里”?牛顿是怎样让“一切成为光明”的?提示 牛顿以前的中世纪欧洲,基督教神学统治一切,实行愚民政策;人们普遍认为一切都是上帝创造的,都是不可知的。牛顿的经典力学将天体的运动和地球上物体的运动概括在同一理论之中,能够完整地解释天体和地球上的一切现象,揭示了自然界的规律。从此,科学摆脱了神学的束缚向前发展,同时也打击了神学,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进一步解放。2.量子理论
史料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汤姆生在展望20世纪物理学前景时讲道:“动力理论肯定了热和光是运动的两种方式,现在,它的美丽而晴朗的天空却被两朵乌云笼罩了。”他所说的第二朵“乌云”,尤以黑体辐射理论出现的“紫外灾难”最为突出。[教你读史]
19世纪末,物理学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黑体辐射”问题成为当时物理学的“两朵乌云”之一,也引导人们去发现量子力学。[问题思考] (1)驱走第二朵“乌云”的太阳指什么?提示提示 指物理学上的量子理论。(2)这一理论的提出有何重大意义?提示 量子理论提出的意义:一是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有了革命性的进步;二是它们不仅对物理科学本身,对自然科学,而且对整个人类的思维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相对论的创立
史料 有一次,爱因斯坦与卓别林同时出席一个宴会,他们都受到热烈欢迎。卓别林笑着说:“大家欢迎我是因为他们都能理解我,大家欢迎你是因为他们都不理解你。”[教你读史]
史料中“因为他们都不理解你”说明相对论的深奥,与日常生活经验相悖。[问题思考] (1)相对论与日常经验相悖,但在物理学上却非常合理,这给我们什么启示?提示提示 这就提醒我们,不要被常识和日常经验所蒙蔽,常识并不一定是正确的,要学会辩证地看问题。同时也说明人们对任何新生事物的认识都有一个极其艰难的过程。(2)为什么说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的一次重大革命?提示 它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深刻地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它也发展了牛顿力学,将其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牛顿经典力学、相对论和量子论三者之间的关系
(1)牛顿力学的创立为相对论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2)相对论是对牛顿力学的继承和发展,否定了牛顿力学的绝对时空观,将牛顿力学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3)量子论和相对论的提出,使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深入到微观领域和宏观宇宙世界,弥补了经典物理学的缺点。量子论和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4)三者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一起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 史论总结记知识纲要背核心术语1.伽利略的杰出成就为牛顿经典力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是经典物理学的基础。
2.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并没有完全否定牛顿的力学体系,而应理解为相对论发展了牛顿力学,将牛顿力学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牛顿力学只是相对论力学在低速运动状态下的一个特例。巩固练习 随堂反馈1.观察下图,据图可以得出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
A.生活实践经验的总结 B.实用性技术应用性强
C.科学观察、实验的研究方法 D.重视经验综合,轻视理论研究答案12345√解析伽利略做过实验的比萨斜塔 牛顿观察苹果落地解析 伽利略在比萨斜塔所做的物体落地实验和牛顿观察苹果落地都是科学观察、实验的研究方法,A、B、D符合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而非近代西方科技的特点。
故本题选C。123452.中秋时节是钱塘潮的最佳观赏期,潮起潮落,
美丽壮观。苏东坡有“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
无”的名句。下列哪位科学家的理论可以用来
解释钱塘潮的壮观景象
A.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
B.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C.普朗克的量子理论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答案√12345解析 由于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作用,使海洋水面发生周期性涨落的潮汐现象。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可以对潮汐现象作出科学的解释。解析3.19世纪经典物理学被誉为“一座庄严雄伟的建筑体系和动人心弦的美丽殿堂”,然而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它却风光不再。使“美丽殿堂”风光不再的主要原因是
A.牛顿力学体系缺乏科学基础
B.它不能解释物理学的所有问题
C.人们不再重视科学研究
D.相对论和量子论的诞生答案解析√12345解析 19世纪末20世纪初牛顿力学体系“风光不再”,动摇它的是量子论和相对论。相对论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将牛顿的力学概括在相对论力学当中;量子论使人类的认识深入微观世界,与相对论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A、C说法错误;
B不是主要原因。
故选D。123454.“使人类克服了经典物理学的危机,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有了革命性的进展”指的是
A.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 B.进化论的提出
C.自由落体定律的提出 D.量子论的提出答案12345√解析 抓住“微观世界”这一题眼,结合“克服了经典物理学的危机”这个前提,进行分析判断。
A、C两项属于经典物理学成就,
B项为生物学成就,均可排除,只有D项正确。解析5.“根据这一理论,将时间和空间说成是绝对的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对这两种范畴的测量通常随着观察者的运动而改变。……对于门外汉来说,这些观点——通常用不能理解的数学公式解释——表明科学已经达到了能被人类所知的界限。”上述“理论”的主要意义是
A.开创了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
B.预见海王星存在的准确性
C.弥补经典力学对时空认识的不足
D.发现能量辐射的运动原则答案√12345解析解析 题干材料“将时间和空间说成是绝对的是没有意义的”“对这两种范畴的测量通常随着观察者的运动而改变”反映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A项是伽利略的贡献,
B项是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预见性,
C项是相对论对经典力学的发展,
D项是量子论的贡献,故选C项。12345本课结束课件37张PPT。第2课 追寻生命的起源专题七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基础认知 学习思考内容索引深化探究 核心突破巩固练习 随堂反馈基础认知 学习思考一、近代生命科学的成果
1.背景
(1)随着近代科学的兴起,上帝创造万物和物种不变的观点越来越受到怀疑和反对。
(2)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相继发生,人们的视野不断拓宽,思想更加开放。2.成果林耐自然系统血液循环理论施莱登细胞巴斯德微生物学易混易错
“神创论”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不是统治者的精神独裁而是生产力水平的落后。正是由于生产力的低下,才导致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有限、知识缺乏、科学技术落后、没有科学的研究方法等,才为神学、宗教的产生和统治创造了条件。1.(教材第125页学习思考)
古代没有形成真正科学而系统的生物学的原因有哪些?其中主要的原因是什么?提示提示 原因:人们对自然的认识有限;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神学、宗教、传统对人们思想的束缚;近代科学认识和方法还未出现。其中主要原因是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受宗教神学的影响。二、达尔文和进化论
1.产生背景
(1)近代科学的兴起和发展。
(2)法国生物学家 提出生物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进化的观点,肯定了环境对物种变化的影响,为达尔文创立进化论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3)达尔文对地质学和植物学的研究。
2.确立标志:1859年,达尔文出版《 》一书。拉马克物种起源3.内容
(1)生物的物种不断进化,从低级向 不断发展。
(2)自然界进化的规则是 ,适者生存。
4.意义
(1)使生命科学摆脱了神学控制,给 说以致命的一击。
(2)它证明了整个有机界都是长期发展进化过程的产物。高级物竞天择上帝创造万物思维点拨
达尔文提出生物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原理,是对生物学的一次重要综合,从根本上推翻了“神创说”,将“发展”“变化”等观念引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使人类的思想认识发生了质的飞跃。提示2.达尔文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进化论观点的?提示 (1)思想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重创了基督教神学思想;
(2)政治和物质上,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为进化论的提出创造了政治和物质基础;
(3)科学上,科技的长足进步,特别是近代生命科学的成果,为进化论的提出创造了条件。提示3.(教材第129页自我测评)
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观点是什么?进化论是怎样传入中国的?产生了什么影响?提示 核心观点:自然界中生物的物种是不断进化的,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自然界进化的规则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传入中国:1894年,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在《国闻报》增刊上发表,系统地介绍了进化论。对中国的影响:进化论传入中国,震动了中国的思想界,对维新变法运动和新文化运动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三、造物主的落寞
1.原因
(1)达尔文的进化论给上帝创造万物说以致命的一击。
(2)达尔文还提出人类起源于 的观点。
2.进化论的传播
(1)1860年, 在牛津大不列颠学会上与威尔伯福斯主教展开了一场关于《物种起源》的大辩论,取得了胜利,扩大了进化论的影响。
(2)1863年,赫胥黎发表《 》,使人猿同祖论进一步得到了确立,促进了进化论的传播。古猿赫胥黎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3.科学与宗教的对立
(1)世界观不同
①宗教认为世界万物,包括人类都是上帝一次性创造的,并且 。
②科学认为世界万物、包括人类首先是物质的,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生命是物质世界不断 的结果。
(2)论证方法不同
①宗教靠主观想象和《圣经》来臆断。
②科学依靠 和实验来论证。永恒不变进化证据提示4.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发表后,引起了宗教界人士的强烈反对。右图是当时讽刺达尔文的漫画。
为什么宗教界强烈反对达尔文的学说?提示 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认为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动摇了宗教神学的根基,因此遭到宗教界的反对。深化探究 核心突破主题 生物进化论的创立与传播1.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创立
史料一 史料二 生物的母体生出的众多后代为攫取生活的必需条件而斗争,众多的后代不会绝对相同。其中优秀的物种在生存竞争中取胜了,其他的就被淘汰了。[教你读史]
史料一展示了生物由低级向高级的进化;史料二说明生物进化的法则是优胜劣汰。[问题思考] (1)史料一反映出达尔文进化论的什么观点?提示提示 ①生物是进化而来的,一切生物都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②生物进化是逐渐的和连续的。(2)史料二中“众多后代”在“生存竞争”中的最终结果会怎样?提示 优胜劣汰。2.进化论的传播
史料 1859年11月24日清晨,雾霭中,伦敦几家书店的门口人声鼎沸,①人们争先恐后地排队购买刚出版的新书——《物种起源》。初版1 250本书在发行的当天就被销售一空……书中的②观点震撼了世界,动摇了禁锢人们思想许多个世纪的神创论。——引自《科学简史》[教你读史]
①说明进化论传播的速度惊人,②说明《物种起源》热销的根源是其中震撼世界的观点,冲击了当时主流的基督教理论。[问题思考] 史料中《物种起源》一书为什么能引起人们的购买热情?提示提示 书中的观点震撼了世界,动摇了禁锢人们思想许多个世纪的神创论。3.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
史料 政治上,这是俾斯麦以血和铁统一德国的时期。各国的民族主义赞美者认为①达尔文主义给了他们支持和正当理由……经济生活中,这是自由经营和粗鲁的个人主义的时期……19世纪后期也是②殖民地扩张的黄金时期……有人争辩说,按照世间的成就判断,诸土著民族软弱、低劣,需要优越的、较强大的欧洲人的保护和指导。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教你读史]
①说明达尔文主义在政治上有利于国家统一,在经济上有利于自由经营;②说明达尔文主义为殖民扩张提供了依据。[问题思考] 根据史料分析达尔文学说的社会影响。提示提示 促进了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对外侵略扩张的理论武器。全面认识近代的进化论思想
1.基本内涵
(1)“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进化论的核心。
(2)认为一切生物都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是生物界的普遍规律。 史论总结2.影响
(1)积极性
①欧洲思想界: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为核心的进化论,是对封建神学创世说的有力挑战,促进了人们认识的飞跃。
②欧洲科学界:把发展变化的思想引入生物界,开创了生物科学发展的新时代。
③中国思想界:对处于国家危亡时期的中国思想界产生了巨大震动,成为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挽救民族危亡,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④世界理论界: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自然史基础。(2)消极性: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影响超越了生物学领域,扩展到社会和经济思想领域,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其中“适者生存”的概念更是被种族主义者、沙文主义者、军国主义者和帝国主义者所利用,成为他们对外侵略的借口。记知识纲要背核心术语1.进化论有力地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提出了有机界是长期进化过程的产物,但并未否定宗教。
2.达尔文进化论虽然是生物学的一次伟大综合,但其最根本之处还是定位在生物学上的意义,其社会学意义更多是后人服务于反封建斗争和民族解放斗争的政治需要。如果单纯地用进化论解释社会现象,必然导致种族歧视等反人类的现象。巩固练习 随堂反馈1.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曾针对一位生物学家的工作评价说:“工作于17世纪初叶,坚持实验的办法,是一个需要勇气和献身的、令人难以忍受的智力上的严峻考验。”这位科学家及其研究成果应当是
A.施莱登创立细胞学说 B.哈维建立血液循环理论
C.巴斯德发明巴氏消毒法 D.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答案√12345解析解析 哈维(1578~1657年),运用解剖和实验的方法,建立了血液循环理论,故B项符合题意;
施莱登、巴斯德和达尔文都是19世纪的科学家,故排除A、C、D三项。2.“器官产生需求,反之需求又产生器官”是启蒙思想家狄德罗的一句名言。成就与此相符的生物学家是
A.施莱登 B.拉马克
C.施旺 D.达尔文答案12345√解析解析 拉马克用来解释生物受环境变化影响而提出“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原则与狄德罗这句话的观点一致。3.19世纪中期,“原来的上帝观念最终彻底被打破,上帝从整个自然中被驱逐出去,代之以永恒的、必然的规律。可以说,从封闭世界到无限宇宙的历史过程……在他革命成功的时候,才得以完成”。材料指的是
A.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把上帝从世俗中驱逐出去
B.哥白尼的“日心说”把上帝从天文学领域驱逐出去
C.牛顿的经典力学把神从无生命的领域中驱逐出去
D.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把神从有生命的世界中彻底驱逐出去答案解析√12345解析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从根本上改变了当时绝大多数人对生物界和人类在生物界中地位的看法,有力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打破了神学的禁锢,把生物学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故选D。123454.1863年,有人公开宣称:“我是达尔文的斗犬,我准备接受火刑,如果有必要!”这位自称“斗犬”的人最有可能是
A.施旺 B.拉马克
C.赫胥黎 D.威尔伯福斯答案√12345解析解析 施旺的贡献在于细胞学说。拉马克提出了早期进化论思想,比达尔文要早。威尔伯福斯是教会人物,反对进化论。根据所学,C项正确。5.1925年,美国田纳西州的中学教师斯科普斯因在课堂上讲授达尔文进化论而被判有罪。该州还立法禁止教师传授任何违背上帝造人教导的学说。此法在该州一直适用到1967年。据此可知
A.1967年后美国开始接受进化论
B.斯科普斯言论违背美国宗教信仰自由
C.进化论冲击了美国的基督教信仰
D.田纳西州的立法行为违反了美国宪法答案√12345解析解析 田纳西州1967年才开始接受进化论,不意味着整个美国在那时才开始接受进化论,也不能表明其立法违反了美国宪法,A、D两项错误;
斯科普斯的言论符合而不是违背美国宗教信仰自由,B项错误;
田纳西州无论是对斯科普斯的判罚,还是最后的接受,都体现了进化论对美国基督教信仰的冲击。故选C项。12345本课结束课件33张PPT。第3课 人类文明的引擎专题七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基础认知 学习思考内容索引深化探究 核心突破巩固练习 随堂反馈基础认知 学习思考一、棉纺织业的技术创新
1.代表成就
(1)凯伊发明飞梭,提高了织布效率。
(2)1765年: 发明“珍妮机”。
(3)1769年:阿克莱特发明水力纺纱机。
(4)1779年:克隆普顿发明“ ”,提高了纱的产量和质量。
(5)1785年:卡特莱特研制出水力织布机。
2.意义: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英国的棉纺织业在技术上完成了由手工业向 的过渡。哈格里夫斯骡机机器大工业1.(教材第131页学习思考)
大机器工厂与手工工场有哪些区别?提示提示 规模上,大机器工厂比手工工场规模大,人数多;生产方式上,大机器工厂采用技术先进的机器操作,而手工工场是靠简单的手工工具操作;动力上,大机器工厂主要靠动力机器,而手工工场主要靠人力;生产效率上,大机器工厂效率大大高于手工工场。二、“万能的原动机”
1.蒸汽机的发明
(1)原因:社会生产的直接推动和实验科学的长期孕育。
(2)过程
①巴本发明带有活塞的实验型汽缸。
②1705年,纽可门蒸汽机问世。
③1782年, 设计出双向汽缸的蒸汽机。
④瓦特设计出连杆曲柄传动装置,使蒸汽机提供的动力运动形式从直线往复运动变为旋转运动。瓦特(3)意义
①蒸汽机得到广泛应用,成为“ ”。
②它是人类继发明用火之后,在驯服自然力方面所取得的最大成果。
③ 大量出现,历史跨入一个新的时代——蒸汽时代。
④推动了 工具的改进。万能的原动机工厂交通运输2.交通工具的改进
(1)1803年:美国人 制成汽船。
(2)1814年:英国人 研制成蒸汽机车,昭示着“ ”的到来。
3.机械加工制造业的诞生
(1)标志:1794年,英国人莫兹利发明移动刀架,1797年制成车床,使刀具的制作实现了机械化。
(2)意义:19世纪初,新工业部门—— 诞生,近代工业生产体系最终确立。富尔顿史蒂芬孙铁路时代机械加工制造业轻巧识记 “蒸汽时代”到来的背景和影响三、“科”“技”结合的典范
1.电的发明和应用
(1)理论创新:1831年,英国的法拉第发现 现象,提出发电机的理论基础。电磁感应(2)技术创新
①1838年,俄国物理学家雅可比采用电磁铁做转子,制成了第一台实用的 。
②1866年,德国工程师 制成发电机。
③1870年,比利时人格拉姆制成了 。
(3)意义: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发明,为电力工业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电动机西门子电动机2.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
(1)发明
①19世纪80年代前期,德国人 和戴姆勒各自制成以汽油为燃料的 。
②1887年,狄塞尔发明了 。
(2)应用:19世纪末, 诞生了。此后,以内燃机为发动机的远洋轮船、飞机等也陆续出现。卡尔·本茨内燃机柴油机汽车(3)意义
①内燃机的发明对 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汽车工业建立起来。
②内燃机的发明也推动了 的发展,加速了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
(4)化学工业的建立:1867年,瑞典人 发明了炸药。交通领域石油开采业诺贝尔思维点拨
科学与技术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现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在享受先进科技带来的欢乐的同时,也应尽力避免、克服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2.“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种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该广告词中瓦特的贡献是什么?提示提示 改良蒸汽机。3.下面两幅图片分别代表了哪次科技革命的成就?其中图一、图二的发明分别推动人类进入什么时代?提示提示 分别代表的成就: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图一推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图二推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图一 图二提示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有哪些?有何突出特点?提示 (1)成就:发电机、电灯、电话、电车、电影、内燃机、电报、飞机等。
(2)特点: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几个国家同时进行;部分国家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主要集中在重工业部门。深化探究 核心突破主题 “蒸汽时代”与“电气时代”史料一 ①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更大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
——《回忆马克思、恩格斯》
史料二 到1914年,英美等西方国家②城市人口已经占到总人口的绝对多数。——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史料三 英国的蒸汽机和科学技术在③印度全境把农业和手工业彻底摧毁了。——《全球通史》[教你读史]
①说明19世纪末电力应用开始取代蒸汽机。②说明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③说明工业革命增强了殖民者的力量,加剧了殖民侵略,同时也促进了印度的近代化进程。[问题思考] (1)“蒸汽大王……翻转了整个世界”指的是什么?人们怎样感受“电力的火花”?提示提示 蒸汽机的广泛使用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电灯、电话、电车、电报等电气设备的广泛应用。(2)史料二的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提示提示 工业革命推动了西方国家城市化水平。(3)你怎样认识史料三?提示 英国工业革命后加剧了对印度的侵略,同时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印度,客观上促进了印度的近代化。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应用的共同作用
(1)大幅度提高了社会生产力。①蒸汽机出现以后,机器生产几乎在所有工业部门得到迅速发展;②发电机的发明及电气技术的应用,使机器的使用更加普遍,更多的工业部门涌现出来,生产技术也更加先进,工业化得以迅速发展。
(2)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①资产阶级实力日益强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②随着信息交流和交通运输的便捷,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史论总结(3)加快了城市化进程,方便了人类的生活。①蒸汽机出现以后,形成了新的城市,加速了城市化进程;②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电器产品的大量使用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记知识纲要背核心术语1.瓦特没有发明蒸汽机,他是对蒸汽机进行不断改良,使之得到广泛应用。
2.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创造并未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创造则完全以科技为基础,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出现了一系列发明创造。
3.由于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电力的应用日益广泛,电气时代来临。
4.电力的广泛应用,给人们的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促成了一大批新的工业部门的诞生,从根本上改变了资本主义生产的面貌。巩固练习 随堂反馈1.某科学家的成就被誉为“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位人物是
A.牛顿 B.瓦特
C.法拉第 D.爱因斯坦答案√12345解析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瓦特改良的蒸汽机,被广泛应用于工厂以及交通运输工具上,彻底改变了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面貌,从而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据此可知选B。2.“随着19世纪的过去,科学成为西方社会的一个日益重要的部分……到它为久已建立的工业作出基本贡献的19世纪末,它正在创造全新的工业。”下列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伽利略开创了近代科学
B.达尔文建立起生物进化论
C.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和力学三定律
D.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答案12345√解析解析 由材料中“19世纪末”“全新的工业”等信息可以看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电力工业,这与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有关,故选D项。3.1878年,爱迪生在报纸上预告一项新发明,结果煤气公司的股票猛跌,因为这意味着普遍使用的煤气灯将要被淘汰。这项新发明是 答案12345A.蒸汽锤 B.第一架飞机 C.电灯 D.三轮汽车√解析解析 由材料所述并结合所学可知,正是由于爱迪生发明了电灯,取代了煤气灯,所以才导致了题干中出现的现象。4.历史上的工业革命浪潮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我们习惯上分别称之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机械特色不同 B.构成材料不同
C.交通工具不同 D.使用动力不同答案√12345解析解析 蒸汽时代是以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为标志的时代;电气时代是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的时代。可见,划分两个阶段的主要依据是使用动力不同。5.马文·佩里在《西方文明史》中写道:“经过长时期的分离,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终于携手并进了。”材料中“携手并进”的含义是
A.科学与技术紧密地结合 B.生产经验推动技术进步
C.垄断促进科学技术发展 D.国家全面干预科学研究答案√12345解析解析 由材料中“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终于携手并进”可知其体现的是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许多科学研究成果应用于生产,使得科学与技术紧密地结合起来,因此答案为A。本课结束课件37张PPT。第4课 向“距离”挑战专题七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基础认知 学习思考内容索引深化探究 核心突破巩固练习 随堂反馈基础认知 学习思考一、立体交通的诞生
1.背景
(1)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跨入 。
(2)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高效率的内燃机进入推广使用阶段。
2.成就
(1)1885年,德国工程师 和戴姆勒分别独立制成了最早的汽车。
(2)1887年,人们把内燃机装配到轮船上。
(3)1903年,美国 用一台活塞汽油发动机为动力设计制成一架飞机。
3.影响:全世界交通运输业有了迅猛发展,人类从平面交通时代迅速步入水、陆、空 时代。电气时代卡尔·本茨莱特兄弟立体交通易混易错
近现代交通工具的改进是伴随工业革命的开展而兴起的;但水、陆、空立体式交通的出现,却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的结果。二、穿越大洋的电波
1.电报
(1)1837年,美国人 发明了有线电报机。
(2)1851年,横跨英吉利海峡的海底电缆铺设成功。
(3)1866年,横跨大西洋的海底电缆铺设成功,不久形成遍布全球的电报网。
2.电话:1876年,美国人 发明电话机,在通信领域将世界连成一个整体。莫尔斯贝尔3.无线电通信
(1)发明: 首先将电磁波理论运用到无线电通信上。
(2)发展
①1902年,马可尼横跨大西洋传送无线电信息成功。
②1916年,马可尼完成短波试验,奠定了现代远距离无线电通信的技术基础。马可尼思维点拨
电报和电话的出现,极大地便利了人们之间的交流。原来落后的邮政通信方式逐渐受到人们的冷落。但是,现代先进的通信方式还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邮政通信方式。1.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交通、通信等领域有哪些重大发明?提示提示 (1)交通:汽车、飞机、轮船。
(2)通信:电报、电话。2.(教材第138页材料阅读与思考)
贝尔因其众多的发明成果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尊敬,他因此获得专利并建立公司从事赢利的商业活动。你对此有何看法?提示提示 他的做法是可取的。理由:贝尔发明电话机密切了世界的联系;贝尔获得专利后建立公司,对普及电话和电话技术的继续进步起了很大的作用;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让科技转化成效益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三、改变世界的网络
1.计算机技术
(1)发明: 年,美国研制出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2)发展: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四个发展阶段,第五代新型计算机正在研制之中。
(3)作用
①为自动化和控制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②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部分代替人类的智力活动(即“人工智能”)。19462.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1)条件:电子计算机与 技术的结合。
(2)影响
①大大缩小了全球空间距离,使全人类的信息交流与共享、信息传递与汇集成为可能。
②使信息迅速到达各个计算机用户终端,被称为“ ”。
③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深度和广度,改变着人类文明的进程。通信信息高速公路误区警示 对科学与技术的认识要注意从有利与不利两方面分析。如蒸汽机的发明使人类进入工业时代,但带来了环境的污染;原子能的出现是科技的重大进步,但用于战争则威胁到人类的安全;互联网在给我们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青少年带来了负面影响,我们运用科学知识和技术为人类造福,尽量降低其负面影响。3.观察下面两幅图画。图一 互联网的应用展示图二 网络的两面性,一面是天使,一面是魔鬼(1)图一反映了互联网有哪些功能?提示 功能:浏览新闻、休闲游戏、收发电子邮件、资料检索、网上聊天、网上购物、网上远程教育等。提示(2)根据图二,分析互联网对青少年有怎样的影响?提示提示 ①利:开阔视野;加强对外交流;促进个性化发展;促进学业等。
②弊:各种宣扬色情、凶杀、暴力、赌博等内容的信息污染青少年心灵;沉迷于虚拟世界,脱离现实社会;社会交际能力缺乏;沉迷于网络,耗费时间,荒废学业等。深化探究 核心突破主题 交通、通信、信息技术的发展1.交通工具的进步
史料图一 图二 图三[教你读史]
图片分别为火车、汽车、飞机,这些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缩短了距离,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问题思考] 分别指出图片各是哪一时期的交通工具?并说明该交通工具的出现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提示提示 火车: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昭示着“铁路时代”的到来。
汽车: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加速交通近代化,推动汽车工业和石油化工业的发展。
飞机: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开创了人类交通事业的新纪元,推动人类从平面交通时代迅速步入水、陆、空立体交通时代。2.通信工具的进步
史料 1876年3月10日,贝尔通过电话机喊道:“沃
森先生,请过来!我有事找你!”这一句极普通的
话,竟成了人类通过电话传送的第一句话音。
1892年,纽约—芝加哥的电话线路开通。电话发明
人贝尔第一个试音:“喂,芝加哥。”这一历史性
的声音被记录下来。[教你读史]
1876年,贝尔发明了电话,从此在通信领域世界被连成一个整体。[问题思考] 史料中电话的发明运用的是什么科学理论?其发明的条件是什么?电话的发明有何意义?提示提示 电磁感应理论;电动机、发电机的相继发明。
促进了电信事业的发展,为快速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使世界的政治、经济联系进一步密切。3.信息技术的影响
史料一 知识经济时代,信息量剧增,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①使网上商店、网上商场、网上商城大量涌现,人们在网上购物成为一种时尚,网上购物正以其商品信息大、可选范围广、成本低、消费者主动性强的优势,为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正在成为一种新的消费模式。——鲍宗豪《全球化与当代社会》史料二 1983年9月22日,美国洛杉矶市警察逮捕了两个青少年,伦·欧斯钦是优秀的大学生,卡宾是出众的中学生。他们用了整整一个夏天向美国的大型计算机网挑战,结果,不仅②打入了许多大学和一些智囊团的计算机,还打入了国防产业和军事设施的计算机。他们作为利用计算机进行犯罪活动的第一批犯人被逮捕。
——黄顺基、李庆臻主编《大动力——科学技术动力论》[教你读史]
①表明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②说明出现了利用互联网的犯罪活动,可见互联网的出现是一把“双刃剑”,要趋利避害。[问题思考] (1)史料一表明信息技术的发展有何影响?提示提示 互联网大大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生活方式得以改变,生活更加丰富多彩。(2)史料二体现了信息技术的什么影响?提示 出现了利用计算机进行违法犯罪的活动。互联网的影响
其主流是积极的,但一些负面影响也是客观存在的。
(1)积极
①网络缩短了时空距离,大大加快了信息的传递,实现资源共享。不仅促进了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还使文化更加开放化和大众化。
②加快了传统产业的更新改造,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促使知识经济兴起。 史论总结③大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还引发了一场学习的革命。
④极大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产生和发展。
⑤推动世界文明进程,人类进入信息时代。(2)消极
①信息泛滥、垃圾信息、网络安全与犯罪成为新的社会问题。
②青少年沉迷于网络,影响了身心健康以及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③各国围绕互联网展开了激烈的竞争,造成了世界更加动荡不安。记知识纲要背核心术语1.有线电报是发电机出现之前最重要的电气发明,但它不是发明于电气时代,而是发明于蒸汽时代。
2.计算机的出现不等于信息技术的产生,计算机的产生是互联网诞生的基础。互联网的诞生,标志着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
3.国家经济信息网是中国“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中的一部分。此外还包括中国教育科研网、公用数据通信网等各个计划的建设。巩固练习 随堂反馈1.观察下图,促使人类从平面交通时代步入立体交通时代的重要发明是
A.蒸汽机 B.内燃机 C.发电机 D.电动机答案√12345解析解析 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促进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发明创造,促使人类步入立体交通时代,故B项符合题意。2.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阅读下图,对图一、图二交通工具变化的理解正确的是
?
图一 “克莱蒙特”号汽船 图二 奔驰1号汽车
①表明人类社会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②是交通运输业的一场革命 ③大大减轻了人们繁重的家务劳动 ④推动工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12345√解析解析 由汽船到汽车,体现了由蒸汽动力到内燃机动力的转变,反映了生产力的提高,使交通运输业发生了重大变革,也意味着工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故②④正确;
但二者不是分别进入“蒸汽时代”与“电气时代”的标志,也未涉及家务劳动,故①③与题意不符,选D。123453.李鸿章曾赞叹一种叫做“德律风”的西方发明:“无智愚长幼之别,无学习译录之难,入手而能用,着耳而有声。坐一室而可对百朋,隔颜色而可亲謦欬。此亘古未有之便宜,故创行未三十年,遍于各国。其始之达数十里,现已可通数千里。”这项发明是
A.火车 B.电话
C.电报 D.电影答案12345√解析解析 “德律风”即电话,另外,从李鸿章的描述也可以判断该发明为电话。4.下列是关于传递信息方式演进变化的一组图片,反映的主题不包括
A.科技创新推动社会发展
B.技术进步加快文明的演进
C.通信技术进步丰富了人们的生产、生活
D.技术创新消除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答案12345烽火狼烟 快递驿马 近代邮员 卫星导航电话√解析 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除科技之外还有社会、政治、经济、思想等多种因素,D项说法不准确。解析5.英文的Communication有多重译义,一般包括“传播和传达”“交通和交流”。有人说,从互联网迄今的发展过程看,网络就是传媒(Communication)。对互联网的这一理解旨在强调互联网
A.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拓展
B.最大的成功在于技术的不断更新
C.促进了信息产业的发展
D.作为人类交往方式而存在与发展答案√12345解析解析 材料认为网络就是传媒,就是“交通和交流”,这成为了人类交往的一种方式,选择D项。本课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