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7中国石拱桥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7中国石拱桥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8-20 17:15: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7 中国石拱桥
◇单元目标◇
1.感受说明文求真求实的理性精神,激发对自然与社会的探索兴趣。
2.把握说明文的文体特征,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学会抓住特征来说明事物。
3.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周密,增强思维的条理性与严密性。
◇教学策略◇
1.本单元的课文多是事物性说明文,教师可以将记叙类文章与说明类文章相比较,引导学生深入认识说明文,特别是事物性说明文的特点,学习理解和分析说明文的文体特点。
2.以“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为核心来安排本单元的教学。通过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掌握说明文写法上的核心特点。
3.结合课文的内容,让学生通过阅读、比较,分析和领会几种常用的说明方法,掌握它们各自的特点,体会其作用,并且还能在自己的作文中灵活运用。
4.引导学生反复阅读,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可以通过比较阅读等方式,体会说明文语言风格的不同。
17 中国石拱桥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人教版语文教材中初次正式介绍说明文,《中国石拱桥》是一篇典型的说明文,文章主要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及光辉成就。作者选取了“赵州桥”和“卢沟桥”这两座我国石拱桥的杰出代表,着重说明我国石拱桥在设计、施工上的伟大创造和高超的技术水平,从而歌颂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说明文的基本文体知识。
2.明确本文的说明对象及其特点,学习常见的说明方法。
3.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快速概括、提取信息的能力。
4.仔细品读文章语句,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周密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了解说明对象,把握对象特征,整体感知文意,培养初步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2.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品读文章语句,让学生体会文章用词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我国桥梁建设所取得的光辉成就,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对聪明勤劳的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学情分析◇
1.重点:(1)学习常见的说明方法,体会它们的作用。(2)结合具体语句,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难点: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与段落的内部结构,理解作者的行文思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有不少杰出的发明创造,石拱桥的建设成就令世人赞叹不已。今天,我们学习《中国石拱桥》,看看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茅以升是怎样向读者介绍“中国石拱桥”的。
二、预习成果展示
1.作者简介
茅以升(1896—1989),江苏镇江人。著名桥梁专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美国国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1916年毕业于唐山工业专门学校,考取官费赴美留学,1921年获美国加利基理工学院工学博士。他回国后一直从事桥梁建筑和教育工作。曾主持建造过钱塘江大桥,在国内享有很高声誉。他曾任全国人大常务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曾发表过一百八十多篇文章,有多种外文译本,1983年出版了《茅以升文集》,并主编《中国古代桥梁技术史》。
2.检测生字词
弧形(hú)  拱桥(gǒng)  洨河(xiáo)
推崇(chóng)  陡坡(dǒu)  桥墩(dūn)
匀称(yúnchèn)  惟妙惟肖(xiào)
三、学习新课
步骤一:了解说明文的文体知识
1.定义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
2.分类
(1)根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不同,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2)根据说明语言的特色、表达方式的不同,分为平实性说明文和生动性说明文。
3.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按照时间先后来安排说明顺序。
(2)空间顺序:按照空间方位关系来安排说明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特征时,常采用这种顺序。把握空间顺序,重点要注意一些标志方位的名词,或标志游览顺序的动词。
(3)逻辑顺序:按照事物的逻辑关系来安排说明顺序。这种顺序常用于事理说明文。
常见的逻辑顺序有:①从主到次,②从简单到复杂,③从概括到具体:石拱桥—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④从整体到局部,⑤从现象到本质,⑥从结果到原因(或从原因到结果),⑦从特点到用途,⑧从一般到特殊(或从特殊到一般),等等。
总之,只要明确了不是时间和空间顺序,一般都是逻辑顺序。
4.说明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以下几种:
(1)举例子。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
(2)引资料。为了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可以引资料说明。引资料的范围很广,可以是经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谚语等。
(3)作比较。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
(4)列数据。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还可以采用列数据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不准确的数字绝对不能用,即使是估计的数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据,并力求近似。
(5)分类别。将被说明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分类别是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的重要方法。
(6)打比方。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说明文中的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同修辞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不同的是,比喻修辞有明喻、暗喻和借喻,而说明多用明喻和暗喻,借喻则不宜使用。
(7)摹状貌。为了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具体,可以进行状貌摹写。
(8)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下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是科技说明文常用的方法。
(9)作诠释。从一个侧面,就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解释,这种方法叫作诠释。下定义和作诠释常采用“某某是什么”的语言形式。形式相同,如何区分呢?一般来说,“是”字两边的话能够互换,就是下定义;如果不能互换,就是作诠释。
(10)画图表。为了把复杂的事物说清楚,还可以采用图表法,来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对有些事物解说更直接、更具体。
步骤二:了解说明对象,把握说明特征
1.默读课文,思考: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其总体特点是什么?
明确: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中国石拱桥”。特点: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2.根据课文内容,说说赵州桥和卢沟桥分别在哪些方面体现了上述特征,完成下面的表格。
明确:
赵州桥
卢沟桥
形式
优美
“非常雄伟”,形状“像一张弓”“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结构匀称”“古朴美观”,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的胜景之一”“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
结构
坚固
“保持着原来的雄姿”“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
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卢沟桥却极少出事
历史
悠久
“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1300多年了”
“修建于公元1189年到1192年间”
教师总结: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征。某一事物如何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就在于这个事物的特征。要让别人认识、了解这个事物,就得抓住它的特征来介绍。赵州桥、卢沟桥作为中国石拱桥的代表性的桥梁,都体现了中国石拱桥的特征。
步骤三:整体感知,理清说明顺序
1.阅读第一、二自然段,思考:本文主要写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为什么开头两自然段写一般石拱桥的特点?
明确:开头第一自然段,一连几处以虹喻桥,写石拱桥的形式优美,可以引起读者的联想,激发阅读兴趣。第二自然段写石拱桥的结构坚固,这是石拱桥的又一特点。这两个特点是石拱桥的一般特点,为下面写中国石拱桥做了铺垫,自然过渡到写特殊的石拱桥。这是由一般到特殊的顺序。
2.默读第四、五自然段,列出层次表,讨论: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赵州桥的?
明确:第四自然段写赵州桥的地理位置、建造时间及新中国成立后的修整。第五自然段首先介绍赵州桥的长度、宽度、设计施工的精巧以及古人的赞誉。接着从四个方面(结构巧妙;造型优美,用料节省;结构坚固;结构匀称,与四周景色和谐配合)来说明其特点。从这个层次可以看出作者在说明赵州桥时,是运用从概括到具体的顺序。
3.指一名同学朗读第六自然段,说说这一部分是按什么顺序写卢沟桥的?
明确:由整体到局部。
4.要求学生在课文中依次找出所写的桥名及建成时间,并说说这是按照什么顺序说明的。
明确: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赵州桥: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卢沟桥: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江东桥:修建于800年前;长虹大桥:建于1961年;双曲拱桥:建于新中国成立后。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说明的。
5.综观全文,本文在安排说明顺序上有哪些特点?
明确:本文在安排说明顺序时,是由一般到特殊;写赵州桥是先概括后具体的顺序;在说明桥梁的结构时,是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有关历史发展的说明则以时间先后为顺序。这样写,可以使文章层次清晰,条理分明。
四、课堂小结
本文是一篇介绍石拱桥知识的说明文。文章先概括介绍一般石拱桥的特点:桥洞成弧形;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然后以赵州桥和卢沟桥这两座不同形式的石拱桥作为典型例子,来说明中国石拱桥取得的光辉成就。最后又分三点解释了我国石拱桥取得如此辉煌成就的原因,综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桥梁事业的新发展。
本文综合运用了多种说明顺序,段落的内部结构也很有特色,课后要多做积累,以供自己写作时借鉴。
五、布置作业
1.掌握生字词,下节课听写。
2.根据课文内容和插图,画出赵州桥的示意图,标上相应的数据。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1.考查默写词语。
2.请同学展示赵州桥的示意图,小组评议,选出最好的,进行全班交流。
二、学习新课
步骤一:细读课文,分析说明方法
提问:本文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你能找出来并说说它们的作用吗?
明确:(1)打比方。如“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桥洞不是普通的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用“虹”“弓”作比,突出了石拱桥形式上的基本特征,富有形象性。
(2)举例子。作者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列举了赵州桥和卢沟桥两个例子。赵州桥是独拱石桥的代表,卢沟桥是联拱石桥的代表,且两座桥都世界闻名,例子具有代表性、典型性,令人信服。
(3)分类别。如赵州桥:“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四)全桥结构匀称……”分类说明,条理清楚,使读者对赵州桥的结构特点有了完整而清晰的印象。
(4)引用。如引用《水经注》里的“旅人桥”,说明我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引用唐朝张嘉贞的话“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说明赵州桥设计施工的精巧;引用唐朝张的赞语“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说明赵州桥形式优美,等等。这些引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5)列数字。如“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通过确凿的数据,准确地说明了桥的规模,给人以准确鲜明的印象。
(6)作比较。如“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极少出事……”以卢沟桥与两岸河堤相比较,充分说明了卢沟桥十分坚固。
(7)摹状貌。如“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石刻狮子的各种情态,突出了卢沟桥形式优美的特点。
步骤二:揣摩语言,把握说明效果
为了准确地说明事物,说明文很讲究用语的分寸。请品味下面的语句,回答括号内的问题。(学生分小组,合作交流,体会本文用词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1.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比较”一词,去掉行吗?)
明确:不行。“比较”说明程度较轻,是与其他桥梁比较而言,这样表达比较准确。
2.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不但”“而且”能否删去?“结构坚固”“形式优美”能否调整顺序?)
明确:“不但”“而且”不能删去。如果删去,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变成了并列关系。先说外观,再说功能,符合人们的认识逻辑。并且对于桥来说,其实用价值远远重于形式,所以二者不能调整顺序。
3.《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大约”“可能”“有记载的”有什么表达作用?)
明确:“大约”“可能”都表示不确定,只是推测的情况。“有记载的”使发言的根据更具可靠性。
4.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几乎”去掉行吗?)
明确:不行。“几乎”强调了石拱桥分布范围广,但并不排除有的地方没有石拱桥的可能。
5.(赵州桥)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当时可算”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当时”是从时间上限定,“可算”是从程度上限定。这样才更符合实际情况。
6.①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②(卢沟桥)桥宽约8米。(两句对比,你发现了什么?)
明确:两句对比,可以发现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一座50多米长的赵州桥,能精确到0.01米,这是多么准确的说明。“约”表示卢沟桥的桥宽不是刚好8米,这体现了作者实事求是的写作态度。
教师小结:说明文的语言有准确、严密的特点,从以上例句,可以发现本文:使用数字准确;没办法用准确数字的,就用表示估计的数字;对暂时还无法肯定的意思,就用表示推测的语言来表达;恰当地使用限制性的词语,使表达的意思更准确。因此,我们学习说明文语言,最重要的就是要抓住“准确”二字。
步骤三:拓展延伸,个性表达想法
文章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具体说明了中国石拱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的特征,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新发展,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
从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可知,在短短的几十年里,我国的桥梁事业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我们应该感到骄傲和自豪。对此,你想说些什么呢?
三、课堂小结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目的是让读者了解中国石拱桥的有关知识。学习本文,须了解说明对象,把握其特征;理清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揣摩语言,把握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既接受科学知识的熏陶,又学到写作说明文的技巧。
四、布置作业
1.介绍当地最有代表性的建筑,要求抓住主要特征,按照一定的顺序说明。
2.阅读课本P100陈寿儒的《夜宿卢沟观晓月》,思考以下问题:
(1)《夜宿卢沟观晓月》主要写的是什么?
(2)它与课文里对卢沟桥的介绍相比,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3.完成《课时A计划》相关题目。
附:【板书设计】
中国石拱桥智慧勤劳
一般特殊
◇课后反思◇
可取之处:在课堂设计时,紧扣说明文的文体特征进行教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为避免出现枯燥乏味的说教,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学生互动、师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不足之处: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兼顾到基础较差的学生的实际情况,他们的领悟能力相对较弱,学习效果不太好。在课堂中,有两个学生的回答与正确答案出入较大,没有给予鼓励,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