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4张PPT。24 诗词五首1.字音字形yān màn 戟 簪 2.名句默写
(1)结庐在人境, 。
(2) ,悠然见南山。
(3) ,自将磨洗认前朝。
(4)烽火连三月, 。
(5)黑云压城城欲摧, 。
(6)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3.常识概要
(1)《饮酒(其五)》的作者是 ,东晋诗人。此诗写于作者 。通过对 的悠闲欣赏,表现了作者 .
的思想感情。而无车马喧采菊东篱下折戟沉沙铁未销家书抵万金甲光向日金鳞开九万里风鹏正举陶渊明辞官归隐后田园生活中自然景色厌倦官场腐败,决心归隐田园、超脱世俗的追求(2)《春望》的作者是 ,唐代诗人。此诗于 时期在长安所作。描述了诗人 ,又为 之作,抒发了诗人的 之情。
(3)《雁门太守行》作者是 ,唐代诗人。本诗运用 手法描绘了一场 ,将战斗的气氛渲染得 ,表现了 .
的精神。
(4)《赤壁》的作者是 ,唐代文学家、诗人。诗人借 的故事,表现了 。
(5)《渔家傲》的作者是 ,宋代词人。本词通过对梦境的描述,表达了词人 的心情,充分表现了词人 。杜甫安史之乱困居长安时的所见所感忧乱伤春忧国思家李贺夸张边关战争凝重而惨烈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尽忠报国杜牧周瑜和曹操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李清照烦闷对自由的渴望,对光明的追求一、积累运用1.下列字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C2.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B3.下列诗句中运用借代修辞的一项是( )
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B.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C.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D.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B4.下列诗句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B.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C.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D.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C5.理解性默写。
(1)杜牧在《赤壁》中以东吴两位美女的命运,来间接反映政治军事情势变迁的诗句是: , 。
(2)《春望》这首诗里表达杜甫在战火中牵挂亲人的句子是: ,
。
(3)《雁门太守行》中的“ , ”两句,表现了将士们以死报国的坚定决心。
(4)九万里风鹏正举, , !(李清照《渔家傲》)
(5)(2017日照)杜甫在《春望》中借花鸟以抒发自己悲愤情感的名句是: .
, 。
(6)(2017遵义)《雁门太守行》中体现敌军来势汹汹,守城壮士雄姿英发的句子是:
,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二、课内阅读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6.诗中的“结庐”“日夕”是什么意思?请选择一个回答。 答案:结庐:构筑房舍;日夕:傍晚。 7.“飞鸟相与还”描写了什么样的情景?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答案:在美好的黄昏景色中,飞鸟结伴返回山林,万物自由自在,适性而动,表达了诗人摆脱官场束缚,悠然自得、恬淡舒适的心情。(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问题。 春 望
杜 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8.诗题是《春望》,那么诗人“望”到了哪些春景?答案:草、木、花、鸟。9.说说你对诗歌尾联的理解。答案:尾联形象地写出了诗人的苍老之态、苍老之快,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忧国、伤时、思家、悲己之情。(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雁门太守行
李 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10.请设想“半卷红旗”是怎样的景象,作者捕捉这个景象入诗要表现什么?答案:“半卷红旗”是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是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是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显出来。 11.对于“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这两句诗,王安石曾批评说“方黑云压城岂有向日甲光”,杨慎却称自己确曾见到过此类景象,指责王安石不知诗。对此,你有什么看法?答案:艺术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不能等同起来,敌军围城,未必有黑云压城,守军到阵也未必有日光前来映照助威。诗中的黑云和日光是诗人用来营造意境的手段。(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赤 壁
杜 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12.我们学习了许多唐诗:有的咏史,有的咏物,有的描写清新美丽的山水田园,有的刻画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上面这首诗属于哪一类?这类诗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答案:咏史诗。这类诗最突出的特点是咏史抒怀或借史实抒发作者情感。13.试说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深刻含义。答案: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慨叹,他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或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反映出作者抑郁不平的心境。 (回答“怀才不遇,有志不得伸”等也可) (五)阅读下面的这首词,回答问题。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14.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中“嗟”“谩”二字值得品味,请根据这两个字的意蕴,说说这两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嗟”字生动地写出了词人彷徨忧虑的神态,表明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日暮途远,茫然不知所措的叹惋。“谩”字流露出心中的哀怨惆怅:一是空有诗情诗才,因知音(丈夫)早逝,而无人能会意;二是慨叹自己身逢乱世,有着对现实无能为力的苦闷和怀才不遇的愤懑。15.本词被评家誉为“无一毫粉钗气”,请结合词中写景的语句,简析本词意境和风格上的特色。答案:头两句写天、云涛、晓雾、星河、千帆,景象极为壮丽;“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云涛、弥漫的大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展现出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的图画,描绘出一种瑰奇雄伟的境界。下阕的“九万里风鹏正举”三句虚实结合,形象愈益壮伟,境界愈益恢宏。词作中对于开阔壮美的境界富于浪漫主义的想象,表现出作者内心一种刚健昂扬的气概,词风豪放。三、课外迁移(一)(2017宿迁)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5分)晴①
杜 甫
久雨巫峡暗,新晴锦绣文②。
碧知湖外草,红见海东云。
竟日莺相和,摩霄鹤数群。
野花干更落,风处急纷纷。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流离蜀中时所作。②文:花纹,图案。16.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是怎样描写景物的?有何作用?(3分)答案:选取典型景物,发挥想象,动静结合(视觉和听觉结合、远近结合、虚实结合),写出了雨后初晴巫峡的绚丽多彩、生机勃勃的景象。17.尾联中的“急纷纷”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答案:“急纷纷”写出了诗人对野花纷纷凋零的怜惜(无奈、伤感)以及自己漂泊无依的伤感(悲哀)。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5分)题乌江亭①
杜 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注】①乌江亭:在今安徽省和县东北的乌江浦,相传为西楚霸王项羽自刎之处。 18.从题材上看,这首诗与杜牧的《赤壁》同属于 诗。(2分)
19.在《赤壁》一诗中,作者对历史上已有结局的战争做了假设性推想——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很可能赤壁之战是曹操取得胜利。在本诗中,作者也对已有结局的战争做了假设性推想——如果 ,也有可能 。(3分)?咏史(或:怀古咏史)项羽能“包羞忍耻”,渡过江去重整人马卷土重来,甚至打败刘邦(或:楚汉之争是项羽取得胜利) (三)(2017无锡)阅读下面的一首词,回答问题。(4分)菩萨蛮①
李清照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②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注】①这首词写于词人晚年流落浙江绍兴、金华期间。②沉水:沉香的别称,是一种名贵的熏香。答案:运用双关手法,点明早春的季节特点(天气微冷)及词人的凄凉心情,是词人思乡的情感触发点(为下文抒情做铺垫)。20.请对“睡起觉微寒”中“微寒”一词作简要赏析。(2分)答案:思乡之情(思念亲人),亡国之恨(对朝廷的不满、对时局的担忧)。 21.“香消酒未消”一句表达了词人哪些情感?(2分)如何分析诗歌表达的情感
分析诗歌中作者的情感,是近几年中考的常考考点。
考查形式:这首诗(或某句诗)抒发(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思路点拨:解答此类题目,可以遵循以下解题方法:
1.借助诗歌创作的背景和注释,分析诗歌表达的情感。
2.借助诗题和“诗眼”来揭示作者的情感。
3.寻找诗歌的意象,把握诗歌的情感。意象是诗歌中带有诗人主观感情的客观事物,古诗中许多事物都具有固定的含义。如“长亭”是送别之所;“蝉”喻指高洁的品格;“大雁”指传书的信使;“月亮”“羌笛”往往会引起思乡之情等。
回答此类题目,首先应分析诗歌描写了什么内容,然后分析诗歌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题模式:诗人通过对……(一景一物)的描写,表达了……情感(心情、愿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