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3张PPT。第一单元 变化着的社会
1 消息二则1.字音字形sài dí dānɡ yù jiān 签 摧 溃 2.词语理解(1)摧枯拉朽: .
(2)锐不可当: .
(3)封锁: .
(4) :(军队)被打垮而后退。
(5) :没有风浪,水面很平静。比喻平静无事。枯草朽木受到摧折,比喻腐朽势力被迅速摧毁。锋利无比,不可抵挡。本文指(采取军事等措施)使不能通行。溃退风平浪静3.文学常识
新闻,又称 ,其最基本特征是用 说话。真实具体、 、观点明确、 是新闻的特点。其结构包括 、 、 、
、 。新闻的六要素包括 、 、 , .
、 、 。
4.感知文本
(1)《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以极其简练的语言报道了我军顺利渡江的事实,赞扬了人民解放军 的英雄气概。
(2)《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标题中的“百万”数字非虚指,这一数字体现了消息语言的 特点。其中该消息的导语部分概括了 ,主体部分详细报道了 。消息事实反应迅速语言简洁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英勇善战、锐不可当渡江战役成功三路大军渡江情况准确性一、积累运用1.下列词语书写及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B2.下列各项中加点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A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1)远征军进入希腊后,发现 的德军实际上已经毁坏了所有的铁路、公路、港口设施、通讯和商船。?
(2)遭遇厄运虽然是坏事,却可以锻炼人的意志,使人 地挑战命运的不公。?
(3)白起是有史以来第一个 战专家,白起作战主要是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目的,不以攻城略地为主要目标。?
A.溃退 顽强 歼灭 B.溃败 顽强 消灭
C.溃退 顽固 消灭 D.溃败 顽固 歼灭A4.(2017台州)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5月24日,2017年全国“最美家庭”评选结果在京揭晓,我市两个家庭入选。
B.《做一个虔诚的教育者》一文出自《洪宗礼母语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C.转基因技术的迅猛发展,是给人类带来了福祉?还是埋下了隐患?
D.“不过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
5.下列句子运用的表达方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B.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C.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D.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CC6.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媒体是正能量传播的主渠道,要为和谐社会的创建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而不是让暴力和“负能量”动摇民众的信念。 ②而正能量的传播需要传播者负责任的态度。 ③正能量只有得到及时、广泛的传播,才能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 ④同时,个体传播者也需要有正确的态度。 ⑤只有每一个网络参与者都守住道德、法律的底线,才能与媒体合力用正能量坚固人们的精神高地。
A.③②①④⑤ B.①②⑤④③
C.①⑤③④② D.③⑤①④②A二、课内阅读答案:电头 说明该新闻报道及时,材料真实。 (一)阅读新闻《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完成7~10题。
7.“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是这则消息的什么?有什么作用?答案:“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时间、人物、事件、结果。8.本篇新闻的导语是什么?它交代了什么?答案:(1)词语“摧枯拉朽”表现了解放军攻势凌厉,不可阻挡,突出了国民党军队的不堪一击。(2)“不到”“即已”突出时间短,战果大,两个词充分表现了人民解放军锐不可当、所向披靡的气势。答案:(1)准确;(2)简洁而具有气势;(3)字里行间洋溢着胜利的豪情。10.本篇新闻的语言特点是什么?答案:“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点明了主要人物、主要事件、兵力及作战规模。“百万”“横渡”用词准确,气势磅礴,胜利豪情跃然纸上。这一标题高度概括了人物和事件。启发:新闻标题要能够概括主要事件,语言要简洁、概括。(二)阅读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完成11~13题。
11.本则新闻的标题有什么特点和作用?对如何拟写或概括新闻标题你从中得到怎样的启发?答案: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其作用是简明扼要地概括了全文的核心内容(或这部分是对全文内容的整体概括)。12.这则新闻的导语是什么?有何作用?答案:(1)“至发电时止”强调时间仅限制在发电文的时间之前,这里适当采用文言词,使句子不拖沓,体现了作者遣词造句准确精炼、铿锵有力。(意思相近即可)
(2)首先“歼灭”与“击溃”词义有所区别,经过整天激战,敌军一部分被歼灭,另一部分被击溃,不是一概说歼灭或者一概说击溃,而是说歼灭及击溃,充分体现了作者用词准确。(意思相近即可)三、课外迁移阅读下文,完成14~18题。(16分)
新华社北京4月1日电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通畅、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现有开发程度较低,发展空间充裕,具备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以特定区域为起步区先行开发,起步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中期发展区面积约200平方公里,远期控制区面积约2 000平方公里。 设立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对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摘自《人民日报》2017年4月2日01版)★14.请给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2分)答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15.分析文中电头“新华社北京4月1日电”的作用。(4分)答案:交代了通讯社名称、发稿地点和发稿时间,表明该消息报道及时,材料真实。16.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二段的内容。(3分)答案:介绍了雄安新区的位置、规划及条件。答案:不能删去。副词“约”表推测,表明作者对新区各个时期规划面积,心中没有具体数据,如果删去,与事实不符,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18.这则新闻第三段写了什么?有何作用?(3分)答案:设立雄安新区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该段进一步说明了党中央的这一决策的正确性。四、综合性学习
2018年是渡江战役胜利69周年,八年级(1)班开展“纪念渡江战役,向老英雄致敬”的主题班会活动。请根据下面的活动场景,完成各题。
19.下面是一位学生对战斗英雄的采访,请你根据所学知识补全相应内容。
(1)学生:请问东路军当时渡江的过程是否顺利?
战斗英雄: .
(2)学生:您能描述一下当时渡江的情景吗?
战斗英雄: .
.
(3)学生:作为一名战斗英雄,每次回想起当时渡江的情况,您一定有许许多多的话要说。现在,您心里最想说的话是什么?
战斗英雄: .
.(示例)总体上我们的渡江过程是比较顺利的,但是战斗也十分激烈。(示例)我们在炮火的掩护下,全体指战员不怕牺牲,乘着木船,冒着敌人密集的子弹,勇往直前,最终成功地跨越了长江。(示例)在这里我要向在渡江战役中英勇战斗、奉献出自己生命的战友们致以深切的悼念和崇高的敬意!20.战斗英雄的叙述,震撼着我们的心灵。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答案:(示例)我们中学生要铭记革命先辈前仆后继、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富强!五、践于笔端
21.新闻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电视台每天都播放《新闻联播》,网络上也有各种各样的新闻。学过本文,你对新闻的五部分、六要素一定很熟悉了。请模仿本文,就近期国内外发生的事情拟写一则消息,不少于200字。答案:(示例)
第89届奥斯卡颁奖典礼惊现乌龙
中新社洛杉矶2月26日电 第89届奥斯卡颁奖典礼26日在美国洛杉矶杜比剧院举行,在最佳影片颁奖环节惊现乌龙,颁奖嘉宾误把属于《月光男孩》的“小金人”颁给《爱乐之城》。
当晚9时许,颁奖典礼已经进入后半程,重头奖项相继揭晓。在竞争激烈的最佳影片角逐环节,颁奖嘉宾拆开红信封,宣布获奖者为《爱乐之城》。但是,当《爱乐之城》演职人员激动地上台领奖时,工作人员突然上台宣布:“最佳影片获得者是《月光男孩》!”
顿时全场哗然,人们惊诧莫名,大声喊着“What(什么)?!”还有人吹口哨对颁奖居然出现乌龙事件表示不满。
当晚,这个插曲最终被主持人的幽默化解。给新闻拟标题
新闻标题是以最精练的文字将新闻中最重要、最新鲜的内容提示给读者。一则好的新闻标题具有鲜明的思想性,不仅能向读者提示新闻内容,而且能帮助读者理解新闻内容的性质和意义
考查形式:给新闻拟加标题,是近几年中考的常考考点。常见的考查形式:1.阅读新闻,为其拟写标题。2.请把这段文字改成一句话新闻。
思路点拨:解答此类题目的一般思路是:提取最能反映事件内涵的中心句,这种中心句通常位于新闻的导语中;围绕新闻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组建关键词;若是几段,则要抓住中心内容,抓共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