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1《孟子二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课件部编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1《孟子二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课件部编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9-03 10:04: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5张PPT。富贵不能淫——《孟子二章》 说说什么是“真英雄”,什么是“大丈夫”?同学们的标准是什么?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古圣先贤眼中的“大丈夫”是怎样的,标准又是什么?课堂导入:学习目标1、了解《孟子》及纵横家、儒家的相关知识;
2、能用普通话翻译文章内容;(重点)
3、明确“大丈夫”的内涵;(重点)
4、学习文章严密的论证;(难点)
提出批驳的靶子--孟子用比喻论证来批判--再阐述什么是真正的大丈夫。
5、明确主题,落实生活,点滴做起,做真正的“大丈夫”。题目之谜 标题《富贵不能淫》,这是编者加上去的,“富”指的是钱财方面充足;“贵”指的是官位高,有权势;“淫”指的是惑乱、迷惑。
那么,标题的含义就是:再多的钱财和权势都不能使自己的言语举止过分、超越常理;或者是:不受富贵权势所迷惑,明道而行正。) 《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书,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共同编著的,是儒家经典之一,也是四书之一。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主人公之谜背景及人物之谜 景春和张仪、公孙衍都是纵横家。张仪首创连横的外交政策,连横亲秦;公孙衍主张合纵,合纵抗秦。纵横家是出现于战国至秦汉之际的策辩之士,是中国五千年来最早最特殊的外交政治家。他们是以从事政治外交活动为主的一派,是战国时诸子百家之一。纵横即合纵连横。他们朝秦暮楚,事无定主,反复无常,设第划谋多以国家政治需要出发,为儒家所不认同。
《富贵不能淫》选自《孟子·滕文公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这次对话。

初读课文,感受大丈夫的气概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文章朗读与感悟 范读、齐读、分组读、散读 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
孟子说:“这个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至于大丈夫,则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义”。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富贵不能使我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这样才叫做大丈夫!”认真学翻译赏 析 课 文1、大家觉得这篇简短的文言文的思路如何?提示:思路清晰,观点明确,反驳有力
首先提出批驳的靶子
然后孟子用比喻论证来批判
最后再阐述什么是真正的大丈夫。
2、景春在提出自己的观点的时候,用了什么作证据? 3、孟子在反驳景春的时候用了一个反问句,是哪一句呢?孟子是怎样反驳景春的呢?提示:
(1)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2) 先批驳:将张仪和公孙衍等比喻成妾妇,盲目顺从领导者而无自己的处事原则;
再提出自己的观点:
居天下之广居——仁 (儒家思想的核心)
立天下之正位——礼 (无礼则乱)
行天下之大道——义 (大义、正义、道义)
真正的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提示: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探究主题 1、我们对文章有了初步的了解,大家读了有何感触呢?能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总结一下本文的主题呢? 2、结合我们大丈夫的标准,请大家前后讨论下你所知道的应该是大丈夫的人:探究提示: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关羽 文天祥 方志敏 钱学森陶渊明 杜甫 朱自清 司马迁 闻一多 刘胡兰 探究提示:《富贵不能淫》义正词严地驳斥了景春的谬论后,紧接着对真正的大丈夫的标准做了明确的说明和界定:真正的大丈夫有两个标准:一是要有“行天下之大道”的远大志向和抱负;二是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操守。只有这样,才算得上是大丈夫。
课堂练习1、《富贵不能淫》选自
2、 重点词义
(1)安居而天下熄
(2)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3)子未学礼乎
(4)以顺为正者
(5)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6)得志,与民由之
3、翻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本文中大丈夫的标准是什么?
《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使我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
并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课前大家发表了自己对于大丈夫的见解,现在大家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大丈夫了吧?
那么希望大家将大丈夫的标准落实在我们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其实大丈夫就是从仁义礼智信中慢慢磨练出来的,如:你守信用了,就向大丈夫迈进了一步;以前懒惰,现在勤恳了,你也向大丈夫迈进了一步;从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好的道德操守开始,练就成为一位真正的大丈夫!课堂小结: 富贵不能淫
--《孟子·滕文公下》
公孙衍 合纵抗秦
景春观点 大丈夫 依据:一怒诸侯惧,安居天下熄
张仪 连横亲秦
批 驳 以顺为正,妾妇之道
居天下之广居—仁(儒家思想的核心)
孟子反驳 树立标准 立天下之正位—礼(无礼则乱)
行天下之大道—义(大义、正义、道义)
提出观点: 富贵不能淫
大丈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板书设计:课后作业:本节课我们体悟了古圣先贤们的道德情操,所以请同学们结合今天所学、所感来写一篇小文章,谈谈自己准备做一个什么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