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必修1)第01章 行星地球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必修1)第01章 行星地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8-09-04 18:08:36

文档简介


(满分100分,测试时间50分钟)
一、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5分,20小题,共50分)
2017年1月3日22时—4日2时我国出现了2017年首场流星雨。读“流星雨景观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示流星体属于(   )
A.绕地球公转的天体   B.绕太阳公转的天体
C.绕行星公转的天体 D.绕恒星公转的天体
2.进入地球的流星体绝大部分都在大气层中燃烧掉了,其产生的地理意义是(   )
A.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升高
B.减少紫外线对地球生物的伤害
C.减少了小天体对地球表面的撞击
D.使地球表面昼夜温差不至于过大
【答案】1.B 2.C
下图为上海(121°30′E、31°13′N)某地的汽车停车场示意图,箭头①②③代表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光线。读图完成3~4题。
3.正午太阳光线和正午时车位上遮阳棚的影子面积最大的组合是(  )
A.① 春分 B.② 夏至
C.② 秋分 D.③ 冬至
4.正午太阳光线为①时,该地的地方时和北京时间分别为(  )
A.12:00、12:00 B.12:00、11:54
C.12:06、11:54 D.11:54、12:00
【答案】3.D 4.B
太阳不像地球,它没有全球性的偶极磁场,不过通常太阳两极的磁性是不同的,并且在每个太阳活动周期中,大约当太阳活动达到峰值时,两极磁性会发生转换。这种转换并不会给地球带来显著的直接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5~6题。
5.太阳活动会引起地球大气层扰动而导致(  )
A.“磁暴”现象
B.极光现象
C.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现象
D.耀斑现象
6.下列现象的出现与地球磁力混乱相关的是(  )
A.候鸟迁徙迷途 B.旱涝灾害频发
C.电视转播中断 D.竹林开花死亡
【答案】5.C 6.A
【解析】第5题,太阳活动时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引起大气层扰动,会使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是中断现象,故选C。第6题,候鸟迁徙时确定方向需借助地球磁场,如果地球磁力混乱,会使候鸟迁徙迷途。电视转播中断可能是大气层受到扰动,使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旱涝灾害、竹林开花死亡与地球磁力混乱无关,故选A。
云量是以一日内云遮蔽天空的百分比来表示。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分布。读图,完成7-8题。
7.据图中信息判断 (  )。
A.甲地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小于乙地
B.甲地多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大于乙地
C.乙地多年平均相对湿度小于丙地
D.丙地云量空间变化大于丁地
8.影响乙地等值线向北弯曲的最主要因素是 (  )。
A.地形 B.季风
C.纬度位置 D.海陆位置
【答案】7.B 8.A
图中的“蓝月亮”为科学家用计算机模拟出的银河系中一个可能孕育生命的外星天体,据推测它本身不发光,但该天体上光照良好。完成下列各题。
9.“蓝月亮”应属于(  )
A.行星????B.恒星????C.卫星?  ???D.彗星
10.“蓝月亮”上的光照可能来自(  )
A.太阳???B.地球????C.行星????D.恒星
【答案】9.C 10.D
【解析】
试题分析:
智利西北部附近海域发生里氏8.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下图为“智利地震震中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1-13题。
11.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A.岩石圈 B.软流层 C.下地幔 D.外核
12.该地震发生源于
A.火山喷发 B.板块张裂 C.板块挤压 D.地层塌陷
13.目前.智利防御地震灾害的有效措施是
A.加大投入,增加快速运载工具 B.加强科研,提高预报的准确率
C.加强宣传,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D.加固岩体,提高抗震防塌标准
【答案】11.A? 12.C? 13.C
【解析】
11.地震是指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地壳属于岩石圈的组成部分,A对。软流层属于上地幔,B错。下地幔、外核都不包括地壳,C、D错。
12.该地位于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碰撞挤压的消亡边界,属于板块挤压形成,C对。A、B、D错。
13.加大投入,增加快速运载工具,与防御地震无关,A错。目前的技术对地震的预报所起的防御作用不大,B错。加强宣传,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可以有效减轻灾害,C错。不知地震发生的位置,加固岩体,提高抗震防塌标准不太实际,D错。
华北平原农村地区住宅的建设有“朝阳”和“朝阴”的说法。“朝阳”是指房屋朝向东南方向。据此完成14~16题。
14.该地区房屋“朝阳”的原因是(  )
①方便日常出行 ②可避冬季寒冷的西北风
③光照较好 ④可增加用地面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5.为了达到夏季遮阳的目的,农村的院落内一般都种植几棵树木。树种选择和种植的方位合理的是(  )
A.落叶阔叶树 东南
B.常绿针叶树 东南
C.落叶阔叶树 西南
D.常绿针叶树 西南
16.华北平原某地(40°N)春分日12时测得院落中树木的影长为17 m,该树木高约(tan 50°≈1.19)(  )
A.6 m B.17 m
C.10 m D.20 m
【解析】第14题,从材料中可知,朝阳的房屋朝向东南方向,可避冬季寒冷的西北风,且光照较好,B正确;对日常出行和用地面积没有影响。第15题,华北平原一年四季正午太阳都位于正南方向,下午太阳位于西南方向,且是一天中光照最强的时段,所以种植方位应选择在西南。落叶林夏季可遮阳,冬季落叶后有利于采光,且华北平原地带性植被为落叶阔叶林。第16题,正午太阳高度=90°-直射地与所求地纬度差,可算出当地春分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50°,树高/影长=tan 50°,可算出树高约为20 m,D正确。
【答案】14.B 15.C 16.D
广东省茂名市(约21.5°N)的小明家准备在某楼盘买房,楼是东西延伸,每户南北均有阳台;两栋楼的楼高均是51 m,楼层高3 m,楼间距如图所示,有一地面停车场(车位布置如图)。据此回答17~18题。
17.小明的爷爷怕冬季正午室内晒不到太阳,小明家最好买二栋的(  )
A.4楼 B.6楼
C.8楼 D.都可以
18.小明的父亲想在停车场买一停车位(停车场长度与楼长一致),现在只有甲、乙、丙、丁四个车位,他怕夏天车被晒时间太长,最好选择(  )
A.甲车位 B.乙车位
C.丙车位 D.丁车位
丁车位最好。
【答案】17.C 18.D
阅读下表,回答19~20题。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升旗时间
6:04
6:03
6:02
降旗时间
17:56
17:57
17:58
19.上表是天安门广场升降旗时间(注:与日出日落时间相同),此时,昼夜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昼长夜短 B.昼夜平分
C.昼短夜长 D.无法判断
20.上表说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
A.北半球,向南移 B.北半球,向北移
C.南半球,向南移 D.南半球,向北移
【答案】19.C 20.D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21.读太阳系模式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行星A 是 B 。
(2)图中小行星带位于 星与 星轨道之间
(3)图中最高一级天体系统是 ,中心天体是 ,最低一级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 。
(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所反映的有利的宇宙环境是 。
【答案】
(1)土星 金星
(2)火星 木星
(3)太阳系 太阳 地球
(4)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解析】
试题分析:
(1)依太阳系距太阳远近的行星分别是: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所以A是土星,B是金星。
(2)小行星带分布于火星与木星之间。
(3)图中有小行星事带,中心天体为太阳,表现出来的是太阳系的行星、彗星与太阳,所以最高级的天体系统是太阳系,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是地球(地月系)。
(4)地球上有生命物质的条件主要有:①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有适于生命过程发生和发展的温度条件。②地球具有适中的体积和质量,其引力可以使大量的气体聚集在地球的周围,形成包围地球的大气层。③地球上有液态水。原本地球上没有水。④安全稳定的行星际空间,八大行星各行其道,其运行具有同向性和共面性特征。可见此图所反映的有利的宇宙环境是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考点:本题考查太阳系组成与分布、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在“中国太阳城”德州,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无处不在,低碳经济悄然融入百姓生活,下图示意德州的全国首条接受阳光照射8小时就可以使用7天的长达10千米的太阳能路灯街道。
材料二 下图为我国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
(1)若在下列城市中推广太阳能路灯,自然条件最不适宜的是________。
A.银川 B.拉萨 C.成都 D.呼和浩特
(2)根据材料二描述我国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的总体特征。
(3)纬度大致相当的重庆、拉萨两地的年太阳总辐射量有什么差异,原因是什么?
(4)太阳能在生活中的应用,除了材料中提到的太阳能路灯之外,还有哪些?
【解析】 第(1)问,太阳能路灯是靠太阳能电池板接受太阳辐射工作的。结合材料二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确定四地的大致位置,直接比较四地年太阳总辐射量大小即可。第(2)问,根据材料二,认真读图抓住主要特征即可。第(3)问,从地势(海拔)与大气的密度、天气等对光照的影响方面回答。第(4)问,该问具有一定开放性,回答合理即可。
【答案】 (1)C
(3)拉萨年太阳总辐射量大于重庆。拉萨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大气中尘埃含量小,晴天多,日照时间长。重庆位于四川盆地,盆地地形中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含水汽多;阴天、雾天较多,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
(4)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子显示屏、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灶等。
23.比较下面四幅图(阴影区为黑夜),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分别写出图1、图2和图3的晨线并判断赤道上晨线与昏线的经度差。
(2)假设图1中A、C处各有一河流发育,在其水文和水系特征相同的情况下,________处发育的河流________(左岸、右岸)受侵蚀更严重一些。
(3)结合图2信息,分别计算北京的地方时、世界时并说明新一天的范围。
【答案】
(1)AC、AO、AB。 180°。
(2)C 左岸
(3)14时44分。 7时。 从105°W向东到180°。
【解析】第(1)题,结合晨昏线的概念进行判断。第(2)题,结合地球自转方向知,图1位于南半球,河流在流动过程中,左岸受侵蚀严重;纬度越高,受到的地转偏向力影响越大,在河流特征相同的情况下,C处发育的河流受侵蚀更严重。第(3)题,由图2信息知,75°E为12时,北京的地方时为116°E的地方时,世界时为中时区的区时,结合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方法可得出结果;新的一天范围为0时所在经线向东到180°经线之间的范围。
24.读“地球光照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此时,北半球的节气为________,日期是________,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是________。
(2)这一天,①②③④四点中,昼夜等长的是________点,处于极夜的是________点。
(3)此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范围是________;最小值的范围是________。
(4)图中①②③④四点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_点,②③的角速度关系是________。
(5)此日后,我国昼将变________(长或短),正午太阳高度将变________(大或小)。
【答案】(1)冬至 12月22日前后 23°26′S(南回归线)
(2)③ ①
(3)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 北半球各地
(4)③ 相等
(5)长 大
【解析】(1)图中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必为二至日。北极圈内为极夜,则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时间是12月22日前后,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即23°26′S。(2)这一天,①②③④四点中,昼夜等长的是赤道,即③,处于极夜的是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选①地。(3)这一天,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所以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范围是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的是北半球各地。(4)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所以图中①②③④四点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③,除极点外,全球各地角速度都相等。(5)此日后,太阳直射点北移,我国昼将变长,正午太阳高度将变大。


(满分100分,测试时间50分钟)
一、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4分,11小题,共44分)
当前各国新一轮空间竞争正向深空拓展,被称为“袖珍地球”的火星正成为新一轮空间竞争的焦点。由于各国在空间探测中一般遵循“谁先占有,谁先开发,谁先受益”的原则,多位专家预言,在未来几个世纪内,各个发达国家将在火星开发中掀起一场新的“圈地运动”。分析下表,完成1-2题。
行星
质量(地球为1)
体积(地球为1)
平均密度(g/cm3)
公转周期
自转周期
四季更替
地球
1.00
1.00
5.52
1年
23时56分

火星
0.11
0.15
3.96
1.9年
24时37分

1.在下述条件中火星与地球最接近的是(  )
A.重力加速度大小 B.公转周期长短
C.表面温度高低 D.昼夜交替周期长短
2.人类深空探测对火星情有独钟的原因是(  )
A.有生命存在
B.是距地球最近的行星
C.有昼夜交替
D.是八大行星中与地球自然环境最相近的行星
【解析】1.由表可知,火星与地球最接近的是自转周期,自转周期的长短决定着昼夜交替周期的长短。
2.火星无生命存在;距地球最近的行星是金星;太阳系的八颗行星都有昼夜交替现象。
【答案】1.D 2.D
北京时间2016年11月3日20时43分,中国最大推力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在下图所示航天发射场A地点火升空,约30分钟后,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圆满成功。当日远在纽约(西五区)的乔虹同学十分自豪地观看了央视国际频道的发射直播。结合下图,完成3~4题。
3.“长征五号”运载火箭进入预定轨道时,纽约区时为(  )
A.3日7时43分 B.4日9时43分
C.3日8时13分 D.4日10时13分
4.与酒泉、太原和西昌比较,我国最大推力火箭选择A地发射,主要考虑的是(  )
①发射窗口更优 ②发射纬度更低
③交通条件更优 ④回收空间更广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解析】第3题,注意题目关键词“进入预定轨道时”;由题干材料可知“长征五号”于3日20时43分发射,约30分钟后进入预定轨道,即北京时间(东八区)3日21时13分进入预定轨道;根据区时计算公式“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东加西减)”可知纽约区时(西五区)=3日21时13分-13小时=3日8时13分。第4题,发射窗口是指运载火箭发射比较合适的一个时间范围,任何一个发射基地都有最优发射窗口,故排除①;目前我国还没有成熟的火箭回收技术,可以排除④;根据图中经纬度可知A地为我国文昌卫星发射基地,该地所处纬度较低,具有较大的发射初速度,可以节省燃料,而且临海,海运便利,有利于大推力火箭的运输。
【答案】3.C 4.D
室内小气候研究是建筑物保暖、采光、合理设计的科学依据之一。图1、图2是两间南北朝向的办公室4月、8月和12月光照强度的时空分布示意图(图示时间为北京时间),这两间办公室位于中国科学院某植物园内一栋六层建筑的第五层,相对而立,中间有走廊间隔,靠南的办公室窗户朝南,靠北的办公室窗户朝北。光照强度是一种物理术语,单位为勒克斯(lx)。在阳光直接照射下,光照强度可达6万~10万lx,没有太阳的时间或光照较弱时一般为0.1万~1万lx。据此完成5~7题。
 
5.该植物园可能位于(  )
A.乌鲁木齐 B.昆明
C.上海 D.广州
6.南北屋室内光照强度时空分布的共同特点是(  )
A.南侧光照强度可能大于北侧
B.北侧光照强度可能大于南侧
C.下午光照强度大于上午
D.中午光照强度较大
7.南屋12月光照强度相对较大的原因是(  )
A.该月日地距离大
B.该月正午太阳高度小
C.该月多晴天
D.该月当地主要树木基本落叶,遮挡作用弱
【解析】第5题,可根据南屋12月的光照情况进行判断。据图可知,南屋12月的光照强度从8时左右开始逐渐增大,到18时左右降为0,据此可推断当地的昼长大约为10小时,因此日出时间大约为当地的7时,而图中为北京时间8时左右,因此其位于105°E附近,故应为昆明。选B。第6题,图中所示月份南北屋的光照强度均是距离窗户越近,强度越大,而南北屋的朝向不同,因此就不会是南侧光照强度可能大于北侧或北侧光照强度可能大于南侧,A、B错;8月时,南屋光照强度最大的时间出现在北京时间11时左右,据此判断并不全是下午光照强度大于上午,C错;据图判断中午光照强度较大,D对。选D。第7题,12月地球运行到近日点附近,且日地距离较小,A错;12月为北半球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此时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小,太阳照射到房屋内的面积较大,光照强度较大,B对。
【答案】5.B 6.D 7.B
读下图,完成8~9题。
8.图中d代表的节气是(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9.当太阳直射点分别位于图中甲、乙两点时,武汉市(  )
A.地方时相同 B.区时相同
C.季节相同 D.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解析】第8题,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从而判断左半圆表示的是北半球,而右半圆表示的是南半球。d位于南回归线上,表示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故d代表的节气是冬至。第9题,地方时、区时与经度有关,图中无法获取甲、乙两点的经度位置信息,故A、B错误;从图上可以看出,甲、乙两点的时间关于夏至日对称,一个为春季、另一个为秋季,季节并不相同,故C错误;甲、乙两点所代表的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相同,故太阳直射点分别位于甲、乙两点时,武汉市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同,故D正确。
【答案】8.D 9.D
下表为安徽省黄山市和H地某月两天的日出日落时刻表(北京时间)。据表回答10~11 题。
第一天
第二天
日出时刻
日落时刻
日出时刻
日落时刻
黄山市
7:02
17:15
7:01
17:16
H地
6:34
22:26
6:35
22:25
10.H地位于黄山市的 方向(  )
A.东南方 B.东北方
C.西北方 D.西南方
11.这两天黄山市太阳的视运动轨迹正确的是(  )
A.日出东南—日中正北—日落西南
B.日出东南—日中正南—日落西南
C.日出东北—日中正南—日落西北
D.日出东北—日中正北—日落西北
【解析】第10题,黄山市连续两天的昼长都小于12小时,判断太阳直射南半球;H地昼长大于12小时,则H地位于南半球,所以H地比黄山偏南。白昼中间时刻是地方时12时,故北京时间12:08左右时,黄山市的地方时是12时,北京时间14:30左右时,H地的地方时是12时,所以H地比黄山偏西,综合判断H地位于黄山市的西南方。第11题,这两天太阳直射南半球,所以黄山市日出东南,日中正南,日落西南。
【答案】10.D 11.B
二、综合题(3小题,共56分)
12.阅读材料,结合相关知识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2014年江苏省出台支持光伏发电的政策,促进太阳能发电企业的发展。目前,南京、淮安、徐州等地均有大型太阳能发电项目,其中位于徐州市郊青山泉镇的20兆瓦光伏发电站是全国装机容量最大的太阳能电站。
材料二 江苏省多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单位:兆焦耳/平方米·年)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甲)和太阳能电池方阵示意图(图乙)。
(1)江苏省多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空间分布的总体特征是________,南京市多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的数值约为________兆焦耳/平方米·年。(4分)
(2)为了最大效益发电,图乙中太阳能电池方阵的朝向是________,南京、淮安、徐州三地D值最大的是________。(4分)
(3)简述徐州市郊青山泉镇建设太阳能电站的优势条件。(6分)
(4)简述江苏大力发展光伏发电的意义。(6分)
【解析】第(1)题,从图甲中可知江苏省太阳辐射量总体上南少北多,南京多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在4 500~4 700兆焦耳/平方米·年之间。第(2)题,为了最大的获取发电效益,太阳能电池方阵应朝向正南,徐州纬度最高,故D值最大。第(3)题,从太阳辐射总量大小、政策、市场等方面分析。第(4)题,从能源供应、环境保护和产业发展方面分析。
【答案】(1)南部少北部多 4 500~4 700
(2)正南 徐州
(3)太阳总辐射量较大;位于市郊,地价较低;政策支持。
(4)缓解能源紧张状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减轻环境污染;促进新兴产业发展。
17.图甲为北京时间9点整的昼夜分布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甲完成下列各题。(20分)
(1)图中所示A地经度为_______________。(4分)
(2)若某地的地方时为11点40分,且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66.5°,一年内没有太阳直射现象。那么该地的地理坐标可能是_______、________。(4分)
(3)在昼夜平分的纬线上属东半球范围的那一段中,且为昼半球的部分所跨经度为(??)(2分)
A.小于90° B.大于90° C.等于90° D.180°
(4)假设一飞机从美国某航空母舰(60°W,40N)起飞,每小时1110千米的速度向北匀速飞行,计划沿经线绕地球一周,因故在杭州笕桥军用机场(29.8°N)降落,飞机飞行了_______小时。(取整数)(2分)
(5)若图乙是图甲所示日期的极地投影图。请在图乙上画出夜半球的范围(用斜线表示)。(4分)
【答案】(1)105°W ??(2)160°E、47°N(3)A ??(4)11??(5)
【解析】
试题分析:
(3)从图示可知,昼夜平分的纬线为赤道,昼半球且为东半球部分在75°E-160°E;经度范围小于90°,选A项。
考点:经度计算;地理坐标计算;东西半球划分
18.读①②③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①②③地的纬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①③② D.③②①
(2)P和Q的数值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3)若下图中的地形剖面为36°34′S纬线上某地,一房地产开发商欲在山地南侧M处开发一处高档住宅楼,为保证住宅楼的采光条件,图中L的最小距离应为________。
【答案】(1)C (2)43°08′ 66°34′ (3)h
【解析】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变化规律、计算及应用等知识。由图分析可知:①地为回归线与极圈之间地区,②地位于赤道上,③地位于南回归线上;利用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结合四节气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可得到①地的确切纬度和P、Q对应的数值;住宅区开发需注意采光,特别是在冬至日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