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上第一单元 3 “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导学精炼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八上第一单元 3 “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导学精炼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94.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9-06 08:55: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 “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日积月累·储备知识
亚运会
亚运会是由亚洲运动联合会(1982年改称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主办的综合性运动会,每4年一届。亚运会源于20世纪初,其早期形式叫远东奥林匹克世界运动会,于1913年在菲律宾的马尼拉城举行。当时,除东道主菲律宾外,还有中国和日本的运动员参加。后该运动会改名为远东优胜者运动会,只有亚洲远东国家参加。第11届运动会曾准备在东京举行,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而未能实现,至此,远东运动会——亚运会的早期胚胎便夭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1947年,国际奥委会委员——印度的松迪先生发起组织了亚洲体育协会,他会晤了参加当年8月伦敦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亚洲国际体育代表团领导,并召集亚洲6国(缅甸、斯里兰卡、中国、印度、朝鲜和菲律宾)10名代表于8月8日开会,决定成立亚洲运动总协会。1949年2月13日,阿富汗、缅甸、斯里兰卡、印度、印尼、尼泊尔、巴基斯坦、菲律宾和泰国的代表进行会谈后,决定举办今天的亚运会。这次会议决定把亚运会举办时间放在奥林匹克运动会空闲时期,每4年举行一次。首届亚运会于1951年召开。
精讲巧练·启迪导学
一、主题探究
这篇新闻特写,展现了中国跳水姑娘吕伟在第九届亚运会上夺取桂冠的激动瞬间,表现了她轻盈似箭、潇洒自如的身姿和 的心理素质,赞颂了 。
二、疑难探究
文章以《“飞天”凌空》为题,有什么好处?
实战演练·化难为易
A 基础知识必达标
一、基础达标
1.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 》,体裁是 。
2.读重点字。
翘首( ) 酷似( ) 屏息( )
悄然( ) 敛声( ) 敦煌( )
识多音字。
( ) ( )
悄 屏
( ) ( )
4.辨形近字。
衷( ) 洒( ) 缭( )
瞭( )
裹( ) 酒( ) 燎( )
5.解关键词。
(1)( ):抬起头来。
(2)屏息:
(3)酷似:
(4)( ):形容寂静无声。
(5)( ):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6.感知课文。
落笔集中,突出一点,是这篇特写的突出特点。在1.7秒的时间跨度里,极有层次地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飞天”画卷:从“ ”到“ ”;由“ ”到“ ”,跳水姑娘轻盈似箭、潇洒自如的身姿让人尽收眼底。
二、品读达标
阅读《“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回答问题。
7.本文是一篇新闻特写,作者抓住哪一个瞬间进行了生动形象的描述?
8.文章开头写白云、飞鸟有什么作用?
9.下面对第3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把时间写得有情有义,充分展现了吕伟动作既快又潇洒。
B.本段运用了记叙和议论的表达方式。
C.画面如同慢镜头,充分展示了吕伟动作、形体的优美。
D.“从容不迫”一词,表现了吕伟面对大赛镇定自若的良好的心理素质。
10.作者除了从正面直接描写运动员的瞬间跳水动作,还运用了侧面描写,请对此作分析。
B能力拓展巧提升
(时间:50分钟 分数:50分)
基础提升(24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掠过(lüè) 屏息(píng) 翘首(qiáo)
B.瞬间(shùn) 敦煌(huáng) 延续(yán)
C.悄然(qiǎo) 凌空(líng) 酷似(kù)
D.衬着(chèn) 慷慨(kǎi) 敛声(liǎn)
2.下列句子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吕伟精彩的表演,将游泳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B.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的空中转体三周,动作急如流星,又潇洒自如。
C.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瞭乱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
D.如梦初醒的观众用振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衷的赞赏。
3.(2017 西宁)给下列新闻拟写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本报讯(实习记者 唐剑) 端午节当日,记者在西宁市街头看到,各种颜色鲜艳、做工精美的手工香包,颇受市民的青睐。
30日上午8点,记者在西宁市城中区南川东路看到,许多市民围着一个老奶奶的香包摊,争相购买各色香包,元宝、口袋、莲花等多种造型的香包非常吸引人的眼球。“这种是‘元宝香包’,有招财的意思;这是‘福袋香包’,有带福的意思!”在老奶奶的讲解宣传下,一位中年女性一下就买了10个。在采访中,很多市民表示,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虽然很多传统习俗已慢慢变淡,但我们西宁人的端午节依然要过得古香古色:粽子要吃,尤其是手工香包一定要戴。所以,端午节这天老奶奶手工香包的生意格外好。
(《西宁晚报》2017.5.31,有改动)
A.端午节手工香包颇受市民青睐。
B.手工香包颇受市民青睐。
C.西宁手工香包颇受青睐。
D.端午节手工香包颇受青睐。
4.文学常识填空。(15分)
新闻特写通过 、 、 ,对事件或人物做出形象化的报道。它与消息的共同点是: 。它与消息的区别在于:消息往往3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而特写 。
二、判断提升(26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侯晶晶:轮椅上“走”出精彩人生
侯冠宇
她是中国第一位"坐在轮椅上的女博士","中国十大女杰"之一。她还登上过第十七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的领奖台。面对诸多荣誉,侯晶晶更习惯将自己定位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一名普通教师。“我只是个普通人,做了分内的事,荣誉是很偶然的。”
侯晶晶,1975年出生于安徽省当涂县。因为从小迷恋读书写字,4岁就被父母送进小学。让大家惊讶的是,在第一次单元测试中,她就得了双百分。很快,侯晶晶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
11岁那年,这个活泼的小女孩因为一次误诊,从此失去了行动能力,瘫痪在床,不得不告别校园。侯晶晶坦言自己当时也曾很低落、绝望,但家人的爱给了她极大的支持。父母从不在她面前叹息流泪,总是乐观地告诉她不要放弃希望。远方的姑父姑妈长年与她通信,鼓励她自学成才。
病床上的侯晶晶拿起书本开始在家自学。在长达10年的自学历程里,每一步她都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坐在专用沙发上看书,时间久了下肢会血流不畅而浮肿,每隔一两个小时侯晶晶就必须把腿方直,让 按摩一会儿。最难熬的还是冬季,由于下肢没有知觉,晚上睡觉时,她的腿经常被放在被褥里的热水袋烫的血肉模糊,几乎每次都要到第二年春天才能蜕痂。
1994年,侯晶晶第一次坐在轮椅上进入自学考试的考场,这几乎也是她8年来第一次出门,当时的情景让她至今难忘。虽然既激动又紧张,但基础英语3个小时的考试她只用了1个多小时就自信地交卷了,大学语文也考得非常顺利。最终,侯晶晶的基础英语获得了马鞍山市第一名的好成绩。
认识侯晶晶的人都评价她“意志如钢”,她则淡淡地说:“认准一个正确的价值方向,化为点滴行动,坚持不懈,我只是在努力这样做。”在侯晶晶的人生道路上,她就是以这样的态度一直坚持着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的。
1998年,侯晶晶以外语专业总分第一的成绩被录取为南京师大外国语学院的硕士研究生。结束了10年的自学生涯,她开始了最大限度地挑战体能与耐力的学校生活。由于控制不了上厕所的时间,又无法用一般的公共设施,每次离开宿舍去听课,她都提前几小时禁水。即便如此,她也总是背着一个大书包,里面装着用来方便的器具。
毕业的那一年,侯晶晶又以专业方向第一名的成绩跨专业考上了南京师大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专业的博士。为了完成关于内尔·诺丁斯关怀理论的博士论文,她硬是啃下了13本诺丁斯的英文原版著作,其中有12本著作在国内还没有中文版。侯晶晶还设计了两种调查问卷,坐着轮椅深入各师范院校、中小学、幼儿园,观察调研关怀教育在中国学校的开展状况。博导朱小蔓教授评价说,侯晶晶的调查发现和结论对关怀教育在中国教育界的运用有着积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如今,侯晶晶终于圆了小时候的“教师梦”,成为南京师大的一名教师。尽管“走”上讲台的时间并不长,但她很快赢得了学生们的喜爱,已经连续两个学期被评为该校“最受欢迎的老师”。
现在侯晶晶的生活,仍然是以教学和科研工作为主,她一直以一种从容冷静的态度对待种种荣誉;“人生似波浪起伏,有波峰波谷。无论处于何种境遇,都应该尽量沉下心来做点事情,不要迷失方向。”
                              (选自《中国青年报》)
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则新闻的标题非常耐人寻味,“坐”在轮椅上却能“走”,将看似不合理的内容放在一起,含意深远,也更吸引读者。
B.侯晶晶因误诊瘫痪在床,失去了行动能力,但她从不灰心、绝望,在家人和亲戚的鼓励下,走上了自学成才的道路。
C.侯晶晶认准一个正确的价值方向后,就会坚持不懈地朝着目标努力奋斗,所以她才能实现心中的理想,事业有成。
D.侯晶晶在挫折面前能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在荣誉面前,也能保持从容冷静的态度。这一点十分值得我们青少年学习。
6.文章第1段属于新闻基本构成中的哪个部分?请结合文本分析其作用?(8分)
7.结合文章内容回答:侯晶晶的成功经验主要有哪些?(9分)
8.侯晶晶身残志坚,最终取得成功的故事对你的人生有什么启迪?试联系实际谈谈你自己的感想。(6分)
C直击中考提素养
(2017·河南)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  2016年11月30日,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
材料二  《二十四节气》图
材料三  “二十四节气”春秋时出现,西汉时完善,使用至今。比如,人们会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等谚语来组织农事活动,中医养生与治病也会跟着节气走。还有很多活动与节气的内涵相关,如某集团推行“惊蛰计划”,以彰显“不甘潜伏,勇于探索”的精神。
1.仔细观察材料二中的《二十四节气》图,按照一定顺序介绍画面内容。
2.根据以上几则材料的内容写一段话,介绍“二十四节气”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70字以内)
D.国学知识勤积累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刘勰《文心雕龙·知音》
赏析:练习很多支乐曲之后才能懂得音乐,观察过很多柄剑之后才知道如何识别剑器。这说明了多实践才能出真知的道理。要学会一种技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做个鉴赏家,也要多观察实物,纸上谈兵是不行的。做任何事情,没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就不会有很高的造诣。
参考答案及解析
精讲巧练?启迪导学
一、从容不迫 中国健儿的拼搏精神
二、以《“飞天”凌空》为题,比喻跳水姑娘如仙女般优美绝伦。精彩的比喻不但增加了特写的文采,而且使动作更加可视可感。
实战演练?化难为易
A一、1.光明日报 新闻特写
2.qiáo kù bǐng qiǎo liǎn huáng
3.qiǎo悄然 qiāo悄悄 bǐng屏息 píng屏风
4.zhōng 由衷 guǒ 裹住 sǎ 洒水 jiǔ 酒精 liáo缭绕 liào 瞭望
Liáo 燎原
5.(1)翘首 (2)暂时抑止呼吸 (3)极像。(4)悄然 (5)眼花缭乱 (6)好像刚从梦中醒过来,形容刚刚从糊涂、错误的境地中觉醒过来。
6.轻轻一蹬 凌空翔舞 疾如流星 插进碧波之中
二、7.抓住中国跳水姑娘吕伟夺魁的1.7秒进行了细致、生动形象的描述。
8.以白云飘浮、飞鸟掠过之动态,衬托出吕伟的沉静自若、风度优雅。
9. B [解析]这段话运用了描写和议论的表达方式。
10.外国记者的赞叹,观众震耳欲聋的掌声、欢呼声以及印度观众的“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从侧面将体育健儿奋力拼搏、为国争光的主题突显了出来。
B一、1.A [解析]A项中“屏”应读“bǐng”
2.A[解析]B项中“急”应为“疾”,C项中“瞭”应为缭”,D项中“振”应为“震
3.A[解析]新闻标题是对新闻内容的概括,拟写新标题,应先找导语,即新闻的首段或首句,然后对导语进行“去枝剪叶”的处理,保留时间、地点、事件等新闻要素即可。此题中,新闻导语是首段,B项缺少时间地点,C项缺少时间,D项缺少地点,所以答案选A。
4.一个片段 一个场面 一个镜头 简要和迅速地报道新闻事实 主要抓住新闻事件中富有特征的片段展开
二、5.B[解析]B项,“但她从不灰心、绝望”有误,原文第3段说“侯晶品坦言自己当时也曾很低落、绝望。
6.属于导语部分。作用:集中介绍新闻要报道的人物为整篇新闻定下感情基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7.(1)认准人生的方向。侯晶晶虽然遭遇了这么大的挫折,但仍坚持自学,渴望成为一名教师。(2)坚持不懈的努力。多年来,侯晶晶最大限度地挑战体能与耐力,持之以恒地学习,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3)战胜自我,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侯晶晶也曾低落过、绝望过,但在家人的鼓励下,她终于找回了自我,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最终事业有成。
8.示例: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勇于面对人生中的挫折,找准生活的目标,不断进取 意思对即可)
C 1.《二十四节气》图由中间的二十四节气时间表和两边的四幅有关节气的插图构成。中间的时间表将年划分为24个时段,每个时段四幅插图依次画出与“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 节气。两边的个节气相关的农事活动或时令(物候)特征。[解析]可按照由中间到两边的顺序来介绍,即先介绍中间的二十四节气时间表,然后介绍两边的四幅插将画面内容介绍清楚即可。
2.示例:“二十四节气”具有悠久的历史,它对于指导农事活动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是中医养生治病参考的重要方面。在现代,它又被赋予了新的精神意义[解析]可扣住材料一中“二十四节气是……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以及材料三中“中医养生与治病也会跟着节气走”等内容,组织语言介绍“二十四节气”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
3 “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日积月累·储备知识
亚运会
亚运会是由亚洲运动联合会(1982年改称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主办的综合性运动会,每4年一届。亚运会源于20世纪初,其早期形式叫远东奥林匹克世界运动会,于1913年在菲律宾的马尼拉城举行。当时,除东道主菲律宾外,还有中国和日本的运动员参加。后该运动会改名为远东优胜者运动会,只有亚洲远东国家参加。第11届运动会曾准备在东京举行,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而未能实现,至此,远东运动会——亚运会的早期胚胎便夭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1947年,国际奥委会委员——印度的松迪先生发起组织了亚洲体育协会,他会晤了参加当年8月伦敦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亚洲国际体育代表团领导,并召集亚洲6国(缅甸、斯里兰卡、中国、印度、朝鲜和菲律宾)10名代表于8月8日开会,决定成立亚洲运动总协会。1949年2月13日,阿富汗、缅甸、斯里兰卡、印度、印尼、尼泊尔、巴基斯坦、菲律宾和泰国的代表进行会谈后,决定举办今天的亚运会。这次会议决定把亚运会举办时间放在奥林匹克运动会空闲时期,每4年举行一次。首届亚运会于1951年召开。
精讲巧练·启迪导学
一、主题探究
这篇新闻特写,展现了中国跳水姑娘吕伟在第九届亚运会上夺取桂冠的激动瞬间,表现了她轻盈似箭、潇洒自如的身姿和 的心理素质,赞颂了 。
二、疑难探究
文章以《“飞天”凌空》为题,有什么好处?
实战演练·化难为易
A 基础知识必达标
一、基础达标
1.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 》,体裁是 。
2.读重点字。
翘首( ) 酷似( ) 屏息( )
悄然( ) 敛声( ) 敦煌( )
识多音字。
( ) ( )
悄 屏
( ) ( )
4.辨形近字。
衷( ) 洒( ) 缭( )
瞭( )
裹( ) 酒( ) 燎( )
5.解关键词。
(1)( ):抬起头来。
(2)屏息:
(3)酷似:
(4)( ):形容寂静无声。
(5)( ):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6.感知课文。
落笔集中,突出一点,是这篇特写的突出特点。在1.7秒的时间跨度里,极有层次地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飞天”画卷:从“ ”到“ ”;由“ ”到“ ”,跳水姑娘轻盈似箭、潇洒自如的身姿让人尽收眼底。
二、品读达标
阅读《“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回答问题。
7.本文是一篇新闻特写,作者抓住哪一个瞬间进行了生动形象的描述?
8.文章开头写白云、飞鸟有什么作用?
9.下面对第3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把时间写得有情有义,充分展现了吕伟动作既快又潇洒。
B.本段运用了记叙和议论的表达方式。
C.画面如同慢镜头,充分展示了吕伟动作、形体的优美。
D.“从容不迫”一词,表现了吕伟面对大赛镇定自若的良好的心理素质。
10.作者除了从正面直接描写运动员的瞬间跳水动作,还运用了侧面描写,请对此作分析。
B能力拓展巧提升
(时间:50分钟 分数:50分)
基础提升(24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掠过(lüè) 屏息(píng) 翘首(qiáo)
B.瞬间(shùn) 敦煌(huáng) 延续(yán)
C.悄然(qiǎo) 凌空(líng) 酷似(kù)
D.衬着(chèn) 慷慨(kǎi) 敛声(liǎn)
2.下列句子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吕伟精彩的表演,将游泳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B.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的空中转体三周,动作急如流星,又潇洒自如。
C.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瞭乱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
D.如梦初醒的观众用振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衷的赞赏。
3.(2017 西宁)给下列新闻拟写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本报讯(实习记者 唐剑) 端午节当日,记者在西宁市街头看到,各种颜色鲜艳、做工精美的手工香包,颇受市民的青睐。
30日上午8点,记者在西宁市城中区南川东路看到,许多市民围着一个老奶奶的香包摊,争相购买各色香包,元宝、口袋、莲花等多种造型的香包非常吸引人的眼球。“这种是‘元宝香包’,有招财的意思;这是‘福袋香包’,有带福的意思!”在老奶奶的讲解宣传下,一位中年女性一下就买了10个。在采访中,很多市民表示,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虽然很多传统习俗已慢慢变淡,但我们西宁人的端午节依然要过得古香古色:粽子要吃,尤其是手工香包一定要戴。所以,端午节这天老奶奶手工香包的生意格外好。
(《西宁晚报》2017.5.31,有改动)
A.端午节手工香包颇受市民青睐。
B.手工香包颇受市民青睐。
C.西宁手工香包颇受青睐。
D.端午节手工香包颇受青睐。
4.文学常识填空。(15分)
新闻特写通过 、 、 ,对事件或人物做出形象化的报道。它与消息的共同点是: 。它与消息的区别在于:消息往往3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而特写 。
二、判断提升(26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侯晶晶:轮椅上“走”出精彩人生
侯冠宇
她是中国第一位"坐在轮椅上的女博士","中国十大女杰"之一。她还登上过第十七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的领奖台。面对诸多荣誉,侯晶晶更习惯将自己定位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一名普通教师。“我只是个普通人,做了分内的事,荣誉是很偶然的。”
侯晶晶,1975年出生于安徽省当涂县。因为从小迷恋读书写字,4岁就被父母送进小学。让大家惊讶的是,在第一次单元测试中,她就得了双百分。很快,侯晶晶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
11岁那年,这个活泼的小女孩因为一次误诊,从此失去了行动能力,瘫痪在床,不得不告别校园。侯晶晶坦言自己当时也曾很低落、绝望,但家人的爱给了她极大的支持。父母从不在她面前叹息流泪,总是乐观地告诉她不要放弃希望。远方的姑父姑妈长年与她通信,鼓励她自学成才。
病床上的侯晶晶拿起书本开始在家自学。在长达10年的自学历程里,每一步她都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坐在专用沙发上看书,时间久了下肢会血流不畅而浮肿,每隔一两个小时侯晶晶就必须把腿方直,让 按摩一会儿。最难熬的还是冬季,由于下肢没有知觉,晚上睡觉时,她的腿经常被放在被褥里的热水袋烫的血肉模糊,几乎每次都要到第二年春天才能蜕痂。
1994年,侯晶晶第一次坐在轮椅上进入自学考试的考场,这几乎也是她8年来第一次出门,当时的情景让她至今难忘。虽然既激动又紧张,但基础英语3个小时的考试她只用了1个多小时就自信地交卷了,大学语文也考得非常顺利。最终,侯晶晶的基础英语获得了马鞍山市第一名的好成绩。
认识侯晶晶的人都评价她“意志如钢”,她则淡淡地说:“认准一个正确的价值方向,化为点滴行动,坚持不懈,我只是在努力这样做。”在侯晶晶的人生道路上,她就是以这样的态度一直坚持着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的。
1998年,侯晶晶以外语专业总分第一的成绩被录取为南京师大外国语学院的硕士研究生。结束了10年的自学生涯,她开始了最大限度地挑战体能与耐力的学校生活。由于控制不了上厕所的时间,又无法用一般的公共设施,每次离开宿舍去听课,她都提前几小时禁水。即便如此,她也总是背着一个大书包,里面装着用来方便的器具。
毕业的那一年,侯晶晶又以专业方向第一名的成绩跨专业考上了南京师大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专业的博士。为了完成关于内尔·诺丁斯关怀理论的博士论文,她硬是啃下了13本诺丁斯的英文原版著作,其中有12本著作在国内还没有中文版。侯晶晶还设计了两种调查问卷,坐着轮椅深入各师范院校、中小学、幼儿园,观察调研关怀教育在中国学校的开展状况。博导朱小蔓教授评价说,侯晶晶的调查发现和结论对关怀教育在中国教育界的运用有着积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如今,侯晶晶终于圆了小时候的“教师梦”,成为南京师大的一名教师。尽管“走”上讲台的时间并不长,但她很快赢得了学生们的喜爱,已经连续两个学期被评为该校“最受欢迎的老师”。
现在侯晶晶的生活,仍然是以教学和科研工作为主,她一直以一种从容冷静的态度对待种种荣誉;“人生似波浪起伏,有波峰波谷。无论处于何种境遇,都应该尽量沉下心来做点事情,不要迷失方向。”
                              (选自《中国青年报》)
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则新闻的标题非常耐人寻味,“坐”在轮椅上却能“走”,将看似不合理的内容放在一起,含意深远,也更吸引读者。
B.侯晶晶因误诊瘫痪在床,失去了行动能力,但她从不灰心、绝望,在家人和亲戚的鼓励下,走上了自学成才的道路。
C.侯晶晶认准一个正确的价值方向后,就会坚持不懈地朝着目标努力奋斗,所以她才能实现心中的理想,事业有成。
D.侯晶晶在挫折面前能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在荣誉面前,也能保持从容冷静的态度。这一点十分值得我们青少年学习。
6.文章第1段属于新闻基本构成中的哪个部分?请结合文本分析其作用?(8分)
7.结合文章内容回答:侯晶晶的成功经验主要有哪些?(9分)
8.侯晶晶身残志坚,最终取得成功的故事对你的人生有什么启迪?试联系实际谈谈你自己的感想。(6分)
C直击中考提素养
(2017·河南)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  2016年11月30日,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
材料二  《二十四节气》图
材料三  “二十四节气”春秋时出现,西汉时完善,使用至今。比如,人们会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等谚语来组织农事活动,中医养生与治病也会跟着节气走。还有很多活动与节气的内涵相关,如某集团推行“惊蛰计划”,以彰显“不甘潜伏,勇于探索”的精神。
1.仔细观察材料二中的《二十四节气》图,按照一定顺序介绍画面内容。
2.根据以上几则材料的内容写一段话,介绍“二十四节气”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70字以内)
D.国学知识勤积累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刘勰《文心雕龙·知音》
赏析:练习很多支乐曲之后才能懂得音乐,观察过很多柄剑之后才知道如何识别剑器。这说明了多实践才能出真知的道理。要学会一种技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做个鉴赏家,也要多观察实物,纸上谈兵是不行的。做任何事情,没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就不会有很高的造诣。
参考答案及解析
精讲巧练?启迪导学
一、从容不迫 中国健儿的拼搏精神
二、以《“飞天”凌空》为题,比喻跳水姑娘如仙女般优美绝伦。精彩的比喻不但增加了特写的文采,而且使动作更加可视可感。
实战演练?化难为易
A一、1.光明日报 新闻特写
2.qiáo kù bǐng qiǎo liǎn huáng
3.qiǎo悄然 qiāo悄悄 bǐng屏息 píng屏风
4.zhōng 由衷 guǒ 裹住 sǎ 洒水 jiǔ 酒精 liáo缭绕 liào 瞭望
Liáo 燎原
5.(1)翘首 (2)暂时抑止呼吸 (3)极像。(4)悄然 (5)眼花缭乱 (6)好像刚从梦中醒过来,形容刚刚从糊涂、错误的境地中觉醒过来。
6.轻轻一蹬 凌空翔舞 疾如流星 插进碧波之中
二、7.抓住中国跳水姑娘吕伟夺魁的1.7秒进行了细致、生动形象的描述。
8.以白云飘浮、飞鸟掠过之动态,衬托出吕伟的沉静自若、风度优雅。
9. B [解析]这段话运用了描写和议论的表达方式。
10.外国记者的赞叹,观众震耳欲聋的掌声、欢呼声以及印度观众的“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从侧面将体育健儿奋力拼搏、为国争光的主题突显了出来。
B一、1.A [解析]A项中“屏”应读“bǐng”
2.A[解析]B项中“急”应为“疾”,C项中“瞭”应为缭”,D项中“振”应为“震
3.A[解析]新闻标题是对新闻内容的概括,拟写新标题,应先找导语,即新闻的首段或首句,然后对导语进行“去枝剪叶”的处理,保留时间、地点、事件等新闻要素即可。此题中,新闻导语是首段,B项缺少时间地点,C项缺少时间,D项缺少地点,所以答案选A。
4.一个片段 一个场面 一个镜头 简要和迅速地报道新闻事实 主要抓住新闻事件中富有特征的片段展开
二、5.B[解析]B项,“但她从不灰心、绝望”有误,原文第3段说“侯晶品坦言自己当时也曾很低落、绝望。
6.属于导语部分。作用:集中介绍新闻要报道的人物为整篇新闻定下感情基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7.(1)认准人生的方向。侯晶晶虽然遭遇了这么大的挫折,但仍坚持自学,渴望成为一名教师。(2)坚持不懈的努力。多年来,侯晶晶最大限度地挑战体能与耐力,持之以恒地学习,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3)战胜自我,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侯晶晶也曾低落过、绝望过,但在家人的鼓励下,她终于找回了自我,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最终事业有成。
8.示例: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勇于面对人生中的挫折,找准生活的目标,不断进取 意思对即可)
C 1.《二十四节气》图由中间的二十四节气时间表和两边的四幅有关节气的插图构成。中间的时间表将年划分为24个时段,每个时段四幅插图依次画出与“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 节气。两边的个节气相关的农事活动或时令(物候)特征。[解析]可按照由中间到两边的顺序来介绍,即先介绍中间的二十四节气时间表,然后介绍两边的四幅插将画面内容介绍清楚即可。
2.示例:“二十四节气”具有悠久的历史,它对于指导农事活动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是中医养生治病参考的重要方面。在现代,它又被赋予了新的精神意义[解析]可扣住材料一中“二十四节气是……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以及材料三中“中医养生与治病也会跟着节气走”等内容,组织语言介绍“二十四节气”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