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上第三单元10《记承天寺夜游》(课件+音频朗读+同步练习+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八上第三单元10《记承天寺夜游》(课件+音频朗读+同步练习+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9-06 09:08:40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记承天寺夜游》同步训练
1.注音:
寝( ) 藻荇( )( ) 遂( )
深邃( ) 竹柏( )
2.解释加粗的词。(12分)
(1)念无与乐者( ) (2)相与步于中庭( )
(3)相与步于中庭( ) (4)盖竹柏影也( )
(5)寻张怀民( ) (6)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3.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B .实是/欲界之仙都
C .相与步/于中庭
D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4.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山川之美 乃记之而去
B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相与步于中庭
C .怀民亦未寝 寝食难安
D .寻张怀民 未果,寻病终
5.填空:
(1)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中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空灵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记承天寺夜游》作者是________,字子瞻,号____________。他与父亲__________、弟弟__________合称为“__________”,都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之中。
6.补充写出含有“月”字的古诗词名句
(1) ,对影成三人。(李白)
(2) ,云生结海楼。(李白)
(3)野旷天低树, 。(孟浩然)
7.翻译句子:
(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8.简答:本文最后一段:“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说说句中的“闲”字在全文起什么作用?这个“闲”字的含义有哪几点?(10分)
9.“解”是个多音字,通常有三种读音。作“分割”“剖开”“解除”“解释”“了解”“演算”等讲时读jiě;作“古代下级向上级行文报告”“押送”“古代乡试考取第一名的人”“典当、抵押”讲时读jiè,如:解送(jiè sòng)、解元(jiè yuán)等;作姓氏、古地名(解池)用时读xiè,或作“懂得”“明白”“杂技表演的各种技巧(特指马术)”“武术的架势”讲时读xiè。
(1)解衣欲睡( ) (2)解铃系铃( )
(3)识文解字( ) (4)解不开这个道理( )
(5)苏三起解( ) (6)跑马卖解( )
(7)使出浑身解数( )
(8)两头蛇解珍(《水浒》中的人名)( )
(9)把犯人解到县里( )
10.综合性学习: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综合性学习任务。
材料一: 月球俗称月亮,是围绕地球公转的一颗自然固态卫星,至今约有46亿年历史。月球上几乎没有大气,因而昼夜温差很大,白天高达127.25 ℃,夜晚低至零下183.75 ℃。由于没有大气 甲 (隔绝/阻隔),紫外线比地球表面强得多。因此在月球表面会见到许多 乙 (光怪陆离/千姿百态)的现象。
材料二: “月亮”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内蕴,流转在诗人广阔的心灵空间。诗人怀乡思亲的情感,常寄托于明月。古往今来,写月的诗篇不计其数,月亮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道靓丽风景。
(1)阅读材料一,从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甲、乙两处的横线上。
甲: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
(2)某中学团委会准备于2017年9月28日晚上7点,在学校报告厅举行以“诵月”为主题的诗词朗诵比赛。
阅读材料二,参照示例,用形象化的语言为该活动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5字)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全承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行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文中画线处应填的句子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此句描写的对象是___________,“藻、荇”、是指___________,此句运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3.翻译下列句子。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4.“怀民亦未寝”中“寝”的读音是___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成语___________中有这个字,就作这个意思讲。
5.文中最能表现作者自豪自慰又惆怅悲凉心境的句子是哪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文言文《右溪记》,完成1~5题。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攲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已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乃疏凿芜秽,俾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形胜。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刻铭石上,彰示来者。
1、给下列加线字注音并解释。
①垂阴相荫( ) ②乃疏凿芜秽(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清流触石,洄悬激注。
3、下面有关本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则可为都邑之胜境”和“为溪在州右”两句中“为”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
B.因为右溪佳景无人赏爱,所以作者对它进行修葺与美化,以彰示此景。
C.本文前一部分是记叙,介绍了小溪的位置、环境和特点。后一部分都是议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右溪“无人赏爱”的遗憾以及介绍名称的由来。
D.本文通过叙述右溪优美的自然景观以及写这篇记的目的,表达了作者怡情山水的情感,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现实的些许不满。
4、文中画线句子从哪些角度描写右溪的水?请分别举例说明。
5、右溪的自然景观有哪些奇特之处?作者对右溪的喜爱与眷恋同王维在《山居秋暝》中的“ , ”两句表达的情感有异曲同工之妙。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记承天寺夜游》同步训练
1.注音:
寝( ) 藻荇( )( ) 遂( )
深邃( ) 竹柏( )
寝(qīn)藻荇(zǎo xìnɡ)遂(suì)深邃(suì)竹柏( bǎi )
2.解释加粗的词。
(1)念无与乐者( ) (2)相与步于中庭( )
(3)相与步于中庭( ) (4)盖竹柏影也( )
(5)寻张怀民( ) (6)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1)想(2)徒步徐行,散步(3)共同(4)原来是(5)寻找(6)只是
3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B )
A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B .实是/欲界之仙都
C .相与步/于中庭
D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答案:A项应为“未复/有能与其奇者”;C项应为“相与/步于中庭”;D项应为“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4.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C )。
A .山川之美 乃记之而去
B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相与步于中庭
C .怀民亦未寝 寝食难安
D .寻张怀民 未果,寻病终
C项中两个“寝”都是“睡觉”的意思。A项两个“之”分别为“助词,的”“代词,代当时的情景”;B项两个“与”分别为“参与。这里指欣赏、领悟”“一起”;D项两个“寻”分别为“找”“不久”。
5.填空:
(1)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中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空灵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记承天寺夜游》作者是________,字子瞻,号____________。他与父亲__________、弟弟__________合称为“__________”,都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之中。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苏轼、东坡居士、苏洵、苏辙、三苏。
6.补充写出含有“月”字的古诗词名句
(1) ,对影成三人。(李白)
(2) ,云生结海楼。(李白)
(3)野旷天低树, 。(孟浩然)
(1)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
(2)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3)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
7.翻译句子:
(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览作乐的同伴,于是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
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
8.简答:本文最后一段:“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说说句中的“闲”字在全文起什么作用?这个“闲”字的含义有哪几点?(10分)
“闲”字是本文的文眼,“闲人”是本文的点睛之笔。“闲”人含义是:①反映作者身为闲官的现实;②表达了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③慨叹世人忙于名利而无闲顾及良辰美景。
9.“解”是个多音字,通常有三种读音。作“分割”“剖开”“解除”“解释”“了解”“演算”等讲时读jiě;作“古代下级向上级行文报告”“押送”“古代乡试考取第一名的人”“典当、抵押”讲时读jiè,如:解送(jiè sòng)、解元(jiè yuán)等;作姓氏、古地名(解池)用时读xiè,或作“懂得”“明白”“杂技表演的各种技巧(特指马术)”“武术的架势”讲时读xiè。
(1)解衣欲睡( ) (2)解铃系铃( )
(3)识文解字( ) (4)解不开这个道理( )
(5)苏三起解( ) (6)跑马卖解( )
(7)使出浑身解数( )
(8)两头蛇解珍(《水浒》中的人名)( )
(9)把犯人解到县里( )
(1)jiě(2)jiě(3)xiè(4)xiè(5)jiè(6)xiè(7)xiè(8)xiě(9)jiè
10.综合性学习: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综合性学习任务。
材料一: 月球俗称月亮,是围绕地球公转的一颗自然固态卫星,至今约有46亿年历史。月球上几乎没有大气,因而昼夜温差很大,白天高达127.25 ℃,夜晚低至零下183.75 ℃。由于没有大气 甲 (隔绝/阻隔),紫外线比地球表面强得多。因此在月球表面会见到许多 乙 (光怪陆离/千姿百态)的现象。
材料二: “月亮”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内蕴,流转在诗人广阔的心灵空间。诗人怀乡思亲的情感,常寄托于明月。古往今来,写月的诗篇不计其数,月亮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道靓丽风景。
(1)阅读材料一,从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甲、乙两处的横线上。
甲: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
(2)某中学团委会准备于2017年9月28日晚上7点,在学校报告厅举行以“诵月”为主题的诗词朗诵比赛。
阅读材料二,参照示例,用形象化的语言为该活动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5字)
(1)阻隔、光怪陆离
(2)示例1:月亮,悬挂在天空的诗
示例2:诗情传千古,明月寄相思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全承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行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文中画线处应填的句子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此句描写的对象是___________,“藻、荇”、是指___________,此句运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3.翻译下列句子。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4.“怀民亦未寝”中“寝”的读音是___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成语___________中有这个字,就作这个意思讲。
5.文中最能表现作者自豪自慰又惆怅悲凉心境的句子是哪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2.月光 竹柏影 比喻
3.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一样清闲而有雅趣的人。 4.qǐn 友好亲睡觉,废寝忘食等。
5.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三、阅读文言文《右溪记》,完成1~5题。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攲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已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乃疏凿芜秽,俾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形胜。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刻铭石上,彰示来者。
1、给下列加线点字注音并解释。
①垂阴相荫( ) ②乃疏凿芜秽(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清流触石,洄悬激注。
3、下面有关本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可为都邑之胜境”和“为溪在州右”两句中“为”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
B.因为右溪佳景无人赏爱,所以作者对它进行修葺与美化,以彰示此景。
C.本文前一部分是记叙,介绍了小溪的位置、环境和特点。后一部分都是议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右溪“无人赏爱”的遗憾以及介绍名称的由来。
D.本文通过叙述右溪优美的自然景观以及写这篇记的目的,表达了作者怡情山水的情感,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现实的些许不满。
4、文中画线句子从哪些角度描写右溪的水?请分别举例说明。
5、右溪的自然景观有哪些奇特之处?作者对右溪的喜爱与眷恋同王维在《山居秋暝》中的“ , ”两句表达的情感有异曲同工之妙。
1、①yìn 荫庇,遮蔽;②huì 污秽,肮脏。
2、清澈的溪流冲击到岩石,有的形成旋涡,有的激起浪花,有的激荡倾注。
3、C
4、正面描写(直接描写):如“南流数十步”写溪水的“小”;“清流触石,洄悬激注”描写溪水触石的各种形态。侧面描写(间接描写):“攲嵌盘屈,不可名状”表明怪石是被溪水冲激所致,间接地描写了水势,同时又交待了溪水所在的环境。
5、怪石“攲嵌盘屈”、清流“洄悬激注”、木竹“垂阴相荫”。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6张PPT)
记承天寺夜游
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上
露从今夜白, 。 (杜甫)
海上生明月, 。(张九龄)
,清泉石上流。(王维)
举杯邀明月, 。(李白)
春风又绿江南岸, ?(王安石)
,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
新知导入
补充写“月”的诗句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杜甫)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
新知导入
答案:
学习目标:
1、朗读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2、翻译理解课文,赏析文章写景的精妙之处
3、体会微妙的情感,感受作者豁达的胸怀
苏轼(1037—1101)
字____,号________,____(朝代)四川眉山人,与其父_____、其弟_____,并称“三苏”,为“唐宋八大 家”之一。
子瞻
东坡居士
北宋
苏洵
苏辙
新知讲解
读准字音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朗读课文




suì
qǐn
zǎo
xìng
划分朗读节奏注意读出感情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划分朗读节奏注意读出感情
解释词语
户 欣然 念 遂 寝
空明 盖 但 闲人 耳
翻译课文(注意以下句子)
念无与为乐者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内容理解
一句话(写景句)
两个字(闲人)
三种表达方式
四种情感
本文中最传神的写景语句是哪句?画出来,理解赏析。
品味佳句
(提示:从修辞或内容的角度)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 交横,盖竹柏影也。”
句中无一个“月” 字,却无处不是写皎洁的月光。作者用 “积水空明”四字,比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
用 “藻荇交横 ”四字,比喻月下美
丽的竹柏倒影。
月夜图
作者为什么想着在初冬的夜里走出户外?
思考讨论:
一方面作者被贬,心情郁闷,想出去走走;
另一方面因为月色很美,想去赏月。
写作背景
宋神宗时,苏轼因为反对王安石推行的新法,招致政敌的弹劾。其政敌以东坡有讽刺新法的诗句为由,以“诽谤朝政”的罪名将他捉捕入狱,让他险些丢了性命。出狱后,东坡被贬为黄州团练副史。
本文写于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被贬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作者写了这篇短文,对月夜的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小片段。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是全文的点睛之笔,你是如何理解“闲人”二字的?
(结合作者当时的处境,包含了那些微妙的情感)
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表现了面对不幸的旷达乐观。
体悟情感
文----唐宋八大家: 韩愈 柳宗元 欧阳修苏洵 苏轼 苏辙 曾巩 王安石
词---苏辛:(豪放派) 苏轼、辛弃疾
诗----苏黄:  
苏轼、黄庭坚;
书画----宋四家:  
苏轼 蔡襄 黄庭坚 米芾
走近苏轼
小结
这篇文章通过对庭中优美月色的描绘,让我们感受到苏轼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面对逆境达观处世的潇洒。也启示我们,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我们应该……
愿我们的心灵永远澄澈明净,
愿我们的胸怀永远旷达宽广
拓展阅读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序)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念奴娇 .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课堂总结
本文通过对庭院月光的描写,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表现了作者赏月的欣喜、贬谪的寂寞和自我排遣的乐观豁达的胸怀。
记承天寺夜游
叙事:月夜赏景
描写:月光空明
抒情:但少闲人如吾两人
赏月的欣喜
贬谪的苦闷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1、背诵默写全文
2、填写《课时练》习题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