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八年上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带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八年上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带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6.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9-10 13:44: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全国领先的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测试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为120分)姓名
题 号 一 二 三 总 分
得 分
亲爱的同学们!请珍惜每一次历练的机会吧!面对锻炼自己,施展才智的测试,请认真阅读,仔细审题,规范书写。相信你一定能按要求去做,在这张试卷上有创意的表达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得分 评卷人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禁锢 旋昂 犀利 鹤立鸡群
B.瞥见 畸形 匿名 油光可见
C.迁徙 宽厚 慰勉 为富不仁
D.踱步 微妙 骤雨 筋皮力尽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3分)
A.畸形(qí) 匿名(nì) 杳无消息(yǎo)
B.诘责(jié) 绯红(fēi) 深恶痛疾(è)
C.私塾(shú) 横蛮(hèng) 不辍劳作(chuò)
D.炽热(zhì) 脸颊(jiá) 粗制滥造(làn)
3、判断下列作者作品体裁国籍评定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藤野先生》的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选自《朝花夕拾》。
B.《回忆我的母亲》作者朱德,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
C.《列夫.托尔斯泰》是前苏联和高尔基齐名伟大的著名作家茨威格。
D.美丽的蝴蝶一文的作者是艾美 居里,节选自《居里夫人传》。
4、下列成语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油光可鉴: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B.杳无信息:一直得不到一点消息。
C.正人君子:旧时指品行端正的人。现多作行为美好,品德高尚的人。
D.任劳任怨:比喻做事不辞劳苦,不怕别人埋怨。
5、阅读语段,依据拼音写汉字。(3分)
无疑,这张脸平淡无奇,障碍重重,没法mí( )补,不是传播智慧的庙堂,而是禁gù( )思想的囚牢;这张脸蒙昧阴沉,郁郁guǎ( )欢,丑陋可憎。
6、下列句中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成绩暂时较差的同学,不应该妄自菲薄,甘居下游,应奋起直追。
B.现在有些国家干部,不求廉洁奉公,只讲礼尚往来。
C.勤能补拙的例子,在古代是不胜枚举的。
D.看着他走路的样子,大家都忍俊不禁,甚至有两个笑得前仰后合。
7、古诗文默写(选自课外古诗诵读,请提前背诵)。(12分)
(1)庭中有奇树__________。(《庭中有奇树》)
(2)神龟虽寿,__________。(曹操《龟虽寿》)
(3)__________,寄身于草野。(曹植《梁甫行》)
(4)《梁甫行》中通过对狐狸、兔子的侧面描写,反映出海边居民家园荒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商隐的《乐游原》中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诗句,曹操的《龟虽寿》中意思与此相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国十大元帅中的陈毅元帅曾做过吟咏《青松》“大雪压青松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的诗句,刘桢的《赠从弟》诗中有和其意境相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松柏有本性。
得分 评卷人
二、阅读(40分)
(一)课内现代文阅读(15分)
列夫·托尔斯泰最后的日子
人只能单独地接近上帝。(《托尔斯泰日记》)——题记
①1910年10月28日,可能是早上6点,列夫·托尔斯泰像一个小偷一样,只由他的医生陪同,从他生活的监狱中冲出来,呼唤向他发出了一个不可辩驳的坚定信号。当妻子暗地里歇斯底里地乱翻他的文件时,他再一次当场抓住了她,这时决定突然如钢铁般坚决和果断地在他心中响起:离开“离开了他的心灵”的她,逃走,到任何地方去,到上帝那里去,到自身中去,进入自己的,分给他的死亡。他将大衣套在工作衬衫上,戴上一顶粗笨的帽子,穿上胶鞋,他没有带走别的财产,除了为向人类表达自己精神所需要的东西:日记、铅笔和羽毛笔。然后他们上了车,坐在一个三等车厢油腻腻的长椅上,裹在大衣中。
②列夫·托尔斯泰不再这样称呼自己了,像对待他的钱、房子和荣誉一样,他也把他的名字扔在了身后;他现在称自己为T·尼古拉耶夫——一个想为自己构想一种新生活和纯洁而正确死亡的人的虚构的名字。现在他终于摆脱了一切羁绊,他可以在陌生的街道上做朝圣者,做学说和正直的话语的仆人。
③但他的生活、他的学说的可怕的对手——荣誉,他的折磨人的魔鬼和诱惑者,仍不放弃它的牺牲品。世俗不允许“它的”托尔斯泰属于自己。这个被追捕的人几乎还没有在火车车厢里坐下,旅行者中有人已经认出了这位大师,于是火车上所有的人都知道了,男人和女人们已经挤到车门口看他。他们随身带着的报纸带来一栏长长的、对这逃离监狱的珍贵动物的报道。他已经被出卖和包围了,荣誉再一次,最后一次拦住了托尔斯泰通向完满的去路。所有车站都被警察告知,所有的公职人员都被动员起来,家里的人已经订好了特快车。记者们从莫斯科,从彼得堡,从尼什尼叶——诺高奥特,从四面八方来追踪他这头逃跑了的野兽。列夫·托尔斯泰不应该也不可以单独同自己一起,人们不容许他属于自己和实现他的神圣化。
④他已经被包围了,没有他能投身进去的灌木丛。无论他想在哪里脱身,荣誉都将置身于他的对面,它无所不在。但这时突然一阵冰冷的恐怖寒战抖动着老人苍老的身体。他精疲力竭地靠在坚硬的木长椅上,汗从这个颤抖的人全身的毛孔中渗出来并从额头上滴下来,发烧从他的血液中出现。为了救他,疾病袭击了他,死神已经举起了他的大衣——黑暗的大衣,在追踪者面前盖住了他。
⑤在阿斯塔波瓦,一个小车站,他们不得不停下来。没有一家旅店、一座旅馆、一个豪华的地方让他藏身。站长羞愧地提供给他火车站大楼两层的木屋中的办公室,人们领这个打着寒战的人进去,突然他梦想过的一切都是真的了:这里就是那小房间,低矮而沉闷,充满了污浊的气味和贫穷,铁床,煤油灯暗淡的光线——一下子离他所要逃离的豪华和舒适很远很远。在临死的时候,在最后的时刻,一切都变清楚了,像他所期望的:死神作为一个庄严的象征,纯洁无瑕地完全顺从他的艺术家之手。
⑥高尔基曾将列夫·托尔斯泰称为一个人类的人——这是一句精辟的话。因为他是同我们所有人一样的人,由同样龟裂的黏土塑成,同样带有世俗的不足,但是他更深刻地了解这些不足,更痛苦地忍受着它们。列夫·托尔斯泰从不是一个与众不同的、比他同时代的其他人更高的人,他只是比大多数人更具人性,更有德行,更敏锐地思考,更清醒和更热情——仿佛是世界艺术家(指上帝,译者注)的工作室中那个看不见的原始形式的第一个也是最清晰的模型。 (选自茨威格《自画像》,有删改)
8、本文作者 , (国籍) 、评论家。(3分)
9、从修辞角度来赏析:①段中的画线句连用了三个“到”字,第③段中的画线句连用了四个“从”字,作者这样的作用?(4分)
10、请你说说第①段中“小偷”一词在本文中的具体含义。(2分)
11、文章结尾处高尔基称托尔斯泰是“一个人类的人”的评价非常“精辟”。请简要分析这句评语“精辟”在何处。(3分)
12、本文写列夫·托尔斯泰,并没有介绍他的文学创作,而是选取了他死亡前离家出走这一事件,你认为这种设计好在哪里?为什么?(3分)
(二)现代文阅读:(20分)
青春的沼泽打马走过
马德
①父亲关好门,脱了鞋,上了炕。
②一屋子的惶恐,在阳光打过的尘埃上亮出光芒,金灿灿的,有些刺眼。此刻,我不知道是那光亮在跳,还是我的心在跳,突突突的,抖个不停。
③苏小乐,这一段时间学习吃力吗?父亲声音并不大,柔柔的。我缩在墙角,低着头,大气也不敢出。说实话,上高中以来,这是头一次被学校赶回家“反省”。父亲脾气暴,我怕他第一句话,就在空气中擦出火花来。看来,父亲暂时并没有爆发的迹象。我这样想着,一低头,看见了父亲的鞋。父亲这双刚从工地穿回来的帆布鞋,鞋帮上开了口,像咧着的嘴,怪怪的,朝我笑。
④接到你们班主任的电话时,爸在脚手架上,吓了一跳。爸也不知道你怎么了,这不,一宿没睡,一大早就坐火车赶回来了。父亲一脸的倦容,脸色黑黄黑黄的。他一边说,一边脱去外套。外套里边,是一件蓝秋衣,秋衣里子上,有一个布兜,是母亲格外为他缝制的。布兜鼓鼓的,他一点一点地开始拆线。
⑤父亲天生谨慎,每次打工挣的钱,都要藏在这个布兜里,缝上,带回来。
⑥你在学校到底怎么了?父亲的话,依旧淡淡地。他一低头,咬断了一根线头,里边一沓钱露了出来,簇新簇新的,咯得我眼生疼。我突然哽咽了一下,想哭。
⑦我——,吞吞吐吐了半天,我还是没有勇气说出来。我知道,如果我说出原委来,父亲非把我揍扁不可。记得小时候,有一次逃课上山去疯玩,被父亲发现。回到家,早已等在院子里的父亲,眼睛血红血红的,手里操着一根棍子,追着我便打。那一次,鸡吓飞了,狗惊跑了,就连拴在墙角的一头驴,也挣断缰绳,一头扎进圈里,不敢往外看。那次疼痛的记忆,一直留到现在。
⑧是的,在学习上,父亲的管教从来都很严。
⑨你肯定违反了学校的纪律,平白无故的,班主任怎么会把你撵回来。你已经大了,该懂事了。父亲说完后,叹了一口气,然后“咕咚”一声跳下地,把钱藏在米柜里,又三步并作两步跳上炕。好半天,盯着我看,我低着头,不说一句话,他也不说一句话。
⑩我心里忐忑着,酝酿的话都快到嘴边了,父亲突然开了口:
⑾这次回来,爸向包工头请假,包工头不准,说你要走就扣你的工资。我说,扣工资我也得走。爸知道挣钱很重要,但是,你的成长比挣钱还重要,就回来了。爸这一辈子,没明白多少事理,但爸知道,最紧要的事,耽误不得。
⑿我平生第一次觉得,坐在我对面的,不像是父亲,更像是朋友。因为他的话,平静,持重,像是和我商量,语气中透着一种无法言说的尊重。恍惚间,我好像突然长大成人了,一种神圣的感觉在心头激荡着。是的,我该把事情的原委告诉父亲。
⒀儿啊,至于你到底做了什么,你不愿说,爸也就不问了。下午,我得去趟你叔叔家,明天,我得赶回工地。你要记住,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不要误了最重要的事情。你大了,爸相信你,你会懂。
⒁说完这些后,父亲跳下地,跨上自行车,一转眼,院子里,没了他的踪影。屋内,只剩下无边的宁静,以及,呆坐在炕角的我。
⒂一星期后,我回到学校,那张关于我的通报批评还在教学楼前面贴着。风,刮破了一角,像是为我的青春做了一个深沉的标记。我不敢去看。是的,因为早恋,我和一个女同学被通报了,这是一件挺丢人的事。
⒃我昂着头,自信地踏上教学楼宽大的台阶,一阶一阶向上走。苏小乐,你回来了。一个同学看见我,远远地喊了一声,我特阳光地回了他一句。然后,步入教室,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一脸的安静。
⒄快高考了,我知道,没有比学习更重要的事情了。
心灵语丝
(18) 父爱厚重,只因为爱里面包含了理解和尊重,信任与期待。误入青春的沼泽,只因为父爱的依托,所以没有深陷其中,而是打马走过。
13、为下列加点的字注音:(2分)
一沓 忐忑 酝酿 恍
14、本文叙述了一个浪子回头的故事,请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以及“我”的心理变化情况,填写完成下面表格的内容。(4分)
故事情节 “我”的心理变化
A 如同深陷沼泽,不能自拔
父亲从工地回来 吓得战战兢兢,心抖个不停
父亲拆线、藏钱 B
C 觉得一种神圣的感觉在心头发芽,幡然醒悟
“我”重返校园 D
1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3分)
16、文章第七段采用了什么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3分)
17、怎请你谈谈文章的标题“青春的沼泽打马走过”含义和作用。(4分)
18、父亲对苏小乐说的一番话,让苏小乐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4分)
(三)名著阅读。(5分)
《朝花夕拾》是新课标推荐中学生阅读的名著。下面是丰子恺先生为《朝花夕拾》画的两幅插图。请观察图片并完成后面的题目。
1 捕鸟 ②吹嘟嘟
19、根据画意和文字提示,写出与这两幅图画相关的文章篇名。(2分)
与图①相关的篇名是《________________》,与图②相关的篇名是《________________》。
20、有人说,《朝花夕拾》包含了作者“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根据与图片相关的文章,任写一处能够表现作者“温馨的回忆”或“理性的批判”的内容。(3分)
得分 评卷人
3、作文(50分)
21、按要求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作文(1)题目:温暖
作文(2)有人说,约定,是一种承诺;有人说,约定,是一份期许。有人说,和人约定,是事;和未来约定,是梦。有人说,我一定守约;有人说,对不起,我失约了……
请你以《约定》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人名;②不得抄袭;③不少于600字;④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参考答案:
1、C;2、C;3、C;4、C;5、弥补,禁锢,郁郁寡欢;6、B;7、略
8、本文作者茨威格,奥地利作家、评论家。
9、运用排比。连用三个"到"字,体现出托尔斯泰逃离世俗的决绝和急切;连用四个“从”字,突出世俗和荣誉对托尔斯泰的包围之快、之强,影响和侵害之大。
10、小偷:说明托尔斯泰小心谨慎,因为一旦被发现,他将无法成行。
11、"一个人类的人"意思是一个人类的榜样(典范、模型)。(这句话深刻、透彻 (1分)地点出了托尔斯泰是一个真实普通的人。但又比大多数人更具人性和德行 等特点,所以说这句评语"精辟"。
12、远离荣誉与世俗,过真实、朴素、自然的普通人的生活是托尔斯泰一生的追求。出走这一事件以小见大)比介绍他的文学创作更能更能衬托出托尔斯泰不同凡俗的精神境界,体现他的个性和理想,使托尔斯泰形象突出,性格鲜明,具有感染力。
13、为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一沓 dá量词 忐忑 tè 心神不定 酝酿 niàng比喻做准备工作
恍惚huǎng 神志不清 ,神思不定、慌乱无主
14、A“我”私自从学校回家
B愧疚得想哭,没有勇气说出事情的原委
C父亲对“我”的教育觉得一种神圣的感觉在心头发芽,幡然醒悟
D充满信心,走出迷茫。
1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我因为早恋问题被学校停课一周,在外打工的父亲闻讯回来与我进行了一次朋友式的谈话,让正处在青春困惑期的我及时走出迷茫,重新找回自我。
16、插叙作用:
(1)说明在学习上父亲的管教从来都很严;
(2)照应上文提到的“父亲脾气暴”;
(3)说明“我”“惶恐”的原因;
(4)与父亲这次回来对“我”的宽容态度形成对比。
17、含义:一方面指的是父亲面对青春期的“我”采取宽容与尊重,让“我”自己解决青春期困惑的独特而有效的教育方法,另一方面指的是“我”在父亲的引导下迅速摆脱青春期挫折的阴影,走向阳光人生;
作用:标题新颖生动,激发阅读兴趣;是作者情感的触发点;揭示文章主旨。
18、让苏小乐明白了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不要误了最重要的事情;快要高考了,没有比学习更重要的事情了。
19、(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
20、(2)温馨的回忆: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描述孩子们在百草园的雪地上捕鸟的情景;②《五猖会》一文中迎神赛会时,孩子们买一个“吹嘟嘟”,呲呲地吹它两三天,享受一份游戏的快乐。
理性的批判: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老师让孩子们读一些枯燥乏味的书;②《五猖会》一文中去看迎神赛会前,父亲强迫“我”背书,让“我”感到扫兴和痛苦。
21、按中考评分标准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