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科学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历史
初中道德与法治(政治)
初中地理
初中生物
初中音乐
初中美术
初中体育
初中信息技术
资源详情
初中数学
浙教版(2024)
八年级上册(2024)
第1章 三角形的初步知识
本章复习与测试
第1章 三角形的初步知识单元检测题2(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章 三角形的初步知识单元检测题2(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3.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8-09-08 17:01:21
点击下载
图片预览
1
2
3
4
文档简介
第1章三角形的初步知识检测题2
(时间:100分钟 满分:1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每3分 共30分)
1、若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5cm,8cm,()cm,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3
2、把命题“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正确的是( )
A.如果等底等高,那么面积相等
B. 如果等底等高,那么三角形面积相等
C. 如果三角形等底等高,那么面积相等
D. 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一边和这边上的高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3、有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不相等,其中最小的角为47°,这个三角形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不确定
4、利用尺规作图,作不出唯一三角形是(?????? )
A.已知三边???????B.已知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 C.已知两角及夹边????D.已知两边及夹角
5、如图,在△ABC中,点D在边BC上,点E、G分别是BF、AC的中点,若BC=3DC,△ABC的面积为12,则的值是( ).
A. B.1 C.2 D.3
6、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
A.只有无限循环小数才是有理数 B.只有开方开不尽的数才是无理数
C.只有正数才有平方根 D.只有实数才能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7、如图,直线、,被直线所截,且∥,过上的点A作AB⊥于点B,其中,则下列一定正确的是( )
A. B. C. D.
8、在,∠A=43°,∠B=65°,∠ ,∠,且,那么这两个三角形( )
A.不一定全等 B.一定不全等 C.一定全等 D.以上都不对
9、如图,已知△ABC≌△DEF,CD平分∠BAC,若∠A=28°,∠CGF=85°则∠E的度数是( )
A.38° B.36° C.34° D.32°
10、如图,AE=AD,∠1=∠2,∠E=∠D,结论①BF=CG;②OF=OG;③EF=DG;④AG=GC.其中正确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二、填空题(共8小题 每题3分 共24分)
11、如图,BC⊥DE,垂足为G,AB=AD,AC=AE,BC=DE,问∠BAE+∠DAC= .
12、如图,在△ABC中,AC=BC,∠ACB=90°,点D是BC上的一点,过点B作BE∥AC,使BE=CD,
连接CE与AD相交于点G,则AD与CE的数量关系是 ,位置关系是 .
13、将一个三角形剪去一个角后,得到,∠1+∠2=220°,则∠A = (度).
14、如图,已知点B、D、E、C在BC上,∠1=∠2,BE=CD,再添加一个条件也不能判定△ABD≌△ACE是 .
15、如图,将一副三角板如图放置,两个直角顶点重合于点C,点B在等腰三角板的斜边DE上,如果∠ACD=10°,则∠ABD的度数是 .
16、在三角形中,到三边距离相等的点是 .
17、如图,四边形ABCD中,AC=AD,AC=6,∠BAD=∠BCD=90°,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 .
18、如图,在△ABC中AB的垂直平分线BC的延长线于点E,AC的垂直平分线CB的延长线于
点D,已知∠BAC=50°,则∠DAE等于 .
三、解答题(共8题 共66分)
19、(满分7分)如图,已知线段a,b,∠α.画△ABC,使其中有一个内角等于∠α,且∠α的对边等于a,另外一边等于b.
20、(满分7分)如图,在△ABC中,AB>AC,AD是中线,
将三角形的周长分为15cm和12cm两部分,AB+AC=21,
求AB、AC的长.
21、(满分8分)如图∠1=∠2=∠3,AB=AD,AE=5,求AC的长度.
22、(满分8分)如图已知AD是MAN的平分线,点P在AD上,点C在AM上,点B在AN上,AC>AB,求证PC-PB<AC-AB.
23、(满分8分)已知四边形ABCD内角和为360°, BE平分∠ABC,DF平分∠ADC,BE∥FD,若∠C=90°,求证:∠A为直角.完成下面推理过程,并写出依据.
证明:∵∠C=90°( ),
∴∠1+∠2=90°( ).
∵DF平分∠ADC( ),
∴∠ADC=2∠1( ).
∵BE平分∠ABC( ),
∴∠ABC=2∠3( ).
又∵BE∥FD( ),
∴∠2=∠3( ).
∴∠ABC=2∠2( ).
∴∠ABC+∠ADC=2∠1+2∠2=2(∠1+∠2)=2×90°=180°( ).
又∵∠A+∠ABC+∠C+∠CDA=360°( ),
∴∠A=360°-∠C -(∠ABC+∠CDA)
=360°-90°-180°=90°.
24.(满分8分)如图,在△ABC中,D是BC边上的点(不与B,C重合),F,E分别是AD及其延长线上的点,CF∥BE.请你添加一个条件,
使CF=BE(不再添加其它线段,
不再标注或使用其他字母),并给出证明.
25、(满分8分)如图,AF垂直平分BC,AD=CE,DB=AE,
求证:∠D=∠E.
26、(满分12分)如图,在△ABC中,高AD、BE相交于点H,连接CH并延长到G,使CG=AB,CG与AB相交于F,连接AG,若HD=CD,
求证:AH = AG.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每3分 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A
B
B
D
D
C
A
C
二、填空题(共8小题 每题3分 共24分)
11.90° 12.AD=CE ,AD⊥CE 13.40° 14.AB=AC 15.5° 16.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17.18 18.80°
三、解答题(共8题 共66分)
19.作法:1. ∠MAN=∠α,
2.在BM上截取BA= b,
3.以点A为圆心,a为半径画弧,交BN于点、,
、均为符合条件的所求三角形.
20.题解答:∵AD是△ABC的中线,
∴BD=CD,
∵△ABD的周长=AB+BD+AD,
??△ACD的周长=AC+CD+AD =AC+BD+AD,
∴△ABD的周长-△ACD的周长=AB-AC=3.
又∵AB+AC=21,
解方程组,得,AB=12,AC=9
答:AB和AC的长分别为12cm和9cm.
21.解:∵∠1=∠3(已知),
∠4=∠5(对顶角相等),
∴∠D=∠B(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1=∠2(已知),
∴∠1+∠BAE=∠2+∠BAE(等量加等量和相等),
∴即∠DAE=∠BAC.
在△DAE和△BAC中,
∴△DAE≌△BAC(ASA).
∴AC=AE=(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22.证明:在AM上截取AE=AB,连接EP,
在△AEP和△ABP中,
∴△AEP≌△ABP(SAS).
∴PE=PB(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在△EPC中,
∵PC-PE<EC(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
∴PC-PB<AC-AE(等量代换).
即PC-PB<AC-AB(等量代换).
23证明:∵∠C=90°( ),
∴∠1+∠2=90°( ).
∵DF平分∠ADC(已知 ),
∴∠ADC=2∠1(角平分线定义).
∵BE平分∠ABC(已知 ),
∴∠ABC=2∠3(角平分线定义).
又∵BE∥FD(已知 ),
∴∠2=∠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ABC=2∠2(等量代换).
∴∠ABC+∠ADC=2∠1+2∠2=2(∠1+∠2)=2×90°=180°(等量代换).
又∵∠A+∠ABC+∠C+∠CDA=360°(已知),
∴∠A=360°-∠C -(∠ABC+∠CDA)
=360°-90°-180°=90°(等式的性质).
24.解:(1)添加的条件是: BD=CD ;
(2)证明:∵CF∥BE(已知),
∴∠EBD=∠FC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在△BDE和△CDF中,
∴△BDE≌△CDF(ASA)
CF=BE(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25.证明:连接AB、AC,
∵ AF垂直平分BC(已知),
∴ AB=AC(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在△ADB和△CEA中,
∴△ADB≌△CEA(SSS)
∴∠D=∠E(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26.证明:∵AD、BE是△ABC的高(已知),
∴∠BEC=∠ADC=∠ADB= 90°(垂直定义).
∴∠2+∠BCA=90°,∠4+∠BCA =90°(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
∴∠2 =∠4(等式的性质).
△BHD和△ACD中,
∴△BHD≌△ACD(AAS).
∴BH=CA(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H是高AD、BE的交点(已知),
∴CF⊥AB(三角形三条高相交于一点),
∴∠BEA=∠CFA=90°(垂直定义).
∴∠1+∠BAC=90°,∠3+∠BAC =90°(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
∴∠1 =∠3(等式的性质).
△ABH和△GCA中,
∴△ABH≌△GCA(SAS).
第1章三角形的初步知识检测题2
(时间:100分钟 满分:1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每3分 共30分)
1、若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5cm,8cm,()cm,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3
2、把命题“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正确的是( )
A.如果等底等高,那么面积相等
B. 如果等底等高,那么三角形面积相等
C. 如果三角形等底等高,那么面积相等
D. 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一边和这边上的高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3、有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不相等,其中最小的角为47°,这个三角形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不确定
4、利用尺规作图,作不出唯一三角形是(?????? )
A.已知三边???????B.已知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 C.已知两角及夹边????D.已知两边及夹角
5、如图,在△ABC中,点D在边BC上,点E、G分别是BF、AC的中点,若BC=3DC,△ABC的面积为12,则的值是( ).
A. B.1 C.2 D.3
6、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
A.只有无限循环小数才是有理数 B.只有开方开不尽的数才是无理数
C.只有正数才有平方根 D.只有实数才能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7、如图,直线、,被直线所截,且∥,过上的点A作AB⊥于点B,其中,则下列一定正确的是( )
A. B. C. D.
8、在,∠A=43°,∠B=65°,∠ ,∠,且,那么这两个三角形( )
A.不一定全等 B.一定不全等 C.一定全等 D.以上都不对
9、如图,已知△ABC≌△DEF,CD平分∠BAC,若∠A=28°,∠CGF=85°则∠E的度数是( )
A.38° B.36° C.34° D.32°
10、如图,AE=AD,∠1=∠2,∠E=∠D,结论①BF=CG;②OF=OG;③EF=DG;④AG=GC.其中正确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二、填空题(共8小题 每题3分 共24分)
11、如图,BC⊥DE,垂足为G,AB=AD,AC=AE,BC=DE,问∠BAE+∠DAC= .
12、如图,在△ABC中,AC=BC,∠ACB=90°,点D是BC上的一点,过点B作BE∥AC,使BE=CD,
连接CE与AD相交于点G,则AD与CE的数量关系是 ,位置关系是 .
13、将一个三角形剪去一个角后,得到,∠1+∠2=220°,则∠A = (度).
14、如图,已知点B、D、E、C在BC上,∠1=∠2,BE=CD,再添加一个条件也不能判定△ABD≌△ACE是 .
15、如图,将一副三角板如图放置,两个直角顶点重合于点C,点B在等腰三角板的斜边DE上,如果∠ACD=10°,则∠ABD的度数是 .
16、在三角形中,到三边距离相等的点是 .
17、如图,四边形ABCD中,AC=AD,AC=6,∠BAD=∠BCD=90°,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 .
18、如图,在△ABC中AB的垂直平分线BC的延长线于点E,AC的垂直平分线CB的延长线于
点D,已知∠BAC=50°,则∠DAE等于 .
三、解答题(共8题 共66分)
19、(满分7分)如图,已知线段a,b,∠α.画△ABC,使其中有一个内角等于∠α,且∠α的对边等于a,另外一边等于b.
20、(满分7分)如图,在△ABC中,AB>AC,AD是中线,
将三角形的周长分为15cm和12cm两部分,AB+AC=21,
求AB、AC的长.
21、(满分8分)如图∠1=∠2=∠3,AB=AD,AE=5,求AC的长度.
22、(满分8分)如图已知AD是MAN的平分线,点P在AD上,点C在AM上,点B在AN上,AC>AB,求证PC-PB<AC-AB.
23、(满分8分)已知四边形ABCD内角和为360°, BE平分∠ABC,DF平分∠ADC,BE∥FD,若∠C=90°,求证:∠A为直角.完成下面推理过程,并写出依据.
证明:∵∠C=90°( ),
∴∠1+∠2=90°( ).
∵DF平分∠ADC( ),
∴∠ADC=2∠1( ).
∵BE平分∠ABC( ),
∴∠ABC=2∠3( ).
又∵BE∥FD( ),
∴∠2=∠3( ).
∴∠ABC=2∠2( ).
∴∠ABC+∠ADC=2∠1+2∠2=2(∠1+∠2)=2×90°=180°( ).
又∵∠A+∠ABC+∠C+∠CDA=360°( ),
∴∠A=360°-∠C -(∠ABC+∠CDA)
=360°-90°-180°=90°.
24.(满分8分)如图,在△ABC中,D是BC边上的点(不与B,C重合),F,E分别是AD及其延长线上的点,CF∥BE.请你添加一个条件,
使CF=BE(不再添加其它线段,
不再标注或使用其他字母),并给出证明.
25、(满分8分)如图,AF垂直平分BC,AD=CE,DB=AE,
求证:∠D=∠E.
26、(满分12分)如图,在△ABC中,高AD、BE相交于点H,连接CH并延长到G,使CG=AB,CG与AB相交于F,连接AG,若HD=CD,
求证:AH = AG.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每3分 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A
B
B
D
D
C
A
C
二、填空题(共8小题 每题3分 共24分)
11.90° 12.AD=CE ,AD⊥CE 13.40° 14.AB=AC 15.5° 16.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17.18 18.80°
三、解答题(共8题 共66分)
19.作法:1. ∠MAN=∠α,
2.在BM上截取BA= b,
3.以点A为圆心,a为半径画弧,交BN于点、,
、均为符合条件的所求三角形.
20.题解答:∵AD是△ABC的中线,
∴BD=CD,
∵△ABD的周长=AB+BD+AD,
??△ACD的周长=AC+CD+AD =AC+BD+AD,
∴△ABD的周长-△ACD的周长=AB-AC=3.
又∵AB+AC=21,
解方程组,得,AB=12,AC=9
答:AB和AC的长分别为12cm和9cm.
21.解:∵∠1=∠3(已知),
∠4=∠5(对顶角相等),
∴∠D=∠B(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1=∠2(已知),
∴∠1+∠BAE=∠2+∠BAE(等量加等量和相等),
∴即∠DAE=∠BAC.
在△DAE和△BAC中,
∴△DAE≌△BAC(ASA).
∴AC=AE=(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22.证明:在AM上截取AE=AB,连接EP,
在△AEP和△ABP中,
∴△AEP≌△ABP(SAS).
∴PE=PB(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在△EPC中,
∵PC-PE<EC(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
∴PC-PB<AC-AE(等量代换).
即PC-PB<AC-AB(等量代换).
23证明:∵∠C=90°( ),
∴∠1+∠2=90°( ).
∵DF平分∠ADC(已知 ),
∴∠ADC=2∠1(角平分线定义).
∵BE平分∠ABC(已知 ),
∴∠ABC=2∠3(角平分线定义).
又∵BE∥FD(已知 ),
∴∠2=∠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ABC=2∠2(等量代换).
∴∠ABC+∠ADC=2∠1+2∠2=2(∠1+∠2)=2×90°=180°(等量代换).
又∵∠A+∠ABC+∠C+∠CDA=360°(已知),
∴∠A=360°-∠C -(∠ABC+∠CDA)
=360°-90°-180°=90°(等式的性质).
24.解:(1)添加的条件是: BD=CD ;
(2)证明:∵CF∥BE(已知),
∴∠EBD=∠FC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在△BDE和△CDF中,
∴△BDE≌△CDF(ASA)
CF=BE(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25.证明:连接AB、AC,
∵ AF垂直平分BC(已知),
∴ AB=AC(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在△ADB和△CEA中,
∴△ADB≌△CEA(SSS)
∴∠D=∠E(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26.证明:∵AD、BE是△ABC的高(已知),
∴∠BEC=∠ADC=∠ADB= 90°(垂直定义).
∴∠2+∠BCA=90°,∠4+∠BCA =90°(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
∴∠2 =∠4(等式的性质).
△BHD和△ACD中,
∴△BHD≌△ACD(AAS).
∴BH=CA(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H是高AD、BE的交点(已知),
∴CF⊥AB(三角形三条高相交于一点),
∴∠BEA=∠CFA=90°(垂直定义).
∴∠1+∠BAC=90°,∠3+∠BAC =90°(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
∴∠1 =∠3(等式的性质).
△ABH和△GCA中,
∴△ABH≌△GCA(SAS).
点击下载
同课章节目录
第1章 三角形的初步知识
1.1 认识三角形
1.2 定义与命题
1.3 证明
1.4 全等三角形
1.5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1.6 尺规作图
第2章 特殊三角形
2.1 图形的轴对称
2.2 等腰三角形
2.3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2.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2.5 逆命题和逆定理
2.6 直角三角形
2.7 探索勾股定理
2.8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第3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
3.1 认识不等式
3.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3.3 一元一次不等式
3.4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第4章 图形与坐标
4.1 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
4.2 平面直角坐标系
4.3 坐标平面内图形的轴对称和平移
第5章 一次函数
5.1 常量与变量
5.2 函数
5.3 一次函数
5.4 一次函数的图象
5.5 一次函数的简单应用
点击下载
VI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