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优作文】部编版语文八上第四单元《语言要连贯》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培优作文】部编版语文八上第四单元《语言要连贯》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9-10 16:50: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4张PPT。八上第四单元同步写作语 言 要 连 贯课题阐释有一个笑话:
一人经过一面馆,小二忙叫到:“客官吃面哇,本店煎蛋面非常出名,来一碗哇。”
答:“煎蛋面,好,下……”
小二忙把面下锅,刚刚丢下去又听 :
“下,下午来吃。”
这只是一个笑话,但同学们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也犯有“语言不连贯”的毛病,让人读来很难了解他在说什么。这样的文章就很难达到准确地传达信息,表达思想的目的。写作中如何做到“语言连贯”,要从四个方面来要求。一、话题要统一
先看段相声的台词:
甲:刘同学,请问您贵姓啊!
乙:明知故问嘛,我呀,姓刘。
甲:哦,姓牛,是黄牛,还是水牛。
乙:什么呀,我说我姓刘。
甲:哦,姓侯,是金丝猴,还是大马猴。
乙:我说我姓刘。
甲:哦,这回可听清楚了。
乙:对啦
甲:你姓球。是足球,还是排球。写作导航这段相声引人发笑,就是甲对乙“打岔”,故意造成“话题”不统一。我们的写作中不要出现这样的现象,自己与自己“打岔”,一件事没说完,一个意思没表达完,就莫名其妙地说另一件事,另一个意思。话题统一的实例。
《春酒》:春酒以外,我家还有一项特别节目,就是喝会酒。凡是村子里有人急需钱用,要起个会,凑齐十二个人,正月里,会首总要请那十一位喝春酒表示酬谢,地点一定借我家的大花厅。酒席是从城里叫来的,和乡下所谓的八盘五、八盘八(就是八个冷盘,五道或八道大碗的热菜)不同,城里酒席称之为“十二碟”(大概是四冷盘、四热炒、四大碗煨炖大菜),是最最讲究的酒席了。所以乡下人如果对人表示感谢,口头话就是“我请你吃十二碟”,因此,我每年正月里,喝完左邻右舍的春酒,就眼巴巴地盼着大花厅里那桌十二碟的大酒席了。
这一段作者写自家的“喝会酒”,内容很多:乡人相互救济,对别人的帮助表达感谢,酬谢酒宴上的菜种,“我”期盼热闹等等,但都是围绕一个话题“喝会酒”来写的。作者是按照“喝会酒”的起因、酒宴的状况、“我”对“喝春酒”一事情感的表达这个顺序来保持统一的话题的。写作导航二、要有一定的顺序
生活中学前孩子的语言表达往往是没有顺序的,他会东一句西一句,因为他还没有逻辑思维,他只是凭幼稚的感觉在说话。写作文可不能这样,必须要考虑先说什么,后说什么,要按一种的“顺序”来表达。这一点,我们来学习大作家的作品。
朱自清的《背影》中写父亲买橘一段:“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一段叙述得很连贯,作者是按父亲动作发生的前后来依次叙述的,先写父亲走过去,再写父亲从月台上探下身子,接着写父亲穿过铁道,继而再爬上对面的月台,连手和脚的动作都写得有条不紊。这样的语言连贯、畅达,很好地表现了作者要表现的父亲的行为特点。写作导航三、注意关联词的使用
关联词,顾名思义,就是起关联作用的词,它的作用是表明句子之间的意义关系。正确使用关联词,会对语言表达的连贯起到不小的作用。
朱自清的《背影》中写父亲买橘一段:“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一段叙述的“尚”“可是”“就”用得非常准确,对比了父亲前后动作的难易度,强调了父亲后续动作的更加困难,突出了父亲为儿子买橘子不辞辛苦爱子心切的形象。
关联词是比较多的,表达的句子的关系也有多种,在使用时要注意分辨,才能正确地使用关联词语,使语言表达连贯、顺畅。写作导航四、句式要保持一致
汉语句式是多样的。写作时往往要用一种句式表达,尤其是描写景物和抒发情感时,相同句式不仅能使语言连贯,还能有效的表达描写物的特点和作者的情感。
如《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
眨呀眨的。”
这段描写中句式的特点就是“工整”“统一”。“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有名字的,没名字的”“像眼睛,像星星”这些句子的分句结构都相同,读来朗朗上口,如流水般轻快舒缓,很好表现了语言连贯之美,畅达之美。写作导航习作实练 前一单元的写作实练中要求 观察右边两图,注意图中主体景物的形态以周边环境的变化,以“莲的生命”写一片断。请阅读所写的文段,进行修改。要求:
(1)以本课所学知识,来检查其中有连贯的语句。
(2)学习本课中所举《春》一例,用整齐统一的句式描写图中景物,来添加内容,进一步突出景物的特点。爱莲说
喜欢荷,喜欢她的淡淡清香,喜欢她的淡淡粉红,喜欢她的亭亭玉立,喜欢她的濯清莲而不妖,喜欢它的柔情似水……(排比的使用。开篇点题,用排比句描述莲的特征,表达对莲的喜爱。)
眼里,除了怜爱还是怜爱。就像雨巷里那位带着丁香般幽怨的少女,在梦里,挥也不去散也不去。除了她的身影还是她的身影,除了她的俏丽还是她的俏丽。牡丹?玫瑰?百合?菊花?面对这些后宫佳丽,我却像一位挑剔的美食家,一位追求完美的艺术家,总觉得它们少了点什么,不能给我完全喜悦的感觉。也许这正是偏爱莲的原因吧!
情人眼里出西施。莲,让我觉得它就是花中之王,无人可比。朋友说我过于喜爱它,忽略了其他花的美丽,也许是吧!暮春三月,百花争艳,牡丹芍药,妍丽妩媚,使人为之震惊;夏季炎炎,紫罗兰、玉兰散发淡淡幽香,祛除夏意,让人心旷神怡;秋高气爽,菊独傲枝头,正直傲洁油然而生;隆隆寒冬,梅独自争妍,不畏严寒,吐放清香,赞美之词
不可胜数。但是,我仍固执地认为莲才是完美。(对比和反衬的运用。通过对春日牡丹、佳作展评夏季紫罗兰、秋日傲菊和冬日腊梅的描写,对比指出它们都不如莲花的美,反衬作者对莲花的偏爱。)
对莲的喜爱,使我成为百花不公正的裁判。在生活中,对事物的是非曲直,我们仍是不公正的裁判吗?
夜深了,我静静地躺在床上,被这个问题烦扰着。回忆的匣子被偷偷地打开,往事如水流过,重现眼前。
我成为他的守护者,旁人稍有异议,便拳脚相加,小伙伴们对之敬畏,便缄口不语,使我内心稍稍喜悦;因和亲密伙伴要好,便不理事情对错,不分青红皂白,硬着脸皮要站在朋友一边;因对个人稍有偏见,一出现可疑之处,聚焦点便投向他;因为自己的喜好盲目顺从,人云亦云,都不知道在干些什么。
猛然发现,曾经,自己是如此没有主见。成了失根的兰花,追逐的浮萍,飞舞的秋莲,因风四散的蒲公英,我又当了生活不公正的裁判。
世界甚大,要认清每一事物,更应抛开我们的个人感情,透过现象看本质,让我们的佳作展评生活更有主见,更能感觉自己的存在。就像一棵巨松,扎根在山崖之间,不随山水、飓风而改变自己的位置;就像一棵独自开在山谷里的野百合,不管有没有人路过,仍开得那么鲜艳那么快乐。
爱莲,却不溺爱莲。爱生活,应该是个公正的裁判。
【最佳借鉴点】
文章以“爱莲说”为题目,并以“爱莲”贯穿全文始终,结尾以“爱莲,却不溺爱莲,爱生活,应该是个公正的裁判。”点明升华主题。
作者选用了牡丹、芍药、紫罗兰、玉兰代表四季的花作为素材,丰富多彩,且更加衬托出作者对于莲花的喜爱,主题明确。
文章采用“总—分—总”递进式结构,开篇点题,然后对比,联系实际进行论述,最后总结深化文章的主题。
文章围绕主题,多用排比句,更加写出作者对于莲花的热爱,使文章气势磅礴,通顺流畅,富于文采和说服力。佳作展评本课我们学习了“语言连贯”有关知识,明白了要写作时要做到语言连贯必须做到四点:要有统一的话题,语言表达要有一定的顺序,可以借助关联词来连贯语句,有时句式还要保持一致。可以说,写好作文,处处都有方法,处处皆有学问。“语言连贯”不仅是写作的事,也是日常语言交流的事,我们在写作和生活中都要注意这个问题,力求做到语言表达连贯、顺畅。本课总结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