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保护我们的听力》课件(32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保护我们的听力》课件(32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09-11 15:02:29

文档简介

保护我们的听力
耳朵的作用
那种嘈杂、刺耳,令人不舒服、厌烦的声音,我们就把这种类型的声音称为 。
噪声
远离噪声
那种听起来悦耳、舒服的声音,我们称之为 。
乐音
0 - 20分贝:很静,几乎感觉不到;
20 - 40分贝:安静,犹如轻声絮语;
40 - 60分贝:一般,普通室内谈话;
60 - 70分贝:吵闹,有损神经;
70 - 90分贝:很吵,神经细胞受到破坏;
90 -100分贝:吵闹加剧,听力受损;
100 -120分贝:难以忍受,呆一分钟即暂时致聋;
120 -190分贝:极度聋或全聋;
190分贝及以上:导致死亡。
(分贝:声音的单位,用dB表示。)
资料一
什么是噪声?
描述噪声的特征和我们的感受。
噪声即噪音。是一类引起人烦躁、或音量过强而危害人体健康的声音。通常是指那些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噪音污染主要来源于交通运输、车辆鸣笛、工业噪音、建筑施工、社会噪音如音乐厅、高音喇叭、早市和人的大声说话等。?
哪些声音属于噪声?
噪声对我们耳朵有什么伤害呢?
过高过强的声音会使我们的听力下降,甚至耳聋,影响我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想一想:当我们遭遇噪声时该如何保护听力呢?
捂住耳朵,张开嘴巴,减少鼓膜的压力;
可以离开噪音源,在安静的地方学习或生活,或者自己在噪音大的地方戴耳塞 、耳罩或头盔等保护装置。
想一想,还有减少噪音的方法吗?
控制物体发声
保护听力还有其它方法哦!
1.请不要用尖利的东西乱掏耳。这可能引起耳道和鼓膜损伤,有时还会并发感染,使听力下降,所以,我们不能用硬物乱挖耳朵,更不能往耳里塞放豆子、小球等其他物品,如有杂物进入耳朵应该到正规医院就医。

2. 请不要让耳朵进水。洗澡、洗头或游泳时,应特别注意,防止水进入耳内。因为皮肤和鼓膜在水中浸泡,容易引起外耳炎。如感觉耳里进水,应立即侧耳单脚跳,牵拉耳廓,让水流出来。
3.请不要长时间使用便携式视频或音频播放器(随身听、MP3、MP4等),音量最好不超过其设计总音量的2/3;

4. 请勿乱用对耳朵有伤害的药物。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因为他们对听神经有毒害作用,所以我们有病应咨询医生,不能乱用药。
5. 请不要外力撞击。耳朵,头部不能揪打也不能撞击,应避免并发听力损害,引起鼓膜破裂。

6. 请不要戴耳环。耳朵皮肉很稚嫩,上边挂个金属物,玩时容易将耳朵拉扯坏;同时也有规定不允许小学生戴耳环。
我能行:
(√)
(×)
(×)
(×)
课外链接——电子助听器
这种小的电子扩音器能帮助人们使声音放大,提高助听质量。
想一想:怎样控制物体发声
在塑料瓶里面放几颗豆子,做成一个发声装置。想一想用什么办法使得发生装置的声音变轻?
轻轻地摇
用手捂住
慢慢地摇
包上棉布
包上厚纸
在发声罐里加棉花
使发声罐发出声音变轻的方法
说说下面图片中
人们是怎样控制噪音的
防护林
耳塞
隔音墙
《掩耳盗铃》
小偷能偷到铃吗?
经常使用耳塞听音乐会使听觉器官产生疲劳甚至造成损伤,从而导致听力下降。所以,我们要避免长时间使用便携式视频或音频播放器(如“随声听”、MP3、MP4等)
鼓膜
耳道
鼓膜
耳道
口腔
1、调查学校及周边听力致残情况。
2、收集更多耳聋危害的资料,结合爱耳卡向身边的朋友宣传。
课外作业:
看一看自己的身边有哪些减少噪音的措施。
第七课 保护我们的听力
1、判断题。
(I)人只有老的时候,才有可能丧失听力.??? (??? )
(2)长期生活在噪音的环境里,会影响我们的听力和身体健康。?????? (????? )
(3)遇到过高或过强的声音时,我们可以用手捂住耳朵或戴上保护装置。(?? )
(4)我们要避免长时间使用耳机收听厂播和音乐。(???)
(5)物体发出的声音的大小是可以控制的.? (???? )
(6)雷声是通过雨水的振动传到我们耳朵里的。(?? )
?(7)当我们潜到水里时,就不会听到水面上的声音了。
(??? )
当堂检测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