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加热和冷却(课件+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2.3 加热和冷却(课件+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09-13 16:07:23

文档简介

苏教版小学科学第二单元第3课时《加热和冷却》试卷
一.填空题:
1.加热和冷却对物体的 、 产生影响。
2.蜡烛受热会熔化成 ,冷却后又会凝结成 。
3. 二氧化碳气体在 时,会变成一种叫做 的固体,干冰在达到
时又能恢复到气体状态。
4.温度计是利用 的原理做成的。
5.铜球 后体积会膨胀, 后体积会收缩,这就是 。
6.意大利著名科学家 发现了气体的 现象。从而制造出了 。
7. 1742年,瑞典天文学家摄尔修斯提出了 ,用“ ”表示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纯水的冰点为 ,沸点为 .
8.绝大多数物体 时,体积会 ; 时,体积会 ,这种现象叫做 。
9.在生活中,加热和冷却可以用来解决哪些问题 , ,

二.选择题:
1.关于水在加热和遇冷状态下的形态变化叙述错误的是( )
A.水在常温下下是液态的
B.水在加热的状态下是固态的
C.水蒸汽遇冷会变成液态的水或是冰
2.铜球在加热和遇冷的情况下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
A.铜球遇冷变大,受热会变小
B.无论加热和遇冷铜球的体积不会发生变化
C.铜球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受热会膨胀,遇冷会缩小
3.温度计是利用 的原理制作的( )
A.热胀冷缩 B.热缩冷涨 C.受热形态发生变化
4.摄氏温度的冰点和沸点分别是 、 。( )
A.32°F 212°F B.0℃ 100℃ C.10℃ 120℃
5.哪位科学家最早发明温度计( )
A. 裴迪南 B. 摄尔修斯 C. 伽利略
三.判断题
1.气体遇热膨胀,在热水中能使变扁的乒乓球鼓起来。( )
2. 酒精或水在加热和冷却后会有类似铜球这样的变化。( )
3.加热的水沸腾,有形态的变化,没有体积的变化。( )
4.二氧化碳可以用来灭火,但不可以用来制作饮料。( )
5.很多物体都热胀冷缩的性质。( )
6.糖受热后会变成液态的,遇冷也不能变回固态的。( )
四.实验探究题目。
1.请根据下图提示补充实验报告
(1)该实验是为了探究 。
(2)该实验需要的器材有 ,装冷水的水槽,装热水的水槽。
(3)通过实验操作,发现瓶子放入热水时,气球的变化是 ,说明了 。气球放入冷水中时,气球的变化是 ,说明了 。
(4)该实验的结论是 。
2.研究固体受热和遇冷的体积变化,完成如下内容。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1)请写出该实验中使用的实验材料: 。
(2)请根据实验完成实验报告:
观察记录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3)实验结论 。
答案:
一.
1.体积 形态
2.液态 固态
3.温度很低时,干冰 室温时
4.热胀冷缩
5.受热 遇冷 热胀冷缩
6.伽利略 热胀冷缩 空气温度计
7. 摄氏温标 ℃ 0℃ 100℃
8.受热 膨胀 遇冷 收缩 热胀冷缩
9. 使瘪了的乒乓球变圆 弯曲玻璃管 炼钢
二. 1.B 2.C 3.A 4.B 5.C
三. 1.√ 2.√ 3.× 4.× 5.√ 6.×
四. 1.(1)研究空气加热和冷却后体积的变化
2.(1)实验材料:铁球 酒精灯 三角架 水槽 冷水
(2)
观察记录
图一
室温下铜球能够通过铁圈
图二
给铜球进行加热
图三
加热后的铜球不能通过铁圈
图四
将铜球放入冷水,遇冷后德 铜球又能通过铁圈
(3)铜球遇热体积膨胀,遇冷体积收缩,说明固体有热胀冷缩的特性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第二单元第3课时《加热和冷却》教学设计
课题
加热和冷却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科学
年级
四年级
学习
目标
过程与技能?
1.会做加热糖的实验,观察糖的形态变化。?
2.会做加热铁垫圈的实验,能利用器具观察到铁垫圈的体积变化。?
3.会做水和空气的热胀冷缩实验。?
科学知识?
1.知道物体受热后会改变形状、体积。?
2.知道固体、液体和气体基本都具有热胀冷缩性质。?
3.知道人们可以通过加热和冷却物体做许多事。?
4.知道温度表的工作原理,了解温度计的发展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科学变化的丰富多彩。?
2.意识到每一项科技发明都是科学家反复试验和不断改进的结果。意识到科学会给人们的
重点
通过糖、蜡烛的加热和遇冷观察总结物体加热和遇冷时会发生形态的改变
难点
知道固体、液体和气体基本都具有热胀冷缩性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互动提问:你煮过鸡蛋吗?鸡蛋煮熟前是什么样的?煮熟后是什么样的?
追问:通过加热鸡蛋发生了哪些变化?
总结:物体受热不仅会发生形态的改变,体积也会发生变化
学生积极回答,鸡蛋煮熟之前是液体的,能流动,煮熟后变成固态的。
学生回答:物体加热会发生形态的改变。
利用身边的事合物引入学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讲授新课
一.探究加热和冷却对物体形态的影响
1.实验一:点燃蜡烛,请同学们观察:蜡烛受热后会发生什么变化?变冷后又有怎样的变化呢?
2.实验二:引导学生观察巧克力糖受热后会发生什么变化?温度变冷后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3.追问:还有哪些物体像糖或蜡烛一样受热会熔化成液体,冷却后又凝结成固体?
4.联系生活,解释现象:你知道舞台出现的烟雾是怎么回事吗?
引入二氧化碳的知识
拓展: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灭火、制作饮料、用来人工降雨
5.小结:对物体形态的影响
二.探究加热和冷却对物体体积的影响
1.准备实验器材,铁球 酒精灯 三角架 水槽 冷水引导学生尝试实验并观察记录。
2.类比探究一:酒精或水在加热和冷却后会有类似铜球这样的变化吗?
指导学生完成实验: (1).准备一只中间插有吸管的胶塞, 用胶塞塞紧瓶口。
(2)往瓶里加满染了颜色的酒精或水。
(3)把瓶子放入水槽,记下吸管里水面的位置。
(4)往水槽里加入热水,观察吸管里水面的位置有什么变化?
深入追问:吸管里的水上升、下降为什么说水的体积就发生改变了 ?
3.类比探究二:研究空气加热和冷却后体积的变化
准备实验材料:瓶口套有气球的瓶子,装冷水的水槽,装热 水的水槽。
引导实验过程。
4.展示科学概念:热胀冷缩
三.了解温度计的设计
展示材料了解温度计的设计原理和发展设计历程
1.观察加热后的蜡烛及遇冷后的蜡烛前后的变化,并总结。
a蜡烛受热变成液态的蜡油
b蜡油在温度变冷后又变成固态
2.观察加热的巧克力糖,再观察遇冷后的巧克力糖
a巧克力糖也会变软,变成液态的流淌
b液态的糖受冷后会变成固态的糖块
3.学生很容想到我们身边的物质——水
观察水的三态变化,描述其变化的过程
4.观察图片说出你知道的知识。
学习二氧化碳的有关知识: 二氧化碳气体在温度很低时,会变成一种叫做干冰的固体,干冰在达到室温时又能恢复到气体状态。
5.学生归纳加热和冷却对物体形态的影响
1.观察记录——完成实验报告
研究固体的热胀冷缩
2.认真观察老师引导的实验,学生代表完成操作过程:
a讨论实验结果:为什么水瓶内的水位上升?
b讨论通过实验,加热和冷却能够使水的体积发生变化?原因是什么?
通过实验,发现水的体积能够发生变化,小瓶子放如热水中后,吸管里的水位上升了,说明水的体积变大了。小瓶子放如冷水中后,吸管里的水位下降了,说明水的体积变小了。
学生探讨总结展示: 因为小瓶子是密封的,水的体积变大只能够从吸管里往外冒。体积变小也能够通过吸管里水位下降观察到。
3.完成实验,做好观察记录:将瓶口套有气球的瓶子放入装热水中,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再将放在热水的瓶子立即放在冷水中,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4. 学习理解:绝大多数物体在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这种现象叫做热胀冷缩。
1. 1593年,意大利著名科学家伽利略发现了气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后来,他经过反复试验和思考,终于在1603年造出了空气温度计。
2. 由于气压的原因,空气温度计不能不能准确测定温度。1654年,伽利略的学生裴迪南又设计了酒精温度计,它的样子和今天的温度计一样。裴迪南的温度计得到了流传,但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仍然给使用带来不便。
3. 1714年,德国物理学家华兰海特发明了华氏温标,用“℉”表示。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纯水的冰点为32 ℉,沸点为212℉。
4. 1742年,瑞典天文学家摄尔修斯提出了摄氏温标,用“℃”表示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纯水的冰点为0℃,沸点为100℃.
对于刚接触这些科学知识的学生来说,通过肉眼现场观察得出结论,更利于他们接受
联系生活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深入理解,引导学生多观察生活,总结生活中的科学知识
引导学生在独立完成实验操作的基础上,尝试完成自己的实验报告,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小组合作完成实验,结合同学的小组智慧完成科学知识的认识和探讨
层层追问,使得学生对于问题的理解由浅入深,逐步明白问题的本质
课堂检测
1.加热和冷却对物体的 、
产生影响。
2.绝大多数物体 时,体积会 ; 时,体积 ,这种现象叫做 。
3.糖受热会熔化成 ,冷却后又会凝结成 。
4. ? 气体在温度很低时,会变成一种叫做 的固体,干冰在达到 时又能恢复到气体状态。
5.温度计是利用 的原理做成的。
6.铜球 后体积会膨胀, 后体积会收缩,这就是 。
7.意大利著名科学家 发现了气体的 现象。从而制造出了 。
8. 1714年,德国物理学家 发明了 ,用“ ”表示。
9. 1742年,瑞典天文学家摄尔修斯提出了 ,用“ ”表示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纯水的冰点为 ,沸点为 。
认真读题,当堂完成
课堂小结
这一节我们学习到了?
1.通过观察糖和蜡烛在受热和遇冷时,形态会发生变化
2.我们学习到了气体二氧化碳遇冷会变成固态的干冰
5.我们通过观察总结知道生活中很多现象利用了热胀冷缩的特性
板书
加热和冷却
一.加热和冷却对物体形态的影响
二.加热和冷却对物体体积的影响 热胀冷缩
课件28张PPT。加热和冷却科学苏教版 四年级上新知导入在这个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新知导入通过加热鸡蛋发生了哪些变化?遇冷物体会发生改变吗?新知讲解 点燃蜡烛,蜡烛受热后会发生什么变化?变冷后又有怎样的变化呢?新知讲解巧克力糖受热后会发生什么变化?温度变冷后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新知讲解 还有哪些物体像糖或蜡烛一样受热会熔化成液体,冷却后又凝结成固体?受冷加热新知讲解 二氧化碳气体在温度很低时,会变成一种叫做干冰的固体,干冰在达到室温时又能恢复到气体状态。新知讲解灭火制作饮料人工降雨新知讲解(气体)(固体)新知讲解实验材料:铁球 酒精灯 三角架 水槽 冷水 新知讲解 实验名称: 。
实验材料: 。
实验过程::研究固体的热胀冷缩铁球 酒精灯 三角架 水槽 冷水1.铁球能穿过铁圈2.给铁球加热,不能穿过铁圈3.把铁球放入冷水中4.铁球又穿过铁圈铜球受热后体积会膨胀,冷却后体积会收缩,这就是热胀冷缩新知讲解1.准备一只中间插有吸管的胶塞, 用胶塞塞紧瓶口。
2.往瓶里加满染了颜色的酒精或水。
3.把瓶子放入水槽,记下吸管里水面的位置。
4.往水槽里加入热水,观察吸管里水面的位置有什么变化?新知讲解 通过实验,发现水的体积能够发生变化,小瓶子放如热水中后,吸管里的水位上升了,说明水的体积变大了。小瓶子放如冷水中后,吸管里的水位下降了,说明水的体积变小了。新知讲解 因为小瓶子是密封的,水的体积变大只能够从吸管里往外冒。体积变小也能够通过吸管里水位下降观察到。新知讲解 研究空气加热和冷却后体积的变化
材料选择:瓶口套有气球的瓶子,装冷水的水槽,装热 水的水槽。步骤:将瓶口套有气球的瓶子放入装热水中,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再将放在热水的瓶子立即放在冷水中,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新知讲解研究空气加热和冷却后体积的变化气球变大,气体遇热膨胀气球变小,气体遇冷变缩空气加热和冷却后体积会变化新知讲解 绝大多数物体在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这种现象叫做热胀冷缩。新知讲解新知讲解 1714年,德国物理学家华兰海特发明了华氏温标,用“℉”表示。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纯水的冰点为32 ℉,沸点为212℉。 1742年,瑞典天文学家摄尔修斯提出了摄氏温标,用“℃”表示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纯水的冰点为0℃,沸点为100℃.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人们已根据不同的需要制造出了各种各样的温度计。课堂练习1.加热和冷却对物体的 、 产生影响。
2.绝大多数物体 时,体积会 ; 时,体积会 ,这种现象叫做 。
3.糖受热会熔化成 ,冷却后又会凝结成 。
4. ? 气体在温度很低时,会变成一种叫做 的固体,干冰在达到 时又能恢复到气体状态。形态体积受热膨胀冷却收缩热胀冷缩液体固体二氧化碳干冰室温课堂练习5.温度计是利用 的原理做成的。
6.铜球 后体积会膨胀, 后体积会收缩,这就是 。
7.意大利著名科学家 发现了气体的 现象。从而制造出了 。
8. 1714年,德国物理学家 发明了 ,用“ ”表示。
9. 1742年,瑞典天文学家摄尔修斯提出了 ,用“ ”表示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纯水的冰点为 ,沸点为 .热胀冷缩受热冷却热胀冷缩伽利略空气温度计华兰海特华氏温标℉摄氏温标℃热胀冷缩0℃100℃拓展提高使瘪了的乒乓球变圆弯曲玻璃管拓展提高炼钢热胀冷缩课堂总结这一节我们学习到了?1.通过观察糖和蜡烛在受热和遇冷时,形态会发生变化
2.我们学习到了气体二氧化碳遇冷会变成固态的干冰
3.通过观察铁球受热和遇冷知道了物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4.我们了解了温度计的设计原理
5.我们通过观察总结知道生活中很多现象利用了热胀冷缩的特性板书设计加热和冷却一.加热和冷却对物体形态的影响二.加热和冷却对物体体积的影响热胀冷缩作业布置准备:乒乓球、温度为100℃的热水、大号水杯实验操作:
1.请将乒乓球压扁
2.将热水水杯,然后将压扁的乒乓球放入热水
3.观察乒乓球的变化要求:写出你的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实验步骤、实验结论)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