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元基础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溃退(kuì) 遗嘱(shǔ) 颁发(bān) 仲裁(cái)
B.刹那(shà) 翘首(qiáo) 悄然(qiǎo) 屏息(bǐng)[
C.凛冽(liè) 着舰(zhuó) 娴熟(xián) 镌刻(juān)
D.巨额(é) 咆哮(páo) 轨迹(guǐ) 舰艉(wēi)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惊心动魄 振耳欲聋 白手起家 无怨无悔
B.一丝不苟 屏息敛声 摧枯拉朽 殚经竭虑
C.如梦初醒 沉静自若 英勇善战 从容不迫
D.眼花瞭乱 空空荡荡 锐不可当 万众瞩目
3.选择一组正确的词语填入句中的横线上( )(2分)
(1)我军前锋,业已________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2)1896年诺贝尔逝世,这笔巨款用来________诺贝尔奖金。
(3)1.7秒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________地展示身体优美的线条。
(4)阻拦索安全观察员手持专业工具,________地对阻拦索做最后一次检查。
A.切断 设立 镇定自如 一丝不苟
B.隔断 建设 亭亭玉立 兢兢业业
C.隔绝 建立 从容不迫 无微不至
D.切断 设立 从容不迫 一丝不苟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
B.她从容不迫地展示身体优美的线条。
C.这时,整个游泳场都沸腾了,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衷的赞赏。
D.大赛前夕,教练员喋喋不休地嘱咐参赛选手赛场上的注意事项。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通过设立交通安全宣传站,发放宣传材料,讲解安全常识,使市民增强了安全意识。
B.导致青少年营养不良的原因主要是偏食挑食、吃零食过多、为追求身材过度节食造成的。
C.很多人喜欢运动,但专家提醒,适量运动才能增加人体的免疫力,运动要讲究科学性。
D.除公益放鱼环节外,本届太白湖放鱼节,还有超模大赛、航空模型展演等活动。
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导语是消息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消息的躯干,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必须独立成段。
B.诺贝尔奖主要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首届诺贝尔奖是1901年颁发的。
C.《“飞天”凌空》是一篇新闻特写,主要介绍的是中国十米跳台冠军郭晶晶在印度新德里获得冠军的精彩瞬间。
D.《一着惊海天》是一篇通讯,主要报道的是我国核潜艇首次成功潜入深海的情况。
7.请从下面这则新闻中提取主要信息。(2分)
据新华社专电 这里既无风也无雨,除了不时飞落的大大小小的陨石,已经寂静了40多亿年。2018年,月球永远背向地球的那一面将首次迎来人类的着陆探测器——嫦娥四号。中国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刘彤杰,在近日举行的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上透露,中国计划于2018年5月底或6月初将嫦娥四号的中继卫星发射至地月拉格朗日点的轨道上,并在约半年后发射嫦娥四号的着陆器和巡视器,对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开展着陆巡视探测。
8.综合性学习。(8分)
阅读下面材料,请按要求答题。
支月英,2016年度感动中国人物。1980年江西奉新县边远山村教师奇缺,19岁的南昌姑娘支月英不顾家人反对,只身到离家两百多公里、海拔近千米且路不通的泥洋小学,成为一名深山女教师。36年,她从“支姐姐”到“支妈妈”,绚烂了大山里两代人的童年。
(1)【点击师坛】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内容。(2分)
(2)【礼赞师魂】支月英对山村教育的执着坚守与无私奉献,“感动中国”颁奖词曾用“你跋涉了许多路,总是围绕着大山;吃了很多苦,但给孩子们的都是甜”来评价她,我们还可以用哪两句古诗词名句来礼赞她?(2分)
(3)【感念师恩】为表达对母校老师的感激之情,小组自发合办一期以“感念师恩”为主题的手抄报送给老师。(4分)
①大家都在“师恩情深”栏目中写一句表达对老师感激之情的话语,请你也写一句:__ (2分)[来源:学_科_网]
②手抄报已设计了两个栏目,请你设计另外两个。(不能直接用材料和题目中的四字词语作答)(2分)[来源:学|科|网Z|X|X|K]
栏目一:师恩情深 栏目二:恩师风采[来源:学*科*网]
栏目三:_ _ 栏目四:__ _
二、阅读理解(48分)
(一)(14分)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发,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9.这则消息也是毛泽东同志写的,比《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早播发20个小时。这则消息的导语包括了四个要素: 。(4分)
10.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本消息点明渡江战斗在“二十日午夜”开始,其意义在 。(2分)
11.文中哪些词语描述国民党反动派防线崩溃?哪些词语描述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4分)
这则消息中,作者对人民解放军的看法是什么?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二)(14分)
书香过大年,日照市民图书馆里读书热
徐忠彪
①大众网日照2月8日讯 (记者张丽)猴年春节不少日照市民选择了到图书馆读书作为度过春节的新方式。据统计,8日当天,日照图书馆累计入馆人次千余人。
②春节假期,除了购物与旅游外,静下心来阅读书籍正成为不少人的休闲选择,而日照图书馆随着开馆后迎来的首个春节假期,更是点燃了日照市民们的阅读热情。8日下午,记者在市图书馆看到,一楼大厅悬挂着一串串红红的灯笼,为图书馆增添了浓浓的节日气氛。无论是在图书馆一楼还是三楼,各个阅读区的读者都不少。尤其是在三楼的成人阅读区,大片的阅读休息区域被市民“占领”。
③“孙女的爸妈上班,我带着孙女来看书。”在儿童阅读区,65岁的宋进尚正在陪着4岁的小孙女读书。宋进尚告诉记者,假期还是要把时间充分利用起来,他希望带着孙女从小多培养爱阅读的好习惯,来图书馆看看书多学知识。
④“今年老师给我们布置了读书任务,列下很多名单,正好可以来图书馆借书了。”今年正在日照开发区兰州路小学读三年级的陈祥鹏还是第一次到图书馆,找到要借的图书,陈祥鹏迫不及待地在少年阅读区外的休息椅上津津有味地读起来:《神秘岛》《吹牛大王历险记》《永远讲不完的故事》……陈祥鹏的父亲告诉记者,从明天开始就要带儿子四处走亲戚串门,这样儿子就可以在走亲戚之余,灵活利用时间多读课外书。
⑤春节假期,市民的读书热情高涨。据了解,为了满足市民阅读需求,猴年春节日照图书馆春节假期持续开馆,同时还特意新上架了金庸、古龙等武侠全套图书。在图书馆三楼阅读区工作的人员张金花,一边整理着新上架的图书,一边忙着在入口处随时做引导。张金花告诉记者,因为春节从腊月二十九到正月初二,连续三天加班,这也是她第一次大年初一没有给亲戚朋友拜年。得知是记者正在采访,张金花特意跟记者嘱咐道,“很多人会在书上乱写乱画”,她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市民文明读书、文明借书,尤其是一些图书馆的条例规定,建议市民在借阅之前仔细了解。
⑥除了借阅图书,还有不少孩子、市民选择在图书馆自助选片看电影。68岁的市民王女士在电影播放自助机前刚刚看完《集结号》,王女士告诉记者,家住在图书馆附近的荣誉世家小区,非常方便。平时只要有空闲时间,就会带着孙女来图书馆。
⑦据了解,春节期间,日照图书馆每日开馆时间为上午九点到下午四点,工作人员轮班上岗,确保市民度过一个书香春节。
13.这则新闻的导语是什么?(2分)
14.结合语境,比较“占领”一词在下列句中的意思,并分析其不同的表达作用。(4分)[来源:学科网]
(1)尤其是在三楼的成人阅读区,大片的阅读休息区域被市民“占领”。
(2)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
15.对于此则新闻中报道的“书香春节”这一现象,你怎样评价?(4分)
16.新闻中说“很多人会在书上乱写乱画”,请你在图书馆阅读区张贴一则温馨提示语,提醒读者不要在书上乱写乱画。(4分)
(三)(20分)
最暖心的事
(美国)鲍勃·布劳顿
①十年前,我从得克萨斯州的乡村来到纽约开出租车谋生。开的士会碰到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幽默诙谐,有的人失意忧郁,还有的人自命不凡。但让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一个老太太。
②那是今年5月份第2个星期日的深夜,我接到城郊的一个要车的电话。我想,也许是一些参加完晚会的人,或是某个刚赶到这个城市过母亲节的人。
③我到达目的地时是3点30分。一个破败的公寓楼黑黢黢地立在我的眼前,只有一楼有一个房间透出一点灯光。这种情况下,大多数司机顶多只会按一两声喇叭,稍等片刻,然后开车走人。因为这个时间和地点时常会出现治安问题。然而,我也知道这个时间在这样的地方打车不易,再说也许这个客人有点困难需要我帮一把手呢。于是,我走到亮灯的那户人家敲了敲门。
④“等一会儿。”回答我的是一个苍老虚弱的声音。我听到屋内有什么东西在地上拖动。隔了好久,门开了,一个80多岁的瘦小的老太太吃力地拖着一个萨斯包走了出来。她身穿一件印第安大花布上衣,头戴一顶圆桶形帽子,帽子上还罩了一条面纱,活脱脱是一个上世纪四十年代好莱坞电影里走出的人物。
⑤“你能帮我拎一下包吗?”她说。我先将她的包拎上车子,然后又回头搀扶着她。她走得很慢,边走边对我感谢不尽。
⑥“这没什么。”我说,“我这是为我的客人服务。再说,我希望我的妈妈在外面也能得到同样的服务。”
⑦“你真是一个好人。”她说。进了车子,她给了我一个地址,问:“能不能从城里走?我很想再看看这座城市……”
⑧“能,不过这就不是最近的路了。”我答道。
⑨“这不要紧。”她说,“我不着急。我是菲奥娜小姐,不过人们都叫我菲奥娜太太,是去圣洛安敬老院。”
⑩我从后视镜中看了她一眼。菲奥娜太太的眼窝里有一滴亮晶晶的东西。“我孤寡一人。”她继续说道,“医生说,我剩下的时间不多了。不然我不会去的。”
?我悄悄地伸手关掉了计程表。经过城里的路程一刻钟就能走完,然而我们却花了足足有两个多小时,因为她一会儿让我慢行,一会儿让我停车,还不时地讲着话。菲奥娜太太指着一座大楼,告诉我她曾在这儿干过电梯操作员的工作。在经过一个居民区时,她说她和丈夫结婚的新房就是在这里。她要我将车子在一个商场前停了一会儿。她说这里曾是个舞厅,年轻时她在舞厅当过舞蹈指导老师。有时,她会让我在某一个地方放慢速度,然后默默凝视前方,一句话也不说。
?当第一缕阳光露出地平线的时候,菲奥娜太太这才说:“我累了。走吧。”
?车子来到了她要去的圣洛安敬老院前。敬老院的两个工作人员正在等着我们,工作人员说:“这位老太太一直不肯来敬老院,现在她患了肺癌,才同意来敬老院,而且必须在今年的母亲节来敬老院。”工作人员说着给她推来了轮椅。
?“我应该付给你多少钱?”菲奥娜太太取出钱包问我。
?“不要钱。”我答道。
?“你也要养家。”菲奥娜说。
?“还有其他客人呢。”我说,接着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弯下腰拥抱了她。她紧紧地抱住我。“你给了一个老太太一小会儿快乐的时光。”她说,“谢谢你。”
?我最后握了一握她的手,然后走向暗淡的晨曦。我的身后响起了关门的声音。这是一个即将结束的生命发出的声音。一路上,我在想,如果今天带菲奥娜太太的是一个脾气急躁没有耐心的司机,如果我在公寓楼前按一二声喇叭后就把车开走,又会是怎样一种情形呢?
?我做的这件事情似乎微不足道,但是现在想起来,却是我一生中最暖心的一件事情。
17.本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请抓住关键要素,用一两句话概括故事内容。(4分)
18.阅读第?段,仔细揣摩并分析菲奥娜太太经过城里这两个多小时的心理感受。(4分)
19.本文运用了细节描写的方法,请从文中找出关于菲奥娜老太太的两处细节描写,简要分析这些细节的丰富内涵。(4分)
20.文章题目为“最暖心的事”,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暖心”的理解。(4分)
21.读罢此文,你在为人处世或者对人生的认识方面产生了哪些感悟?请用凝练的语言写出来。(4分)
三、写作(50分)
22.请以《那一幕,让我_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提示:横线上可以填“难以忘怀”“懊悔不已”“难过”“感动”等词语。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自选;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可能泄漏考生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溃退(kuì) 遗嘱(shǔ) 颁发(bān) 仲裁(cái)
B.刹那(shà) 翘首(qiáo) 悄然(qiǎo) 屏息(bǐng)
C.凛冽(liè) 着舰(zhuó) 娴熟(xián) 镌刻(juān)
D.巨额(é) 咆哮(páo) 轨迹(guǐ) 舰艉(wēi)
【答案】C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做注音题,要熟悉汉语拼音规则,同时可根据形声字的声旁来推断它的读音。A项,“嘱”应读“zhǔ”;B项,“刹”应读“chà”;D项,“艉”应读“wěi”。 学科#网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惊心动魄 振耳欲聋 白手起家 无怨无悔
B.一丝不苟 屏息敛声 摧枯拉朽 殚经竭虑
C.如梦初醒 沉静自若 英勇善战 从容不迫
D.眼花瞭乱 空空荡荡 锐不可当 万众瞩目
【答案】C
【解析】
3.选择一组正确的词语填入句中的横线上( )(2分)
(1)我军前锋,业已________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2)1896年诺贝尔逝世,这笔巨款用来________诺贝尔奖金。
(3)1.7秒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________地展示身体优美的线条。
(4)阻拦索安全观察员手持专业工具,________地对阻拦索做最后一次检查。
A.切断 设立 镇定自如 一丝不苟
B.隔断 建设 亭亭玉立 兢兢业业
C.隔绝 建立 从容不迫 无微不至
D.切断 设立 从容不迫 一丝不苟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结合语境选词填空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及常用用法,再次弄清词语的感彩,尤其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字词含义的变化,辨析作答。“切断”意思是断绝敌人的退路,符合语境;“设立”意思是“成立、建立”,符合语境;“从容不迫”意思是不慌不忙,沉着镇定,符合语境;“一丝不苟”形容做什么事都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符合语境。故选D。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
B.她从容不迫地展示身体优美的线条。
C.这时,整个游泳场都沸腾了,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衷的赞赏。
D.大赛前夕,教练员喋喋不休地嘱咐参赛选手赛场上的注意事项。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学生要明确成语的意思及用法,在具体语境中体会成语使用的正确与否。成语在句中要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要和句子所表达的感彩相一致。D项“喋喋不休”形容唠唠叨叨,说个没完,,多含贬义,用在此处褒贬失当。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通过设立交通安全宣传站,发放宣传材料,讲解安全常识,使市民增强了安全意识。
B.导致青少年营养不良的原因主要是偏食挑食、吃零食过多、为追求身材过度节食造成的。
C.很多人喜欢运动,但专家提醒,适量运动才能增加人体的免疫力,运动要讲究科学性。
D.除公益放鱼环节外,本届太白湖放鱼节,还有超模大赛、航空模型展演等活动。
【答案】D[
【解析】
点睛:常见的病句类型(1)搭配不当。句子成分的搭配不当包括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定语、状语、补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及关联词搭配不当。(2)成分残缺。成分残缺,常见的有缺主语、缺谓语、缺宾语和必要的修饰限制语。(3)重复多余。句子结构完整,句意清晰,仍使用了不必要的词语作句子的成分,也叫赘余。常见的情况有:第一,语法成分重复;第二,语意堆砌。(4)语序不当。语序不当是多种多样的,要结合语意、语言结构等灵活分析。常见的情况有:词语的前后顺序排列不当;修饰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多层修饰语语序不当;不符合语言习惯;关联词语位置不当。(5)句式杂糅。句式杂糅指把两个意思或两种句式杂糅在一句之中,造成结构混乱,意思不清。(6)句意歧义。所谓有歧义的句子,是指失去了确定性,可以这样理解,也可以那样理解的句子。(7)不合事理。不合事理是指在表述中,或违反人们的逻辑思维,或违背客观现实情况,或前后矛盾,或顾此失彼等,造成不合事理。(8)用词不当。用词不当包括词性使用不当,词义使用不当,词的感彩使用不当等等。
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导语是消息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消息的躯干,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必须独立成段。
B.诺贝尔奖主要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首届诺贝尔奖是1901年颁发的。
C.《“飞天”凌空》是一篇新闻特写,主要介绍的是中国十米跳台冠军郭晶晶在印度新德里获得冠军的精彩瞬间。
D.《一着惊海天》是一篇通讯,主要报道的是我国核潜艇首次成功潜入深海的情况。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对于课本上的课文,尤其是所收录的名作家的文章,不仅
7.请从下面这则新闻中提取主要信息。(2分)
据新华社专电 这里既无风也无雨,除了不时飞落的大大小小的陨石,已经寂静了40多亿年。2018年,月球永远背向地球的那一面将首次迎来人类的着陆探测器——嫦娥四号。中国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刘彤杰,在近日举行的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上透露,中国计划于2018年5月底或6月初将嫦娥四号的中继卫星发射至地月拉格朗日点的轨道上,并在约半年后发射嫦娥四号的着陆器和巡视器,对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开展着陆巡视探测。
【答案】示例:嫦娥四号将去月球南极
【解析】
试题分析: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概括新闻主要内容。该题是中考中的常见题型,要求在阅读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能将主要信息提取出来进行概括表达。事件报道,筛选信息时要把握关键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或结果。然后将其组成一个陈述句。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8.综合性学习。(8分)[来源:Z|xx|k.Com]
阅读下面材料,请按要求答题。
支月英,2016年度感动中国人物。1980年江西奉新县边远山村教师奇缺,19岁的南昌姑娘支月英不顾家人反对,只身到离家两百多公里、海拔近千米且路不通的泥洋小学,成为一名深山女教师。36年,她从“支姐姐”到“支妈妈”,绚烂了大山里两代人的童年。
(1)【点击师坛】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内容。(2分)
(2)【礼赞师魂】支月英对山村教育的执着坚守与无私奉献,“感动中国”颁奖词曾用“你跋涉了许多路,总是围绕着大山;吃了很多苦,但给孩子们的都是甜”来评价她,我们还可以用哪两句古诗词名句来礼赞她?(2分)
(3)【感念师恩】为表达对母校老师的感激之情,小组自发合办一期以“感念师恩”为主题的手抄报送给老师。(4分)]
①大家都在“师恩情深”栏目中写一句表达对老师感激之情的话语,请你也写一句:__ (2分)
②手抄报已设计了两个栏目,请你设计另外两个。(不能直接用材料和题目中的四字词语作答)(2分)
栏目一:师恩情深 栏目二:恩师风采
栏目三:_ _ 栏目四:__ _[来源:学。科。网]
【答案】
(1)支月英扎根乡村教育36年。 学科@网
(2)答案示例:①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②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①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老师,您辛苦了!②师生剪影 师生故事 课堂风景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概括能力。概括式要注意记叙文的六要素的提取,先提炼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的概括和表达能力和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第(1)小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表达出对老师的感激、感恩之情即可;第(2)题是常考题目,学生解答时,需要结合栏目的特点,提取归纳栏目的主要内容和现实意义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二、阅读理解(48分)
(一)(14分)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发,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9.这则消息也是毛泽东同志写的,比《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早播发20个小时。这则消息的导语包括了四个要素: 。(4分)
10.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本消息点明渡江战斗在“二十日午夜”开始,其意义在 。(2分)
11.文中哪些词语描述国民党反动派防线崩溃?哪些词语描述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4分)
这则消息中,作者对人民解放军的看法是什么?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案】
9.人物:人民解放军;时间:二十一日;人数:大约三十万人;事件:渡过长江
10.渡江战役的正义性
11.摧枯拉朽、毫无斗志、纷纷溃退;万船齐发、占领、进击、英雄式的战斗
12.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表达了作者对人民解放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高度赞扬。 学科¥网
【解析】
9.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新闻文体的了解情况。新闻组成: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标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0.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句子含义的分析能力。首先要仔细阅读文段,然后抓住关键词句分析作答。文中点明渡江战斗在“二十日午夜”开始,意在点明渡江战役的正义性。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记叙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的赏析能力。记叙类文章常用有较强表现力的词语来表现人物性格或景物特征, 赏析时应扣住词义,准确理解语言环境中词语在表现人物特点、景物特征中的具体作用,体会其用语精妙之处。
考点: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考点: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二)(14分)
书香过大年,日照市民图书馆里读书热
徐忠彪
①大众网日照2月8日讯 (记者张丽)猴年春节不少日照市民选择了到图书馆读书作为度过春节的新方式。据统计,8日当天,日照图书馆累计入馆人次千余人。
②春节假期,除了购物与旅游外,静下心来阅读书籍正成为不少人的休闲选择,而日照图书馆随着开馆后迎来的首个春节假期,更是点燃了日照市民们的阅读热情。8日下午,记者在市图书馆看到,一楼大厅悬挂着一串串红红的灯笼,为图书馆增添了浓浓的节日气氛。无论是在图书馆一楼还是三楼,各个阅读区的读者都不少。尤其是在三楼的成人阅读区,大片的阅读休息区域被市民“占领”。
③“孙女的爸妈上班,我带着孙女来看书。”在儿童阅读区,65岁的宋进尚正在陪着4岁的小孙女读书。宋进尚告诉记者,假期还是要把时间充分利用起来,他希望带着孙女从小多培养爱阅读的好习惯,来图书馆看看书多学知识。
④“今年老师给我们布置了读书任务,列下很多名单,正好可以来图书馆借书了。”今年正在日照开发区兰州路小学读三年级的陈祥鹏还是第一次到图书馆,找到要借的图书,陈祥鹏迫不及待地在少年阅读区外的休息椅上津津有味地读起来:《神秘岛》《吹牛大王历险记》《永远讲不完的故事》……陈祥鹏的父亲告诉记者,从明天开始就要带儿子四处走亲戚串门,这样儿子就可以在走亲戚之余,灵活利用时间多读课外书。
⑤春节假期,市民的读书热情高涨。据了解,为了满足市民阅读需求,猴年春节日照图书馆春节假期持续开馆,同时还特意新上架了金庸、古龙等武侠全套图书。在图书馆三楼阅读区工作的人员张金花,一边整理着新上架的图书,一边忙着在入口处随时做引导。张金花告诉记者,因为春节从腊月二十九到正月初二,连续三天加班,这也是她第一次大年初一没有给亲戚朋友拜年。得知是记者正在采访,张金花特意跟记者嘱咐道,“很多人会在书上乱写乱画”,她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市民文明读书、文明借书,尤其是一些图书馆的条例规定,建议市民在借阅之前仔细了解。
⑥除了借阅图书,还有不少孩子、市民选择在图书馆自助选片看电影。68岁的市民王女士在电影播放自助机前刚刚看完《集结号》,王女士告诉记者,家住在图书馆附近的荣誉世家小区,非常方便。平时只要有空闲时间,就会带着孙女来图书馆。
⑦据了解,春节期间,日照图书馆每日开馆时间为上午九点到下午四点,工作人员轮班上岗,确保市民度过一个书香春节。
13.这则新闻的导语是什么?(2分)
14.结合语境,比较“占领”一词在下列句中的意思,并分析其不同的表达作用。(4分)
(1)尤其是在三楼的成人阅读区,大片的阅读休息区域被市民“占领”。
(2)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
15.对于此则新闻中报道的“书香春节”这一现象,你怎样评价?(4分)
16.新闻中说“很多人会在书上乱写乱画”,请你在图书馆阅读区张贴一则温馨提示语,提醒读者不要在书上乱写乱画。(4分)
【答案】
13.猴年春节不少日照市民选择了到图书馆读书作为度过春节的新方式。
14.(1)这里的意思是“占据”,大词小用,风趣幽默,含蓄委婉地赞扬了广大市民高涨的阅读热情。
(2)意思是“以武力占有对方控制的土地”,具体准确地表现了我军英勇顽强、摧枯拉朽的战斗力。
15.示例:我认为“书香春节”这一现象值得肯定与赞扬。这表现了当前人们健康的过节、休闲方式和对知识的尊重与渴求。(意近即可) 学#科网
16.示例一:文明阅读,请勿涂鸦。示例二:请爱护书籍,就像爱护我们的脸一样。
【解析】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记叙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的赏析能力。记叙类文章常用有较强表现力的词语来表现人物性格或景物特征, 赏析时应扣住词义,准确理解语言环境中词语在表现人物特点、景物特征中的具体作用,体会其用语精妙之处。根据句子的意思分别理解“占领”的含义作答即可。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试题分析:这类开放性题目要写出自己的独到见解,表达要准确。答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紧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谈;二是要点要齐全,要多角度思考;三是推敲用语,力求用语准确、简明、规范。此题应该从正面来谈,表达对“书香春节”的肯定与赞扬。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16.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拟写宣传标语的基本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学生准确细致理清材料的基本意图,本题要求学生针对“很多人会在书上乱写乱画”这一现象进行宣传标语的拟写,用来劝导人们遵守社会公德。表达时要注意宣传标语的特点,注意语言表达要简明。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三)(20分)
最暖心的事
(美国)鲍勃·布劳顿
①十年前,我从得克萨斯州的乡村来到纽约开出租车谋生。开的士会碰到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幽默诙谐,有的人失意忧郁,还有的人自命不凡。但让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一个老太太。
②那是今年5月份第2个星期日的深夜,我接到城郊的一个要车的电话。我想,也许是一些参加完晚会的人,或是某个刚赶到这个城市过母亲节的人。
③我到达目的地时是3点30分。一个破败的公寓楼黑黢黢地立在我的眼前,只有一楼有一个房间透出一点灯光。这种情况下,大多数司机顶多只会按一两声喇叭,稍等片刻,然后开车走人。因为这个时间和地点时常会出现治安问题。然而,我也知道这个时间在这样的地方打车不易,再说也许这个客人有点困难需要我帮一把手呢。于是,我走到亮灯的那户人家敲了敲门。
④“等一会儿。”回答我的是一个苍老虚弱的声音。我听到屋内有什么东西在地上拖动。隔了好久,门开了,一个80多岁的瘦小的老太太吃力地拖着一个萨斯包走了出来。她身穿一件印第安大花布上衣,头戴一顶圆桶形帽子,帽子上还罩了一条面纱,活脱脱是一个上世纪四十年代好莱坞电影里走出的人物。
⑤“你能帮我拎一下包吗?”她说。我先将她的包拎上车子,然后又回头搀扶着她。她走得很慢,边走边对我感谢不尽。
⑥“这没什么。”我说,“我这是为我的客人服务。再说,我希望我的妈妈在外面也能得到同样的服务。”
⑦“你真是一个好人。”她说。进了车子,她给了我一个地址,问:“能不能从城里走?我很想再看看这座城市……”
⑧“能,不过这就不是最近的路了。”我答道。
⑨“这不要紧。”她说,“我不着急。我是菲奥娜小姐,不过人们都叫我菲奥娜太太,是去圣洛安敬老院。”
⑩我从后视镜中看了她一眼。菲奥娜太太的眼窝里有一滴亮晶晶的东西。“我孤寡一人。”她继续说道,“医生说,我剩下的时间不多了。不然我不会去的。”
?我悄悄地伸手关掉了计程表。经过城里的路程一刻钟就能走完,然而我们却花了足足有两个多小时,因为她一会儿让我慢行,一会儿让我停车,还不时地讲着话。菲奥娜太太指着一座大楼,告诉我她曾在这儿干过电梯操作员的工作。在经过一个居民区时,她说她和丈夫结婚的新房就是在这里。她要我将车子在一个商场前停了一会儿。她说这里曾是个舞厅,年轻时她在舞厅当过舞蹈指导老师。有时,她会让我在某一个地方放慢速度,然后默默凝视前方,一句话也不说。[来源:学&科&网]
?当第一缕阳光露出地平线的时候,菲奥娜太太这才说:“我累了。走吧。”
?车子来到了她要去的圣洛安敬老院前。敬老院的两个工作人员正在等着我们,工作人员说:“这位老太太一直不肯来敬老院,现在她患了肺癌,才同意来敬老院,而且必须在今年的母亲节来敬老院。”工作人员说着给她推来了轮椅。
?“我应该付给你多少钱?”菲奥娜太太取出钱包问我。
?“不要钱。”我答道。
?“你也要养家。”菲奥娜说。
?“还有其他客人呢。”我说,接着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弯下腰拥抱了她。她紧紧地抱住我。“你给了一个老太太一小会儿快乐的时光。”她说,“谢谢你。”
?我最后握了一握她的手,然后走向暗淡的晨曦。我的身后响起了关门的声音。这是一个即将结束的生命发出的声音。一路上,我在想,如果今天带菲奥娜太太的是一个脾气急躁没有耐心的司机,如果我在公寓楼前按一二声喇叭后就把车开走,又会是怎样一种情形呢?
?我做的这件事情似乎微不足道,但是现在想起来,却是我一生中最暖心的一件事情。
17.本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请抓住关键要素,用一两句话概括故事内容。(4分)
18.阅读第?段,仔细揣摩并分析菲奥娜太太经过城里这两个多小时的心理感受。(4分)
19.本文运用了细节描写的方法,请从文中找出关于菲奥娜老太太的两处细节描写,简要分析这些细节的丰富内涵。(4分)
20.文章题目为“最暖心的事”,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暖心”的理解。(4分)
21.读罢此文,你在为人处世或者对人生的认识方面产生了哪些感悟?请用凝练的语言写出来。(4分)
【答案】
17.“我”在母亲节深夜送一个即将告别生命的老人到敬老院时,满足她的每一个愿望(或送她到她想去的任何地方),最后到达目的地,不收她的出租车费,还给了她一个拥抱,她感到很快乐,“我”也感到很温暖。(或者:我送一个即将告别人生的孤寡老人到敬老院时,满足她的每一个愿望并不收费,使她感受到了生命最后时刻的温暖。)
18.对过去美好生活的眷念和对生命的不舍。
19.作者对老太太的外貌(肖像)、神态作了细致描写,写老太太穿戴过于花哨,以及沉浸在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的神态(或“默默凝视”的神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老太太热爱生活(或爱美),对年轻时代美好生活的眷念(或怀念),表达了作者对老太太的怜悯、欣赏和爱心。
20.暖心:菲奥娜太太在生命结束前得到了一个出租车司机的关怀和帮助,她感到快乐和温暖;“我”帮助了一个生命即将结束的老太太,“我”感到温暖。
21.示例:①对待弱势群体要友善、有耐心;②在生活中多做一些“微不足道的能帮助人的小事”,也许会给别人带去很大的温暖。
【解析】
17.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根据人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8.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人物心理活动分析。心理活动的揣摩是要在细致地了解故事情节,理解人物的处境、性格的基础上来完成得。语言的组织要条理。在经过城里两个多小时过程中,菲奥娜太太回忆了自己过去的美好生活,表达了对生命的不舍。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19.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人物细节描写分析。人物细节描写主要包括: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
考点:分析作品描写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0.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标题中关键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关键要理解词语的本义,分析语境义,然后联系作品内容和作者感情去推断其具体含义。“暖心”可理解为:菲奥娜太太在生命结束前得到了一个出租车司机的关怀和帮助,她感到快乐和温暖;“我”帮助了一个生命即将结束的老太太,“我”感到温暖。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学科%网
2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阅读感悟与启示。完成阅读感悟启示题,要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并结合生活实际阐述理由。注意表述流畅,语言要简洁明了,最好能做到有创意的表达。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三、写作(50分)
22.请以《那一幕,让我_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提示:横线上可以填“难以忘怀”“懊悔不已”“难过”“感动”等词语。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自选;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可能泄漏考生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答案】
那一幕,我难以忘怀
一个人,一个笑,一种幸福。
或许小孩的心总是满满的吧,因为他们懂得知足。
有人对我说,人常常忽略周围时常存在的东西,我想这句话说得很对。
走过这熟悉的路,很缓慢。并不是颇有兴致地欣赏路旁的风景,而是在思考着一些琐碎却又扰心的事。不知路边的玉兰花已幽然绽放,清香而淡雅的香气早已芬芳了一片天。还在个人的世界里抱怨着,发泄着。头脑里浮现着的是怎样也不满意的分数,心里抱怨的是不称意不公的事情。越想越不如意的东西黑压压地一片盖了过来,胸口堵得慌。被遗忘的玉兰开得越发灿烂,似乎要用她的美唤醒沉思中的我。而我被困于不知足的沼泽,痛苦使得我对周围的美全然不知。玉兰很努力,却无奈于不能用有声的方式拉回我的思绪。
一阵风伴随着小孩儿玲玲的笑声,驻足,本能地望回一望。一对朝气蓬发的母女俩手牵手向前走来。小女孩儿指指这儿,再指指那儿,和她妈妈饶有兴趣地谈论着。似乎嗅到了芬芳,小女孩儿抬头一望,顿时眼前一亮。脱开牵着的手,跑到了我的前面,一株玉兰灿烂绽放的地方。是的,没错,玉兰花开了。她转身,手指着一片怒放的玉兰,笑着对后面的妈妈说:“妈妈,玉兰花开了!”。真真确确的,我看得很清楚,一个漂亮的弧度扬起在她嘴角,美美的,甜甜的,就像她身旁开得正盛的玉兰。捕捉到一个笑的镜头,它很简单,却表达了小姑娘内心的幸福和满足。而我,再一次这样笑时,却有些僵硬,一些东西还是无法释怀。下一次真切而自然的笑大概应该是学会知足的时候吧。
心中永不泛黄的笑,那一幕,我难以忘怀。夹杂着玉兰芬芳的风又一次拂过我的心。
【解析】
试题分析:这个题目不难,甚至可以说是非常好写,灵活一点的同学,甚至可以把以前写熟的话题作
考点:按要求写作。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