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第四单元区域经济发展训练卷(二)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2019学年第四单元区域经济发展训练卷(二)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8-09-19 11:14: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四单元训练卷
地 理 (二)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东北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的主要原因是( )
A.耕地面积小,不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B.宜农荒地多
C.人少地多,人均耕地广 D.红壤肥沃
2.下列关于东北地区自然条件及其对农业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黑土、黑垆土广泛分布
B.西部高原由于距海较远,降水很少,形成荒漠
C.农作物生长容易受到低温冷害的影响
D.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
3.东北大部分地区气候和农作物的生长季节是( )
A.温带大陆性气候,4月~10月
B.温带季风气候4月~10月
C.温带季风气候,3月~6月
D.温带大陆性气候,11月~次年3月
湿地是人类珍贵的自然遗产,我国近年在东北开展了20多项湿地保护示范工程,对约530万公顷的湿地进行保护。读图,回答4~6题。
4.三江平原沼泽面积广的原因是( )
①东北地区寒冷的气候和冻土的发育,使土壤中的水分不易排干
②降水较少,但洼地积水
③地势低平,雨水较多,每当夏季,水洼连串
④荒地多,人为影响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建国后,东北湿地由“北大荒”变成“北大仓”,而环境问题也突现出来。下列环境问题与其不相关的是( )
A.土地盐碱化 B.物种骤减 C.酸雨加重 D.沙暴增加
6.东北地区今后粮食增产的根本途径是( )
A.发挥现有耕地的生产潜力,提高单产
B.积极开垦荒地
C.实现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D.改变耕作制度,实现一年三熟
北纬45度向南至北纬40度之间的狭长地带,是农业科学界普遍认同的出产优质粳稻的最佳气候区,吉林相比纬度更高的黑龙江和纬度更低的辽宁,稻谷的优质达标率略胜一筹。吉林的农民崔某,有3000公顷左右的水稻基地。靠北的1000多公顷土地是旱地改水田,靠抽取地下水灌溉,靠南的原本就为水田,用河水灌溉。前几年,都种上了纯种“稻花香2号”,但用靠北水田种植的稻谷做出的米饭稍差了几分甘润。据此回答7~9题。
7.吉林与辽宁、黑龙江比,出产优质粳稻的更佳条件分别是( )
A.土壤肥沃、光照充足 B.灌溉水源充足、土壤肥沃
C.光照条件优越、热量条件较好 D.昼夜温差大、生长周期长
8.吉林农民崔某,用靠北水田种植的稻谷做出的米饭稍差了几分甘润,原因是( )
A.旱地改水田,土壤条件变差 B.地下水灌溉,水温较低
C.纬度较高,气温较低 D.海拔较高,气温较低
9.为了优质粳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树立品牌意识 ②加大科技的投入 ③建电站增加地温 ④成立合作机构 ⑤兴修水利工程
A.①②③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读美国农业分布图,回答10~11题。
10.图中带标号的四个地区中,种植粮食作物相同而播种时间不同的是
( )
A.①与② B.①与③ C.②与④ D.③与④
11.影响图中①附近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A.市场 B.交通 C.气候 D.土壤
下图是美国农业带分布图,读图,据此完成12~14题。
12.①农业带形成的主要原因( )
A.农业专门化布局,临近大城市
B.气候湿冷,利于多汁牧草生长
C.在五大湖周围,交通便利
D.土地贫瘠,不利于农作物生长
13.②③农业带形成的条件有( )
①大部分属温带和亚热带,水热条件配合较好
②中部是广阔的平原,地势平坦开阔
③有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提供充足的水源
④肥沃(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区之一)
⑤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经济效益对农业区域专门化起决定性作用
⑥完整而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有利于农产品的流通和出口,促进了生产区域专门化的发展
A.①②③⑤ B.②③⑤⑥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
14.关于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可以被我国借鉴的是( )
A.全国推广限耕政策 B.全国推广休耕政策
C.全国推广农业生态保护政策 D.大力开发可耕地资源
“十二五”期间,依据国家区域发展新棋局,要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下图为长江三角洲和川渝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15~17题。
15.与川渝地区相比,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地理优势是( )
①资金充足 ②矿产、水力等资源丰富 ③土地和用工成本低 ④技术力量雄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为推动长江流域的综合开发,“西电东送”工程中川渝地区应重点开发的能源是( )
A.水能 B.煤炭、天然气
C.核能 D.太阳能
17.在与长江三角洲产业分工协作方面,川渝地区应重点发展( )
A.原料重化工业、现代农业、旅游业
B.机械制造、服装制造、国际金融
C.国际金融、文化创意、对外贸易
D.高端装备制造、临空经济、现代物流业
在我国,从城镇回农村创业已成为一种潮流。农业部数据显示,近年来从农村流向城镇的各类人员返乡创业人数累计达570多万,其中农民工返乡创业累计达450万人,这些“归雁”对活跃农村经济发挥了独特作用,成为我国经济的一个新亮点。据此完成18~20题。
18.在我国,“归雁”经济出现的主要原因有( )
①原就业地的生活压力较大 ②“归雁”地政府扶持力度的增强 ③家乡气候条件的改善 ④原就业地医疗卫生水平的下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9.“归雁”经济对“归雁”地带来的影响可能有( )
A.城市环境污染加剧
B.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
C.城市失业率提高
D.乡村土地撂荒,无人耕种
20.“归雁”经济创业者们具有的优势是( )
A.市场竞争意识强,营销渠道广
B.创业理念先进,愿望强烈
C.具有务工、经商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D.拥有广阔的融资渠道
江苏是我国城市化发展较快的省区之一,据此回答21~23题。
21.在江苏省内,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是( )
A.北部地区 B.南部地区
C.中部地区 D.北部和中部地区
22.下图是我国四个不同地区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其中代表江苏省的是
( )
A.A B.B C.C D.D
23.近年来,外商的投资逐步从珠三角地区转移到江苏省。对比珠三角地区,江苏省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
A.丰富的矿产资源 B.较高的科技水平
C.国家对外开放政策 D.海外华侨的大规模投资
受多种因素的制约,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后劲日显不足,而且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据此完成24~25题。
24.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包括( )
A.产业升级面临困难 B.城市建设相对滞后
C.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D.产业转移日渐加强
25.下面几种区域城市化典型模式中属于珠江三角洲的是( )
A.小商品经营→个体私营企业→工业化→城市化
B.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
C.对外开放→外资企业建立→工业化→城市化
D.森林、矿产资源开发→国有大中型企业→工业化→城市化
第Ⅱ卷(非选择题)
本卷共4道题,共50分。
26.读东北图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列表对比两地农业生产特征。
(2)长江三角洲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其原因。
27.读美国农业专门化地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专门化地带的名称:
A、 ;C、 ;E、 。
(2)D农业带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有哪些。
28.读东北地区简图(图中等值线为0℃等温线),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图中乙地区的典型植被是 ,气候类型属于 。
(2)东北地区黑土广布,主要是因为气温低而导致微生物作用 (缓慢或迅速),有利于 积累。
(3)松花江出现汛期的季节依次为 和 ,两个汛期主要的补给水源分别是 和 。
(4)与丙地相比,甲地气温较 (高或低),其主要原因 。
2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材料一 “亚洲某农作物分布图(甲图)”和“美国部分农业地带分布图(乙图)”。
材料二 为研究当地农业发展状况,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甲图中①地某村进行了调查,获得如下资料:
(1)甲图中①地气候类型是 ,自然带是 ,农业地域类型是 ,简要评价该地农业发展的气候条件。
(2)根据材料二分析:该村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3)乙图中②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是 ;农业地域类型是 。
(4)美国五大湖沿岸发展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试分析该地发展该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区位条件。
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单元训练卷
地 理(二)答 案
第Ⅰ卷(选择题)
1-5 CCBCC 6-10 ACBBC 11-15 AADCB
16-20 AAABC 21-25 BCBDC
第Ⅱ卷(非选择题)
26.
【答案】(1)
(2)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地势低平(以平原为主);河湖众多(河网密布,湖泊星罗);土壤肥沃
27.
【答案】(1)小麦带(或春小麦带) 玉米带 畜牧与灌溉农业带。
(2)靠近市场;气候湿冷,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或交通便捷等。)
28.
【答案】(1)温带草原 温带大陆性气候
(2)缓慢 有机质
(3)春季 夏季 积雪融水 大气降水
(4)低 地势高
29.
【答案】(1)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季风水田农业 利: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弊:季风气候不稳定,旱涝灾害多发。
(2)人多地少、生产规模小;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
(3)玉米 商品谷物农业
(4)乳畜业 气候温凉湿润,适宜多汁牧草种植;城市密集,人口众多,市场广阔;交通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