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第六章第二节传染病及其预防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第六章第二节传染病及其预防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8-09-23 15:51: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传染病及其预防
【知识点】
1.什么是传染病?传染病的两大特点是什么?
(1)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进行传播的疾病.
(2)两大特点:具有传染性、流行性。
2.根据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常见的传染病类型分为哪些类型?
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和体表传染病
3.根据致病微生物的不同,传染病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细菌性传染病、病毒性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4.★(考点1)比较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和体表传染病?
类型
病原体原始寄生部位
传播途径
常见病类型
呼吸道传染病
呼吸道黏膜和肺
飞沫和空气
流行性感冒、肺结核、百日咳、流行性腮腺炎、麻疹
消化道传染病
消化道及其附属器官
饮水和食物
细菌性痢疾、甲型肝炎、蛔虫病、脊髓灰质炎
血液传染病
血液和淋巴
吸血节肢动物
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
体表传染病
皮肤和体表粘膜
接触传播
狂犬病、血吸虫病、破伤风、癣、淋病
5.(考点2)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是什么?
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者动物。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易感人群: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的人群。
6.★★(考点3)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有哪三条?
(1)控制传染源:如及时对传染病人隔离治疗、病死动物要深埋。
(2)切断传播途径:消灭蚊虫、生吃瓜果要洗净、不随地吐痰、饭前便后要洗手、深埋病死的动物。
(3)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不让健康人接触传染病人。
7.艾滋病(AIDS)的全称是什么?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8.引起艾滋病的病原体是什么?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9.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哪三条?
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
【巩固提高】
1.切断传播途径。
2.疟疾属于血液传染病。在日常生活中,预防疟疾的最有效方法是防止蚊虫叮咬。在有蚊季节,正确使用蚊帐、涂趋避剂、蚊香熏蚊、从事野外作业穿长袖衣裤等,防止蚊子叮咬。住在高疟区或到高疟区工作的人员要定期服用预防药,一旦出现发冷、发热的症状要及时就诊,早期进行抗疟治疗。
3.能做到不随地吐痰。痰中往往含有病原体,痰咳出来干燥后,其中的病原体就会随着尘埃漂浮在空气中,被人吸入可能会引起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