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第五章第四节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第五章第四节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8-09-23 16:13: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
【知识点】
1.(考点1)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是怎样的?
2.(考点2)视觉是怎样形成的?
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这四部分
组成了眼球的折光系统),最后落到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
物象。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将图像信息转化成神经冲动通过视神经
传给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人就产生了视觉。
注:视觉不是在眼球中产生的,而是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中产生的。
3.(考点3)近视眼是怎样形成的?如何矫正?
形成原因:晶状体过度变凸,曲度过大。甚至眼球的
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所形成的物象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近视眼可以通过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远视眼配戴凸透镜加以矫正。
4.如何预防近视眼?
读书写字的姿势要端正,眼与书之间要保持30厘米以上的距离。(2)看书1小时左右要向远处眺望一会儿。(3)要坚持做眼保健操。(4)不在强烈的或太暗的光线下看书写字;躺卧、乘车、走路时不要看书。
5.(考点4)耳的结构和功能?
耳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听小骨;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耳蜗。
6.(考点5)咽鼓管的位置和作用是怎样的?
咽鼓管连通鼓室与咽部,可以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有利于鼓膜的正常振动。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口,使咽鼓管张开,以保持鼓膜两侧大气压力平衡。鼻咽部有炎症时,易引起中耳炎,原因是病菌可以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
7.(考点6)听觉是怎样产生的?
外界的声波由耳廓收集,经外耳道传到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
8.除眼耳外,人体的其他感觉器官还有那些?作用是什么?
鼻腔上部的嗅黏膜中由许多对气味敏感的细胞;舌的味觉感受器能够感受酸、甜、苦、咸的刺激;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能够感受外界的冷、热、痛、触、压等刺激。
【巩固提高】
1.(1)听觉、嗅觉、痛觉、味觉等。(2)大脑皮层中不同的感觉神经中枢。(3)可以使人体感受环境变化,进而做出相应反应,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
2.(1)指尖对触觉最为敏感。(2)因为身体各部分的触觉感受器分布不均匀,只有针触到分布有触觉感受器的区域时,才会感到针触。(3)(针刺)→皮肤中的触觉感受器→传入神经→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和躯体运动中枢→传出神经→口、舌、唇、咽喉等处的肌肉(运动)→发出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