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通过激素的调节 公开课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2 通过激素的调节 公开课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8-09-25 16:09:48

文档简介

第2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激素调节的发现

科学家发现:狗进食后,胃便开足马力,把食物磨碎。当食物进入小肠时,胰腺马上会分泌出胰液并立刻送到小肠,和磨碎的食物混合起来,进行消化活动。

那么,食物到达小肠的消息,胰腺是怎样得到的呢?
19世纪的学术界普遍认为,胃酸刺激小肠的神经,神经将兴奋传给胰腺,使胰腺分泌胰液。
激素调节的发现
沃泰默实验
胰液的分泌是如何调节的?
胃酸刺激小肠神经,神经将兴奋传给胰腺使其分泌胰液
假设不成立,胰液的分泌不是靠神经调节的
实验没做好。这是一个十分顽固的神经反射,小肠上微小的神经难以剔除干净。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实验步骤和现象
得出结论
解释
激素调节的发现
斯他林、贝利斯实验
胰液的分泌是如何调节的?
不是神经调节,而是化学调节(受盐酸刺激,小肠黏膜产生一种化学物质,随血流到达胰腺,引起胰液分泌)
小肠黏膜+稀盐酸+砂子
提取液
狗的血液中
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支持假设,胰液的分泌是化学调节的结果
“促胰液素”
稀盐酸
狗的血液中
不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实验步骤和现象
得出结论

巴甫洛夫的感慨
“我们失去了一个发现真理的机会!”
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的方式,这就是激素调节(hormoral regulation)。

外分泌腺与内分泌腺
(1)外分泌腺是一类有导管的腺体,其分泌物通过导管排到体表或体内某些官腔,不进入血液。如:唾液腺、皮脂腺、汗腺、肠腺、胃腺、肝脏等
(2)内分泌腺是一类没有导管的腺体,其分泌物直接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到达全身。如:垂体、性腺、肾上腺、胰岛等都属于内分泌腺。
导管
血管
下丘脑
垂体
甲状腺
胸腺
肾上腺
胰腺
卵巢
睾丸
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等
分泌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等
分泌肾上腺素等
分泌雌性激素等
分泌雄性激素等
分泌甲状腺激素等
分泌胸腺激素等
其中的胰岛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等
(三)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
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促+腺体激素名称+释放激素
促 + 腺体名称 + 激素
激素
脊椎动物激素的种类、产生部位及生理作用
分泌腺 激素名称 化学
性质 作用
部位 生理作用
下丘脑 抗利尿激素 多肽 肾小管、
集合管 促进水分的重吸收
促甲状腺激
素释放激素 垂体 调节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促性腺激素
释放激素 调节垂体合成和分泌促性腺激素
分泌腺 激素名称 化学
本质 作用
部位 生理作用
垂体 生长激素 蛋

质 全身 促进生长,主要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
促甲状
腺激素 甲状腺 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发育,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促性腺激素 性腺 促进性腺的生长发育,调节性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分泌腺 激素名称 化学
本质 作用
部位 生理作用
甲状腺 甲状腺
激素 氨基酸
衍生物 全身 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尤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具有重要影响,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睾丸 雄性激素 固醇 全身 促进雄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精子的生成,激发并维持雄性的第二性征
分泌腺 激素名称 化学
本质 作用
部位 生理作用
卵巢 雌性激素 固醇 全身 促进雌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卵细胞的生成,激发并维持雌性的第二性征和正常性周期
孕激素 卵巢、
乳腺 促进子宫内膜和乳腺的生长发育,为受精卵着床和泌乳准备条件
分泌腺 激素
名称 化学
本质 作用
部位 生理作用
胰岛 B细胞 胰岛素 蛋白质 全身 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葡萄糖,促进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抑制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降低血糖浓度
A细胞 胰高血糖素 多肽 肝脏 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升高血糖浓度
胸腺 胸腺
激素 多肽 免疫
器官 调节T细胞发育、分化和成熟,同时还进入血液影响免疫器官和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资料分析
美国学者E.C.Kendall 从3t 新鲜的动物甲状腺中才提取出0.23g的甲状腺激素
30万头羊脑只能提取生长激素1g
人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只有3×10-5 ~14×10-5mg/mL
激素分泌量很少——微量
资料1:
二、激素调节的特点
资料分析
正常人每100毫升血液中生长激素的含量还不到1微克。如果该激素分泌稍微多一点,可使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成为巨人症的受害者。
生理作用显著——高效
1mg甲状腺激素可使人体产热增加4200kJ
资料2:
通过体液运输
临床上常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内分泌系统的疾病。
资料分析
资料3:
能被特定激素作用的器官、细胞就是该激素的靶器官、靶细胞。
资料分析
研究发现,甲状腺激素几乎对全身细胞都起作用,而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
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
资料4:
激素调节的特点
1、微量和高效
2、通过体液运输
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问题探究1:
饭后,大量的葡萄糖被吸收到了体内,但是正常人的血糖含量只有短暂的升高,很快就恢复正常,这是为什么?
实例一:血糖平衡的调节

血糖
0.8~1.2g/L
1.人体中血糖的来源和去向
(正常情况下)
1.6-1.8 g/L
糖尿
血糖平衡的调节
血糖平衡的调节
B细胞
A细胞
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胰岛素还能够抑制肝糖元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促进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
血糖升高
血糖的激素调节示意图
胰岛素的功能:促进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
胰高血糖素的功能:促进糖原分解、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提高血糖浓度。
血糖浓度调节的过

下丘脑某一区域
血 糖 升 高
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
胰岛 B细胞
胰岛素 分泌增多
胰岛 A细胞
血 糖 降 低
+
+
+
+
+
+
拮抗作用
协同作用
下丘脑某一区域
血 糖 升 高
胰岛 B细胞
胰岛素 分泌增多
血 糖 降 低
+
+
+
胰岛素作用结果反过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
反馈调节
在血糖调节的过程中,胰岛素的作用结果反过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胰高血糖素也如此。
像这样,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
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它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正反馈:促进原来生命活动(分娩作用、血液凝固过程等)。
负反馈:抑制原来生命活动(血糖调节、体温调节等)。
Content
(2)调节机制。
特别提醒:
①血糖平衡的调节属于神经—体液调节。参与调节的激素主要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两者表现为拮抗作用。②使血糖升高的激素有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等,使血糖下降的激素只有胰岛素。
糖尿病的“三多一少”:
(1)糖尿病患者虽血糖浓度高,但组织细胞内能量供应不足。患者总感觉饥饿而多食,多食又进一步使血糖来源增多;
(2)当血糖含量高于160—180mg/dL时,糖就从肾脏排出而出现糖尿,在排出大量糖的同时也带走了大量水分,于是会出现多尿、多尿造成体内缺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于是口渴、多饮。 (3)又由于糖氧化供能发生障碍,使得体内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加强,导致机体消瘦,体重减轻等。
治疗糖尿病必须以控制饮食、运动治疗为前提, 药物治疗。


★高血糖一定会出现糖尿吗?
★如果某人持续出现糖尿,是否就能肯定他患了糖尿病?
不一定,正常人只有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160mg/dL),才会出现糖尿。
不能肯定,因为肾脏功能发生障碍的人,其肾小管不能有效地将葡萄糖吸收到血液,也会出现持续糖尿。
正常人一次食用过多的糖也会出现糖尿。 糖尿病成因:体内胰腺分泌的胰岛素数量不足。
★出现糖尿就一定是糖尿病吗?形成原因?
思考:
★血糖的调节只有体液调节吗?
不是,血糖的调节是神经—体液调节
血糖平衡的意义
血糖的来源和去路不能保持动态平衡,血糖含量就不能维持相对稳定。
(1)血糖含量过低时,会引起头昏、心慌、四肢无力等,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死亡。 (2)血糖含量过高时,会使葡萄糖从肾脏排出,形成糖尿,造成体内营养物质流失,同样有损健康。
血糖平衡的意义
1、当血糖浓度低于50—60mg/dL时出现低血糖早期症状:头昏、心慌、出冷汗、面色苍白、四肢无力,如及时能吃一些含糖较多的食物,或是喝一杯浓糖水,就可以恢复正常。
2、当血糖浓度低于45mg/dL时出现低血糖晚期症状:惊厥和昏迷等。只要及时从静脉输入葡萄糖溶液,症状就会缓解。
3、当空腹血糖浓度高于130mg/dL时叫高血糖症,血糖浓度在130—160mg/dL时不会出现糖尿。
4、当血糖含量高于160—180mg/dL的范围时会引发糖尿病,此时,一部分葡萄糖随尿排出,出现尿中含糖现象。
意义:保证人体各种组织器官的能量供应。
情景:当你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时,你身体内几乎所有的细胞都被动员起来,共同抵御寒冷。起动员作用的是谁啊?
激素
甲状腺激素:促进生物的个体发育尤其是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加速体内物质氧化分解。
? 神经调节
? 体液调节
神经冲动
人和高等动物体内的内分泌腺由高到低有三个层次:下丘脑、垂体、被管理的某些内分泌腺。它们分泌的激素是如何调节的呢?
以人体抵御寒冷为例,讨论问题: ?? a)寒冷刺激首先作用于什么部位? ???? b)接着在三个层次上会引起什么腺体分泌何种激素?
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
寒冷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分析综合
刺激
传入神经
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散热减少
皮肤立毛肌收缩,
产生“鸡皮疙瘩”
骨骼肌不自主战栗
→产热量增加
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增加→代谢增强→产热量增加
寒冷、过度紧张等刺激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
促甲状腺激素(TSH)
甲状腺激素
促进
促进
抑制
抑制
新陈代谢,抵御寒冷
促进
负反馈
过多时
炎热
皮肤温觉感受器兴奋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分析综合
刺激
传入神经
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散热增加
汗腺分泌增多
→散热量增加
骨骼肌、内脏
大脑
下丘脑
产热
散热
动态平衡
皮肤汗腺及血管活动
体温调节
其他化学物质的调节作用
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除了激素以外,还有CO2和H+等。其中CO2是调节呼吸运动最重要的体液因素,动脉血中CO2浓度增高时,呼吸中枢活动加强,呼吸运动加强,呼吸加快加深,通气量增大;CO2浓度降低时,呼吸中枢活动下降,呼吸运动减弱或暂停,直到CO2浓度回升后,才恢复正常的呼吸运动。可见,CO2不仅调节着呼吸运动,而且血液中一定浓度的CO2也是维持呼吸中枢正常兴奋性必需的。
生长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病变
?人在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则患侏儒症。
?人在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则患巨人症。
?人在成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则患肢端肥大症。
?分泌过盛时--
新陈代谢率增高,消
瘦、血压高、心搏
快、情绪激动、有颤
抖等症状,表现为甲
亢。另眼球凸出,
称凸眼症。
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病变
?分泌不足时--
新陈代谢率下降,生长和发育都将受到影响,精神和智力及生殖器的发育都受影响。发生在幼年表现为呆小症。
?食物中缺碘,易患大脖子病
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病变
练习
1、下列有关血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血糖的来源增加,去路减少,则引起血糖升高
B.血糖的来源减少,去路增加,则引起血糖降低
C.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可降低血糖
D.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可升高血糖
2、切除胰脏的狗排出的尿液常常会吸引许多蚂蚁,这是因为( )
A.尿里含有氨基酸 B.肌糖原分解,使尿糖升高
C.狗尿中含有糖原 D.胰岛素缺乏,使狗出现糖尿
D
D
3、当人体处于饥饿状态时,下列可能发生的是( )
A.胰岛A细胞分泌加强 B.胰岛B细胞分泌加强
C.胰岛素分泌增加 D.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

4、给小白鼠注射一定剂量的胰岛素后,小白鼠进入休克状态,要使其及时恢复常态,可适量注射( )
A.甲状腺激素 B.生长激素
C.生理盐水 D.葡萄糖液
D
A
课堂教学设计 时间:
授课年级 高一 科目 生物 主备人
章节内容 2.1通过激素的调节 共__2__课时,本课时:第__1__节
学习目标 1.说出人体内分泌腺的特点、种类和它们所分泌的激素; 2.举例说明人体激素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
重难点分析 说出人体内分泌腺的特点、种类和它们所分泌的激素; 能够举例说明人体激素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及分泌异常时的表现。
教学环节设计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情景设计 问题设计 提供“问题探讨”中的材料,并逐一提出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计算, 如果仅靠血液中的葡萄糖, 运动员能跑多长时间? (2)长跑时消耗了大量的葡萄糖,你认为血糖的浓度会下降吗? (3)研究表明,在长跑过程中,尽管血糖在不断被消耗,但它的含量基本维持在0.9 g/L左右。血糖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得到补充?4)饭后,大量的葡萄糖被吸收到了体内,但是正常人的血糖含量只有短暂的升高,很快就恢复正常(投影示血糖浓度变化的坐标曲线图),这是为什么? 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二、探究活动 研究表明,血糖的含量主要是通过激素来调节和控制的,人和动物体内的温度以及水和无机盐的含量的相对稳定,都与激素密切相关。那么什么是激素呢?激素是怎么被发现的呢?提供材料(可用投影)和提出问题:胰腺能分泌胰液。胰液通过导管注入小肠,其中的酶用来消化食物。胰液的分泌是如何调节的呢?法国学者沃泰默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把稀盐酸注入狗的上段小肠肠腔内,发现会引起胰腺分泌胰液。若直接将稀盐酸注入狗的血液中则不会引起胰液的分泌。 (1)根据这个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沃泰默认为,这是由于小肠上微小的神经难以剔除干净的缘故。你同意他的解释吗? (3)英国的科学家斯他林和贝利斯读了沃泰默的论文后则不认同他的观点。他们认为,沃泰默所做实验的现象不是神经调节的结果,而是化学调节的结果: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进入血液后,随着血流到达胰腺,引起胰腺的分泌。你赞同这一观点吗? (4)如果要证明斯他林和贝利斯的观点,应该如何设计实验? 描述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设计及实验结果。 (5)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能否排除盐酸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的可能性?如果不能,那应该设计怎样的实验来排除?(此为较高要求,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 描述俄国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的感慨。 上述促胰液素的发现,能给你以什么样的启迪?提出讨论题:激素对人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从生活中熟悉的实例入手,为类比分析提供基础。
三、检测与评价 1.观察进入青春期的同学,会发现,他们身体部分大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引起这些变化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调节作用( )
A.神经系统 B.激素 C.运动 D.营养
2.人体内腺体有两种类型。你认为,下列腺体不属于内分泌腺的是( )
A.垂体 B.肾上腺 C.胰岛 D.唾液腺 3.患__________的人身材矮小,是幼儿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引起,我们不能歧视患此病的人( )
A.呆小症 B.侏儒症 C.心脏病 D.软骨病 理解知识,学以致用
四、课堂小结 一、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二、激素调节的特点1、微量和高效 2、通过体液运输 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训练学生总结概括能力,明确重点
五、作业设计 课后作业本P111 加强本章节练习
六、板书设计 通过激素的调节 一、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二、激素调节的特点1、微量和高效 2、通过体液运输 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三、脊椎动物激素的种类、产生部位及生理作用
课后反思 我在课前让学生上网或通过其他途径收集信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并联系社会热点问题和生活实际教学,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拉近了学生和社会的距离,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阅读,小组讨论、表达,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互助学习的能力。
审批:



课堂教学设计 时间:
授课年级 高二 科目 生物 主备人
章节内容 2.1通过激素的调节 习题讲解 共__1__课时,本课时:第__1__节
学习目标 1.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 2.血糖平衡的调节
重难点分析 说出人体内分泌腺的特点、种类和它们所分泌的激素; 能够举例说明人体激素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及分泌异常时的表现。
教学环节设计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情景设计 问题设计 课前你能想到的激素名称都有哪些?这些激素有什么作用? 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二、探究活动 1、下列有关血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血糖的来源增加,去路减少,则引起血糖升高 B.血糖的来源减少,去路增加,则引起血糖降低 C.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可降低血糖 D.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可升高血糖 2、切除胰脏的狗排出的尿液常常会吸引许多蚂蚁,这是因为( ) A.尿里含有氨基酸 B.肌糖原分解,使尿糖升高 C.狗尿中含有糖原 D.胰岛素缺乏,使狗出现糖尿 从生活中熟悉的实例入手,为类比分析提供基础。
三、检测与评价 1.当人体处于饥饿状态时,下列可能发生的是( ) A.胰岛A细胞分泌加强 B.胰岛B细胞分泌加强 C.胰岛素分泌增加 D.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 2、给小白鼠注射一定剂量的胰岛素后,小白鼠进入休克状态,要使其及时恢复常态,可适量注射( ) A.甲状腺激素 B.生长激素 C.生理盐水 D.葡萄糖液 理解知识,学以致用
四、课堂小结 一、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二、激素调节的特点1、微量和高效 2、通过体液运输 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训练学生总结概括能力,明确重点
五、作业设计 卓越学案本章节练习题 加强本章节练习
六、板书设计 通过激素的调节 一、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二、激素调节的特点1、微量和高效 2、通过体液运输 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三、脊椎动物激素的种类、产生部位及生理作用
课后反思 本节课内容有同学放映较难理解,所以讲课过程中会不时的讲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例子加深他们的印象。
审批:










课堂教学设计 时间:
授课年级 高一 科目 生物 主备人
章节内容 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共__2__课时,本课时:第__2__节
学习目标 1.说出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的主要功能及分泌异常时的表现。 2.血糖平衡调节 3.水平衡调节
重难点分析 1.血糖平衡调节 2.水平衡调节
教学环节设计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情景设计 问题设计 人体中的激素是如何进行反馈调节的呢?我们来分析两个实例,第一个是血糖平衡的调节。 (1)在初中我们学习过哪种激素能影响血糖的含量? (2)胰岛素对血糖含量有什么影响? 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二、探究活动 除了胰岛素外,胰高血糖素也与血糖的调节密切相关。 投影胰岛,示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说明它们所分泌的激素,让学生猜测一下胰高血糖素的作用并作简要归纳。 引入活动: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是如何调节血糖的平衡的呢?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的活动介绍,然后请一组同学示范活动方法。 要求学生分组活动,并根据活动讨论“分析与结论”中的思考题。 要求小组交流构建模型的过程和结果,展示小组绘制的血糖调节机制示意图,并分析: (1)马拉松运动中,胰岛是怎样进行分泌调节的?饭后胰岛又是怎样进行分泌调节的? (2)当身体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时,将会发生什么情况?当身体产生的胰岛素过多时,又会怎么样呢? (3)现在市场上有一种为糖尿病病人设计的人工胰岛,可以随身携带,用以调节患者体内的血糖浓度。你觉得这种人工胰岛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哪些主要的问题? 通过模型建构引导学生建构知识,通过实例分析,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检测与评价 1、下列有关血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血糖的来源增加,去路减少,则引起血糖升高 B.血糖的来源减少,去路增加,则引起血糖降低 C.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可降低血糖 D.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可升高血糖2、当人体处于饥饿状态时,下列可能发生的是( ) A.胰岛A细胞分泌加强 B.胰岛B细胞分泌加强 C.胰岛素分泌增加 D.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3、给小白鼠注射一定剂量的胰岛素后,小白鼠进入休克状态,要使其及时恢复常态,可适量注射( ) A.甲状腺激素 B.生长激素 C.生理盐水 D.葡萄糖液 理解知识,学以致用
四、课堂小结 激素调节的实例实例一:血糖平衡的调节 胰岛素的功能:促进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 胰高血糖素的功能:促进糖原分解、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提高血糖浓度。实例二:甲状腺激素分级调节 体温调节 训练学生总结概括能力,明确重点
五、作业设计 课后作业本P112 加强本章节练习
六、板书设计 激素调节的实例实例一:血糖平衡的调节 胰岛素的功能 胰高血糖素的功能 实例二:甲状腺激素分级调节 体温调节
课后反思 在学习几种激素的调节作用时,先找出异常症的病因,再归纳出生理功能,将激素调节的主要特点放到几种激素的调节作用之后来学习,通过这几种激素的生理功能归纳出激素调节的主要特点,学生更容易理解教材内容。
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