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有理数的运算能力提升测试试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章 有理数的运算能力提升测试试题(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8-09-26 18:53:21

文档简介

浙教版七上数学第二章:有理数运算能力提升测试
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温馨提示:每一题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答案选择出来!
1.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与欧洲开通了互利互惠的中欧班列.行程最长,途经城市和国家最多的一趟专列全程长13000 km,将13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   )
A.0.13×105 B.1.3×104 C.1.3×105 D.13×103
2.有理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的值是(   )
A.负数 B.正数 C.0 D.正数或0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近似数117.08精确到十分位 B.按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5.04×105,其原数是50400
C.将数60340精确到千位是6.0×104 D.用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数8.175 0精确到千分位
4.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有(?? ? )
①-(-2)和-|-2| ②(-1)2和-12? ③23和32?? ④(-2)3和-23
A.④??? ???? B.①②??? ????? C.①②③?????? D.①②④
5.小华和小丽最近都测量了自己的身高,小华量得自己的身高约1.6米,小丽量得自己的身高约1.60米,下列关于她俩身高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华和小丽一样高 B.小华比小丽高 C.小华比小丽矮 D.无法确定谁高
6.若与互为相反数,则的值为(   )
A. B.- C.-8 D.8
7.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如果相对面上所标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那么的值是 
A. 1 B. 4 C. 7 D. 9

8. 如果定义运算符号“⊕”为a⊕b=a+b+ab-1,那么3⊕2的值为(  )
A. 12 B. 11 C. 10 D. 9
9.已知整数…满足下列条件:……,依次类推,则的值为(   )
A. B. C. D.
10.正整数按如图的规律排列,请写出第15行,第17列的数字是(   )
A.271?? B.270? ? C.256? ? D.255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题4分,共24分)
温馨提示:填空题必须是最简洁最正确的答案!
11.是最小的正整数,b是最小的非负数,表示大于-4且小于3的整数的个数,则   
12.计算
13.某班同学用一张长为1.8×103 mm,宽为1.65×103 mm的大彩色纸板制作一些边长为3×102 mm的正方形小纸板写标题(不能拼接).则一张这样的大纸板最多能制作符合上述要求的正方形小纸板___________张
14.有一张厚度为0.04毫米的纸,将它对折1次后,厚度为0.08毫米.那么对折2018次后的厚度为______________,对折次的厚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
15.若都是非零有理数,则
16.计算:
三.解答题(共6题,共66分)
温馨提示:解答题应将必要的解答过程呈现出来!
17.(本题8分)计算下列各题:
(1) (2)
(3) (4)
18.(本题8分)有理数x、y在数轴上对应点如图所示:
(1)在数轴上表示, ;
(2)试把x、y、0、﹣x、|y|这五个数从小到大“<”号连接起来;
(3)化简|x+y|﹣|y﹣x|+|y|.
19(本题8分).在一个3×3的方格中填写9个数,使得每行、每列、每条对角线上的三个数之和相等,得到的3×3的方格称为一个三阶幻方.
(1)在图①中空格处填上合适的数,使它构成一个三阶幻方;
(2)如图②的方格中填写了一些数和字母,当x+y的值为多少时,它能构成一个三阶幻方?

20(本题10分). 有一组等式:
12+22+22=32,
22+32+62=72,
32+42+122=132,
42+52+202=212,

请你观察它们的构成规律,(1)用你发现的规律写出第8个等式,
(2)写出第个等式
21(本题10分)阅读下列各式:,,
回答下列三个问题:
(1)验证:,
(2)通过上述验证,归纳得出:;
(3)请应用上述性质计算:
22(本题10分)已知数轴上两点A、B对应的数分别为﹣1、3,点P为数轴上一动点,其对应的数为x.
(1)若点P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求点P对应的数;
(2)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点P到点A、点B的距离之和为8?若存在,请求出x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3)现在点A、点B分别以2个单位长度/秒和0.5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同时向右运动,点P以6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同时从O点向左运动.当点A与点B之间的距离为3个单位长度时,求点P所对应的数是多少?
23(本题12分).阅读理解:点A,B,C为数轴上的三点,如果点C在点A,B之间且到点A的距离是点C到点B的距离的3倍,那么我们就称点C是{A,B}的奇点.例如,如图6①,点A表示的数为-3,点B表示的数为1.表示0的点C到点A的距离是3,到点B的距离是1,那么点C是{A,B}的奇点;又如,表示-2的点D到点A的距离是1,到点B的距离是3,那么点D就不是{A,B}的奇点,但点D是{B,A}的奇点.
知识运用:如图②,M,N为数轴上的两点,点M所表示的数为-3,点N所表示的数为5.
(1)表示数________的点是{M,N}的奇点;表示数________的点是{N,M}的奇点;
(2)如图③,A,B为数轴上的两点,点A所表示的数为-50,点B所表示的数为30.现有一动点P从点B出发向左运动,到达点A停止.点P运动到数轴上的什么位置时,P,A,B中恰有一个点为其余两点的奇点?
浙教版七上数学第二章:有理数运算能力提升测试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B 
解析:用科学记数法表示13000,a=1.3,10的指数比原数的整数位数少1,即为4,故
13 000=1.3×104,故选B.
2.答案:B 
解析:由数轴可得a+b<0,ab<0,则>0,故选B.
3.答案:C 
解析:近似数117.08精确到百分位,按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5.04×105,其原数是504 000,用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数8.175 0精确到万分位,易知C正确.
4.答案:C
解析:∵,故①是互为相反数;
∵,故 ②是互为相反数;
∵,故 ③不是互为相反数;
∵ ,故 ④是互为相反数,
故选择C
5.答案:D
解析:∵小华是精准到十分位,故身高在之间,
∵小丽是精准到百分位,故身高在之间,故无法说明谁高,
故选择D
6.答案:C 
解析:由题意得|b+2|+(a-3)2=0,
∵|b+2|≥0,(a-3)2≥0,
∴b+2=0,a-3=0,
∴b=-2,a=3,
∴,故选择C.
7.答案:A
解析:∵的对面是,∴,的对面是,∴,
∵的对面是,∴,∴
故选择A
8.答案:C
解析:∵a⊕b=a+b+ab-1
∴,
故选择C
9.答案:C
解析:∵

∴,故选择C
10.答案:A
解析:∵第一列的数为行数的平方,又行数与同一系列的数字个数相同,
∴第15行,第17列的数字的数在第17行的数字系列中,
∵,∴第15行,第17列的数字是,故选择A
二.填空题:
11.答案:7
解析:∵是最小的正整数,∴,
∵b是最小的非负数,∴,
∵表示大于-4且小于3的整数的个数,∴

12.答案:
解析:
13.答案:30
解析:1.8×103÷(3×102)=6,1.65×103÷(3×102)=5.5,
因为是纸板张数,所以最多能制作5×6=30(张)
14.答案:
解析:由题意得:折一次为:,折二次为,折三次为,
折2018次厚度为:,折次厚度为
15.答案::或或或
解析:当为三正时,;
当为三负时,;
当为一负二正时,;
当为二负一正时,
故答案为:或或或
16.答案:
解析:
三.解答题:
17.解析:(1)原式
(2)原式
(3)原式
(4)原式

18.解析:(1)如图,;
(2)根据图象,﹣x<y<0<|y|<x;
(3)根据图象,x>0,y<0,且|x|>|y|,∴x+y>0,y﹣x<0,∴|x+y|﹣|y﹣x|﹢|y|=x+y+y﹣x﹣y=y.
19.解析:(1)2+3+4=9,9-6-4=-1,9-6-2=1,9-2-7=0,9-4-0=5,
填数如图所示.
(2)-3+1-4=-6,
-6+1-(-3)=-2,
-2+1+4=3,
如图所示.
x=3-4-(-6)=5,
y=3-1-(-6)=8,
所以x+y=5+8=13.
20.解析:(1)∵12+22+22=32,22+32+62=72,32+42+122=132,42+52+202=212,…,
∴第8个等式为:82+92+(8×9)2=(8×9+1)2,
即82+92+722=732.故答案为:82+92+722=732.
(2)
21.解析:(1)
(2);
(3)
22.解析:(1)∵点P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点P是线段AB的中点,
∵点A、B对应的数分别为﹣1、3,∴点P对应的数是1;
(2)①当点P在A左边时,﹣1﹣x+3﹣x=8,解得:x=﹣3;
②点P在B点右边时,x﹣3+x﹣(﹣1)=8,解得:x=5,
即存在x的值,当x=﹣3或5时,满足点P到点A、点B的距离之和为8;
(3)①当点A在点B左边两点相距3个单位时,此时需要的时间为t,
则3+0.5t﹣(2t﹣1)=3,解得:t=,则点P对应的数为﹣6×=﹣4;
②当点A在点B右边两点相距3个单位时,此时需要的时间为t,
则2t﹣1﹣(3+0.5t)=3,1.5t=7解得:t=,则点P对应的数为﹣6×=﹣28;
综上可得当点A与点B之间的距离为3个单位长度时,求点P所对应的数是﹣4或﹣28.
23.解析:(1)5-(-3)=8,
8÷(3+1)=2,
5-2=3,
-3+2=-1.
故表示数3的点是{M,N}的奇点;表示数-1的点是{N,M}的奇点.
(2)30-(-50)=80,
80÷(3+1)=20,
30-20=10,
-50+20=-30.
故点P运动到数轴上表示-30和10的点的位置时,P,A,B中恰有一个点为其余两点的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