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带和风带 课件 (共22张幻灯片)

文档属性

名称 气压带和风带 课件 (共22张幻灯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8-09-28 18:38: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2.2气压带和风带自主学习:1.什么是大气环流?
2.大气环流产生的原因?
3.大气环流的作用?活动一:读图2.9,完成课本要求 假如:
①地球表面均一
②地球不自转(无地转偏向力)
③太阳直射赤道南极北极单圈环流热力因素
赤道低压带
极地高压带①只考虑高低纬间热量差异-- 赤道与极地间的单圈环流是否能够维持? 不能.因为地球是不停自转的而且地球的表面不是均匀的,因此 单圈环流是不存在的。大家看法合作探究一:假如: ①地球表面均一
②地球有自转
③太阳直射赤道
分组探究:
1.分析三圈环流形成过程并找出规律
2.试用纸板做出三圈环流模型图
学法指导:研读课本和图,参考单圈环流形成来分析小组合作:低纬环流组:0°~30°
中纬环流组:30°~60°
高纬环流组:60° ~90°副极地低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三圈环流及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极地高气压带高纬环流中纬环流低纬环流90°东 北 信 风盛 行 西 风极 地 东 风①②②假设地球表面是均匀的,既考虑高低纬间热量差异,又考虑地球自转中国科考队到北极地区考察,他们
搭帐篷的时候门口应朝什么方向?西南方向体验成功小结:
1、全球共形成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简称“七压六风”。
2、分布规律:
气压带:南北对称、高低相间
3、风带:南北对称
4、风向:北半球3撇,南半球3捺,箭头指向低气压气压带的成因有哪些?(1)热力因素:由于冷热 不均引起
赤道低气压带
极低高气压带
(2)动力因素:由于气流被迫上升或下沉引起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拓展1.气压带和气流特点下沉上升下沉上升少雨多雨少雨多雨2.风带和气流特点极地东风盛行西风信风冷干温湿热干合作探究二:实际上太阳直射点是移动的,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是否会发生变化?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春分日-夏至日)90°60°30°0°30°60°90°极地高压带春分日-夏至日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夏至日-秋分日90°60°30°0°30°60°90°极地高压带夏至日-秋分日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秋分日-冬至日90°秋分日-冬至日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冬至日-春分日90°冬至日-春分日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活动二: 根据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判断节气春秋分夏至冬至
1、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气压带和风带也作周期性移动。
2、对于北半球而言,与二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3、南半球反之。小结:1、大气环流: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2、3、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移动;
对于北半球而言冬季南移,夏季北移;假设条件:
1.地表均一;
2.地球不自转;
3.太阳直射赤道单圈环流假设条件:
1.地表均一;
2.地球自转;
3.太阳直射赤道三圈环流总结课堂测验1、在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图中,有两股冷
暖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的地带,它出现在( ) A.赤道附近 B.南北纬30°附近 C.南北纬60°附近 D.极地附近 C 2.当我国各地白昼时间最长时,下列四幅图所示
气压带、风带分布正确的是(  )
√3、(1)图中箭头①代表的气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向_ __偏转成______风,形成北半球的 ______ 带。
(2)图中箭头②、③所代表的气流,在60°N 附近相遇,
____气流爬升到_____气流之上,到高空后又分流,
使60°N 近地面形成___ ___气压带。此气压
带是由______原因形成的,属性为 0° 30° 60° 90°N右东北东北信风暖冷副极地低动力温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