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3 第1章综合测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3 第1章综合测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8-09-30 14:47: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综合卷
一、选择题
下图为海河水系流域和水利图。据此回答第1题。
1.划分海河流域范围的依据最可能是(  )
A.降水量 B.地形
C.人口密度 D.行政区划
答案:B
饮食文化的形成与地理环境息息相关。由于我国各地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差异,不同地区人们对口味的喜好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完成2~3题。
2.“贵州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三省居民喜食辣的主要原因是(  )
A.宗教信仰及传统饮食习惯
B.昼夜温差大,辛辣可驱寒
C.自然条件特别适于种植辣椒
D.气候潮湿,辛辣可祛湿
答案:D
3.“久在山西住,哪能不吃醋”,山西人爱吃醋与当地哪一自然地理背景有关?(  )
A.气候大陆性强,空气干燥
B.地形崎岖,交通不便,调味品缺乏
C.饮用水中钙含量大,吃醋不易形成结石
D.制醋历史悠久,品质好
答案:C
(2018·陕西汉中国际学校高二月考)区位指数是综合了解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交通、能源、劳动力、经济、科技、政府管理等多项自然、社会指标的量化参数。读我国区位指数分布图,回答4~6题。
4.图中区位指数在10~20的省级行政区中,正确的一组是(  )
A.陕西、山西 B.甘肃、内蒙古
C.山西、河南 D.广西、贵州
5.甲地区的区位指数大于40,其中关于其优势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交通便利 ②老工业基地,经济基础好 ③矿产资源丰富 ④毗邻港澳,便于引进资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关于我国区位指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区位指数由南部向北部递减
B.东部沿海省份区位指数较高的主要原因是资源丰富
C.乙地的区位指数小于10的主要原因是环境恶劣
D.丙地的区位指数较低,其主要原因是交通闭塞
答案:4.A 5.B 6.C
解析:本题组考查区域特征及其成因,对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要求较高。
第4题,由图可直接读出区位指数在10~20的省级行政区有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山西、陕西、宁夏、四川、云南、贵州、江西,所以A项正确。第5题,甲地区为广东省,区位指数大于40,是因为交通便利,毗邻港澳,便于引进资金、技术等,①④正确,选B。第6题,由图可知,我国区位指数由东南向西北递减,A错;我国东部地区区位指数较高是因为交通、劳动力、经济、科技、政府管理等多项社会指标具有优势,而资源相对不足,B错;丙地为我国江西省,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形支离破碎,联系不便,另外河湖众多,水土流失较严重,所以区位指数较低,D错,故选C。
读某区域主要经济区域分布图,完成7~9题。
7.该区域的主要农业区与城市分布在南部地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交通  B.气候
C.水源  D.资源
答案:B
8.下列有关甲、乙两农业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农业区气温相对于乙农业区要低,适合发展乳畜业
B.甲农业区地广人稀,利于发展商品谷物农业
C.乙农业区城市众多,适合发展花卉种植业
D.甲农业区旱涝灾害频发
答案:B
9.有关①②两工业城市工业发展的叙述,最合理的是(  )
A. ①城市主要发展造纸业,②城市主要发展炼铝业
B. ①城市主要发展劳动力导向型工业,②城市主要发展技术导向型工业
C. ①城市海运便利,有助于发展原料导向型工业
D. ②城市位于湖泊附近,水源充足有助于煤炭工业的发展
答案:A
我国各区域之间的发展基础、发展条件存在着很大差异。下图为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差异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关于t2时刻各区域经济发展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区域1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B.区域2处于发展后期阶段
C.区域3处于起步阶段
D.图示三区域所处发展阶段相同
答案:C
解析:t2时刻,区域1处于对资源开发、利用日趋减少的时期;区域2处于快速开发、利用本区资源的时期,因此区域2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区域3处于起步阶段。
11.若用上图示意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差异,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现阶段我国各区域对资源依赖程度不断降低
B.现阶段我国各区域经济发展应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
C.从区域3到区域1反映了我国经济从沿海向内陆的发展趋势
D.我国要实现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和谐统一,应宏观协调各区域的关系
答案:D
解析:从图中可看出,区域1开发利用资源的时间较早,区域3开发利用资源的时间较晚,从区域1到区域3反映了我国经济从沿海向内陆的发展趋势;现阶段,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对资源依赖程度不断降低,但是西北内陆地区资源丰富、经济落后,对资源依赖程度仍然较高;我国要实现区域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和谐统一,就必须协调各区域的关系。
地理环境与建筑文化息息相关。下图为我国西南某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该院落主体呈白色,房屋坐向与其他地区有所不同。据此回答12~13题。
12.该建筑设计有“大风不进屋”、“风吹自把门前扫”之特点。由此推断该地的主导风向最可能是(  )
A.西南风 B.东北风
C.西北风 D.东南风
答案:A
13.对于该院落中照壁的设计叙述正确的是(  )
A.延长院落的采光时间
B.遮挡早晨阳光的照射
C.减弱正午的紫外线强度
D.阻挡来自东方的沙尘
答案:A
十月,正值金秋,秋的画卷如火如荼次第展开。结合下图回答14~15题。
14.此季节,以“碧云天,黄叶地”为主要景观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D
15.能够观赏到下图中四类景观的寻秋路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C
读我国四个农业区示意图,完成16~17题。
16.关于四个地区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乙地处云贵高原,以畜牧业为主 ②甲、乙均是重要的粮棉产区 ③丙、丁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其中丁地粮食作物以春小麦为主 ④丁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属于商品谷物农业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D
17.下列对甲和丙两个地区农业发展均有限制作用的主要因素有(  )
①干旱 ②洪涝 ③水土流失 ④风沙危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2018·福建厦门第一中学高三月考)世界金融危机后,美国大力推进“再工业化”战略,一些制造业相继从中国和其他国家迁回本土,制造业出现明显的“回巢”现象。下表示意2010年以来美国制造业“回巢”的代表性事件。据此完成18~20题。
公司名称
事件
所属行业
谷歌
决定在美国硅谷而非中国,生产家庭娱乐设备
IT电子
ET水系统
将位于中国大连的生产车间迁回美国硅谷
电器设备
通用电器
开始在美国纽约和肯塔基建立工厂,生产精密电池
IT电子
奥迪斯电梯
将墨西哥生产车间撤回美国
电器设备
福特汽车
把在中国的部分零部件和欧洲整车生产转移到美国
汽车
Sander家具
将一些低工资国家工厂迁回美国
日用品
18.美国“回巢”制造业原有海外工厂的销售市场主要是(  )
A.美国 B.工厂所在地
C.日本和欧洲 D.东南亚和拉丁美洲
19.美国“回巢”制造业的产业类型主要为 (  )
A.劳动和资本密集型 B.资本和技术密集型
C.劳动和资源密集型 D.技术和资源密集型
20.美国制造业“回巢”的主要原因是 (  )
①发展中国家生产成本增加 ②美国科技水平高 ③美国本土市场扩大 ④发展中国家劳动生产率低 ⑤美国政府的支持
A.①② B.②④
C.①⑤ D.③⑤
答案:18.A 19.B 20.C
解析:本题组考查的是产业转移类型及原因。
第18题,美国“回巢”制造业主要是IT电子、电器设备、汽车等,海外工厂的销售市场主要是美国,A对、C错。工厂所在地是生产国,B错。东南亚、拉丁美洲市场比较小,经济力量薄弱,D错。第19题,美国“回巢”制造业主要是IT电子、电器设备、汽车等,主要为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B对。第20题,美国产业向海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国家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力、较低的土地价格等。随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生产成本逐渐增加,导致上述制造业迁回美国,①对。从材料中“世界金融危机后,美国大力推进‘再工业化’战略”可以推测出美国制造业“回巢”还受到美国政府的支持,⑤对。C对,A、B、D错。
二、非选择题
21.(13分)比较法是研究区域差异的常用方法之一。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都江堰水利工程位于________省的________(河流)上,简述该工程的主要作用。(4分)
(2)试从坎儿井的结构分析坎儿井工程的优点。(3分)
(3)水利工程的建设体现了因地制宜的原则,试比较两工程所在省区的区域差异。(6分)
比较项目
都江堰工程
所在省区
坎儿井
所在省区
分布最广的气候
类型的特征
河流主要补给水源
主要粮食作物
答案:(1)四川 岷江 减少成都平原的水患,灌溉农田。(4分)
(2)修暗渠可减少水分蒸发,防止风沙掩埋水渠;修竖井便于施工、维护和使用;利用地势便于自流灌溉。(3分)
(3)(6分)
比较项目
都江堰工程所在省区
坎儿井所在省区
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的特征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1分)
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气温年较差大,全年降水稀少(1分)
河流主要补给水源
大气降水(1分)
高山冰雪融水(1分)
主要粮食作物
水稻(1分)
小麦和玉米(1分)
22.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下图为中俄石油、天然气管道路线示意图。
材料二 由于大庆油田连年减产,黑龙江省原本高比重的能源工业不断萎缩,产业升级成为突破资源瓶颈的必由之路,大庆发改委有意将大庆的部分炼化产业和天然气相关业务转移至俄罗斯秋明油田。
(1)与天然气管道的西线工程相比,东线工程的规划建设意义为何更大?
(2)图示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对我国有哪些有利影响?
(3)分析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工程建设遇到的困难。
(4)分析大庆发改委有意将大庆的部分炼化产业和天然气相关业务转移至俄罗斯秋明油田的原因。
答案:(1)东线工程经过的气田更多,天然气输送量更大;距离北京等我国东部能源短缺地区更近,输送距离短等。
(2)增加能源供应,缓解能源供需矛盾;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增加清洁能源比重,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保护环境;带动天然气化工等相关产业发展;有利于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等。
(3)冻土广布;气候寒冷;地表崎岖,地质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较为脆弱。
(4)大庆油田连年减产,油气供应不足;秋明油田油气资源丰富;降低能源运输费用;扩大海外市场。
解析:第(1)问,主要从天然气输送量和距离我国能源短缺地区的远近两方面进行分析。第(2)问,主要从缓解能源供需矛盾、改善环境质量、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保障能源安全等方面进行分析。第(3)问,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工程建设遇到的困难主要有冻土广布、气候寒冷、地表崎岖、地质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等。第(4)问,据材料分析可知,将大庆的部分炼化产业和天然气相关业务转移至俄罗斯秋明油田,可以缓解大庆油田连年减产、油气供应不足的问题,且可以扩大海外市场,降低运费。
23.(10分)根据中央的战略部署,江苏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确立了对口支援关系。阅读材料,完成(1)~(3)题。
材料一 图甲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图”,图乙为“江苏省简图”。
     图甲       图乙
材料二 图丙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江苏省三次产业比例统计图”。
图丙
(1)试比较新疆和江苏两省区的自然特征。(4分)
项目
省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江苏省
地形
①________
以平原为主
气候类型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②________
河流
河流少,水量小
③________
矿产资源
丰富,以④________为主
较少
(2)新疆和江苏都有丰富的风能资源,简述两省区风能资源空间分布的特点。(4分)
(3)比较两省区三次产业比例的差异。(2分)
答案:(1)
项目
省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江苏省
地形
①以盆地、山
地为主(1分)
气候类型
②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1分)
河流
③河网密集,水量大(1分)
矿产资源
丰富,以④能源资源(石油、天然气和煤炭)为主(1分)
(2)新疆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天山及其以北地区和昆仑山区。江苏省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4分)
(3)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新疆大于江苏;第二、三产业比重江苏大于新疆。(2分)
24.(13分)甲所示为某区域的空间数据模式,每个栅格的面积为250平方米,其中r表示林地,s表示滩地,p表示水体。乙中的数值表示该区域内各栅格的平均海拔高度。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p
r
r
r
s
p
r
r
r
s
p
s
r
r
p
p
s
r
r
s
p
s
r
r
s
p
s
r
r
s
s
r
r
r
s
s
r
r
r
r
r
r
r

4
4
4
4
4
4
3.5
3.5
3.5
4
3.8
3.5
1.5
3.5
4
3.8
2.5
1.0
3.5
4
3.8
2.0
0
2.5
4
4
1.5
-1
2.5
4
4
2.0
0
2.5
4
4.5
2.0
1.0
2.5
4
4.5
2.5
2.0
3.5
4
8
2.5
2.5
3.5
4
5
4.5
4.5
4
4

(1)在甲中画出三种地物的界线。(3分)
(2)判断水体的类型是________。(2分)
(3)正常状态下,三种地物分布的海拔高度分别是:水体________;滩地________;林地________。(3分)
(4)计算常年水体的面积和最大蓄水面积(包括水体和滩地)。(5分)
答案:(1)如图(3分)
(2)湖泊(2分)
(3)小于1.5米 1.5~2.5米 大于2.5米(3分)
(4)1750平方米、4750平方米。(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