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 三章《农业地域的的形成与发展》单元检测题(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 三章《农业地域的的形成与发展》单元检测题(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8-09-30 14:16: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农业地域的的形成与发展》单元检测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读“我国肉羊、肉牛、奶牛优势产区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我国肉羊、肉牛、奶牛优势生产区域布局规划的主要依据是(  )
①国内消费市场 ②劳动力资源 ③自然资源分布 ④产品的加工水平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特仑苏”是内蒙古蒙牛集团的一个牛奶品牌。它产于北纬40°左右、草类茂盛的内蒙古高原。北京三元集团下设28个奶牛场和7家相关企业,分布在北京的六个区县。据此回答以下两题。
2.与内蒙古蒙牛相比,北京三元牛奶的生产在社会经济条件上具有的优势是(  )
A. 劳动力充足
B. 政策支持
C. 交通便利
D. 靠近市场
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3.如果甲图中X轴代表农作物商品率,Y轴代表农业人口密度,则乙图阴影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与a,b,c,d相对应的是(  )
A. a
B. b
C. c
D. d
下图是“某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三题。

4.与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农业地域类型类似的区域是图中的(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十八世纪墨累—达令盆地开始种植小麦,饲养绵羊,现已成为澳大利亚主要的农产品输出地。随着农场规模、数量的扩大与墨累河河水引用过多,该地陆续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读图(粗箭头代表主要流向,细箭头代表次要流向,完成以下两题。
5.目前该盆地最有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
①土壤盐渍化 ②河水流量增多,河口附近侵蚀作用增强 ③湖中的水生动植物大量繁殖 ④湿地萎缩,牧草生长不良
A. ①④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
十八世纪墨累—达令盆地开始种植小麦,饲养绵羊,现已成为澳大利亚主要的农产品输出地。随着农场规模、数量的扩大与墨累河河水引用过多,该地陆续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读图(粗箭头代表主要流向,细箭头代表次要流向,完成以下两题。
6.目前该盆地最有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
①土壤盐渍化 ②河水流量增多,河口附近侵蚀作用增强 ③湖中的水生动植物大量繁殖 ④湿地萎缩,牧草生长不良
A. ①④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
下图为“甲、乙、丙三个地区牛奶生产和销售模式的变化图”。据此回答以下两题。

7.阶段Ⅰ的牛奶生产基地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
A. 水源状况
B. 科学技术
C. 草场分布
D. 市场需求
下图显示我国四个省某年三种谷物的种植面积。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8.①、②、③代表的谷物依次是 (  )
A. 小麦、水稻、玉米
B. 玉米、小麦、水稻
C. 水稻、小麦、玉米
D. 水稻、玉米、小麦
山东省沾化县是全国闻名的“冬枣之乡”,仅枣树一项就使农民人均收入超过7 000元。“沾冬二号”冬枣含糖量高达38%(普通冬枣25%,甘蔗12%),市场供不应求。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9.沾化冬枣能远销全国各地,主要原因是(  )
A. 栽培技术先进
B. 运输条件改善
C. 政府支持
D. 媒体推介
山东某地有果农研究出“一边倒”的桃树栽培技术——桃树倾斜一定角度,能够使桃树的亩产提高。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10.在该桃树生长的地区不适宜种植的果树是(  )
①苹果 ②梨 ③葡萄 ④柑橘 ⑤菠萝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④⑤
读“我国内蒙古呼伦贝尔牧区(图甲)和阿根廷潘帕斯牧区(图乙)分布示意图”,完成以下两题。

11.下列区位条件中,不属于甲、乙两牧区发展畜牧业共同具备的条件的是(  )
A. 夏季气候温暖
B. 土地辽阔,地形平坦
C. 临近海港,便于出口
D. 草类茂盛
12.下列关于影响农业区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是一成不变的
B. 自然因素变化较快
C. 社会经济因素变化较慢
D. 各区位因素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下图示意某国某农场一年中的工作日历。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3.该农场位于(  )
A. 西欧平原
B.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
C. 湄公河平原
D. 加拿大中部平原
下图示意英国部分地区的地形(图a)和人口密度(图b)。据此回答以下三题。

14.下列有关该区域乳畜农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农场规模以大型为主
B. 农场主要为国营
C. 农场生产机械化程度不高
D. 农场大部分种植小麦和玉米
15.结合热量和水分条件,判断下列气候类型中不适宜种植水稻的是(  )
A. 热带季风气候
B. 亚热带季风气候
C. 温带季风气候
D. 地中海气候
读“某地农业生产联系示意图”,回答以下四题。

16.除了利用优越的自然条件促进牧牛业的发展,阿根廷人还做了哪些工作(  )
①培育良种牛 ②开辟更大的牧场 ③充分利用河流运输 ④种植饲料作物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十八世纪墨累—达令盆地开始种植小麦,饲养绵羊,现已成为澳大利亚主要的农产品输出地。随着农场规模、数量的扩大与墨累河河水引用过多,该地陆续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读图(粗箭头代表主要流向,细箭头代表次要流向,完成以下两题。
17.目前该盆地最有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
①土壤盐渍化 ②河水流量增多,河口附近侵蚀作用增强 ③湖中的水生动植物大量繁殖 ④湿地萎缩,牧草生长不良
A. ①④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
十八世纪墨累—达令盆地开始种植小麦,饲养绵羊,现已成为澳大利亚主要的农产品输出地。随着农场规模、数量的扩大与墨累河河水引用过多,该地陆续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读图(粗箭头代表主要流向,细箭头代表次要流向,完成以下两题。
18.目前该盆地最有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
①土壤盐渍化 ②河水流量增多,河口附近侵蚀作用增强 ③湖中的水生动植物大量繁殖 ④湿地萎缩,牧草生长不良
A. ①④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
19.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生变化。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农业用地中的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  )
A. 稻田
B. 鱼塘
C. 果园
D. 菜地花圃
20.海南岛成为我国反季节瓜菜基地和育种基地最有利的自然条件是(  )
A. 市场广阔
B. 热量充足
C. 终年湿润
D. 国家政策扶持
下图表示某种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般模式。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1.阶段Ⅰ花卉和蔬菜产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形平坦
B. 气候优越
C. 距城区近
D. 水源充足
商品谷物农业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种植的作物主要是小麦和玉米。据此回答以下四题。


22.关于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
B. 美国的商品谷物生产主要分布在中部平原上
C. 人多地广是商品谷物农业发展的一个区位优势
D. 先进的科技是商品谷物农业发展的一个区位优势
下图为“四个国家某年粮食作物生产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23.与甲国农业生产特征相似的国家是(  )
A. 印度尼西亚
B. 美国
C. 南非
D. 巴西
24.在季风区内,每年对水稻生产威胁最大的不利因素是(  )
A. 地震灾害
B. 寒潮侵袭
C. 水旱灾害
D. 沙尘暴
天山北坡精河县的枸杞、焉耆盆地的辣椒、环塔里木盆地的大枣等支撑起新疆的红色特色产业。新疆红色特色产业的产品因质优价廉而享誉中外。该产业成为新疆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其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5.新疆红色产业产品质优的主要原因是(  )
A. 机械化水平高
B. 土壤肥力高
C. 人均耕地面积大
D. 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26.下列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中,属于社会经济方面的是(  )
A. 东北平原发展耕作业,利于大型机械化生产
B. 我国南方和东北的许多山区,适宜发展林业
C. 我国南方水分和热量充足,适合发展水稻种植业
D. 在北京、上海等周围,往往形成以生产农副产品为重点的农业生产基地
二、非选择题
27.下图为美国本土和中国东北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中国东北地区和美国中央大平原农业结构的共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个地区从农业的地域类型看,都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影响两个地区小麦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有哪些?
(3)我国东北地区种植水稻主要的不利因素有哪些?
(4)下表为美国和我国东北玉米带的比较: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两地玉米单产方面,美国玉米带高于我国玉米带,原因有哪些?
28.下图为“东北地区东西向农业自然条件差异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松嫩平原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指出P所在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该地形区的农业生产自然条件。
30.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美国东北部地区为欧洲殖民者最早的落脚点,是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地方。那里自然条件优越,人口稠密,城市密集,工业发达。
材料二 美国农业带和矿产分布示意图及东北部城市芝加哥气候要素图。

D、G、H所在区域为美国东北部乳畜带,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饲料因素和市场因素。
31.下面是“世界某地区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简述该地区有利于图中阴影所示农作物生长的气候条件。
(2)图示地区在发展农业生产中主要存在哪些问题?其解决措施是什么?
(3)有农业专家预言,亚洲水稻种植业将出现危机,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优势产区首先要依托当地的资源优势,其次要立足于国内广阔的市场。
2.【答案】D
【解析】北京三元集团分布在北京的六个区县,城市密集、人口众多,距离市场较近。故D项符合
3.【答案】A
【解析】根据图乙经纬度可判断该地区是美国中央大平原,为商品谷物农业。其特征为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生产规模大且美国地广人稀。
4.【答案】B
【解析】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农业地域类型是混合农业,以饲养绵羊和种植小麦为主。图中②地区既有种植业又有畜牧业,属于混合农业,与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农业地域类型类似。
5.【答案】A
【解析】过度引水灌溉,易引发土壤盐渍化问题。过度引水使河流流量减小,导致湿地萎缩,牧草生长不良。
6.【答案】A
【解析】过度引水灌溉,易引发土壤盐渍化问题。过度引水使河流流量减小,导致湿地萎缩,牧草生长不良。
7.【答案】D
【解析】阶段Ⅰ牛奶生产基地位于城市附近,应为靠近消费市场。
8.【答案】C
【解析】吉林省为我国玉米生产量最大的省份,③应代表玉米;江西省位于南方地区,以种植水稻为主,①应为水稻;河南省是全国小麦生产第一大省,②应为小麦。
9.【答案】B
【解析】沾化冬枣能远销全国各地,主要得益于交通条件的改善。选B正确。
10.【答案】D
【解析】该桃树生长的地区属于暖温带,不适宜种植亚热带的柑橘、热带的菠萝。
11.【答案】C
【解析】根据两牧区的区位图可知,内蒙古呼伦贝尔牧区位于内陆地区,而潘帕斯牧区临近海港。其他三项均属两牧区共同具备的条件。
12.【答案】D
【解析】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自然因素变化较慢,社会经济因素变化较快,各区位因素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13.【答案】D
【解析】图示该地5月播种,9月收割,可判断种植的是春小麦,一年一熟;应是北半球高纬地区。西欧平原,受海洋性气候影响大,种植冬小麦为主,加拿大纬度高,热量不足,温带大陆性气候,种植春小麦。湄公河平原以水稻种植为主,阿根廷是在南半球。选D。
14.【答案】A
【解析】西欧乳畜农场生产机械化程度高,农场规模以大型为主。
15.【答案】D
【解析】水稻生长需要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的气候条件,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不适合水稻生长。
16.【答案】C
【解析】为促进牧牛业的发展,阿根廷人采取了许多措施,如培育良种牛、种植饲料作物、开辟水源、发展交通等。
17.【答案】A
【解析】过度引水灌溉,易引发土壤盐渍化问题。过度引水使河流流量减小,导致湿地萎缩,牧草生长不良。
18.【答案】A
【解析】过度引水灌溉,易引发土壤盐渍化问题。过度引水使河流流量减小,导致湿地萎缩,牧草生长不良。
19.【答案】A
【解析】题中假定条件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这就明确了引起该地农业结构变化的应是市场这一重要因素,由此联想到城郊农业的发展对象主要为花卉、蔬菜、乳肉、果品等,因此稻田的比重应被压缩。
20.【答案】B
【解析】海南岛地处热带,热量充足,一年四季可以生产,B对。市场广阔、国家政策扶持是社会经济因素,A、D错。终年湿润不是生产反季节蔬菜的主要原因,C错。
21.【答案】C
【解析】花卉和蔬菜是面向城市的农业,故需距城区近。
22.【答案】C
【解析】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其主要分布在中央大平原上,地广人稀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其发展的保障。
23.【答案】B
【解析】甲国每公顷收获量较大、人均耕地多、人均收获量大,因此商品率高,与此农业生产特征相似的国家是美国。
24.【答案】C
【解析】由于季风的不稳定性,使得季风气候区的降水具有较强的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造成季风区旱涝灾害频繁,成为对水稻生产威胁最大的不利因素。
25.【答案】D
【解析】新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红色产业产品质优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光照充足,光合作用强,昼夜温差大,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
26.【答案】D
【解析】东北平原发展耕作业,利于大型机械化生产,是地形因素;我国南方和东北的许多山区,适宜发展林业,也是地形因素;我国南方水分和热量充足,适合发展水稻种植业,是气候因素;在北京、上海等周围,往往形成以生产农副产品为重点的农业生产基地,是市场因素。
27.【答案】(1)都有大面积的小麦和玉米种植 商品谷物农业  (2)地势平坦;夏季温暖多雨;土壤肥沃,均为黑土分布区;水源充足。 (3)热量不足,水源不足。 (4)美国玉米带纬度位置比我国玉米带稍低, 热量条件优于我国东北地区,无霜期长,降水略多;美国农业科技水平高于我国。
【解析】美国是世界上重要的商品谷物生产基地,我国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两地的自然条件类似,农业生产上也有许多共同之处;同时,由于两地的社会经济条件差异较大,农业生产也有较大的差别。要注意从不同的角度比较两地的异同及其成因。
28.【答案】(1)山地多,高原、平原少;由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递减 山地多地形雨;西部内陆距海远
(2)商品谷物农业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
【解析】(1)东北地区的降水主要是东南季风带来的,同时还受地形等因素的影响。东北地区东部离海近,受夏季风影响大降水较多,西部内陆距海远降水较少;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较多,图中高原位于内陆地区距海远且位于大兴安岭的背风坡降水较少,平原地区对夏季风无抬升作用降水较少。(2)松嫩平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我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地广人稀的东北和西北地区,其主要特点是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
29.【答案】商品谷物农业。
有利:地处平原,地形平坦开阔,耕地集中连片;土层深厚,黑土广布,土壤肥沃;地处季风气候区,夏季温暖,雨热同季,可满足一年一熟的热量需要;降水较丰富,河流流经,水源丰富;冬季寒冷,农作物病虫害少。
不利:纬度高,热量条件不好;离冬季风源地近,农业生产易受低温冻害影响。
【解析】根据经纬度判断,图示为东北地区,P地农业地域类型是商品谷物农业。P地处平原,地形平坦开阔,耕地集中连片。区域土层深厚,黑土广布,土壤肥沃。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温暖,雨热同季,可满足一年一熟的热量需要。降水较丰富,有河流流经,水源丰富。冬季寒冷,农作物病虫害少。有利于农业发展。P地纬度高,热量条件较差。离冬季风源地近,农业生产易受低温冻害影响,不利于农业生产。(2)结合前面分析,P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夏秋季降水多。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土质黏重,地下有冻土,下渗作用弱。河网密集,地下水位高。纬度较高,冬季寒冷漫长,蒸发弱。河流有凌汛,凌汛时排水不畅。所以容易积水形成沼泽。
30.【答案】气候冷湿,利于牧草生长;区内城市密集,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对乳肉等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大。
【解析】乳畜业是随着城市发展出现的。美国东北部气候冷湿,利于牧草生长。区域开发早,区内城市密集,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对乳肉等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大。所以在东北部形成乳畜带。
31.【答案】(1)高温多雨且雨热同期的热带季风气候。 (2)问题:旱涝灾害频繁;科技水平低;机械化水平低;商品率低。 措施:兴修水库,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机械化水平。
(3)水稻种植业是一种劳动力密集型农业,其具有单产高的特点;东亚、东南亚、南亚是世界上人口稠密区,有足够的劳动力,而且水稻种植业可以缓解这些地区人多地少的矛盾;亚洲种植水稻的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由此可知,亚洲水稻种植业不仅不会出现危机,而且还会有进一步的发展。
【解析】图示区域为东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的气候特点可满足水稻好暖喜湿的生长习性。不利的因素是旱涝灾害频繁、科技水平较低、机械化水平低、规模较小。应采取的措施有兴修水库、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机械化水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