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的快与慢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在水中的快慢与物体颗粒的大小(即表面积的大小)、水的温度以及混合溶液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经历 “问题 —假设 —验证 — 证实” 科学探究过程和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愿意将对比实验这种科学的方法运用到解决同类科学问题的研究当中去,发展公平实验的意识。体验研究影响溶解快慢因素的乐趣。
教学重点
方糖溶解实验的研究。
教学难点
对比实验过程中,各种相同条件的控制。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筷子1、玻璃杯2、热水和冷水、糖块3、食盐1、勺子1、水槽1。
教学过程
一、哪一个溶解的快。
1.复习:一个物体在水中溶解后有什么特征?
2.提问:取两份同样多的食盐,每份大约10克,同时放入同样多的水中(25ml),观察比较哪一杯中的食盐溶解的更快一些。
3.学生观察实验。(教师指导对比方法)
4.整理观察信息,交流想法。
5.提出新的条件:温度对溶解有没有影响呢?(60摄氏度左右,强调安全。)
6.学生观察实验。(教师进一步指导实验操作)
7.整理观察信息进行交流。
二、加快方糖溶解的研究
1.出示方糖:一块方糖在水中溶解的快慢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2.学生猜想形成假设:用搅拌的方法可以使肥皂溶解得快;热水比冷水更容易使肥皂溶解;将肥皂切成小块更容易溶解;加更多的水使肥皂溶解得快……
3.制定实验设计。(小组设计实验,用图示或文字等方法记录设计方案。)
(1)小组讨论:怎样利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每组设计一两个实验来证实自己的猜想)。
(2)各组实验设计交流汇报,补充完善。教师板书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重点指导对比实验中变量的控制。)
(3)请一组演示其中一个对比实验,其余学生观察评议确保每组都能正确操作。
4.学生分组实验,汇报实验结果,回应假设,总结评价。(注意引导学生反思实验过程中的不足)
5.整理课堂共识记录在科学笔记本上。
6.下面让我们来吃一块方塘,猜猜看,一块方糖在嘴里溶解需要多少时间?
溶解的快与慢
两组实验中,除了一个需要研究的
条件不同外,其余条件都相同。
对比实验
溶解的快与慢
温度与溶解快慢的关系
热 水 组
凉 水 组
相 同
不同
条 件
1
2
3
5
100毫升水
100毫升水
1克白糖
1克白糖
250毫升的烧杯
250毫升的烧杯
不能晃动烧杯里的水
不能晃动烧杯里的水
4
同时加入
同时加入
溶解的快与慢
温度与溶解快慢的关系
热 水 组
凉 水 组
相 同
不同
条 件
1
2
3
5
100毫升水
100毫升水
1克白糖
1克白糖
250毫升的烧杯
250毫升的烧杯
不能晃动烧杯里的水
不能晃动烧杯里的水
4
同时加入
同时加入
热水,水温约60度
凉水,水温约18度
1
溶解的快与慢
小结论1:
通过实验发现,
白糖在热水里溶解比在凉水里溶解得快。
溶解的快与慢
搅拌与溶解快慢的关系
搅拌组
静置组
相 同
不同
条 件
1
2
3
5
100毫升水
100毫升水
2克白糖
2克白糖
250毫升的烧杯
250毫升的烧杯
凉水,约18度
凉水,约18度
4
同时加入
同时加入
溶解的快与慢
搅拌与溶解快慢的关系
搅拌组
静置组
相 同
不同
条 件
1
2
3
5
100毫升水
100毫升水
2克白糖
2克白糖
250毫升的烧杯
250毫升的烧杯
凉水,约18度
凉水,约18度
4
同时加入
同时加入
1
搅拌
不搅拌
溶解的快与慢
小结论2
通过实验发现,
搅拌可以加快白糖在水中的溶解。
溶解的快与慢
颗粒大小与溶解快慢的关系
整块组
碎块组
相 同
不同
条 件
1
2
3
4
同时加入水中
1
大大的一整块
小小的许多块
5
一样的用水量,100mL
一样的容器,250mL烧杯
一样的水温
都搅拌,或者都不搅拌
6
相同的质量
溶解的快与慢
颗粒大小与溶解快慢的关系
1. 塑料袋中共有4包冰糖,请仔细阅读每包上的字,根据设计选择合适的两包糖进行实验。
2.用竹棒搅拌时不要碰到烧杯壁,搅拌要均匀。
3.当其中一包糖完全溶解,或者听到口令时,实验即结束。
溶解的快与慢
小结论3:
通过实验发现,
将冰糖碾碎可以加快它在水中的溶解。
溶解的快与慢
影响物体溶解快慢的因素有:
水的温度
水是否被搅动
物体的颗粒大小
总结
溶解的快与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