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8-10-02 11:32: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单元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为了验证单侧光照射会导致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这一结论,需要先利用琼脂块收集生长素,之后再测定其含量。假定在单侧光照下生长素的不均匀分布只与运输有关,下列收集生长素的方法(如图所示)中,正确的是(  )
A.B.C.D.
2.如图中琼脂块1和2按图中位置被转移至刚切除尖端的胚芽鞘左侧,几天后的结果应是以下哪项(  )

A.B.C.D.
3.科学研究发现,某植物茎段再生时,根总是由近根端长出,叶从近苗端长出(见下图),这种现象被称为极化再生。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 近根端与近苗端基因的表达情况不同
B. 茎段截取后,近根端的生长素向着近苗端运输
C. 极化再生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分裂与细胞分化
D. 生长素对离体茎段的细胞的生长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4.某同学利用发生了向光弯曲的燕麦胚芽鞘,制作成切片并观察。他绘制了背光侧和向光侧的细胞形态示意图(如下图所示),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


A. 答案A
B. 答案B
C. 答案C
D. 答案D
5.分析下列各图,正确的是(  )


A. 图甲由于单侧光照的影响,胚芽鞘将向光弯曲生长
B. 图乙茎卷须中生长素含量外侧比内侧少,所以外侧生长得快
C. 图丙中若固定光源,暗箱及植株整个装置匀速旋转一段时间,幼苗将弯向小窗
D. 图丁中放M的胚芽鞘向一侧弯曲,而放N的不弯曲
6.如下图实验,甲、乙、丙枝条切去顶芽,丁保留顶芽。将切下的乙顶芽放回原位置,丙顶芽放置在琼脂块上,一段时间后将琼脂块置于丙原顶芽位置。四组枝条均给予图示单侧光照。下列对实验结果预测正确的是(  )

A. 最先发育为侧枝的是侧芽2
B. 主枝直立生长的只有丙
C. 能弯向光源生长的只有丁
D. 丁中4号芽较5号芽优先生长
7.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最根本的区别是(  )
A. 两者的分子结构不同
B. 两者的生物活性不同
C. 两者合成的方式不同
D. 两者在体内的运输方式不同
8.以下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所做的实验:在胚芽鞘切面一侧放置含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测定各胚芽鞘弯曲生长的角度(α),下表数据说明(  )


A. 生长素浓度不同,促进效应就不同
B. 胚芽鞘的弯曲程度与其他植物激素无关
C. 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为0.35 mg/L时,胚芽鞘生长受到抑制
D. 生长素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最适浓度在0.25 mg/L左右
9.植物叶片的脱落与激素调节有关,其中叶柄离层的远基端(远离茎的一侧)和近基端(靠近茎的一侧)的生长素含量与叶片脱落的关系如下图所示。据图及相关知识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长素是在幼叶中合成的,生长素的运输方式为扩散
B. 叶片接近脱落时,脱落酸可能促进离层细胞分泌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C. 叶片的脱落与否取决于远基端和近基端中生长素的相对浓度
D. 叶片脱落是多种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
10.为探究植物生长素的作用机理,设计了图1、图2所示实验:探究单侧光是使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转移了,还是将生长素分解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由图1可知单侧光将生长素分解,从而引起胚芽鞘弯曲
B. 如果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c<a=b=d,则说明单侧光将胚芽鞘尖端向光侧生长素分解了
C. 如果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c<b=a<d,则说明单侧光将向光侧生长素转移了
D. 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对胚芽鞘的弯曲生长起关键作用
11.研究表明,赤霉素(GA)与生长素 (IAA)在促进生长等方面具有相似的效应,二者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表示促进,“一”表示抑制),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GA能促进蛋白质水解,使合成IAA的前体物色氨酸增多
B. GA能促进束缚型IAA转化为游离型IAA
C. GA能抑制IAA氧化酶的活性,使IAA的含量提高
D. GA通过影响相关基因的表达发挥作用,IAA则直接参与细胞生长
12.某同学从生物学资料中得知:“植株上的幼叶能合成生长素,防止叶柄脱落”。为了验证这一结论,该同学进行了实验,实验中所需要的步骤是(  )
①选取同种生长状况相同的植株3株,分别编号为甲株、乙株、丙株 ②将3株全部去掉顶芽 ③将3株全部保留顶芽 ④将甲、乙两株去掉叶片,保留叶柄,并在甲株的叶柄横断面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丙株保留幼叶 ⑤将去掉叶片的甲、乙两株叶柄横断面均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 ⑥观察3株植株叶柄脱落情况
A. ①③④⑥
B. ①②④⑥
C. ①③⑤⑥
D. ①②⑤⑥
13.下列四图表示根和茎对生长素浓度的不同反应,其中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14.如图所示,甲图用锡箔小帽套在燕麦胚芽鞘外面,从右侧单侧光照;乙图是在黑暗、温暖、湿润的环境中除去芽尖,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面右侧,再从右侧单侧光照。一段时间后甲、乙的生长情况分别为(  )

A. 甲向上生长,乙不弯曲
B. 甲向上生长,乙向右侧弯曲
C. 甲向上生长,乙向左侧弯曲
D. 甲停止生长,乙向右侧弯曲
15.下列关于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为了将刚摘下的青柿子熟化可采用一定浓度的乙烯利处理
B. 在蔬菜和水果上残留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可能会损害人体健康
C. 种植水稻使用赤霉素可以提高产量
D. 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协同调控作用在植物组织培养中非常重要
16.对胚芽鞘进行如图所示的①~④实验,其中旋转均为匀速旋转,一段时间后停止旋转时,实验①②装置仍停止在如图位置,则四个胚芽鞘的生长方向依次是(  )

A. ←↑→↑
B. ←↑↑→
C. →↑→↑
D. →↑←↑
17.摘下一片叶子,放在铺有湿润滤纸的培养皿中,不久叶子逐渐失去绿色;若用细胞分裂素处理同时摘下的另一相同部位的叶子,在相同情况下叶片可保持绿色。这一事实说明可用细胞分裂素作为(  )
A. 生根剂
B. 保鲜剂
C. 除草剂
D. 催熟剂
18.为了探究光照和重力对横放状态下植物生长的影响,某同学对刚萌发的盆栽燕麦分别进行下列处理:

一段时间后,①③④均明显弯向上生长;②弯曲生长不明显。根据上面实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①和④能够说明燕麦在横放状态下,单侧光作用是引起弯曲生长的主要因素
B. ①和④能够说明燕麦在横放状态下,重力作用是引起弯曲生长的主要因素
C. ①和②能够说明燕麦在横放状态下,单侧光作用是引起弯曲生长的主要因素
D. ③和④能够说明燕麦在横放状态下,重力作用是引起弯曲生长的主要因素
19.从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

A. 生长素能促进胚轴切段生长
B. 单侧光照射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C. 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
D. 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轴切段形态学的顶端
20.为促进某种植物扦插枝条生根,采用几种不同浓度的吲哚丁酸(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插条基部,然后在沙床中培养,观察生根情况如下图所示。从实验结果分析,最佳的浓度是(  )

A. 3 mg/mL
B. 4.5 mg/mL
C. 6 mg/mL
D. 9 mg/mL
21.将切下的燕麦胚芽鞘顶部移到切口一侧,置于黑暗条件下,胚芽鞘的生长情况如图所示。这个实验能证明(  )

A. 顶端在光下产生某种“影响物”
B. “影响物”具有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效能
C. 合成“影响物”不需要光
D. 背光一侧“影响物”分布多
22.下列关于“探究2,4-D对插条生根的作用”实验设计的叙述中,有几项是错误的(  )
①2,4-D是在植物体内合成的 ②取多个烧杯,分别装有等量不同浓度的2,4-D溶液,还需要一个装有蒸馏水的烧杯作空白对照 ③所选取的枝条必须从同一植株中选取 ④枝条大小、长短、芽的数量相近,放入烧杯中要基部朝下 ⑤每个烧杯各放一个枝条 ⑥每天测量每组枝条的根总长度
A. 一项
B. 二项
C. 三项
D. 四项
23.某同学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 NAA 促进迎春花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获得了如图所示结果,下面对本实验分析或评价正确的是(  )

A. 若要达到该实验的目的,应进行预实验
B. NAA促进生根效果与其处理枝条的时间长短成正比
C. 促进迎春花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为c
D. 不同浓度的NAA处理迎春花插条的时间应该不同
24.在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一侧放置含适宜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如下图)。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  )

A. 直立生长
B. 向右弯曲生长
C. 向左弯曲生长
D. 不生长不弯曲
25.用云母片插入燕麦胚芽鞘的不同部位(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弯向光源生长的是(  )

A. ①③⑤⑦
B. ①④⑥
C. ③⑤⑦
D. ②⑤⑦
二、非选择题
26.植物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调节作用,请回答相关问题:

(1)植物激素是植物细胞之间传递__________的分子。每种激素的作用效果除取决于植物的种类、发育时期、激素的作用部位和作用时间外,还与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2)某校的生物兴趣小组用植物幼茎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在其它条件适宜时,图中________点之后,植物幼茎的生长速度与生长素浓度不成正比。据图中生长素与乙烯的浓度变化关系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关研究表明,一定浓度脱落酸能促进玉米幼苗根的生长,乙烯对根的生长有抑制作用。有人提出:脱落酸对根生长所产生的作用,是通过抑制乙烯合成来实现的。为了验证这种假设,研究者选用______缺陷型突变体幼苗为实验材料;实验组需用一定浓度的脱落酸溶液进行处理,对照组________处理;一段时间后,检测______________。若检测结果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则说明上述假设________(成立/不成立)。
27.为探究一种生长素类似物促使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生物小组得到如下表实验结果。请回答相关问题:

(1)为进一步精确测定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应采取的改进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小组又进行了“探究经40℃处理后的生长素类似物活性”的试验。 试验材料: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长势、长度相同的同种植物的扦插枝条若干,培养瓶(内含 培养液)等。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①取3只培养瓶编号甲、乙、丙,甲瓶中插入________________作为对照组;乙瓶中插入用适宜浓度生长素类似 物溶液浸泡过的扦插枝条;丙瓶中插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提高试验结果的准确度,除培养条件相同外,还应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组试验结果相同,则说明经40℃处理过的生长素类似物失活。
28.蓝莓是世界粮农组织推荐的五大健康水果之一,人工培育的蓝莓植株株高可达240 cm。科研人员为了探究生长素类似物吲哚丁酸(IBA)的不同使用方法和使用浓度对蓝莓组培苗瓶内生根的影响,开展了实验研究。具体方法如下:
①选用生长良好、生理状态相似的蓝莓苗,剪切成2.5 cm单苗段备用。
②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对制备好的单苗段进行处理。方法l是将IBA预先添加到基本培养基中,形成含不同IBA浓度的培养基,再将单苗段接种到相应培养基上。方法II是将单苗段置于不同浓度的IBA溶液中沾蘸5秒,再接种到基本培养基中。
③测定12、18和30天的生根率,获得的数据如下表。

请分析并回答:
(1)在本实验中,对照组的组别为________________。
(2)在基本培养基中添加IBA并调节浓度为0.5 mg/L时,对诱导蓝莓生根起________作用,若需进一步确定在培养基中添加IBA的最适浓度,则需要在IBA浓度为________范围内,设置更小的浓度梯度进行进一步的实验研究。
(3)使用 IBA诱导蓝莓插条生根时,采用方法________(选填序号“Ⅰ”、“Ⅱ”)更好,原因是使用该处理方法时,在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4)请依据实验数据,分别绘制出当IBA浓度为最适时,采用不同使用方法诱导蓝莓生根率随时间变化的柱形图。
29.为研究赤霉素(GA3)和生长素(IAA)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切取菟丝子茎顶端2.5 cm长的部分(茎芽),置于培养液中无菌培养(图1)。实验分为A、B、C三组。分别培养至第1、8、15天,每组再用适宜浓度的激素处理30天,测量茎芽长度,结果见图2。


(1)植物激素是植物细胞之间传递________的分子。
(2)本实验中,试管用滤膜封口是为了在不影响________通过的情况下,起到________的作用。用激素处理时应将IAA加在________(填“培养液中”或“茎芽尖端”)。
(3)图2数据显示,GA3和IAA对离体茎芽的伸长生长都表现出________作用,GA3的这种作用更为显著。
(4)植物伸长生长可能是细胞数量和________增加的结果。当加入药物完全抑制DNA复制后,GA3诱导的茎芽伸长生长被抑制了54%,说明GA3影响茎芽伸长生长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图2中B组(或C组)的数据可知,两种激素联合处理对茎芽伸长生长的促进作用是GA3单独处理的________倍、IAA单独处理的________倍,由此可以推测GA3和IAA在对茎芽伸长生长的作用上存在________的关系。
(6)A组数据未显示出GA3和IAA具有上述关系,原因可能是离体时间短的茎芽中________的量较高。
30.生长素对植物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A.促进植物生长(低浓度)B.抑制植物生长(高浓度)。请用A或B填空回答生产实践中对生长素的应用,是利用生长素作用的哪一种原理。
(1)用生长素处理未授粉的番茄花蕾,获得无籽番茄:____________________。
(2)扦插繁殖时,用生长素处理插技,使其容易生根成活: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植物的花药或组织培养成植物个体,在培养基中添加一定浓度的生长素:____________。
(5)棉农修剪棉花枝条来提高棉花的产量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本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生长素分布的不均匀究竟是由于单侧光使生长素由向光一侧向背光一侧转移,还是因为向光一侧生长素在单侧光照射下被分解,A项和D项中设置生长素在单侧光照射下都不可能发生横向运输,C项中琼脂块没有被分成两部分,不能避免生长素在琼脂块上发生扩散,故只有B项符合要求。
2.【答案】A
【解析】由于胚芽鞘尖端横向摆放,而生长素又不能通过云母片,所以在重力的作用下,琼脂块l中的生长素少于琼脂块2中的生长素。因此,放置琼脂块2的切除尖端的胚芽鞘生长速度慢于放置琼脂块l的切除尖端的胚芽鞘生长速度,因而弯曲程度小。
3.【答案】B
【解析】由题干信息知极化再生的不同部位的细胞分化形成的组织器官不同,其根本原因是基因的表达情况不同;生长素的运输为极性运输即从形态学的上端向下端运输,茎段截取后近苗端的生长素应向着近根端运输。
4.【答案】B
【解析】比较题图背光侧细胞和向光侧细胞可以看出,背光侧细胞明显增大伸长;从弯曲程度来看,部位①变化不大,部位②弯曲程度较高,故B正确。
5.【答案】C
【解析】图甲中的胚芽鞘没有尖端,不能感受光的刺激,对光不发生反应,由于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沿着与胚芽鞘的接触面向下运输,导致左侧生长素含量高,因而向右弯曲生长,A项错误;图乙茎卷须中生长素含量外侧比内侧多,所以外侧生长得快,B项错误;图丙中若固定光源,暗箱及植株整个装置匀速旋转,每次植株都在小窗朝向光源时接受光照,所以一段时间,幼苗将弯向小窗,C项正确;图丁中的M和N分别与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切面完全接触,生长素均匀分布,所以放M和N的胚芽鞘都直立生长,D项错误。
6.【答案】B
【解析】解除顶端优势后,侧芽容易发育成枝条,最先发育为侧枝的是侧芽1,A错误;甲主枝不生长,乙丁由于具有顶芽,在单侧光的照射下,生长素从向光一侧向背光一侧运输,都会向光生长,丙没有顶芽,但有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因此主枝直立生长的只有丙,B正确;能弯向光源生长的有乙丁,C错误;丁中4号芽生长素浓度高,生长受抑制,5号芽生长素浓度低,优先生长,D错误;答案是B。
7.【答案】C
【解析】植物激素是在植物体内一定部位产生的,然后由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来发挥作用的微量有机物。而植物生长调节剂则是由人工合成的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化学物质。
8.【答案】D
【解析】由表格数据可知,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不同,促进胚芽鞘弯曲的角度可以相同。此表数据并不能说明其他植物激素与胚芽鞘弯曲程度的关系。生长素浓度为0.35 mg/L时,胚芽鞘还是弯曲生长,只是促进生长的程度降低。
9.【答案】A
【解析】从图中可见生长素的运输是逆浓度的,所以运输为主动转运,A错误;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B正确;据图分析,叶片的脱落与否取决于远基端和近基端生长素的相对浓度。当近基端的生长素浓度≥远基端时,叶片脱落,C正确;上述现象说明多种植物激素平衡协调控制着植物的生长发育,D正确。
10.【答案】A
【解析】图1中,若单侧光将生长素分解了,则甲组和乙组的胚芽鞘都应向光弯曲生长,但乙组胚芽鞘直立生长,说明单侧光并没有将生长素分解,而是盖玻片阻挡了生长素的转移,使胚芽鞘直立生长,所以由图1可知单侧光使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发生了转移,从而引起胚芽鞘弯曲,A项错误;若单侧光将生长素分解了,则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A=B,C<D,即C<A=B=D,所以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c<a=b=d,B项正确;若单侧光使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发生了转移,则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A=B,C<D,即C<A=B<D,所以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c<a=b<d,C项正确;由图1、图2分析可知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对胚芽鞘弯曲生长起关键作用,D项正确。
11.【答案】D
【解析】据图示可知,植物体内IAA含量的多少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GA可通过促进蛋白酶的活性,进而促进蛋白质的水解为生长素的合成提供原料,A正确;GA可以通过促进束缚型IAA释放出游离型IAA而增加生长素的浓度,B正确;GA还可以通过降低了IAA氧化酶的活性,阻止游离型IAA的分解,从而延长生长素作用的时间,C正确;赤霉素(GA)促进植物生长的原因可能是促进细胞伸长,引起植株增高,其作用原理可能是通过促进生长素的生成,从而促进生长.IAA只起调节代谢的作用,不直接参与细胞生长,D错误。
12.【答案】B
【解析】验证“植株上的幼叶能合成生长素防止叶柄脱落”要进行对照实验,因此首先①选取生长状况相同的同种植株3株分别编号为甲、乙、丙;为了控制变量②将3株全部去掉顶芽;再④将甲、乙两株去掉叶片,保留叶柄,并将甲株的叶柄横断面均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丙株保留幼叶;最后⑥观察三株植株叶柄脱落情况;收集数据,评价数据的可靠性。答案是B。
13.【答案】C
【解析】在最适浓度之前,随生长素浓度升高,对根、茎的促进作用均增强,超过最适浓度后,随生长素浓度增加,对根、茎的生长的促进作用均下降,达到一定值后开始抑制生长(虚线以下),并且根的最适浓度和抑制浓度均大大低于茎。
14.【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由于甲图用锡箔小帽套在燕麦胚芽鞘外面,所以从右侧单侧光照时,不能被胚芽鞘的尖端部位感受单侧光的刺激,因而甲向上直立生长,由于乙图没有芽尖,所以也不能感受单侧光的刺激;但由于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面右侧,造成右侧生长素分布多,生长快,所以向左侧弯曲生长。
15.【答案】C
【解析】赤霉素可以使植株疯长,生殖生长减弱,从而降低水稻的产量,C错误。
16.【答案】D
【解析】①中胚芽鞘旋转,则胚芽鞘尖端四周都能接受到光刺激,但是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会导致生长素在外侧分布多,因此停留在如图位置时,向右弯曲生长;②暗箱不动,有单侧光从左边射入,但是胚芽鞘旋转使胚芽鞘的尖端各部位都能接受单侧光照,因此直立生长不弯曲;③由于生长素的运输受重力影响,因此B中的生长素比A多,故右侧生长比左侧快,向左弯曲生长;④旋转后A、B中生长素一样多,因此左右生长一样快,直立生长。
17.【答案】B
【解析】由题意可知,放有细胞分裂素的培养皿中植物可以保鲜的时间更长些,因此推知细胞分裂素可延长植物的保鲜时间。故选B项。
18.【答案】D
【解析】①和④相比,自变量是照光的方向,因变量是植物茎的生长方向,但二者的结果均为向上弯曲生长,因而不能说明单侧光是引起弯曲生长的主要因素。①变量不唯一,因而无法说明重力的作用。①和②都有单侧光,但②没有明显的弯曲生长,因而不能说明单侧光作用是引起弯曲生长的主要因素。③只受重力作用,因而可知其弯曲生长是受重力影响,④虽接受了光照,但是从顶部照光,各处均匀照光,所以不会影响生长素分布,也就不会影响植物生长方向,因而其弯曲生长可见也是受重力的影响。
19.【答案】A
【解析】该实验的自变量为琼脂块是否含生长素,实验结果为生长或不生长,所以通过实验直接得出的结论为生长素能促进胚轴切段生长。
20.【答案】B
【解析】根据实验结果,先排除9 mg/mL,显然是浓度过高抑制生根,3 mg/mL和6 mg/mL浓度相差较大,而生根情况几乎一样,则这两个浓度不可能是“最适浓度”。
21.【答案】B
【解析】本实验是置于黑暗条件下的,所以A、C、D错误。
22.【答案】B
【解析】2,4-D是生长素类似物,是人工合成的,①错误;取多个烧杯,分别装有等量不同浓度的2,4-D溶液,还需要一个装有蒸馏水的烧杯作空白对照,这符合探究实验的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②正确;所选取的枝条必须从同一植株中选取,③正确;枝条大小、长短、芽的数量相近,放入烧杯中要基部朝下,④正确;每个烧杯各放一个枝条时,存在偶然性,会导致实验结果误差较大,⑤错误;每天测量每组枝条的根总长度,⑥正确。
23.【答案】A
【解析】该实验没有能够确定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范围,因此为了防止实验的盲目性,需要在正式实验之前进行预实验,A正确;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枝条生根效果与生长素的浓度有关,与处理枝条的时间长短没有直接的关系,B错误;图中没有设置c点之后浓度的实验组,因此不能确定c浓度为最适浓度,C错误;NAA处理插条的时间属于无关变量,无关变量要保持相同,D错误。
24.【答案】B
【解析】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在尖端,去掉尖端,没有了感光部位,不受单侧光影响。左侧放置了含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的琼脂块,生长较快,所以向右侧弯曲生长。
25.【答案】A
【解析】①在单侧光的照射下,胚芽鞘尖端处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转移,使背光侧生长素多,生长素极性向下运输,使背光一侧生长快,胚芽鞘表现出弯向光源生长,①符合;②云母片阻止了生长素的向下运输,使生长素不能到达作用部位,胚芽鞘表现为既不生长也不弯曲,②不符合;③云母片阻止了左侧生长素的向下运输,使背光侧生长素多,生长素极性向下端运输,使背光一侧生长快,胚芽鞘表现出弯向光源生长,③符合;④云母片阻止了右侧生长素的向下运输,使得右侧的生长素不能到达作用部位,则左侧生长较快,背向光源生长,④不符合;⑤云母片放置在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不影响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极性运输,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⑤符合;⑥云母片能阻止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则胚芽鞘尖端下部生长素分布均匀,胚芽鞘直立生长,⑥不符合;⑦云母片放置在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不影响生长素的运输,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⑦符合;⑧云母片放置在胚芽鞘尖端以及下面一段,阻止了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则生长素分布均匀,胚芽鞘直立生长,⑧不符合。综合以上分析,弯向光源生长的是①③⑤⑦ ,故选A。
26.【答案】(1)信息 激素的浓度
(2)t1 当生长素浓度增加到t1时,就会促进乙烯的合成,而乙烯对植物生长有抑制作用。
(3)脱落酸 用等量清水 (实验组和对照组)乙烯含量 不成立
【解析】(1)植物激素是植物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分子。每种激素的作用效果除取决于植物的种类、发育时期、激素的作用部位和作用时间外,还与激素的浓度有关。(2)在其它条件适宜时,乙烯是促进细胞成熟的,和生长素作用相反,故图中t1点之后,植物幼茎的生长速度与生长素浓度不成正比。据图中生长素与乙烯的浓度变化关系分析,其原因是当生长素浓度增加到T1时,就会促进乙烯的合成,而乙烯对植物生长有抑制作用。(3)由题可知,为了验证假设脱落酸对根生长所产生的作用,是通过抑制乙烯合成来实现的。故选用脱落酸缺陷型突变体幼苗为实验材料;实验组需用一定浓度的脱落酸溶液进行处理,对照组不处理;一段时间后,检测乙烯含量。若检测结果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则说明上述假设不成立。
27.【答案】(1)在10-12mol/L和10-6mol/L之间设置更小的浓度梯度,进行相同的试验
(2)①不作处理的扦插枝条 经40℃处理过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浸泡过的枝条
②处理插条的时间(其他无关变量答案合理也可给分) ③甲、丙
【解析】(1)根据实验结果,最适浓度在10-12mol/L和10-6mol/L之间,要进一步精确测定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应在10-12mol/L和10-6mol/L之间设置更小的浓度梯度,进行相同的试验。
(2)甲瓶是空白对照组,应插入不作处理的扦插枝条;乙瓶中插入用适宜浓度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浸泡过的扦插枝条;丙瓶中插入经40℃处理过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浸泡过的枝条。为提高试验结果的准确度,对无关变量应控制相同,除培养条件相同外,还应控制处理插条的时间等相同。如果甲、丙两组试验结果相同,则说明经40℃处理过的生长素类似物失活。
28.【答案】(1)1和6 (2)促进 0~0.1 mg/L (3)Ⅱ 起始生根早 生根率高(或生根率达到最高的时间早,或操作简便)

【解析】(1)实验目的为探究生长素类似物吲哚丁酸(IBA)的不同使用方法和使用浓度对蓝莓组培苗瓶内生根的影响。围绕着添加IBA低浓度和沾蘸高浓度分2大组,每一大组的1和6组IBA都是0浓度,为对照组。(2)与对照组对照,IBA并调节浓度为0.5 mg/L时,对诱导蓝莓生根起促进作用。生根率在0~0.1 mg/L最高,故进一步确定在培养基中添加IBA的最适浓度需要在0~0.1 mg/L设置更小的浓度梯度进行进一步的实验研究。(3)方法Ⅱ在始生根时间早,生根率高,效果好于方法Ⅰ。(4)表格提供数据,方法1中IBA浓度为0.05 mg/L时,方法Ⅱ中IBA浓度为200 mg/L时,促进效果最佳。依据不同时间绘制柱形图参见答案。
29.【答案】(1)信息 (2)气体 防止污染 茎芽尖端 (3)促进 (4)细胞长度 促进细胞伸长和细胞分裂 (5)3.6(3) 18(60) 协作 (6)内源IAA
【解析】(1)植物激素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在植物细胞间传递信息。(2)实验过程中用滤膜封口是为了在不影响气体通过的情况下,防止培养基被污染,用激素处理时,需要将IAA加在茎芽尖端,从而促进茎芽伸长。(3)从图2的柱形图可看出,赤霉素和生长素对离体茎芽的伸长都具有促进作用,并且GA3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4)植物伸长生长可能是细胞数量和/或细胞的长度增加的结果。该药物抑制DNA复制,导致GA3诱导的茎芽伸长的比例被抑制了54%,说明GA3诱导细胞伸长和细胞分裂进而促进茎芽的伸长。(5)图2中B组(或C组)赤霉素和生长素联合处理对茎芽伸长生长的促进作用是GA3单独处理的(13-4)÷(6.5-4)=3.6[(10-4)÷(6-4)=3]倍,是IAA单独处理的(13-4)÷(4.5-4)=18[(10-4)÷(4.1-4)=60]倍,可以推测GA3和IAA在茎芽的伸长生长中存在协作的关系。(6)A组数据未显示出GA3和IAA的协作关系,可能是离体时间短的茎芽中内源IAA的量较高,导致细胞伸长受抑制。
30.【答案】(1)A (2)A (3)B (4)A (5)A
【解析】(1)无籽番茄的获得利用的原理是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故选A。(2)生长素能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故插枝的原理是A。(3)除草剂的原理是高浓度的生长素溶液能抑制植物生长,甚至杀死植物,故选B。(4)将植物的花药或组织培养时,添加生长素的目的是促进植物组织细胞的分化,故选A。(5)修剪枝条利用的原理是降低侧芽的生长素浓度,从而促进侧芽的生长,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