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变化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振动的频率越快,声音就越高;振动的频率越慢,声音就越低。
过程与方法:
能使物体发出强弱和高低不同的声音,对听到声音的不同进行描述,对物体在发出不同声音时的振动状态进行描述,把物体的振动状态和发出的不同声音联系起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
形成善于观察,并把事物的特点和性质相联系的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到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得出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钢尺、4个同样的杯子内装有不同量的水、实验记录纸、1根橡皮筋、3个长短不同的铁钉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在第一节课中我们曾听到过大小不同的音叉发出的不同的声音,本节课我们要继续来研究声音的变化。
二、观察比较声音强弱的变化
1.使钢尺发出声音:出示钢尺:你能想办法使钢尺发出声音吗?----注意:拨动钢尺时,避免尺子与桌子发声。
2.研究钢尺幅度大小与音量之间的关系
要求:轻轻拨动钢尺,观察描述钢尺发出的声音;用力拨动钢尺,观察描述钢尺发出的声音。重复3次,并记录下表。
表格1:
描述听到的声音(声音的强弱变化)
第1次实验 轻轻拨动钢尺
用力拨动钢尺
第2次实验 轻轻拨动钢尺
用力拨动钢尺
用力拨动钢尺
小结:轻轻拨动钢尺时,钢尺的振动幅度小,声音弱。用力拨动钢尺时,钢尺的振动幅度大,声音强。声音的强弱变化可以用音量来描述。音量是由钢尺的振动幅度决定的。音量的单位是分贝(dB)。
三、观察比较四个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声音高低的变化
1.出示4个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你有什么发现吗?(同样大小的杯子,内装不同量的水)
2.如果用同样的力敲击这4个杯子,你预测他们发出的声音会有什么不同?能用声音高、较高、较低、低来描述吗?记录表2第一栏。
3.分组实验1,观察比较四个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声音高低的变化,并记录表格
表格2:
1号杯 2号杯 3号杯 4号杯
发声预测
第1次实验
第2次实验
第3次实验
发 现
反馈交流:交流本小组的预测和实验结果,并对结果作简单的分析。
4.分组实验2:观察橡皮筋音高的变化
(1)如何使橡皮筋发出声音呢?出示一块木板上钉两个钉子,两个钉子之间绑一根橡皮筋的装置。
(2)把橡皮筋拉紧点,拨弹;稍稍放松些,拨弹。比较:橡皮筋发出的声音有什么变化?如何描述橡皮筋发出的声音的变化呢?
交流反馈:皮筋松,振动慢,发出的声音低。皮筋紧,振动快,发出的声音高。振动快慢用音高表示,音高的单位是赫兹(Hz)。
四、拓展
你还知道哪些变化,也可以使物体发出的声音发生变化吗?
声音的变化
复习提问
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音量
小实验
什么因素决定声音的强弱?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注意使钢尺两次振动幅度大致相同.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快慢。
轻轻拨动
用力拨动
声音强弱
振动幅度
振动大
振动小
声音强
声音弱
我知道了:
声音的强弱用音量来描述,
音量是描述物体振动幅度的一个量,
单位是:分贝(dB)。振动幅度越大,
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为什么有的声音听起来音调高,有的听起来音调低呢?
思考:
但你见过用烧杯做的乐器的演奏吗?
实验
1、用相同的力敲所有的烧杯,每个烧杯所发出的声音相同吗?有什么区别?
高低不同
2、分别用不相同的力敲同一个烧杯,烧杯所发出的声音相同吗?有什么区别?
大小不同
下面两个图,哪个图中的小球振动的快?
也就是说 球振动的频率高
甲
乙
乙
实验结论
音调
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的振动有关.振动越快,音调越高;振动越慢,音调越低.
一只蜜蜂从你耳旁飞过,你能听到它翅膀振动
所发出的声音。可是一只蝴蝶飞过你的耳旁时,
你却听不见,这是为什么?
提示:蝴蝶翅膀的振动频率小于10HZ,而蚊子的翅膀振动频率为500——600HZ。
2、超声波和次声波
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从20HZ到20000HZ。人们把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把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
思考:为什么有时我们认为很静、没有任何的声音,而狗却突然表现非常警觉?
提示:狗的听觉范围是:15——65000HZ
雷雨天气,为何总是先看到闪电,才听到雷声?
声音在不同的介质里,传播快慢一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