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九下科学第二单元测试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桐城中考)迎春花在春天里绽放,菊花在秋风中盛开。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生态因素是( )
A.光照 B.水分 C.温度 D.土壤
2.(菏泽中考)“沙漠地区栽种的植物能防风固沙”,下列能体现出与此现象相同的生物与环境关系的是( )
A.南极企鹅的皮下脂肪很厚 B.温带的野兔随季节换毛
C.蚯蚓能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D.秋冬季节,杨树落叶
3.(郴州中考)下列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事例是( )
A.青草地的蛙是绿色的 B.生活在沙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
C.大树底下好乘凉 D.沙漠里的骆驼刺根系特别发达
4.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同一种群的种群密度不会发生变化
B.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往往差异较大
C.年龄组成是指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
D.出生率是指种群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5.下列结合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所作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③ B.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 D.杭州人口在春运期间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①②
6.台州市某地在水面上铺设生态浮床(如图),浮床上种植水生美人蕉、钱币草、聚草等观赏性好、净化能力强的水生植物,用以治理水体富营养化污染。这些水生植物构成了一个( )
A.种群 B.植物群落 C.生态系统 D.生物圈
7.在一个阴湿山洼草丛中,有一堆长满苔藓的腐木,其中聚集着蚂蚁、蜘蛛、老鼠等动物。下列有关对阴湿山洼草丛及其生物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阴湿山洼草丛是一个生态系统 B.阴湿山洼草丛中的动物是一个生物群落
C.阴湿山洼草丛中的草是一个种群 D.苔藓是异养生物,属消费者
8.(益阳中考)下列关于生物圈、生态系统、食物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益阳回龙山的所有植物可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B.雄安新区的“白洋淀”是一个生态系统
C.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D.“虾米→小鱼→大鱼”是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9.(黄冈中考)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万物生长靠太阳”说明了生态系统内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
B.“雨露滋润禾苗壮”主要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C.正常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D.“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中,若水体受到污染,则大鱼体内有害物质含量最多
10.(昆明中考)“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下列甲~丁四项事实中,支持这一观点的共有( )
甲:20世纪70年代,在南极的企鹅等动物体内检测到DDT
乙:大气在不停地有规律地环流
丙:蒲公英的果实随风飘散
丁:红嘴鸥每年从西伯利亚迁徙到昆明越冬
A.一项 B.两项 C.三项 D.四项
11.(营口中考)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保护地球人人有责。下列做法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是( )
A.工业废气不经处理就排放 B.参与环保宣传,植树造林
C.随意焚烧固体垃圾 D.果园中大量喷洒农药
12.对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都是不断循环的
B.生态系统中物质流动是单向的而且不断减少,而能量则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中反复循环
C.生态系统中一些基本化学元素可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中不断反复循环
D.生态系统中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利用无机环境中的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因此无机环境中的碳元素不断减少
13.(江西中考)如图是一种农田生态系统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只有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水稻→昆虫→鸭
B.图中水稻和杂草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C.该生态系统中能量主要来自水稻和杂草固定的太阳能
D.图中微生物可以通过呼吸作用分解鸭的粪便,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14.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生活着狐、蛇、鹰等多种生物。图1是该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图2中的甲、乙、丙各表示植物、草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三类生物中的一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方框中的生物可能是老虎 B.图2中乙对应的生物类别是植物
C.若人类大量捕杀鹰,短时间内蛇会减少 D.植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15.随着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对农业害虫可采取综合防治的措施。为除去有害于农作物的某种害虫Ⅰ而引入捕食蜘蛛后,对这两个种群数量变化进行调查,得出如图所示的结果。下列关于对此过程的推理中正确的是( )
A.害虫Ⅰ没有危害农作物
B.A期间,如果在农田中喷洒对害虫Ⅰ的农药,则蜘蛛的数量将增加得更快
C.B期间蜘蛛数量较快减少的原因是该种蜘蛛的食物不足
D.在C期间两个种群的数量基本保持不变,这是因为两者之间已不存在食物关系
二、简答题(共50分)
16.(8分)认真观察分析小麦田示意图,讨论回答有关的问题:
(1)影响小麦生活的所有因素称为 因素。包括 因素和 因素两类。
(2)麦田中的七星瓢虫和蚜虫属于影响小麦生活的 因素;农民管理小麦田,则农民属
因素。
(3)水分、温度和空气属于 因素。
(4)给小麦施肥,说明小麦的生活需要 ,这种条件属于 因素。
17.(10分)右图为生态系统结构简图,请回答:
(1)光、二氧化碳、水等属于生态系统的_ _部分,图中生产者是 。
(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表达了食物链中部分生物吃与被吃的关系,请写出图示中的食物链:
__ _。
(3)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 _ 。
(4)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 和食物网流动的。
18.(8分)(嘉兴中考)下面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 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光合作用。
(2)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可以循环利用,而能量只能单向流动。能量只能单向流动的原因
是 。
(3)2016年4月22日将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意义非凡的“世界地球日”,一百多个国家在联合国签署了全球性的气候新协议《巴黎协定》,要求于本世纪下半叶实现碳的净零排放。要降低碳的排放,其重要措施之一是要大量减少途径 (用图中序号表示)的碳排放量。
(4)作为签约国,我国正在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的发展与生活方式。我们每个人都应为此做出自己的努力,以下做法符合绿色、低碳要求的是 (填序号)。
①购物时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②选择自行车、公共交通出行
③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 ④交换、捐赠旧的书籍和衣物
19.(10分)在以植物→美洲兔→猞猁为食物链的生态系统中,美洲兔和猞猁的数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这个生态系统所出现的状态是( )
A.永不平衡 B.永远平衡 C.短暂动态平衡 D.较长时间的动态平衡
(2)猞猁被大量捕杀后,美洲兔的数量变化曲线会出现( )
A.先上升后下降 B.先下降后上升 C.不断上升 D.不受影响
(3)猞猁被大量捕杀后,美洲兔的平均奔跑速度会( )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无法估计
(4)图中所示的数量变化曲线可以说明:生态系统内部具有一定程度的_ 能力,如果向某一生态系统内部引入或引出一个或几个物种,受影响的将是_ _。
20.(14分)某湖泊生态系统生物种类丰富,长期处于比较稳定状态。近年来,由于周围农田大量使用农药以及附近居民生活污水的排入,水质污染严重,湖内的动植物种类和数量急剧减少,成为远近闻名的臭水湾。下表是科研人员对湖内一条食物链中四种生物体内DDT含量的检测结果。请分析回答:
生物类别 A B C D
DDT含量(ppm) 0.008 0.39 0.03 3.27
(1)写出A、B、C、D四种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_ 。该食物链中,若次级消费者要获得100千焦的能量,最少需消耗第一营养级的能量为 。
(2)除表中生物外,该生态系统至少还应有__ __等成分。
(3)人工建造的鱼塘生态系统稳定性往往比天然的湖泊生态系统弱。这是因为鱼塘生态系统_
_ 。
(4)污染使湖泊中动植物种类和数量急剧减少,这说明生态系统的_ 是有一定限度的,因此,威胁该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原因是 。
(5)若该湖泊中生活着少量扬子鳄,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请给出相应的保护措施以保证扬子鳄的生存与繁衍:_ _。
三、实验与探究题(共16分)
21.(8分)松树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开展生态系统及稳定性的探究。
探究目的:初步学会观察和研究人工生态系统。
实验材料:带瓶塞的透明玻璃瓶、凡士林、金鱼藻、绿萍、虾、螺蛳、细沙、河水、不透光的盒子。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A、B瓶置于有光的条件下,C瓶用不透光的盒子罩住)。请回答:
(1)探究“光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否有影响”这个问题,应选择__ __瓶与B瓶进行对照实验。
(2)通过该实验探究能得出“光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影响”这个结论吗?__ __(填“能”或“不能”)。
(3)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是沿着_ __流动的。
(4)在A、B、C三个生态系统中,生态系统维持时间最长的应该是__ __瓶。
22.(8分)近年来,有新闻报道重金属镉污染事件,镉污染区的水稻和蔬菜变成黄褐色,茄子、辣椒的形态发生变异。含镉的溶液会不会降低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呢?在老师的指导下,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进行了以下探究实验:
(1)实验假设:含镉的溶液会降低水稻种子的发芽率。
(2)方法步骤:
①取两个培养皿分别编号甲、乙,底部垫有四层纱布,向甲培养皿倒入适量的含镉溶液;向乙培养皿倒入等量清水,作为甲培养皿的 。
②甲、乙培养皿中分别放入相同正常的饱满的水稻种子20粒。每个培养皿不能只用一粒种子的原因是为了 。
③置于30 ℃和有充足空气的相同环境下培养,每天观察一次,连续7天记录水稻种子的萌发情况。
④为了使探究实验发芽率的结果可靠,对本实验还应设置重复实验,取其平均值作为实验结果。
(3)实验结果:甲组的水稻种子的平均发芽率为11%;乙组的水稻种子的平均发芽率为98%。
(4)根据实验结果,能够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
(5)表达交流:爱护环境,从我做起。
四、综合应用题(共24分)
23.(8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温州洞头地处东海,海域广阔。该县大规模养殖羊栖菜和紫菜,经济效益良好。羊栖菜和紫菜能大量吸收海水中的N、P元素,净化了海水水质。
资料二:甲藻大量繁殖,容易引发海水赤潮。如图为适宜的光照下,甲藻的生长速度受pH和温度影响的关系图。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羊栖菜、紫菜和甲藻都属于__ 。
(2)某科学兴趣小组在烧瓶中培养了甲藻。黑暗放置过程中,甲藻培养液的pH会降低,请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_ _。
(3)洞头水域海水的pH基本处在6.0~9.0之间,但较少发生赤潮。请结合资料分析可能的原因:__
_ _。(列举两点)
(4)上述信息表明,在生物群落中起主导作用的是_ __。
24.(10分)地球的“肾脏”——湿地,是富有生物多样性、多功能的生态系统,包括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两大类。对于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下图是某城市为净化生活污水而建立的大型人工湿地公园示意图,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该图示还不能被称之为生态系统,因为还缺少构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即__ __。
(2)分析上图,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主要被湿地中的_ ___利用,达到污水净化的目的;此类生物在湿地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_ __。
(3)一段时间后,管理员还放养了一些鱼,以限制藻类及浮游动物的过度繁殖,请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__ __。
(4)目前,保护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__ _。
25.(6分)按照“五水共治、治污先行”的原则,嘉兴市许多河道内放置了水生植物生长的平台——绿色生态浮岛(如图所示)。绿色生态浮岛具有净化水体、改善河道生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生态浮岛上的植物对水体净化的原理主要是能够吸收水中的_ _元素,从而抑制水中藻类等浮游植物的生长。
(2)为了达到理想的治污效果,浮岛植物的选择很重要。你认为选择浮岛植物应该考虑哪些因素?
_ (填序号)。
①适合水中生长,具有发达的根系 ②具有较强的抗污、抗病能力 ③容易培植,生长较快
(3)浮床是浮岛植物生长的固定器,由耐用的漂浮材料组成。若某组浮床种植植物后,浮床露出水面部分的体积减少了0.2 m3,则至少种植了重为多少牛的植物?(g取10 N/kg)
2018年九下科学第二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 (A) 2. (C) 3. (C) 4. ( A ) 5. ( D )
6. ( B ) 7. ( A ) 8. (B) 9.(B) 10. (C)
11. (B) 12. (C) 13. (A) 14. ( B ) 15. (C)
二、简答题(共50分)
16.(1) __生态__。__生物__ __非生物_ (2) __生物_ ; __生物__
(3) __非生物__ (4) __无机盐 , __非生物__ 。
17.(1) __非生物__, __绿色植物__。(2)__绿色植物→蝉→螳螂→黄雀→蛇__。
(3) __自动调节能力__。 (4) _食物链__
18.(1) ① (2) 大部分能量在流动过程中以热的形式散失。
(3) ④ (4) ②③④
19.(1) ( D ) (2) ( A ) (3) ( B )
(4) __自动调节__, __整个生态系统__。
20. (1) __A→C→B→D__。 __2_500千焦__。
(2) __分解者和非生物因素__ (3) __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小)__。
(4) __自我调节能力__ , __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__。
(5) __迁出该湖泊,人工圈养,建立繁殖研究中心进行繁育等__。
三、实验与探究题(共16分)
21.(1) __C__ (2) __能_ (3) __食物链(网)_ (4) __B__
22. (2)①对照组。②避免偶然性。 (4)含镉的溶液会降低水稻种子的发芽率。
四、综合应用题(共24分)
23.(1) __生产者__。
(2) __甲藻呼吸作用释放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pH降低__。
(3) __可能是温度不适宜;羊栖菜和紫菜吸收氮、磷元素,使水中氮、磷元素的含量减少等__。
(4)__植物__。
24.(1)非生物成分__。 (2) _细菌、真菌__, __分解者__。
(3) __藻类?浮游生物?鱼(不唯一)__。
(4) _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__。
25.(1) _氮、磷__
(2) __①②③_
(3)解:G=F浮=ρ液gV排=1.0×103 kg/m3×10 N/kg×0.2 m3=2×103 N
答:至少种植了重为2×103牛的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