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元思书》中考短文阅读真题及答案
1.(2018年广西河池市中考)
【甲】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与朱元思书》)
【乙】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十许丈,其石采色形容,多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②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
(《宜都记》节选)
【注释】①形容:形体和状态。②多所像类:有很多类似某种什么东西的形状。③冬春:冬春之交。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互相轩邈(高) B.鸢飞庚天者(代词,……的人)
C.而两岸高山重嶂(连词,不译) D.其石采色形容(通“彩”,颜色)
12.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首段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统领全文,二、三两段分承“异水”和“奇山”两方面描摹,脉络分明。
B.【乙】文中作者描写了长江三峡中长达百多里的西陵峡的壮观最象。
C.【甲】【乙】两文内容上均写景,但两文的文体却不相同:一文为 “书”,一文为“记”。
D.【甲】【乙】两文都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分别描摹富春江、长江两岸的峡谷套观,寄托了作者厌倦官场政务,纵情山水的高雅志趣。
13.把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4.【甲】【乙】两文都属于写景美文,既有正面描写又有侧面烘托,请从【乙】文中找出侧面烘托的句子加以赏析。(2分)
答案:
11.A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与虚词的意义及用法,平时要注意积累,善于比较,融会贯通。做这类题目一定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积极调动课内积累,思考课内学习时这个词语有几个意思,然后再根据句意来推断、确定这个词语的准确意思。本题A中的“邈”在这里是“向远处伸展”的意思。故选A。
12.D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及写法相关知识,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结合相关的语句,辨析正误。【乙】文只是单纯的写景游记类散文,并没有托物言志,故D表述不正确。
13.①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②猿猴鸣叫的声音非常清厉凄婉,在山谷间回响着,清越不绝。
14.【答案】侧面烘托的句子:用“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来烘托山之高;用“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三峡秋景的清寒幽静。
(2017·湖南衡阳中考)
阅读《与朱元思书》,完成9-12题。(10分)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9.解释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从流飘荡 ②鸢飞戾天者 。
10.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负势竞上 至于负者歌于途 B.天下独绝 猿则百叫无绝
C.争高直指 直视无碍 D.风烟俱净 湖中人鸟声俱绝
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②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12.本文先勾勒出富春江沿岸“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景色特点,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感慨,含蓄地表达了作者 的人生态度。(2分)
【答案及解析】:
9.【答案】①随着,顺着 ②至,到达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文言实词的能力。一定要牢记课文中重点实词的意义及用法,同时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辨析它在具体句子中的含义,本题是课内文言文,我们可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①句意为:随着江流飘流荡漾。从,随着。②句意为:像老鹰一样飞到天上追求高位的人。戾,至,到。
10.【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辨析能力。A项,“负”的意思分别是:凭、依/背;B项,“绝”的意思分别是:绝妙/停止;C项,“直”的意思分别是:笔直、直插/一直;D项,“俱”的意思都是“全、都”。
11.①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是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
②那些整天忙于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12.【答案】宁静淡泊或淡泊名利,向往宁静闲适生活。
【解析】本题考查把握作者情感的能力,在理解作者所发感慨的意思基础上回答。“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句意为:那些怀着对名利的渴望极力高攀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之心;那些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表现出作者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之情,以及对于名利的淡泊。
3.2017年中考文言文阅读:
阅读《与朱元思书》,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2分,每小题3分)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9.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鸢飞戾天者:叫 窥谷忘反:“反”通“返”, 返回
B.互相轩邈:比长远 任意东西:向东向西
C.负势竞上:向上 横柯上蔽:在上面
D.猿则百叫无绝:绝妙 蝉则千转不穷:穷尽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1.下面对本文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吴均写给友人的一封信。信中生动描绘了秀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了作者厌弃尘俗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情绪。
B.本文用骈文写成,文字千锤百炼,生动晓畅,句式整齐而有变化,读来很有韵味。
C.本文构思精巧,开头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对富春江风光进行高度的概括和赞叹,作为“文眼”统照全篇。
D.“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句话写的是作者的所见所感,从而烘托了山水景物的魅力。
22.本文在描绘景色时,手法多样。请你任选一种手法,结合选文具体内容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9.(3分)C
20.(3分)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抓住“湍”“甚”“奔”等关键词语,翻译准确即可。)
21.(3分)D
22.(3分)答案示例:(1)用原文。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突出了水清的特点;“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突出水清和水势迅猛的特点等。
(2)用自己的话概括。如:写水,采用动静结合和 对照的写法,既写出了江水的静态美,也写出了江水的动态美,动静形成鲜明的对照,展示了江水的千姿百态;写山,作者从视觉上写出了山的形貌,从听觉上写出了群峰中的各种声响,突出了山的生命活力;作者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不仅写了眼前所见之景,还触景生情,写了作者的感慨。这些感慨用大自然的幽静安闲与世俗社会的喧闹繁杂作对比,表达了作者厌弃尘俗、热爱自然的思想情感等。
(从上述任一方面作答即可,其他合理的说法也可。有具体内容给1分,针对内容简析给2分。只有内容或简析以及内容、简析不对应不给分;简析不简洁、不明确给1分。)
4.(2017中考《与朱元思书》课文语段阅读题及答案)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加粗的字。
(1)一百许里: (2)从流飘荡:
(3)横柯上蔽: (4)在昼犹昏:
2、下面句中含有通假字的是( )
A.千丈见底 B.有时见日 C.窥谷忘反 D.泠泠作响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4、作者描绘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极有层次。第一段总写____________________之美,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个字;第二段承“异水”二字,抓住“_________”和“________”的特点,具体生动地描绘;第三段承“奇山”二字,多层次多角度展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美。
5、说说你对“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深层意思的理解。写一则100字左右的笔记。
【参考答案】
1、(1)左右,不定数。(2)跟随。(3)树枝。(4)如同。
2、B C
3、(1)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
(2)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世俗事务的人就会流连忘返。
4、富春江山水 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 清 急 富春江两岸群山
5、这一句主要写人们在奇景中的感受。这儿是一个美好、和谐的世界,在此能使人精神高尚,意气奋发。那些只顾追求个人名利的人,那些被世俗事务缠得晕头转向的人,到这里来看看这雄奇的景象,也会被它吸引,可以冷静一下头脑,让自己的身心得到暂时的休息,让自己的灵魂得到净化。(言之成理即可)
5.(2016年苏州市中考一模)
阅读《与朱元思书》选段,回答问题。(6分)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冷冷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 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9.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 )(2分)
A.奇山异水 使内外异法也(《出师表》)
B.猛浪若奔 屠乃奔倚其下(《狼》)
C.猿则百叫无绝 群响毕绝(《口技》)
D.有时见日 才美不外见(《马说》)
10.作者表现桐庐山水运用了多种手法,请你任选一种手法结合文中相关语句赏析。(4分)
【答案】:
9.C
10.示例: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运用夸张,突出 富春江江水深而清的特点‘
6.2018《与朱元思书》中考阅读练习(一)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2分)
A.风烟俱净(都) B.一百许里(许多)
C.皆生寒树(都) D.窥谷忘反(返回)
2.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峡》中与之异曲同工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作者对富阳至桐庐沿途景色的总体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请用文中的一个四字短语作答),并且重点从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方面进行了描绘。(3分)
4.文章由景生情,因情明志,作者不由发出感叹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课文原句填空)(2分)
答案:1.B
2.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天下独绝,山、水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7.2018《与朱元思书》中考阅读练习(二)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负势竞上( ) ②好鸟相鸣( )
2.下列各句中的“者”与例句中“者”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鱼我所欲也》)
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始得西山宴游记》)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写出文中概括富春山全貌的句子并翻译。(3分)
句子:
翻译:
文章理解。(5分)
文章在总写中,用“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情态。在分写“异水”时,用“_______________”一句夸张地表现了江水极深、极清的特点。在分写“奇山”时,通过泉响、鸟鸣、蝉转、猿叫,反衬了山的_____________的特点。之后,通过“鸢飞戾天者……窥谷忘反”的抒情短论,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的思想。最后,文章别具匠心地描绘了山中的又一奇景,突出了树多的特点,与前文“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相照应。
答案:
①凭依(或:凭借、依仗)②美丽(若答“友好”也可给分)(2分)
A(2分)
句子:风烟俱净,天山共色。翻译:烟雾都消散尽净,天空和群山呈现出相同的颜色。(或: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3分)
4.从容出游,怡然自得(或:舒畅自如,游兴极浓等); 千丈见底 ; 幽静(或:寂静、静等); 鄙弃名利(或:淡泊功名、淡泊人生等); 皆生寒树(5分)
8.2018《与朱元思书》中考阅读练习(三)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风烟俱净 负势竞上
互相轩邈 窥谷忘反
文中写出的富春江水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原本静止的重山叠岭之状写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暗示文中所写景色季节特征的一个字是:_______。从你积累的古诗词中写一个含有该字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本文生动简练地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上优美的景色,抒发了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心态。
开头一段是总写,叙写并赞叹了从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沿江两岸的奇丽山水,诱人景色。
第二段前后两个层次形成了鲜明对照,通过对照,反映了江水的动静变化,补足了富春江水的特色。
D.第三段先描写了群山的静态美,再铺写山中的各种声音,这是以静写闹,显示春天山中热闹景象。
答案:1.消散干净 争着,竞争 伸向更远的地方 看,看到
清澈 湍急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寒 远上寒山石经斜(或:寒蝉凄切)
5.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