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的探究方法
第一单元 奇妙的生命现象
第一章 认识生命现象
第三节
情境导入
观察这碗“羊肉汤”,描述一下它的特征。
思考讨论:如果这碗羊肉汤在室温下放置几天会怎样?由此你会提出什么问题?
想一想
各抒己见: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来自哪里?你有什么猜想,可以做出什么样假设?
使鲜美的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是来自于空气,还是来自于肉汤自身?
观点之一: 观点之二:
来自于肉汤自身。 来自于空气。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P10-13的内容,思考并在课本上画出下列问题的答案要点。
1.巴斯德的研究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根据提出的问题,他作出了怎样的科学假设?P10 2.在巴斯德实验中,曲颈瓶的设计妙在何处?设置A瓶的作用是什么?P10 3.根据实验结果,巴斯德可以得到什么结论?P11 4.生物学的科学探究有哪几个过程?探究成功的前提是什么?关键是什么?P11
5.探究的常用方法有哪些?P11-12
巴斯德怎样证明细菌存在于空气中?
巴斯德在展示他的实验
史上100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
经典的曲颈瓶实验
探究的基本过程
A
B
空气+微生物
只进空气,不进微生物
两个瓶口都是敞开的,与外界相通
A
B
煮沸:杀死其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
4年后仍新鲜如初,没有微生物
3天以后肉汤变质,出现微生物
肉汤放凉后,自然条件下观察
A
B
(对照组)
(实验组)
实验用具 实验变量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对照实
验设置
A
B
直颈烧瓶
曲颈烧瓶
空气中微生物能进入
空气中微生物无法进入
变酸
不变酸
使肉汤变酸的微生物,来自于空气
实验变量不同,其他相同。
解析实验
B
把B曲颈瓶的长颈打断,使瓶口能竖直接触空气,不久,肉汤也浑浊变质了。
空气+微生物
这样做可以进行前后对照,增强实验的说服力。
根据巴斯德的实验,分析下列问题:
1.巴斯德的研究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 根据提出的问题,他作出了什么样的科学假设?
2.在巴斯德实验中,曲颈瓶的设计妙在何处?
3.在巴斯德实验中,设置A瓶的作用是什么?
4.根据研究结果,巴斯德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分析与讨论
提出问题:肉汤腐败是肉汤自身产生的微生物,还是由空气中的微生物进入其内引起的?
作出假设: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来自于空气。
弯曲的瓶颈能使外界空气进入,而其中的微生物无法进入瓶内的肉汤中。
作对照。空气中的微生物没有受到任何阻挡而进入瓶内。
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来自于空气。
科学探究的环节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是探究成功的前提,制订出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则是探究成功的关键。
科学实验中,能够变化的条件或因素称为变量。在对照实验中,除了已选择的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应完全相同。
注意:
资料卡片:巴氏消毒法
低热消毒也称巴氏消毒,是利用低于100℃的温度对物品进行消毒,能够杀死繁殖型微生物,包括常见致病菌,而又最大限度保持食品结构及营养素。温度范围为60~95℃,多用于鲜奶、啤酒、酱油、某些饮料等的杀菌。包括63℃ 30分钟的传统巴氏消毒法,和72~95℃ 10~30秒的高温瞬间巴氏消毒法。后者生产效率高,杀菌效果相同。
探究的常用方法
观察法
实验法
调查法
测量法
进一步探究:
1.思考P13第一题,并回答:
(1)陈重光所做实验的“假设”是:黄粉虫能够吃塑料,并能将塑料消化吸收;控制的“变量”是:食物中是否含泡沫塑料。
(2)陈重光进行多次实验是为了防止偶然性,增强实验的可信度。
(3)可以利用黄粉虫来处理塑料垃圾,消除环境中的白色污染。
本节知识体系:
观察法
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探究的基本过程
生物学的
探究方法
探究的常用方法
实验法
测量法
调查法
提出问题
收获:
xx中学
x年级x班
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