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课件(幻灯片17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课件(幻灯片17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10-10 10:49: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7张PPT。诺贝尔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导入新课 在世界科学史上,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不仅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全部贡献给了科学事业,而且还在身后留下遗嘱,把自己的遗产捐献给科学事业,用以奖励后人勇攀科学高峰。今天,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科学奖,已成为举世瞩目的最高荣誉奖。这位伟人就是诺贝尔。那么关于诺贝尔奖首次颁发的时间、获得者、颁发机构、地点等等,你了解多少呢?今天我们就从一则新闻《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中寻求答案吧!创作背景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的。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和经济学六个奖项。
以基金每年的利息或投资收益授予世界上在这些领域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于1901年首次颁发,截止2017年共授予了893位个人和23个团体。诺贝尔奖包括金质奖章、证书和奖金。1968年,瑞典国家银行在成立300周年之际,捐出大额资金给诺贝尔基金,增设“瑞典国家银行纪念诺贝尔经济科学奖” ,1969年首次颁发,人们习惯上称这个额外的奖项为诺贝尔经济学奖。 诺贝尔,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军工装备制造商和炸药的发明者,1833年10月21日出生于斯德哥尔摩,1896年12月10日逝世。
诺贝尔一生拥有355项专利发明,并在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
1895年,诺贝尔立嘱将其遗产的大部分(约920万美元)作为基金,将每年所得利息分为5份,授予世界各国在各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为了纪念诺贝尔做出的贡献,人造元素锘以诺贝尔命名。诺贝尔简介学习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理解作者通过新闻事实传达
的观点。
2.理清课文的新闻要素,了解消息在写作方式
和语言等方面的主要特点。
3.学习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人在生前或临死时对自己身后事如何处理用口头或书面形式所做的嘱咐。液体从物体的细小空隙中透过;两种气体或两种可以互相混合的液体,彼此通过多孔性的薄膜而混合;比喻一种事物或势力逐渐进入到其他方面(多用于抽象事物)。【遗嘱zhǔ】
【渗透shèn】
【建树】
【仲裁zhòngcái】
【卓有成就zhuó】文中表示在事业上有很大的成就。争执双方同意的第三者对争执事项做出决定,如国际仲裁、海事仲裁、劳动仲裁等。形容有突出的成绩和效果。也指做事效率很高,办事方式很有效果。字词疏通一、新闻六要素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
经过:
结果:1901年12月10日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和挪威的奥斯陆 六位……诺贝尔发明炸药获巨款,设立奖金评选六位……即日起……整体感知标题----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导语----第一段(交代了颁奖的时间,颁发者和颁奖机
构以及诺贝尔奖设立的奖项。)主体----第二、三段(首届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及其贡献;
诺贝尔奖颁发的机构、时间和地点。)背景----第四段(进一步介绍资金来源,资金管理权和
评议奖的分离)二、新闻结构1.课文的主体部分详写了什么内容?略写了什么内容?为什么要这样安排?详写:首届诺贝尔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 项和所做贡献。
略写:颁奖机构、时间和地点、资金来源和两权分离。? 因为获奖者的国籍、姓名和获奖情况是整篇新闻要报道的重点,能突出中心,体现了新闻事实的真实性、准确性,所以详写;而其他方面不是重点,所以略写。?精读文本2.课文最后一段交代了新闻背景,可以删去吗?你觉得作者有什么用意??不可以。背景部分交代了诺贝尔奖资金的来源以及资金管理权和评议权的分离,意在说明诺贝尔奖评审的公平公正,可信度高,社会价值大,让读者更加信服。1.首届诺贝尔奖得主都有哪些人?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内做出了怎样的贡献?你认为他们配得上诺贝尔奖吗?我觉得完全配得上,比如伦琴,他发现了X射线,不仅在物理学上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在医学上也有广泛应用,促进了医学的发展,解除了成千上万人的病痛,至今医院里的透视、拍片还在使用X射线。合作探究伦琴 物理学 发现X射线
范托夫 化学 化学动力学和渗透压定律
贝林 生理学或医学奖 血清疗法
普吕多姆 文学 诗歌创作
迪南 和平 红十字会
帕西 和平 法国国际仲裁会科学 进步 和平 人物 奖项 贡献2.反复研读诺贝尔遗嘱,体会诺贝尔的伟大襟怀。诺贝尔的遗嘱里面说:“诺贝尔奖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诺贝尔把奖金颁发给在人类发展历史上有广泛影响的五大领域,特别是设定文学奖及和平奖,表现诺贝尔对人类发展及人类和平的美好愿望,展现了诺贝尔作为一代科学巨匠的伟大襟怀——爱科学,爱人类,爱和平。诺贝尔奖中国获得者
杨振宁、李政道:1957年因提出“宇称不守恒”观念被实验证明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时为中华民国国籍)。
莫言: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屠呦呦: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她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拓展延伸
莫言: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屠呦呦: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她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诺贝尔奖海外华人获得者
丁肇中:和伯顿·里克特由于1974年发现了J/ψ粒子而同时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40岁。
李远哲:1986年以分子水平化学反应动力学的研究与赫施巴赫及约翰·波兰伊共获诺贝尔化学奖,时年50岁。1994年放弃美国国籍,返回台湾出任中央研究院院长。
朱棣文:1997年因“发展了用雷射冷却和捕获原子的方法”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49岁,2008-2012年任美国能源部部长。
崔琦:1998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崔琦、哥伦比亚大学的霍斯特·路德维希·施特默及史丹佛大学的劳克林三人因“他们发现了电子量子流体现象,一种新形态的量子流体,其中有带分数电荷的激发态”而获得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59岁。高行健:2000年高行健因为作品《灵山》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华人作家。
钱永健:日裔美国科学家下村修、美国科学家马丁·查尔菲以及美国华裔科学家钱永健因为发现绿色荧光蛋白方面做出突出成就分享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他是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的堂侄,美国华裔化学家。
高锟:2009年因在“有关光在纤维中的传输以用于光学通信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就,与发明了半导体成像器件——电荷耦合器件(CCD)图像传感器的韦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共同获得2009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7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