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声音的产生(课件 教案 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3.1 声音的产生(课件 教案 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10-12 09:43:01

文档简介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第三单元第1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声音的产生
单元

学科
科学
年级

学习
目标
知识与能力:1.找出使保鲜袋发出声音的种种方法,并能提出有关声音的问题。
2.能够用间接观察法观察物体在发声时的变化和停止发声时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际观察,建立振动的概念,知道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
2.知道摩擦、弹拨、敲击、吹气可以使物体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
情感态度:学会尊重事实,学会通过手机第一手资料来探求事物之间的联系。
重点
能够用间接观察法观察物体在发声时的变化和停止发声时的变化
难点
通过实际观察,建立振动的概念,知道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提问:在我们的周围有哪些声音呢?
追问:想一想,安静的世界里缺少了声音行不行?
学生七嘴八舌——展示自己身边的声音
学生回答:肯定不行
从学生身边的话题引起,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讲授新课
在我们周围,声音无处不在。蝉鸣提示正当盛夏,狗吠表示陌生人就在门外,铃声是上课下课的信号,掌声代表一种鼓励,说话的意义很丰富……我们的生活因为声音而精彩。
提问:你知道声音有什么作用吗?
一.制造声音
1.展示图片,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和思考。
用哪些方法可以使一只食品保鲜袋发出声音?
2.提问:不借助其他任何物体,只利用自己的身体,你能发出多少种声音来?
3.我们能利用身体发出多种声音,那你们会模仿哪些小动物的叫声呢?
承接:为什么使用不同的方法都能使物体发出声音?你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吗?
2.观察与发现一:引导学生完成实验操作,并提示总结观察到的现象
3.观察与发现二:引导学生观看操作:并提示总结观察到的现象
4.观察与发现三:引导学生完成实验操作,并提示总结观察到的现象
5.观察与发现四:引导学生完成实验操作,并提示总结观察到的现象
6.观察与发现五:引导学生完成实验操作,并提示总结观察到的现象
7.观察与发现六:引导学生完成实验操作,并提示总结观察到的现象
8.总结:六个小实验的发现:
提问:它们的共性在哪?
总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三.拓展提升:物体的哪些振动可以产生声音?
产生的声音的高低和哪些因素有关呢?
老师总结:声音的高低与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学生认真读材料,并联系生活。
学生思考:声音的作用是——传递信息
1.动手做一做一:学生——小组合作,利用手中的塑料袋进行实验操作,看看哪些方式可以发出声音。
展示小组汇总的结论:挤、压、弹等形式
2.动手做一做二:学生——小组合作,看看哪一小组想到的发出声音的方法多。
展示小组结果。
3.小组之间演示,看看哪位小组内的成员是多才多艺的呢?
学生思考,七嘴八舌话答案。
1.铭记老师给大家探究声音产生的目标——观察物体发声时的状态。
2.做一做:一只手压住尺子,另一只手弹拨
发现交流展示:尺子发声,上下颤
3.观看演示:鼓面上放些豆子,敲击鼓面
发现交流展示:鼓发声,豆子上下跳动
4.做一做:空瓶里放些细盐,吹瓶口
发现:瓶子发声,瓶中的盐上下跳动
5.手部摸喉咙,发出“啊……”的声音。终止发声后,你感觉有什么变化?
发现:发声——喉部振动
不发声——喉部停止振动
6.做一做:敲击音钹,然后轻轻按住,你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发现交流展示:钹发声——振动
钹不发声——停止振动
7.观察:用槌敲击音叉,听到声音后,用音叉接触水面,能发现什么?
发现总结:音叉振动,水面有波纹,并有水滴溅起
8.学生根据六个小实验发现:物体发声时,物体都在振动
学生讨论并归纳:物体的振动包括摩擦、弹拨、敲击、吹气都可以产生声音。
先感知,在上升到理论,利于小学生的思维跳跃。
先提出问题,再让学生进行操作,观察,最后得出结论。
以小组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动脑筋,想办法,获取发出声音的方法。
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通过学生自己操作和观察老师实验的方式进行,让学生获得最直观的科学知识,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总结的习惯。
在体验与归纳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知道知识是来源于生活的,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现象。
分散学习后注意归纳总结,进一步提升实验结论的科学性。
当堂练习
填一填:
1.声音的主要功能是 。
2.我们可以利用 、 、
的形式使塑料袋发出声音。
3.一只手按压住直尺,一只手弹直尺,会发现 。
4.我们在鼓的上面放些黄豆,在敲击鼓时,鼓会向响,会发现黄
豆 。
5.声音产生的根源是 。
判断正误:
6.我们不借助其他工具,身体是不能发出声音的。( )
7.当我们说话时,摸自己的喉咙,发现喉咙处振动。( )
8.空瓶里放些细盐,吹瓶口,会发出声音,但是里面的细盐不
会振动( )
9.物体振动一定会发出声音。( )
10.当我们抖动手中的纸张时,会有声音发出。( )
认真完成,并进行答案的核对
课堂小结
这一节课我们学到了:
1.通过观察总结,我们了解我们身边的不同声音
2.我们通过实验我们可以用不同形式发出声音
3.我们通过实验知道了声音产生的原因是物体的振动造成的
板书
声音的产生
一.各种各样的声音
二.制造声音
三.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
——物体的振动
第1课时《声音的产生》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声音的主要作用是 。
2. 用 、 、 方法可以使一只食品保鲜袋发出声音?
3. 我们通过观察物体发声时的 ,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
4. 当自己一只手压住尺子,另一只手弹拨时,会发现 。
5. 当你吹放有细盐的瓶子,会发现 。
6. 声音产生的根源是 。
二.判断题:
1. 不借助其他任何物体,只利用自己的身体,你只能一种声音来。( )
2.人是不能模仿动物声音的。( )
3.使用不同的方法都能使物体发出声音。( )
4.当我们说话时,摸自己的喉咙,发现喉咙处振动。( )
5. 当我们抖动手中的纸张时,会有声音发出。( )
6. 空瓶里放些细盐,吹瓶口,会发出声音,但是里面的细盐不会振动( )
三.选择题
1.下面的描述中能发出声音的是( )
A.用棍棒敲击墙面 B.将石子投入水中 C.用力捏矿泉水瓶 D.以上都能
2.利用自己的身体,可以发出多种声音,下面选项中不能发出声音的是( )
A.拍打自己的身体 B.转动眼珠 C.说话,喉咙振动
3.在制造声音时,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 纸张发声时不会抖动
B. 直尺发声时在振动
C. 人说话时声带在颤动
4.探究声音的实验中,我们拨动皮筋,会看到怎样的现象( )
A. 橡皮筋颤动,会发出声音
B. 橡皮筋不颤动,能发出声音
C. 橡皮筋颤动,不会发出声音
5. 在鼓面上放些豆子,然后敲击鼓面,我们发现( )
A. 鼓发声,豆子静止不动
B. 鼓发声,豆子上下跳动
C. 鼓声停止,豆子也不会停止跳动
四.实验技能题——探究声音的产生
根据表格内的提示,补充完整实验步骤和结论。
猜测:声音由于 而产生。
实验名称
发声物体
我们发现
1、刻度尺振动
刻度尺
听到声音时尺子在 。
2、纸屑跳舞
空气
纸屑在 因为 在振动。
3、喉头的感觉
声带
人发音时,手 因为声带在 。
4、敲击音钹
音钹
音钹发音时,发现音钹在 。
振动停止后,声音也 。
结论:声音由于 而产生。当振动停止后,声音也 。
答案:
一.填空题
1.传递信息
2.挤、压、弹、拍
3.状态
二.判断题
1.×2.×3.√4.√5.√6. ×
三.选择题
1.D 2.B 3.A 4.A 5.B
四.实验技能题
猜测:声音由于 物体的振动 而产生。
实验名称
发声物体
我们发现
1、刻度尺振动
刻度尺
听到声音时尺子在 振动 。
2、纸屑跳舞
空气
纸屑在 跳舞 因为 空气 在振动。
3、喉头的感觉
声带
人发音时,手 发麻 因为声带在 振动 。
4、敲击音钹
音钹
音钹发音时,发现音钹在 振动 。
振动停止后,声音也 消失了 。
结论:声音由于 物体的振动 而产生。当振动停止后,声音也 消失了 。
课件22张PPT。声音的产生科学苏教版 四年级上新知导入 你会模仿哪些声音? 想一想,安静的世界里缺少了声音行不行?新知讲解 在我们周围,声音无处不在。蝉鸣提示正当盛夏,狗吠表示陌生人就在门外,铃声是上课下课的信号,掌声代表一种鼓励,说话的意义很丰富……我们的生活因为声音而精彩。新知讲解用哪些方法可以使一只食品保鲜袋发出声音?新知讲解 不借助其他任何物体,只利用自己的身体,你能发出多少种声音来?新知讲解你能模仿动物的叫声吗?新知讲解让我们观察物体发声时的状态,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一只手压住尺子,另一只手弹拨新知讲解让我们观察物体发声时的状态,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鼓面上放些豆子,敲击鼓面新知讲解让我们观察物体发声时的状态,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空瓶里放些细盐,吹瓶口新知讲解让我们观察物体发声时的状态,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手部摸喉咙,发出“啊……”的声音。终止发声后,你感觉有什么变化?新知讲解让我们观察物体发声时的状态,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敲击音钹,然后轻轻按住,你有什么感觉,为什么?新知讲解让我们观察物体发声时的状态,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用槌敲击音叉,听到声音后,用音叉接触水面,能发现什么?新知讲解尺子发声,上下颤鼓发声,豆子上下跳动瓶子发声,瓶中的盐上下跳动发声—喉部振动
不发声—喉部停止振动钹发声——振动音叉振动,水面有波纹,水滴溅起物体都在振动新知讲解从以上活动中,我们发现了声音产生的原因:课堂练习1.声音的主要功能是 。
2.我们可以利用 、 、 的形式使塑料袋发出声音。
3.一只手按压住直尺,一只手弹直尺,会发现 。
4.我们在鼓的上面放些黄豆,在敲击鼓时,鼓会向响,会发现黄
豆 。
5.声音产生的根源是 。传递信息弹挤抖尺子发声,上下颤动豆子上下跳动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课堂练习6.我们不借助其他工具,身体是不能发出声音的。( )
7.当我们说话时,摸自己的喉咙,发现喉咙处振动。( )
8.空瓶里放些细盐,吹瓶口,会发出声音,但是里面的细盐不
会振动( )
9.物体振动一定会发出声音。( )
10.当我们抖动手中的纸张时,会有声音发出。( )×√×√√拓展提高物体的哪些振动可以产生声音?
产生的声音的高低和哪些因素有关呢?课堂总结这一节我们学习到了?1.通过观察总结,我们了解我们身边的不同声音
2.我们通过实验我们可以用不同形式发出声音
3.我们通过实验知道了声音产生的原因是物体的振动造成的板书设计声音的产生一.各种各样的声音二.制造声音三.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物体的振动作业布置1.观察当把水烧开时,会听到声音吗?你有观察到水有什么的变化吗?
2.请你将发现的问题进行整理归纳。
3.整理一份探究声音产生的实验报告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