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短文二篇 记承天寺夜游 课件(幻灯片32张)

文档属性

名称 10 短文二篇 记承天寺夜游 课件(幻灯片32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10-14 15:48: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父亲苏洵和弟弟苏辙都是著名的政论家,他们父子三人合称为“三苏”。
读准字音
遂suì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qǐn
水中藻zǎo 、荇xìng交横,
盖竹柏bǎi影也。
多音字


jiě解衣欲睡
jiè押解
Xiè姓解

Xíng行走
háng行列



yǔ相与步于中庭
yù参与

héng交横
hèng蛮横
朗读节奏
元丰六年/ 十月十二日/ 夜,解衣/ 欲睡,月色/ 入户,欣然/ 起行。念/ 无与为乐者, 遂至/ 承天寺/ 寻/张怀民。怀民/ 亦未寝,相与/ 步于中庭。庭下/ 如/ 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盖/ 竹柏影也。何夜/ 无月? 何处/ 无竹柏? 但/ 少闲人/ 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重点词语
①解衣:脱衣。
②欣然:高兴。
③念:考虑,想到。
④遂:于是。
⑤ 寝:睡。
⑥相与:共同,一起。
⑦中庭:院里。




⑧空明:清澈透明。
⑨交横:交错纵横。
⑩盖:原来是。
⑾但:只是。
⑿少:缺少。
⒀闲人:清闲的人。
⒁耳:语气词,罢了。
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我脱衣准备睡觉。我看见月色照进门里,高兴地起来走到门外。我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于是就到承天寺去寻找张怀民。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就一起走到院里。

庭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像水中交错的藻、荇,原来是竹子、松柏的影子。哪里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①叙事
②写景
③抒情
划分层次
第一层(开头至“相与步于中庭”)叙写庭中步月。(叙事)
第二层(从“庭下如积水空明”到“盖竹柏影也”)描写月下庭中景物。(写景)
第三层(从“何夜无月”到结尾)抒发作者面对月光如水、竹柏疏影的感触。(抒情)
月光照在庭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蘅。
重点句子的理解与图解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阅读理解
1、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物?
2、为什么会夜游?
3、为什么到承天寺去 ?
4、是什么引起了作者赏月的心情?
诱人的月色穿窗入户。

5、最能体现作者内心的喜悦和闲适的情趣的词
语是_____。

6、写出本文中写景的句子并分析它好在哪里?
欣然

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②用了两个奇特的比喻,写出了月光澄澈透明,月影姗姗可爱。




7、作者抒发的感慨是什么?包含了作者什么感情?
①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②有贬谪的悲凉,失意的落寞,自我排遣的达观,还有有闲赏月的欣喜,这使我们看到作者潇洒人生,达观处世的人生哲学。


在赏月的欣喜、悠闲之中,包含着无限的感慨、无奈,甚至是悲凉。—
政治上不得志,遭到贬压

8、你认为文中的“闲人”包含哪两层意思?
①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 ;
②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
巩固练习
1、《记承天寺夜游》一文的作者是——(朝代)的——,他与父亲——弟弟——合称“三苏”,都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之中。 《记承天寺夜游》写景部分可概括为——
北宋
苏轼
苏洵
苏辙
月色(光)如水

2、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写月夜美景的句子是: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一词多义

寻张怀民。寻找,找到。
未果,寻病终。
副词,不久。



念无与为乐者。一起。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参与,欣赏。
4、古今异义词

闲人
古义:清闲的人。
今义:指与事无关的人,多含贬义。



古义:只。
今义:表转折的连词。



古义:罢了。
今义:名词,耳朵。
拓展练习
写出与月有关的古诗句
①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②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③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④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⑤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总结
1、比喻传神: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抓住了瞬间的感受: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4、虚实(动、静)结合:把竹柏(实、静)比作了水中的荇藻(虚、动)。
主题思想
《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