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上15 散文二篇 导学精炼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八上15 散文二篇 导学精炼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10-16 19:46: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5 散文二篇
精讲巧练·启迪导学
一、主题探究
1.《永久的生命》是严文井在1942年写的一篇带有比喻,带有哲理意蕴的散文。文章揭示出个体的生命是 的,但就整个人类来说,生命是 的道理,表达了作者要感谢生命,并以自己全部热情回报生命的人生态度。
2.《我为什么而活着》用凝练的语言概括了作者一生的三大追求,阐明了“
”的观点。
二、疑难探究
1.《永久的生命》中作者的感情是怎样变化的?
2.《我为什么而活着》一文中作者对爱情、知识和同情人类苦难的几种追求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

实战演练·化难为易
A 基础知识必达标
一、基础达标
1.文学常识。
(1)《永久的生命》选自《 》下册,作者 ,作家。
(2)《我为什么而活着》作者 , 国哲学家、数学家、作家,获1950年
文学奖。
2.读重点字。
臼齿( ) 俯瞰( ) 尘世( )
3.识多音字。
( ) ( )
转 蒙
( ) ( )
4.辨形近字。
涤( ) 濒( )

绦( ) 频( )
5.解关键词。
(1)卑微:
(2)( ):紧接,临近。
(3)( ):制止;控制。
(4)( ):俯视。
6.感知课文。
(1)《永久的生命》先谈 ,欲扬先抑;再谈 ,正面展开;最后联系 高唱生命的赞歌。三个层次,条理清晰,章法井然。
(2)《我为什么而活着》中作者追求爱情的理由是什么?

二、品读达标
阅读《我为什么而活着》第2至5段,回答问题。
7.选文中“这就是我所寻求的,虽然它对人生似乎过美好,然而最终我还是得到了它”中的“这”指代的内容是什么?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8.简要回答作者所处时代的社会现实是怎样的。

9.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爱情解除孤寂——那是一颗震颤的心,在世边缘,俯瞰那冰冷死寂、深不可测的深渊”,此句在于强调爱情给予人类的巨大安慰和力量。
B.作者透过爱情,不但看到了圣贤和诗人们所想象的仙境的神秘缩影,还得到了它。
C.作者对知识的追求目的,就是要知道星星发光的原理。
D.只要被压迫者折磨的受害者在世上存在,就是对人类理想生活的无视和讽刺。
B 能力拓展巧提升
(时间50分钟 分数:50分)
一、基础提升(3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洗涤(dí) 松懈(jiě) 兴(xìng)味
B.牛犊(dú) 点缀(zhuì) 茸(róng)毛
C.遵循(xún) 俯瞰(gǎn) 卑(bēi)微
D.不朽(xiǔ) 震颤(zhàn) 蔓(màn)延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它充满了希望,永不休止地繁殖着, màn yán 着,随处宣示它的快乐和威势。
(2)生命在那些终于要 diāo xiè 的花朵里永存,不断给世界以色彩,不断给世界以芬芳。
(3)我看到圣贤和诗人们所想象的仙境的 shén mì 缩影。
(4)爱情和知识,尽其可能地把我引向 yún xiāo ,但是同情心总把我带回尘世。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一个人到了三十岁的边头就会发现自己丢失了一些什么:一颗白齿,一段盲肠,一些头发,一点点和人开玩笑的兴味……
B.地面上的小草,它们是那样卑鄙,那样柔弱,每个严寒的冬天过去后,它们依然一根根从土壤里钻出来……
C.那是一颗震颤的心,在世界的边缘,俯瞰那冰冷死寂、深不可测的深渊。
D.我的伙伴们,我们的心应该感到舒畅。
4.(2017·重庆A卷)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调节人与世界的关系。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
; ; 。这样,人才能实现从“小我”向“大我”的转变,成为一个有文化、有教养的人。
①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生命
②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
③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
A.②①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③①②
5.以“人生”为开头,仿照前句,续写两句话,组成一个排比句。(6分)
人生如一支歌,应该多一些昂扬的旋律,少些萎靡的音符;人生如 ;
人生如 。
6.下面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为什么而活着》一文文题即提出问题,引起读者思考、阅读探究的兴趣。
B.《永久的生命》一文开头说“我们都非常可怜!”原因是过去了的日子永不再回来,我们的力量是那样小,对于生命上的事丝毫不能做主,表达了作者的自卑心理。
C.《我为什么而活着》一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展现自己的人生追求,表现了博大的胸怀和崇高的人格魅力。
D.严文井赞美生命,因为它充满了希望,永不休止地繁殖着,蔓延着,随处宣示着它的快乐和威势。
7.学完《永久的生命》和《我为什么而活着》两文后,八年级(1)班拟组织“微笑着面对生活”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任务由你完成。(10分)
(1)请设计一下本次活动的内容。(3分)

(2)你的一位同学在多次考试中,虽然经过不断努力,但成绩还是不够理想。他感到前途渺茫,打算放弃。通过本次学习,你打算怎样劝说他?(3分)

(3)如果你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拟写恰当的开场白。(100字左右)(4分)

二、品读提升(18分)
(2017·苏州)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要如何留念,才不枉此生
毕淑敏
①一次生病,医生让照一张头颅的CT片子是我得到了一张清晰准确的自己头骨的照片。我注视着它,它也从幽深而细腻的灰黑色胶片颗粒中注视着我,很严峻的样子。
②头颅有令我陌生的轮廓。卸去了头发,撕脱肌肤,剔除了所有的柔软之物,颅骨干净得像刚从海中捞出来的贝壳。突然感觉到很熟识,仿佛见过似的……不久以前……我记起了博物馆,那里有新出土的类人猿头骨化石。夹进了几十万年进化的果子酱颅骨还是像两块饼干似的相似。造化可真是一位慢性子。假如我的头骨片落到一位人类学家手里,便可以十分精确地分析出我的性别、年龄、体重、身高……它携带着我的密码信息,脱离我而孤零零地存在着医生读着它,却做出我是否健康的结论,它似乎比我还重要。
③我细细端详它,仿佛在鉴赏一件工艺品。实在说,这个物件是很精致的。斗拱飞檐,玲珑剔透,为人体骨骼中最精妙的片断。不知多少稻麦菽粟的精华才将它一层层堆砌而起;不知多少飞禽走兽的真髓才将它润泽得玉石般光滑。阳光中的紫色,馈赠它岩石般的坚硬;和煦的春风,打磨它流畅的曲线。我感叹大自然的精雕细作。用山川日月、金木水火、天上地下、风云雨雪的物质魂灵,挑选着,拼凑着,混合着搅拌着,一轮又一轮地循环……终于在许多偶然与必然的齿轮磨合中,缝缀镶嵌起了无数颗头颅,其中一颗属于了我。
④我不由得伸手弹弹自己乱发覆盖下的头骨,它发出粗陶罐的响声。这是一个半空的容器,盛着水细胞和像流星一样游走的念头。念头带着阴电和阳电,焊接时就散发出五颜六色的蛛丝,缠绕在一起,像电线似的发布命令,驱使我具有各式各样的举动。正是这些蝌蚪一样活泼的念头,才使我写下了以上的文字。罐子里的水会酸腐,那些细胞会萎缩,但文字是不会生锈不会腐烂的,它们比有生命的物体更有生命。它们把念头们凝因下来,像把混浊的豆浆压榨为平滑的固体。人人都公有的文字,经过特定的组合就属于了我。组合的顺序就是一种思索。
⑤我望着我的头颅,因为它是思索的宫殿,我不不尊重它。它却不望着我,透过我,它凝望着遥远的人所不知的地方。它比我久远,它以它的久远傲视我今天的存在。但我比它活跃,活跃是生命存在最显著的标志之一。但和文宇比起来,无论现在的活跃或者将来的久远,都黯然失色。骨骼算什么呢?甲骨文不正是因为有了文,才神圣起来,否则不过是一块烤焦的兽骨!文字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符咒,使我们得以知道一只只水罐曾经储存过怎样的五彩念头。罐子碎了,水流空了,一代又一代最优秀的念头组合却像通电的钨丝一样,在智慧的夜空勾勒着永不熄灭的痕迹。
⑥我注视着我的头颅,递给它一个轻轻的微笑:我们都有完全不复存在的那一天。那时候,证明你我曾经存在过的证据,到哪里去寻找?制造念头吧!那些美丽的像鸟一样在空中飞翔的念头,假如它们真的充满睿智,假如它们真能穿越时代的雾海,它们的羽毛就会被喜爱它们的人保存。
(有删改)
8.为什么说头颅“是很精致的”?作者写它的“精致”有什么作用?(6分)

9.对于“我”而言,文字为什么“比有生命的物体更有生命”?(3分)

10.第⑤段中,“一代又一代最优秀的念头组合却像通电的钨丝一样,在智慧的夜空勾勒着水不熄灭的痕迹。”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6分)

11.文章最后的比喻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念头”?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3分)
C 直击中考提素养
(2017·南京)下面三段文字引发了你什么感想?请用一句话写下来。
宇宙是一个大生命,我们是宇宙大气中之一息。江流入海,叶落归根,我们是大生命中之一滴,大生命中之一叶。
(冰心《谈生命》)
在宇宙中,一定存在着远比我们的智慧要高得多的生物,因为我们的太阳系只有约50亿年的历史,就演化出了有智慧的生物,而宇宙至少已有200亿年的历史了。
(严春友《敬畏自然》)
一到月球表面,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马上开始了紧张的工作……奥尔德林从登月舱中取出电视摄像机,安装在月球的表面;他们又安装了一台太阳风测定装置,用来检测宇宙射线;还安装了用来精确测定月球和地球之间距离的激光仪……
(朱长超《月亮上的足迹》)
参考答案及解析
精讲巧练·启迪导学
一、1.卑微柔弱 永久不朽
2.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遇制的同情,这三种纯洁而无比强烈的感情支配着我的一生
二、1.文章一开始,作者就告诉我们,岁月在一点点地消逝,而人们却只能任凭它悄悄地溜走。这是无奈的显示出作者悲观、消沉的情绪。第2段中“却”一词显示出作者的感情发生了变化。文中“生命自身的神奇”“感谢生命的奇迹”“让我们赞美生命,赞美那毁灭不掉的生命吧!”等语言均表达了作者的感情是乐观的,而且逐渐增强,以至于高唱生命的赞歌。
2.“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追求爱情、知识的真正动力。这体现了一个伟大思想家于苦难中拯救人类的良知。他追求爱情,是因为那里有人类所梦想的天堂的缩影;追求知识,是因为他愿意把自己所有的智慧、力量奉献给人类,这一切都源于他心中一个辉煌的梦:关爱人类,救民于水火之中。实战演练·化难为易
A 一、1.(1)严文井选集 严文井 (2)罗素 英 诺贝尔
2.jiù kàn chén
3. zhuàn 转圈 zhuǎn 转弯 méng 蒙蔽 mēng 蒙人
4.dí 洗涤 tāo 丝绦 bīn 濒临 pín 频率
5.(1)地位低下。 (2)濒临 (3)遏制 (4)俯瞰
6.(1)生命的易逝 生命的永久 现实生活
(2)爱情给“我”带来狂喜;爱情解除孤寂;在爱情的结合中“我”看到圣贤和诗人们所想象的仙境的神秘缩影。
7.爱情。 爱情的结合,能够使“我”实现人生的和谐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而这一切是圣贤和诗人们所想象和追求的。
8.(1)孩子饥饿。(2)受害者被压迫者折磨,(3)无助的老人被儿女视为负担。(4)整个世界充满孤寂、贫穷和痛苦。
9.C
B 一、1.B [解析]A项中,“懈”应读“xiè”;C项中,“瞰”应读“kān”;D项中,“颤”应读“chàn”
2.(1)蔓延 (2)凋谢 (3)神秘 (4)云霄
3.B [解析]“卑部”指(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它是个贬义词,用在此处语境不妥,应为“卑微”。
4.B [解析]此题解答可从语句“小我”向“大我”的转变获得思路,理清它们之间的逻辑顺序。②讲的是“小我”,自己;③讲的是“别人”;①讲的是“大我”。所以可排序为②③①。
5.示例:一首诗,应该多一些热烈的抒情,少一些愁苦的叹息一幅画,应该多一些亮丽的色彩,少一些灰暗的色调
6.B [解析]“表达了作者的自卑心理”的说法错误。
7.示例:(1)①收集关于“笑对人生”的材料。②结合名人事例谈体会。③讲述自己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并回顾自己是如何面对的。④每个人桌面上张贴条座右铭。(2)别灰心,俗话说“笑到最后的才是笑得最好的”,请相信自己,你一定会从失败中站起来。(3)微笑,标志着自信,这是一种胸怀。微笑着面对生活,失去的只是自己的烦恼,赢得的则是整个世界亲爱的同学们,你会每天用微笑来装点自己的心情吗?今天,让我们走进“微笑着面对生活”综合性学习活动,一起去领略微笑的魅力吧!
二、8.因为头颅是集大自然万物精华而成,经过一轮又轮的优化组合,在许多偶然与必然的磨合中形成了独特的个体。 写它的“精致”是为下文写“念头”与念头的永恒”做铺垫。
9.(1)文字是“念头”,是去掉杂质、去掉水分后“凝固下来”的思想。(2)文字经过“我”的思索,具有了“我”的特点。(3)生命的物体会消失,文字“不会生锈不会腐烂”,它会水远流传下去。
10.(1)人类的思想与文化是一代又一代优秀的人创造的。(2)人类的思想与文化“像通电的钨丝”一样照亮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前行之路。(3)人类的思想与文化是一代又一代人的“优秀念头”不断“组合”而不断发展的。
11.要制造充满睿智的、能穿越时代“雾海”的优秀的念头;要制造充满生命力、被人们喜爱而不断存在下去的念头。 在结构上很好地照应了文章的标题,表明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C 示例:宇宙广阔无边,我们要怀着敬畏之心去探。
[解析]回答自己的感想时,首先要结合三段文字的意思。第1段文字告诉我们“宇宙是广阔浩大的,我们只是其中一息”;第2段文字告诉我们“宇宙中存在着远比我们的智慧高得多的生物,我们要对宇宙怀有敬畏之心”;第3段文字写出了“两位宇航员在月球上探测时的谨慎认真,体现出他们探索月球时怀有敬畏之心”。然后概括这三段文字的意思,用一句话写出自己的感想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