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六单元评估检测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六单元评估检测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10-24 09:23: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评估检测题
(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

一、 积累及运用(21分)
1.古诗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6分
《春望》中,用一个细节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是
《赤壁》中表达了作者不以成败论英雄的政治见解和独到的史识的句子是

《雁门太守行》中歌颂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的诗句是
2.下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悦不可挡 月明风清 转弯抹角 班白
B:张慌失措 荡然无存 永垂不朽 懊丧
C:眼花缭乱 名副其实 响彻云霄 耸立
D:丢人现眼 独一无二 丰功伟绩 管辖
3.结合所学课文判断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B.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出来,风驰电掣般奔着东南去了。
C.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欲盖弥彰。
D.老人的目光炯炯有神,仿佛眼前的景物已经不存在,他们又回到半个世纪前的世界中。
4.依据下面句子的形式,再造两个类似的句子,使之组成一组排比句。(4分)
假如,你有一副动人的歌喉,但只会重复别人唱过的歌曲,我绝对不会把你赞美 ; 。
5.为下面这则新闻添上适当的标题。(不超过15个字)(2分)
新华社仁川4月27日电今天在仁川举行的中韩足球热身赛是中国队进行的第一场世界杯热身赛。上半场,双方踢得势均力敌,中国队前锋宿茂臻曾有两次头槌攻门,很有威胁,都被韩国队的门将扑出。韩国队同样有几次极具威力的射门,但也没有得分。双方以0:0结束上半场的比赛。
按照双方达成的协议,双方在全场可以更换8名队员。易地再战后,双方都换上了几名队员,在上半场表现活跃的宿茂臻被张玉宁换下,其后范志毅也下场休息。韩国队也换上了李天秀等队员。与上半场一样,双方互有攻防,并有几次有威胁的射门,但都是功亏一篑,最后双方以0,0打平。
标题:
6.阅读下面这则启事,完成后面两道习题。(5分)
启事
本人于今日中午在国庆路口拾到一只黑色皮包,内有人民币一千圆,万家福发票两张,云烟两包,打火机一只。请遗失者速来认领。
赵钧
2017年4月25日
(1)根据启事内容,标题空格处应添上两千字。
(2)启事正文部分有两个明显的错误,请一一指出来。
错误一:
错误二:
二、阅读(49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各题(6分)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把“悠然见南山”的“见”字改成“看”“望”等字,表达效果是不是一样?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写?(3分)


赏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3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各题(9分)
张允济,青州北海人也。隋大业中为武阳令,务以德教训下,百姓怀之。
元武县与其邻接,有人以牸牛①依其妻家者八九年。牛孳产至十余头,及将异居,妻家不与,县司累政不能决。其人诣武阳质于允济,允济曰:“尔自有令,何至此也?”其人垂泣不止,具言所以。允济遂令左右缚牛主,以衫蒙其头,将之诣妻家村中,云捕盗牛贼,召村中牛悉集,各问所从来处。妻家不知其故,恐被连及,指其所诉牛曰:“此是女婿家牛也。非我所知。允济遂发蒙,谓妻家人曰:“此即女婿,可以牛归之。”妻家叩头服罪。元武县司闻之,皆大惭。
尝道逢一老母种葱者,结庵②守之。允济谓母曰:“但归,不烦守也。若遇盗,当来告令。”老母如其言,居一宿而葱大失,母以告允济,悉召葱地十里之男女毕集,允济呼前验问,果得盗葱者。
曾有行人候晓先发,遗衫于路,行十数里方觉,或谓曰:“我武阳境内,路不拾遗,但能回取,物必当在。”如言果得。
远近称之,政绩优异。
(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三十五》有改动)
注:①牸(zì])牛:母牛。②庵:小草屋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其人诣武阳质于允济
(2)具言所以
(3)妻家不知其故
(4)悉召葱地十里之男女毕集
10.把文中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召村中牛悉集,各间所从来处。
译文:
(2)我武阳境内,路不抬遗,但能回取,物必当在。
译文:
本文用了哪些事例表现张允济政绩优异?请分条说明。(3分)

(三)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各题(20分)
一个母亲创造的奇迹
①二战结束以后,一个纳粹战犯被处决了,他的妻子因无法忍受众人的羞辱与漫骂,吊死在自家的窗外。
②第二天,邻居们走了出来一抬头就看见了那个可怜的女人。窗户微开,她两岁的孩于正伸手向悬挂在窗框上的母亲爬去。眼看另一场悲剧就要发生了,人们屏住呼吸默然的 观望。
③这时,一个叫艾娜的女人不顾一切地向楼上冲去,把危在旦夕的孩子救了下来。她收养了这个孩子,而她的丈夫曾经因为帮助犹太人而被这个孩子的父亲当街处决。街坊邻居没有人理解她,甚至没有人同意让这个孩子留在这个街区,他们让她把这个孩子送到孤儿院或者干脆把孩子扔掉。
④艾娜不肯,便有人整夜地向她家的窗户扔秽物,辱骂她。她自己的孩子也对她心存芥蒂,甚至以离家出走相威胁。可是,艾娜始终把孩子紧紧抱在怀里,她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是多么漂亮啊,你是一个小天使。”
⑤渐渐的,孩子长大了,邻居们的行动已不那么偏激了,但还是有人常叫他小纳粹,同龄的孩子都不跟他玩。他变得性情古怪,常常以恶作剧为乐。直到有一天,他打断了一个孩子的肋骨,邻居们瞒着艾娜把他送到了十几里外的教养院。
⑥半个月后,几乎发疯的艾娜费尽周折,终于找回了孩子。当他们再次出现在愤怒的邻居面前时,艾娜紧紧地护着孩子,乞求邻居们说:“给他点爱吧,他也会是一个可爱的小天使的。”
⑦孩子就在这个时候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他痛哭流涕,悔恨充斥着幼小的心灵。艾娜告诉他,最好的补偿就是爱,爱你身边的每一个人。
⑧从此,他痛改前非,认真做人。在别人的诋毁与侮辱面前,他不再针锋相对;在别人有困难时,他又总是不计前嫌,乐于助人,并友善地与人相处,礼貌待人一多年来一直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在支撑着他;一个不相干的女人给了自己一份母亲的爱,我有什么理由不去爱别人!
⑨中学快毕业那年,别的同学都陆续地收到了一些礼物。哪怕是一支钢笔,或是一辆单车,可他什么也没有。他的母亲艾娜依旧日夜操劳,他开始有一些失落,不知道自己的出生究竟是对还是错。
⑩终于,毕业典礼如期举行。校长念到一个人的名字,这个人就走上台,那一刻是多么神圣和骄傲!作为一个纳粹的儿子,他一步一步走到今天已是不易,他多么想自豪地对世界大喊—我毕业了!但是这种感觉转瞬即逝一不会有谁关心我的成功的
?雅克里…他听到校长念到他的名字,于是移动着沉重的脚步,沮丧地向台上走去。“雅克里,祝贺你正式毕业。”这时,雅克里听到台下掌声如潮,他回过头,看见自己的母亲艾娜和许许多多的邻居不知什么时候站在台下,正粲然地冲他微笑。他的邻居们每家都派了代表来观看他的毕业典礼,这在该校可是史无前例的。
?“我收到了这一生中最好的礼物……”雅克里在台上激动得只说出了这么一句话。
? 这是发生在德国的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那样的年代,一个纳粹战犯的儿子受到如此的礼遇的确罕见。如果说这算得上一个奇迹的话,那么我想说的是,这是一位母亲用爱创造的奇迹。
12.本文的叙述顺序是 体现这种顺序的标志性词语有

(依次答出四处即可)(3分)
13.雅克里被邻居送往教养院的直接原因是 。
根本原因是 (4分)
14.阅读第(8)段,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4分)
(1)雅克里是如何“痛改前非,认真做人”的?

(2)支撑他这样做的信念是什么?

第(11)段中加点的“这”指代的是 。(2分)

16.第(12)段中雅克里激动地说:“我收到了这一生中最好的礼物……”你认为“最好的礼物”的含义是什么?(3分)


17.文种写到“两岁的孩子正伸出手向悬挂在窗框上的母亲爬去”,艾娜“不顾一切地向楼上冲去,把危在旦夕的孩子救了下来”。请你揣摩一下,当时艾娜心里是怎么想的?你为什么认为他会这么想?(4分
艾娜心想:
认为她这样想的理由:
(四)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各题(14分)
零点降生
①我的家乡有一种说法,凡是子夜零点降生的女孩都是十分幸运的,将来一定会出人头地,业有所成;村里就有一个零点出生的女孩,她家境优裕,工作顺利,婚恋幸福,是全村女孩子羡慕的对象,是大家心目中零点降生幸运儿的有力例证。
②我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都不怎么好,所以我从懂事起对自己就没有信心。村里那个幸福女孩更让我相信:生死由命,成败在天。上天既然已经安排好你的命运,你再努力也没有用。我变得对一切都无所谓,在惰性的驱使下,整日无所事事,随波逐流。任凭母亲怎么劝中说也不回头。一次,母亲被我气急了,忍不住狠狠责骂了我一顿。我居然蛮不讲理地顶撞她: “你怎么不把我生到零点?那样我就有福气了,还用你操这么多心!
③母亲怔住了。
④晚上睡觉的时候,母亲坐到我的床边,温柔地掖着我的被角,轻轻地告诉我:“妞妞, 其实你也是零点生的。这些年妈一直没有说出来是,是因为你的心太浮,怕别人的好话捧坏了你。不过,你要知道,即使你是零点出生的,也并不是生下来什么都有的。天上掉不下白面。咱村的那个女孩要是不学好,现在也不会是这样子。你要是不努力,将来照样没出息。
⑤我哭了。我开始后悔自己以前的自暴自弃。那一夜,我没有睡。我在心里暗暗发誓小后决不吝惜自己的心血与汗水,决不辜负自己零点降生的这份幸运。
⑥8年以后,我考上了大学。我是村里第一个正式大学生——这时我已完全相信自己是命运的宠儿了。临走的那一天,恰好是我的20岁生日,母亲给我做了一顿丰盛的午餐 ,并郑重地告诉我:“妞妞,其实你不是零点生的。”
⑦我吃惊地看着她,好一会儿才明白她在说什么。我早已不在乎零点不零点的事了,可她却还一直放在心上 也许只有母亲才会把这样的事情放在心上。
⑧“我不过是为了给你鼓鼓劲儿才那样说的。”母亲解释的神态像一个犯了错误的小孩子,愧疚而不安。我的眼前忽然浮现出8年前的那个夜晚,耳边也一字字地响起了母亲当初的话语。我忍不住泪如泉涌。其实愧疚不安的应当是我,不是吗?
⑨从那一刻起,我彻底觉悟了:如果一个人只听从上天的安排而忽略了自己的力量,是多么愚蠢啊!无论什么时候,一个人都没有理由听天由命。其实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潜藏着许多好机会,但你只能靠自己的双手去挖掘。天会刮风天会下雨但是永远也不会掉下白面馍,你只能用自己的双手,为自己开掘出一眼源源不绝的幸运之泉。
从文中看,“母亲”有哪两个方面的特点?(2分)

作者写作本文的用意是什么?请根据原文词句作答。(30字以内)(3分)


为什么说愧疚不安的应该是我?(3分)


“母亲怔住了。”为什么怔住了?(2分)

22.有人说,上帝如果给你关上了一扇门,那他一定会在另一个地方为你打开一扇窗。对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结合本文谈谈你的感受。(4分)

三 写作(50分)
23.文题:这是我的 (责任权力承诺爱好……)
要求:
(1)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诗歌、戏剧除外)。
(2)卷面清洁,书写工整。













卷评估标准
八年级
本套试题贴近于学生的学习实际,难度较低,分为三部分,即语言积累及运用、阅读、写作。第一部分考查的知识较为全面,有诗句的默写、成语的运用、句子的仿写及应用文等内容。第二部分包含古诗阅读、文言文阅读及记叙文阅读,其中古诗阅读紧扣新课标要求,选择了《饮酒》,古文阅读紧扣本单元的教学,并侧重于引领学生学会要把课内学到的文言知识迁移到课外,并学会运用。第三部分侧重于学生的情感教育,“这是我的”与本单元的课文的思想有相通之处。

A卷参考答案:
一、1.(1)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3)报君
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2.D
3.A
4.略
5.足球世界杯热身赛中韩握手言和
6.(1)招领(2)错误一:钱物数量交代得太具体容易被人冒领。错误二:没有写明白认领的地点或者联系方式,失主无法认领
二、(-)7.“见”是无意中看见,把人和物融为一体,写出了作者田园生活中恬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境。“看”或“望”是有意地远看,使人和物拉开一段距离。效果不一样。
8.此句写出了作者田园生活中恬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境。自己在东篱下采菊,不经意间望见了郁郁郁葱葱的庐山,就好像自己的心早已和山融为一体了。能达到这种境界,正是心灵自由平静的美好结局。采菊而见山,闲适而随意,“境与意合”,人与山谐。
(二)9.(1)到;到……去(2)详细(3)原因,缘故(4)全,都
10.(1)将村里的牛全部集中在一起,一头一头询问牛是从哪里来的。(2)我们这武阳县境内,路不拾遗,只要能返回去取,东西一定在。(意对即可)
11.(1)用计帮元武县百姓讨回牛。(2)智捉盗葱者。(3)武阳境内,路不拾遗。(意对即可)
【参考译文】张允济,青州北海县人。隋大业年间为武阳县县令,致力于以德行教育训导民众,百姓怀念他。
元武县与武阳县接壤,县里有个人带了头母牛随他妻子的娘家一起生活了八九年,母牛生下了十多头小牛。到了要分居时,妻子娘家人不肯还给那头牛,元武县衙门几任县令都不能解决问题。那人就到武阳县请求张允济评判,张允济说:“你自有元武县令,怎么到这里来告状?”那人泪流不止,详细地讲了出了事情的始末。张允济于是命令手下人绑了那人,用衣服蒙住他的头,将他带到他妻子娘家所在的村子去,说是抓住了盗牛贼。张允济召集村人,将村里的牛全部集中在一起,一头一头询问牛是从哪里来的。妻子娘家人不知道其中的缘故,又担心受连累,就指着那头强占来的母牛说:“这是我女婿家的牛,从哪里来的我就不知道了。”允济便揭开牛主人蒙头的衣衫,对妻子娘家人说:“这就是你女婿,你可以把牛还给他。”妻子娘家人叩头服罪。元武县主管官员听说后,都十分惭愧。
张允济还曾在路途中遇到一个种葱的老妇人,搭了一座小草房在那里看葱。允济对老妇人说:“你只管回去,不要不厌其烦地守着。如果遇到盗贼,应当来报告县令。”老妇人听从了他的劝告,回家住了一夜,那葱就丢失了很多。老妇人把情况告诉了允济。他便把葱地十里之内的全部男女都集中起来,一个个到跟前来检验查问,果然找到了盗葱的人。
曾有个夜里赶路的行人,把衣衫掉到了路上,走了十几里才发觉。有人对他说:“我们武阳县境内,路不拾遗,只要能返回去取,东西一定在。”正如那人所说,赶路人果然找到了衣衫。
他的政绩尤其卓著,远近的人都称赞张允济。
(三)12.顺叙。二战结束后、第二天、孩子长大了、直到有一天、半个月以后、从此、中学快毕业那年、终于,毕业典礼如期举行(依次答出4个即可)
13.他打断了一个孩子的肋骨他是纳粹战犯的儿子,受到人们的歧视,因此变得性格古怪,常常以恶作剧为乐
14.(1)在别人的诋毁与侮辱面前,他不再针锋相对;在别人有困难时,他又总是不计前中嫌,乐于助人,并友善地与人相处,礼貌待人。(2)一个不相干的女人给了自己一份母亲的爱,“我”有什么理由不去爱别人!
15.他的邻居们每家都派了代表来观看他的毕业典礼。
16.最好的礼物是别人对他的理解、尊重和关爱。
17.孩子是无辜的,他不应该为父母的罪行承担责任。 因为艾娜有一颗善良和宽容的心。
(四)18.①关爱子女;②善于引导、教育子女。
19.不能听天由命,要用自己的双手开掘出幸运之泉。
20.自己不努力,整天无所事事,却还要埋怨母亲,埋怨命运,让母亲承受这么大的精神压力。
21.母亲对我的种种表现感到吃惊,感到迷惑不解。
22.略
三、略
A卷重点题目讲评
1.第6题,启事常见的有“寻人启事”“寻物启事”“招领启事”等,根据本启示内容可以判断该启事属于“招领启事”。“招领启事”是指拾到东西后寻找失主前来认领的一种应用文书。
招领启事主要包括标题、正文、落款三部分内容。①标题。在第一行中央写上“招领启事”,字体稍大于正文。②正文。一般来说,在招领启事中只写拾到东西的名称,以及失主到何地、找何人认领。所拾东西的时间、地点、数量、特征等具体情况留待失主认领时核实,以防止他人冒领。③落款。写清招领启事的单位名称或个人姓名,并在其下方标明发布招领启事的日期。
2.第12题,叙述的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顺叙是指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次序来叙迷。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边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暫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