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导学+练习)(课件 24+15张PPT+1份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节 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导学+练习)(课件 24+15张PPT+1份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10-27 09:59:42

文档简介

第2节 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




 本节内容是在对托勒密的“地心说”和哥白尼的“日心说”学习的基础上,同时通过对太阳系行星轨道以及运动方向的判断,提出“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太阳系是由一片星云收缩而成的,先形成的是太阳,然后剩余的星云物质进一步收缩演化成地球等行星。随后介绍宇宙中一些“特别”的恒星,引起学生的猜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了解太阳系的形成、太阳的一生及大质量恒星的一生,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恒星并不永恒,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有其从诞生到走向死亡的过程




知识与技能
 了解太阳系形成的主要学说——星云说;知道恒星的不同发展阶段:红巨星、超新星、白矮星、黑矮星和黑洞。了解太阳一生的演化过程和大质量恒星的演化过程,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
 
 本节课综合应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讲授和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探索宇宙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掌握新知识,增强“爱学”“乐学”的情趣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树立科学的宇宙观,以及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增强学生对天文知识的了解,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并培养学生以辩证唯物的眼光看问题
重点难点
 重点:太阳系的形成;太阳和大质量恒星的一生演变历程 难点: 恒星演化各阶段的物质、密度、质量等的变化
 
重难点处理策略 
 重点方面:为学生提供观察多媒体的展示图片——太阳系,了解太阳系的形成,通过观察恒星的演化,比较掌握不同阶段“恒星”(红巨星、超新星、中子星、白矮星、黑矮星、黑洞)的特点;学生通过读图——“太阳的未来”和“大恒星生命的最后阶段”,描绘太阳和大质量恒星未来的演变过程
探究点一 太阳系的形成
[情景展示] 下图是太阳系的行星的公转方向和太阳的自转方向关系图
[问题探究] 太阳系行星的公转方向是怎样的?它与太阳的自转方向有什么关系?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与太阳自转的方向一致。
[继续探究] 太阳系行星公转的轨道平面有什么特点?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八大行星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大多接近于同一平面。
[继续探究] 康德和拉普拉斯提出星云学说的依据是什么?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只有太阳和太阳系的行星形成于同一个旋转的扁平的星云云盘,太阳系行星的公转方向才会与太阳的自转方向一致,太阳系行星的公转轨道平面才会大多接近于同一平面。
[课堂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点二 恒星的演化
[情景展示] 下图为恒星的演化示意图
[问题探究] 恒星是如何形成的?又是如何演化的?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课堂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件15张PPT。第2节 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第1章 演化的自然第2节 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考纲要求:
从恒星的演化中领悟人与自然的关系。重要提示:
恒星是不会永久存在的,恒星质量大小决定其日后演化的历程。1.太阳系的行星绕日公转的特点:一是公转的方向与_________的方向一致;二是公转的轨道平面大多接近于_________。
2.“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太阳系是由一块________收缩形成的。由气体和尘埃物质形成的星云的圆盘中心崩塌收缩形成__________,剩余的物质形成________等行星。新知一 太阳系的形成第2节 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太阳自转同一平面星云太阳地球3.星云学说推论的重要依据是:只有太阳和太阳系的行星形成于________旋转的星云云盘,它们的公转方向才会一致,公转轨道才会几乎位于同一平面上。第2节 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同一个探究点一 从地心说到日心说 [ 情景展示1 ]互动探究第2节 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问题探究]太阳系行星的公转方向是怎样的?它与太阳的自转方向有什么关系?[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2节 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归纳提升] 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与太阳自转的方向一致。 [继续探究]太阳系行星公转的轨道平面有什么特点?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2节 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归纳提升]八大行星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大多接近于同一平面。 [继续探究]康德和拉普拉斯提出星云学说的依据是什么?[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2节 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归纳提升] 只有太阳和太阳系的行星形成于同一个旋转的扁平的星云云盘,太阳系行星的公转方向才会与太阳的自转方向一致,太阳系行星的公转轨道平面才会大多接近于同一平面。 [课堂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2节 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新知二 恒星的演化1.太阳的光和热是靠太阳内部的氢核发生__________反应而产生的。
2.太阳在晚年期将首先演化成一颗_________,然后进一步演化成一颗________。
3.质量大于8倍太阳的恒星晚年期将形成____________,然后爆发成________,最后进一步形成________或________。核聚变 红巨星 白矮星超红巨星新超星中子星黑洞第2节 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互动探究探究点二 恒星的演化 [情景展示]第2节 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问题探究]恒星是如何形成的?又是如何演化的?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2节 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归纳提升] [课堂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2节 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第2节 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行星运动特点绕日公转方向与太阳自转方向一致绕日公转的轨道平面大多接近于同一平面太阳系是一块星云收缩形成的星云圆盘中心的气体崩塌收缩剩余的星云物质形成地球等行星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课件24张PPT。第2节 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        常 考 透 视第 1 章 演化的自然挑 战 自 我常考透视常考1 了解太阳系形成的各种假说,掌握太阳系的组成和运动特征。第2节 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        【考试热度】 ★★ 例1 [湖州中考] 2012年8月6日,美国“好奇号”火星探测器登陆火星。2013年下半年,我国“嫦娥三号”卫星携带“月球车”遨游月球。第2节 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        (1)“好奇号”火星车登陆火星探测的一个原因是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火星是地球的近邻。八大行星中的另一个地球近邻是    。
(2)“月球车”登陆月球后,将面临的环境特征有  (填序号)。
①温差大   ②风沙大   ③降水多金星①解析 太阳系八大行星按照离太阳距离由近到远的顺序分别为: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由此可以推知离地球最近的两大行星是火星和金星。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不可能有风沙和降水。月球温差大,若是白天登陆月球则温度高。方法透视 熟练掌握绕太阳运动的八大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到远):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简记为:水金地火,木土天海)。【试题链接】 小试身手 1、2、4,创新培优 6、8第2节 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        常考2 了解恒星的演化过程。【考试热度】 ★★★例2 如图1-2-11所示是太阳从“出生”到“死亡”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现在,我们每天看到的太阳
大约处于图中的(  )
A.AB段 B.BD段
C.DE段 D.EF段第2节 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        B(2)在DE段,太阳将形成(  )
A.星云 B.稳定状态的恒星 C.红巨星 D.超新星
(3)在EF阶段,太阳将成为一颗(  )
A.超新星 B.白矮星 C.中子星 D.黑洞
(4)在太阳的演化过程中,最亮的是    ,密度最大的是     。宇宙中密度最大的天体是   ,连光线也无法逃脱它的吸引。第2节 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        CB红巨星白矮星黑洞解析 在太阳的演化过程中,成年阶段最长,约有100 亿年的时间,占生命的绝大部分,结合图知BD 段是太阳的成年阶段,DE 段是红巨星阶段,EF 段是白矮星阶段,逐渐冷却到F 点后慢慢“熄灭”。太阳变成红巨星,体积增大,密度变小,红巨星内核收缩成为白矮星,其体积变得很小,而密度却很大。第2节 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        方法透视 太阳的寿命约有100 亿年,目前已过了约50 亿年,因此目前的太阳约在C 点。DE 段表示太阳进入晚年阶段,将演化为一颗红巨星。最终太阳内部核能会耗尽,整体发生坍塌,内部被压
缩成一个密度很高的核心,在生命尽头冷却后在F 点最终成为一颗黑矮星。太阳的一生可以表示为:星云(收缩)→太阳(球核收缩)→ 红巨星(球核收缩)→ 白矮星(核反应停止)→黑矮星直至消亡。质量更大的恒星爆炸后将形成中子星或密度非常巨大、引力非常强大的天体——黑洞。【试题链接】小试身手3、5,创新培优7第2节 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        挑战自我小试身手1. 下列依据与“星云说”的提出无关的是(  )
A. 太阳系的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与太阳自转的方向一致
B. 太阳系的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面大多接近于同一平面
C. 太阳系的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是近似圆形的椭圆
D. 星云是由气体和尘埃物质组成的巨大云雾状天体 C第2节 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        解析 太阳系的行星公转的特点是运动方向具有同向性和公转的轨道具有共面性,这些特点是“星云说”提出的重要依据。星云是由气体和尘埃物质组成的巨大云雾状天体,太阳系是由一块星云收缩形成的,这也是“星云说”提出的一大依据。而行星公转运动轨道是椭圆形与“星云说”的提出没有必然联系。第2节 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        2. 下列学说与其提出的科学家对应正确的是(  )
A.“地心说”——哥白尼
B.“日心说”——托勒密
C.“灾变说”——伽利略
D.“星云说”——康德和拉普拉斯D第2节 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        解析 托勒密提出“地心说”,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布丰提出“灾变说”,康德和拉普拉斯提出了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说”。3. 下列天体属于恒星的是(  )
①红巨星 ②白矮星 ③中子星 ④超新星 
⑤黑洞 ⑥月球 ⑦地球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 D.①④⑤⑥⑦C第2节 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        解析 恒星是由炽热气体组成的,是能自己发光的球状或类球状天体。①红巨星、②白矮星、③中子星、④超新星、⑤黑洞都属于恒星,⑥月球是卫星,⑦地球是行星。4. [丽水中考] 能给人类带来光和热,离地球最近且属于恒星的是(  )
A.太阳 B.火星 C.水星 D.金星A第2节 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        解析 会自己发光的天体是恒星,所以太阳是恒星。而火星、水星、金星和地球一样都是围绕太阳转的行星。短第2节 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        150亿年10亿年解析 由图可知,恒星的质量越大,寿命越短。创新培优6. 下列有关太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内部正进行着氢核聚变
B. 八大行星单位时间内获得的太阳辐射能相等
C.太阳的东升西落与地球的公转有关
D. 太阳黑子是太阳表层一些不发光、不发热的黑点A 第2节 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        第2节 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        解析太阳内部进行的是氢核聚变反应。由于与太阳的距离不一样,因此八大行星单位时间内获得的太阳辐射能不相等。地球的自转运动产生了太阳的东升西落。太阳黑子是太阳光球层上出现的一些黑斑点,其温度比光球层其他地方的温度低一些,太阳黑子也能发光、发热。7.当恒星能量衰竭时,高温的火焰不能抵消自身重力,逐渐向内聚
积,球核收缩,恒星进入白矮星阶段,体积变小,亮度变低。白
矮星进一步内聚,最后突然变成一个点,整个过程不到一秒。在我们看来,恒星消失了,一个像太阳这样大的恒星自身引力如此之大,可能最终收缩成一个小球,甚至什么都没有。由于无限大的密度,崩塌了的星体具有不可思议的引力,连光线都不能逃脱。第2节 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        这种奇特的天体被我们称为“黑洞”(最早由法国科学家拉
普拉斯提出)。根据广义相对论(爱因斯坦的一个理论),科学家大胆地提出了一种“白洞”理论,黑洞的一个特点是,它在自己的周围形成了一个封闭的边界,这个边界只许进不许出。白洞也有一个边界,它吸引外界物质和辐射不受边界限制。因此,白洞像个源泉,不断地向外部喷射物质,即白洞具有“只出不进”
的特点。第2节 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        (1)你认为下列四种情况中不能用来说明黑洞存在的是(多选)(  )
A.宇宙中某区域向外部辐射一些电磁信号
B. 宇宙中某区域周围的一个恒星的物质像螺旋一样消失
C.光线进入宇宙中的某区域后消失
D. 从地球上向宇宙中某区域发出的超声波信号被反射第2节 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        AD (2) 根据材料中所给的信息判断下列猜测中最不可能成立的是(  )
A. 白洞是一种发光的物体,并且是一种发光力极强的物体
B. 当宇宙开始大爆炸时,急速膨胀,此时不可能形成白洞
C. 经过白洞前的一切物质都会被白洞的强大排斥喷射出去,向着白洞的对面运行
D. 白洞与黑洞之间可能存在一条通道,把黑洞吸收的物质,运到白洞喷发出去第2节 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        B 解析 黑洞是大质量恒星爆炸后形成的,它会把附近所有的物质都吸进去,包括光线。(1)选项A中向外辐射电磁信号和选项D中超声波能被反射回来是与黑洞特征不符的。(2)根据题中描述,黑洞吸收所有物质,包括光线,那么白洞抛射物质,包括抛射光线能够成立;白洞向外抛射物质,经过白洞前的一切物质都会被白洞的强大排斥力喷射出去,向着白洞的对面运行;白洞抛射的物质来自于哪里?黑洞吸收的物质又去向何方?可能是白洞和黑洞之间存在一条通道,把黑洞吸收的物质,运到白洞喷射出去。第2节 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        8. [温州中考] 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的大小、表面状况、距离太阳的远近等都是不同的。
(1)金星表面有较厚的大气层,平均温度高达464℃,其大气
的主要组成如图1-2-13所示。
据此推测,金星表面温度高的原因之一是由于
              ,从而产生强烈的温室效应。
(2)请写出太阳系中与金星相邻的两颗行星:       。水星、地球金星大气层富含二氧化碳第2节 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        解析 (1)引起温室效应的原因是空气中CO2含量大。
(2)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离太阳距离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第2节 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