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地球上的水——本章总结(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本章总结(共2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8-11-01 14:42: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
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第三节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地球上的水水分循环海水运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水循环水循环意义水资源利用存在的
问题及合理利用水资源对人类社会的意义洋流的定义、类型、动力,影响因素洋流的分布、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水资源的分布水圈构成  1.了解水循环是自然界中重要的物质和能量循环。  2.探究水循环的类型、基本过程及其地理意义。  3.探究洋流的基本规律及其地理意义。  4.树立正确的资源和环境观。 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地理环境中水的三态:液态、固态、气态;三态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各种水体的储量比例:海洋水占全球水储量的96.53%、冰川水占淡水的2/3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3.水以气、液、固三种形态在地球不同空间存在,并相互转化,共同构成一个连续不断的圈层,叫水圈。
4.水循环的种类:海陆间水循环、陆陆间水循环、海海间水循环。 1.水循环是重要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的过程之一。 2.水循环对太阳辐射起吸收、转化和传输的作用,缓解不同纬度、不同时间季节热量收支不衡的矛盾。 3.水循环是海陆联系的主要纽带,陆地径流给海洋带来了大量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物等。 4.水循环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二、水循环的意义   1.大气降水是河流水和陆地水最主要的补给;
   2.冰川单向补给河流及其他陆地水体。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间有水源互补关系,总是水位高者补给水位低者。黄河下游只有河水补给地下水。
   河流单一补给的很少,往往是多种水源补给。三、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有规律地沿着一定的方向做大规模流动,叫洋流。四、洋流  1.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洋流北顺南逆;
  2.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大洋洋流北逆南顺;
  3.南半球中高纬海区形成西风漂流;
  4.北印度洋形成季风洋流夏顺冬逆。五、洋流分布规律  1.对气候的影响: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2.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寒暖流交汇处往往形成渔场;
  3.对海洋污染的影响: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
  4.对航海事业的影响:顺洋流速度快,逆洋流速度慢。六、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我国的水源分布很不均匀:南方水多、北方水少东部水多、西部水少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从地区上看:从时空上看:夏秋降水多,水资源丰富冬春降水少,水资源较匮乏七、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  1.水资源数量影响经济活动规模大小;
  2.水资源质量影响区域经济活动效益;
  3.生产力条件不同,水资源数量和质量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程度不同。八、水资源与人类环境a.开源措施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
修筑水库,蓄积河水;
开渠引水,建造跨流域调水工程;
海水淡化,人工增雨。b.节流措施加强宣传,提高节水意识;
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九、水资源持续利用措施 1.陆地上各种水体的相互补给关系。 2.通过读水循环示意图,简要概括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3.洋流的形成。4.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5.各种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6.水资源的分布。7.水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关系。8.水污染及其治理。 1.地球圈层结构的正确叙述是( )
A.自然环境是由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交叉而成的
B.岩石圈是地球内部三个圈层中的一个圈层
C.生物圈就是指地球表层的生物所组成的圈层
D.水圈是一个连续而且规则的圈层A 2.读图中所示的地区,结合所学的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完成图中水循环的环节,并将人类能够影响的环节在图上标出。图中的水循环最强烈的季节是____季,理由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夏季我国盛行东南风,水汽多,水汽输送强烈,降水多,河流径流量大,因此这一时期海陆间水循环最活跃夏 人类能够影响的环节是地表径流。  (2)图中A处主要什么资源?这种资源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A处主要渔业资源(海洋生物资源);
这种资源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过度捕捞使鱼类数量减少,质量下降。
应采取的措施是:采取休渔政策使鱼类得到休养生息。 (3)B岛近年来面积扩大的趋势减缓,试分析原因。
B岛是崇明岛,该岛是由长江带来泥沙沉积而形成的,近年来长江中上游地区植树造林和水土保持工作,使流入长江的泥沙减少,另外随着三峡水库形成,截留了中上游的泥沙,使长江输入到海洋的泥沙数量减少。 (4)C为我国古城扬州。联系所学知识,分析C城兴衰的原因。
C城为扬州,历史上由于扬州位于大运河与长江航道交汇处(大运河和长江是我国重要的运输通道),这里运输繁忙,有大量的人流、物流在此集散,形成了当时最为繁华的城市。由于大运河淤塞以及铁路及海上交通的发展,这里的交通区位优势逐渐被其他城市所取代,近代该城经济发展缓慢。 D处是杭州,园林是私家园林。
江南私家园林的规模小,布局精巧,建筑色彩素淡,以黑色为主色调,既适合园林主人闲适宁静的心理需要,又与江南水乡风光、湿润气候融为一体。 (5)与我国北方园林相比,D处园林景观有何特色?并简要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