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昆明的雨》(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16《昆明的雨》(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11-05 12:58: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6课:昆明的雨
部编九年级上
昆明的雨

汪曾祺
新课导入
昆明,享“春城”之美誉,云南省会,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昆明市是灵秀而迷人的,它三面环山,南濒滇池,湖光山色,天然成趣。滇池是云南省最大的高原湖泊,全国第六大淡水湖泊,沿湖两岸风光绮丽。由于地处低纬高原而形成“四季如春”的气候,特别是有高原湖泊滇池在调节着温湿度,使这里空气清新、天高云淡、阳光明媚、鲜花常开。著名作家汪曾祺先生书写昆明的人文、景物、饮食等的作品有几十篇。今天我们就随同作家汪曾祺一同来欣赏课文《昆明的雨》。
新课导入
1939年,翁曾祺考入西南联大中文系,跟着沈从文先生学文学,在昆明一呆就是七年。可能是地域的差异和心境的不同,他对昆明很有好感。雨,特别是昆明的雨,汪曾祺这位外乡人对他一往情深,在他眼里,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带着浓浓的绿色,很舒服,不使人厌烦,还不时地引发淡淡的乡愁。
知背景
新知讲解
知作者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作家。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辑。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著有小说集《邂逅集》,散文集《浦桥集》,大部分作品收录在《汪曾祺全集》中。

新知讲解
记拼音
草茎
jūn
鲜腴


jīng
蟹腿
xiè
青肝菌
ɡuà
晕倒
yūn
八卦
缅甸
miǎn
炽红
chì
新知讲解
解词义
:新鲜肥美。
:夏季的第一个月。
:1.琐碎;细小。2.细行;细节。
:比较,对比。
:饱满。
:非常浓密的样子。
鲜腴
细碎

孟夏

方比

饱涨

密匝匝

新知讲解
解文题
文题意思:点明了文章描写的对象。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带着浓浓的绿色,很舒服,不时地引发点乡愁。
细读探究
明文意
1、快速默读1——2自然段,思考:
题为“昆明的雨”,文章开篇为什么要描述给宁坤的画呢?
①作者所画的是昆明雨季特有的现象与
产物,突出昆明多雨的特点;
②为下文做铺垫,引出下文对“昆明的
雨”的描述;
③吸引读者,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细读探究
明文意
2、第②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呢?
点明文章中心,表达作者对昆明雨季的深切怀念之情。这句独立成段的句子承接上文的画面介绍,引起下文“我想念昆明的雨”的缘由的书写。
3、读3—5自然段,感受昆明的雨的特点。
①雨季很长,有所间歇;
②雨季明亮丰满,草木旺盛。
4、“昆明的雨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细读探究
明文意
①昆明的雨不连绵,气压不低,所以是明亮的;②雨季中植物枝叶饱满,色泽浓绿,生命力旺盛,所以说昆明的雨季是丰满的。这样明亮、丰满的雨季,令人喜爱动情,表达了作者对昆明的雨的喜爱之情。
细读探究
明文意
写这些植物的共同特点是生长旺盛、肥大、滋润。这属于侧面描写,衬托出昆明的雨季持续时间长、雨水均匀的特点。
5、文中用不少笔墨写了多种植物,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这与昆明的雨有什么关系?
6、作者写昆明的雨却不单纯写雨的特点,还写了昆明的其他植物等,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种写法符合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从昆明的雨写起,写了昆明雨季的仙人掌、菌子、杨梅、缅桂花和人们的生活等,使昆明的雨变得饶有情味。
细读探究
明文意
7、阅读(8)找出“ 雨季的果子,是杨梅。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喝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体会汪曾祺的语言风格文字简洁精练却内容隽永多味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
运用人物的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用卖杨梅的女孩的娇美情态衬托出昆明雨季的柔美,抒发了作者对昆明的怀念、喜爱之情。
细读探究
明文意
8、阅读(10)段中:"雨又下起来了。莲花池边有一条小街,有一个小酒店,我们走进去,要了一盘猪头肉,半市斤酒(装在上了绿釉的土瓷杯里),坐了下来。 雨下大了。酒店有几只鸡,都把脑袋反插在翅膀下面,一只脚着地, 一动也不动地在檐下站着。酒店院子里有一架大木香花。昆明木香花很多。 有的小河沿岸都是木香。但是这样大的木香却不多见。一棵木香,爬在架上, 把院子遮得严严的。密匝匝的细碎的绿叶, 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涨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进行赏析。
通过对往事的回顾细节描写,雨有时会引起淡淡的忧愁。写出对昆明那段生活的留恋和对那种心境的怀想。
细读探究
明文意
9、阅读(10)段中:但是这样大的木香却不多见。一棵木香,爬在架上, 把院子遮得严严的。密匝匝的细碎的绿叶, 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涨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进行赏析。
用“爬”“遮”等动词,把木香拟人化,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木香开得茂盛。表达了作者对木香的喜爱、赞叹之情。
细读探究
明文意
10、赏析叫横线的词语的语言特色:(1)“青头菌比牛肝菌略贵:这种菌子炒熟了也还是浅绿色的,格调比牛肝菌高。”
“格调”原指“人或艺术品的品格或风格”,此指炒熟后青头菌的诱人色泽(鲜香口味)。
(2)可是下点功夫,把草茎松毛择净,撕成蟹腿肉粗细的丝,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这东西这么好吃!
“张目结舌”原指“睁大眼睛说不出话”,
此指牛肝菌味道好得令人吃惊。
细读探究
明文意
12、文章最后一段“我怀念昆明的雨”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深化主题,表达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思念之情;照应第②段内容,收束全文,使结构显得完整。
11、如何理解“"莲花池外少行人,野店苔痕一寸深。浊酒一杯天过午,木香花湿雨沉沉。”这首诗的情感?
这首诗中饱含着作者对昆明那段生活深深的留恋之情和对那种心境的怀想。
13、写作技巧借鉴:用“以小见大”的视角,折射出了一位老人浓烈如火的情怀。
《昆明的雨》能对读者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于作者对“凡人小事”的审视,用“以小见大”的视角,折射出了一位老人浓烈如火的情怀。作者对昆明的爱是深沉的,寄托感情的载体越小,越显得爱的醇厚。仙人掌、青头菌、牛肝菌等各类菌子,杨梅、缅桂花等,作为承载感情的载体,都具有非常意义,它们共同昭示了汪老散文的“凡人小事”之美。作者用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捕捉到了它们,然后携来入文,遂成美文。
细读探究
明文意
昆明雨的特点
昆明民风淳朴人情宁静恬淡
昆明的雨
长,不气闷
表达对“昆明的雨”的想念之情
明亮、丰满、使人动情
昆明的菌子
昆明雨季的杨梅
昆明雨季的缅桂花
板书设计
理思路
想念、喜爱赞美之情
享受自由快乐的生活
做阅读
1、 题为“昆明的雨”,文章开篇为什么要描述给宁坤的画呢?
所画的是昆明雨季特有的仙人掌、菌子、花,既能突出昆明多雨的特点。又可引出下文对“昆明的雨”具体的的描述。
2、 昆明的雨与别处的雨有何不同让作者如此念念不忘?请圈划出最能概括其特点的那一句。
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
3、这样明亮又丰满的雨季自然是使人动情的。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
怀念、喜爱、乡愁。
做阅读
4、作者想念的不仅仅是“雨”,还有物、景、人、事,想念的是昆明的民风、人情和当年在那里宁静、恬然的生活,你能体会出作者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生活中并不总是惊涛骇浪,也未必处处正襟危坐。只有充分感受生活中的种种快乐、悲苦、平淡以及诗意,我们才算真实地体验到生活的滋味。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