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列夫·托尔斯泰课件(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7列夫·托尔斯泰课件(3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11-06 06:53: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4张PPT。他是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列宁)
他是十九世纪俄国的巨人。(鲁迅)
他是空前绝后的艺术大师。(陀思妥耶夫斯基)
他观察着世态的变化,但讲述的却是人间的真理。(马克·吐温) 同学们,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是的,他就是托尔斯泰。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茨威格所写的人物传记《列夫·托尔斯泰》。7* 列夫·托尔斯泰茨威格 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评论家。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曾获诺贝尔文学奖,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杰出的中短篇小说家之一。其代表作有《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成功的秘诀》《象棋的故事》,传记有《三作家》《罗曼·罗兰》等。 本文节选自《三作家》。1928年茨威格访问俄国,正值列夫·托尔斯泰100周年诞辰。他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拜访了托尔斯泰的故居和坟墓。他领会到托尔斯泰的出类拔萃,也领会到托尔斯泰超越自身、超越了人类一切平庸的伟大,并将其坟墓称为世间最美的坟墓,回国后,他写成了传记《三作家》,其一即为《列夫·托尔斯泰》。托尔斯泰的坟墓 传记 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也是早期文学的重要形式之一。传记即记载一个人的一生曾经发生过的事。无论如何,传记所记载的都是真实的而并不是虚构。
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可分“自传”和“他传”:前者是作者自己撰写的,后者是他人撰写的。 从表达方式上看,一般的传记以记叙为主,还有的传记,一面记述人物的经历,一面加以评论,记叙与评论各半,这种传记则被称为“评传”。
从创作方法上看,有的传记以记叙翔实的史实为主,用语比较平实,称为“历史性传记”;有的传记多用形象化手法,描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及其活动的历史背景等,以史实为依据,但又不排斥某些联想性的文学描写,称为“传记文学”。字词注音陀( ) 脸庞( ) 胡髭( )
长髯( ) 两颊( ) 黝黑( )
脸膛( ) 一绺( ) 鬈发( )
穹顶( ) 肖像( ) 粗劣( )
锃亮( ) 粲然( ) 貂皮( )
藏污纳垢( ) 广袤无垠( )
甲胄( ) 粗糙( )tuópánɡzīrányǒujiáliǔtánɡquánqiónɡxiàolièzènɡdiāocànmàoɡòuzhòucāo◆多音字xiào( )肖像xiāo( )姓肖bǐnɡ( )屏息pínɡ( )屏幕ké( )蛋壳qiào( )地壳xiānɡ( )互相xiànɡ( )面相1.器宇:
气概,风度。
2.禁锢:
束缚,限制。
3.粗制滥造:
制作粗劣,不讲究质量。也指工作不负责任,草率从事。 
例句:如今我们要严格把好产品质量关,严禁粗制滥造。
4.藏污纳垢:
比喻包容坏人坏事。 
例句:公安部门一定要严厉打击黑网吧,不让它们成为藏污纳垢的地方。记一记词义5.郁郁寡欢:
心情苦闷的样子。 
例句:地震之后,他虽然活了下来,但是却变得没精打采,郁郁寡欢。
6.鹤立鸡群:
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 
例句:身高两米多的姚明,站在众人中间如同鹤立鸡群,让人一眼就看到了。
7.正襟危坐:
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严肃庄重的样子。 
例句:当敌人冲进大厅的时候,只见他正襟危坐,处变不惊,真令人佩服。8.颔首低眉:
低着头显得很谦卑恭顺的样子。
例句:在这位文坛泰斗的面前,学子们都不由得颔首低眉,聆听教诲。
9.诚惶诚恐:
惶恐不安。
诚惶诚恐、惊惶失措辨析
同:两个词都有惊慌不安的意思。
异:“诚惶诚恐”侧重于内心因恐惧而不安,指的是心态,也可以表示因敬畏而惶恐不安。“惊惶失措”侧重于慌乱中不知所措,指的是行为。例:(1)犯罪分子面对目光犀利的审问警官,诚惶诚恐地回答着提问。
(2)诸葛亮、周瑜妙计火烧曹军战船,大火一起,曹军惊惶失措溃不成军。
10.麻木不仁:
肢体麻痹,没有感觉。形容对外界的事物反应迟钝或漠不关心。 
例句:面对倒在血泊中的小孩,他们竟然视若无睹,麻木不仁,真令人愤慨。
11.黯然失色:
用以表示相形之下暗淡无光。
例句:在真理面前,一切华丽的谎言都会黯然失色!12.广袤无垠:
广阔无边。古代以东西长度为“广”,南北长度为“袤”。 
例句:在广袤无垠的呼伦贝尔大草原上,无边的绿色中点缀着片片白色,那美景令人心旷神怡。
13.无可置疑:
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意指事实明显或理由充足。  
例句:钓鱼岛是中国的领土,这是无可置疑的事实。自由读课文,说说托尔斯泰给你的总体印象,并理清文章层次。刻画外貌 (1-5)描写眼睛 (6-9)列夫·托尔斯泰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透过托尔斯泰非同寻常的眼睛表现其深邃的精神世界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理清思路 阅读1-5自然段,归纳一下,每个自然段各写了托尔斯泰面部的哪些特征?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刻画他的外貌?学习第1-5自然段①托尔斯泰须发特点——浓密
②托尔斯泰面部轮廓——平庸
③托尔斯泰面部表情——阴沉
④托尔斯泰长相特点——平常
⑤托尔斯泰的外貌与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形成巨大反差。平庸普通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像米开朗琪罗画的摩西一样,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比喻、夸张:再次突出托尔斯泰胡须浓密的特点。须发 天才的灵魂自甘寓居低矮的陋屋……而不是由古希腊的能工巧匠建造起来的。 比喻:用粗制滥造的小屋比喻脸部轮廓,生动地描写出托尔斯泰脸孔的粗劣。面部轮廓 架在小窗上方的横梁……凹陷的脸颊中间生着两片厚厚的嘴唇。 比喻、夸张:从局部分别描写了托尔斯泰的面部特征,既幽默又诙谐,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让人产生无尽的联想。学习第6-9自然段阅读6-9自然段,说说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⑥犀利的目光
⑦眼睛里蕴藏着丰富的感情
⑧眼睛的威力巨大
⑨赞美托尔斯泰犀利的眼光犀利深邃 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令你无法动弹,无法躲避。 比喻、夸张: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托尔斯泰犀利的目光。 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 比喻:形象地写出了托尔斯泰目光犀利,具有敏锐的洞察力。 托尔斯泰面部的其他部件——胡子、眉毛、头发,都不过是用以包装、保护这对闪光的珠宝的甲壳而已,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 比喻:把托尔斯泰的眼睛比作有魔力、有磁性的珠宝,使描写对象生动形象,揭示了托尔斯泰的作品来自于对社会人间百态的观察、研究,同时还准确地表现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一、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
比喻效果:形象鲜明,特征突出。
夸张效果:特征突出,印象深刻。
二、先抑后扬的手法:用伟人平庸丑陋的外表来反衬其眼睛的神奇肖像描写的技法1.如何理解“不是传播智慧的庙堂,而是禁锢思想的囚牢”这句话? 这句话中暗含的意思是托尔斯泰的脸庞实际上是“传播智慧的庙堂”,只是表面上看不出。这句话明贬实褒,刻意强调托尔斯泰相貌的平庸,是为了突出他的智慧。2.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引用了高尔基的话,干脆有力,含蓄隽永,很好地表现了托尔斯泰眼睛的观察力、敏锐性和丰富性。同时引用的句子又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了托尔斯泰的眼睛具有人类面部最丰富的情感,可以观察世相,抒发各种各样的情感。列夫·托尔斯泰刻画外貌描写眼睛崇敬赞美须发:脸庞多毛,胡髭浓密面部:失调、崎岖、平庸、粗鄙表情:消沉、愚钝、压抑眼睛威力巨大目光犀利、敏锐、深刻眼睛蕴含丰富感情让人失望(抑)非同寻常(扬) 本文作者运用大量的比喻和夸张手法力透纸背又妙趣横生地描绘了托尔斯泰的肖像,既展示了他独特的外貌特征,又揭示了他深邃的精神世界,还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无限崇敬和赞美之情。托尔斯泰轶事
一次,在一个谈笑风生的场合,有人调侃托尔斯泰:“你除了会写小说还能干什么?”
当时在场的人都觉得这句玩笑话说得过分了,而且也不是事实。年近花甲的托尔斯泰并没有对朋友的嘲讽还嘴,一声不吭地回到家里的“车间”,就忙起来了。他的“车间”紧挨着他的书房,当中一张大木台子上摆放着榔头、钳子、钢锯、锉刀等工具,墙上挂着干活时围的围裙……他为回应朋友的调侃,亲手制作了一双漂亮而结实的高靿牛皮靴,郑重地送给了大女婿苏霍京。
苏霍京哪舍得将老岳丈这么珍贵的礼物穿在脚上,便将皮靴摆上了书架。当时《托尔斯泰文集》已经出版了12卷,他给这双皮靴贴上标签:第13卷。此举立刻在文化圈里传为佳话。托尔斯泰知道后哈哈大笑,并说:“那是我自己最喜欢的一卷。”列夫·托尔斯泰名言:1.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2.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3.一切利己的生活,都是非理性的,动物的生活。
4.心灵纯洁的人,生活充满甜蜜和喜悦。
5.人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
6.幸福的家庭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仔细观察这幅油画,模仿课文中描写人物的方法,对画中人物进行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