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定量认识化学变化 课型_ 新授_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质量守恒定律;2、能用微粒的观点说明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原因;3、能够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4、能通过化学方程式的含义,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步骤和方法。
能力目标 通过学生的实验探究活动,初步培养学生应用实验方法来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_ 认识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的意义;让学生了解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道理。_
重点_ 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方程式书写和有关化学方程式的定量计算_
难点_ 正确解释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_
教具_ 多媒体、实验器材等_ 教法_ 实验探究法_
学法指导: 通过实验探究学会用实验解决问题,并在老师的指导下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_
板书设计: 一、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二、化学变化的表示方法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三、化学变化中的定量计算_
教师活动_ 学生活动_ 设计意图_
一、课题引导: [播放几段录像]1.“神州五号”升空; 2.钢铁冶炼的情景;3.石油、天然气的燃烧;[引言]以上现象中物质发生的主要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在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各个领域广泛存在、应用。化学变化中存在许多规律,认识和运用这些规律将能很好地服务人类,服务社会。这节课我们就来定量地认识化学变化,探寻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质量关系。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呢?下面就让我们一道来探究这一问题的答案。二、教学过程:[探究活动]提出假设:你认为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其总质量是如何变化的?如何确定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质量关系?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你的假设。选择课本的实验方案(课本第二个实验可以舍去,以为没有学习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很难加以讲解)或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实验建议:先做选定方案的实验,再按兴趣选择研究其他化学变化。请大家汇报自己的结果。 讨论要求:发言时请根据自己小组实验的现象和记录,描述步骤、现象、结论的整个过程。 _ 观看录像提出自己的假设,并设计实验。自己动手做实验发言,并认真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有不同的方案或不同的看法及时提出。_ 用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引出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并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其自己分析怎样解决问题。让学生自己的动手锻炼在提高其动手能力的同时,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一过程,使学生了解解决问题时的严密性,要考虑全面。让同学给他指出答案。_
教师活动_ 学生活动_ 设计意图_
教师小结(及时评价学生对实验的描述和结论)实验事实证明,一切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提问] 这一结论是否适用所有的化学反应呢?[实验探究] 请同学们再做几个实验,并对实验进行分析。1、 取蜡烛一段,称量,点燃一段时间后,再称量。2、 在小烧杯中加入约10ml稀盐酸,称量,放入一粒锌粒,完全反应后再称量。[讲解] 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守恒,要注意反应物和生成物中的气态物质。 [课堂练习一](投影)[介绍]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讲述] 科学家和我们的实验都证明,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那么为什么物质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总和相等?[媒体播放] 氧化汞受热分解的实验; (板书)化学反应表达式;_ [思考与讨论]学生汇报实验现象及分析产生的原因,做出自己的判断。听讲分析课件中氧化汞的变化过程_ 通过小试验,分析化学反应中的“不守恒”,从反面了解质量守恒定律。用化学是教育学生,告诉学生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道理。做事情要尽善尽美。尽量让学生自己思考,让他享受到解决问题的乐趣。_
教师活动_ 学生活动_ 设计意图_
[讲述] 在这一反应中,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也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随之没有改变,因此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问题引入]我们学习了元素、原子、分子等都可以用化学符号表示,这些化学符号是化学最基本的语言,通称"化学用语",那么表示化学反应用什么"化学用语"呢?回答是肯定的,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一种化学用语--化学方程式。[板书] 一化学方程式1.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板书)C+O2=====CO2 [问题讨论] 化学方程式表示了什么?指导学生看书100页(联想于启示。)请同学回答,你认为化学方程式表示了什么含义呢?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板书定性的方面: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问题] 化学方程式表示什么?C+O2=====CO2 定量的方面:表示了什么呢?请学生回答 听讲看书,讨论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学生回答表示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还表示了微粒个数比_ 引起思考,产生学生欲望和兴趣。让学生慢慢锻炼自己的自学能力不知不觉中向学生渗透化学方程式表示的含义_
教师活动_ 学生活动_ 设计意图_
定量的方面:表示各物质间的质量比。[问题] 在上述反应中,碳、氧气和二氧化碳三者的质量比是多少?化学方程式如此重要且表示了这么多的含义那化学方程式应该如何书写呢?[板书] 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1.书写原则[小结] 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②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板书]2、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讲解]以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为例,讲解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具体步骤(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生练习 [矫正] 针对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强调书写化学方程式中应注意的问题。[讲解] (1)"↑↓"等号均指生成物.(2)若反应前物质中无气体物质,而反应后有气体物质生成时,用"↑"表示生成的气体,若反应物与生成物均有气体时,生成的气体不用"↑"表示("↓"符号用法同"↑"符号的用法。)_ 学生板演并回答阅读课本听讲找出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三个步骤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化学方程式。学生自己检查,纠正练习中的问题。_ 让学生在例题中找到问题的答案,找到做题的方法。在讨论的基础上带着问题看书,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体会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初步学会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方法_
教师活动_ 学生活动_ 设计意图_
[投影] 随堂检测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需要从量的方面对化学变化进行研究,如我县化肥厂若产1吨碳酸氢铵,需要的原料是多少?等问题。人们在怎样计算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请同学们先考虑一个问题,化学方程式表示的含义有哪些?请学生分析水通电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既然36份质量的水产生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那么若有72份质量的水会生成多少份质量的氢气和氧气呢?若有18份质量的水结果又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计算一个题目:p100例题解:设需CaCO3 的质量为x ………①CaCO3+2HCl=CaCl2=H2O+CO2 ………② 100 44 ………… X 8.8g …………100:44 =X:8.8g ……………④X=20g ………………⑤ 答:需碳酸钙20g。 ……………⑥请同学们一起来做一个练习:练习:完全电解9g水,可产生多少克H_2,同时可得多少克的O_2。本节课我们就将这些内容,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我们主要讲了那些知识点?_ 做练习回答问题思考,并回答问题与老师一起做练习,并注意步骤做练习思考、总结_ 分析题目,为用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铺路。通过例题告诉学生,计算题的解法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解法_
教师活动_ 学生活动_ 设计意图_
课堂练习:课本练习与实践课后练习:剩余课后练习题_ 做练习_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