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社会发展
①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阿伏加德罗提出了分子的概念。
②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创立了元素周期表。
③青铜器是人类社会最先使用的金属材料,它是一种合金。
“形状记忆”合金:效果最好的合金为镍钛合金,影响其形态的因素为温度。
(一)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
1.燃烧:
⑴燃烧:可燃物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注意:发光发热是燃烧的特点,但发光发热的变化不一定都是燃烧,如电灯泡中钨丝通电后也发光发热,但不是燃烧,只有物质间发生剧烈的氧化反应并伴有发光发热现象,才叫燃烧。
氧气充足――――完全燃烧, 氧气不足―――――不完全燃烧:
物质完全燃烧――――主要是为了减少空气污染。
例如:碳+氧气(不充足)一氧化碳,生成的一氧化碳是有毒气体。
2.燃烧的条件:一是有可燃物;二是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三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灭火方法: ①把可燃物撤离火源 ;②把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③冷却可燃物,使温度低于着火点。
3.缓慢氧化和爆炸: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缓慢,很难觉察的氧化反应。例如:呼吸、金属锈蚀、食物腐败等
爆炸:有物理变化型爆炸(如气球、轮胎的爆炸),有化学变化型爆炸------燃烧引起的爆炸,(如瓦斯爆炸、爆竹与汽油爆炸等)
化学爆炸:在有限的空间内,发生急速的燃烧,短时间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
⑴易燃易爆物:遇到明火、高温或撞击时,极易发生燃烧或爆炸
⑵防止爆炸的方法:通风、禁止烟火等
使用任何可燃性气体(CO,H2,CH4等)之前,务必进行检验气体纯度实验
当发现家中煤气泄漏,应该先关闭阀门,并打开门窗,切记不能打开电灯、排风扇等电器,防止电火花引起火灾
4. 保护水资源:(了解)
1.淡水资源不充裕,占总水量不足1%,而且分布不均匀,污染越来越严重。
2.水污染三途径:①工业上:工业三废“废气、废水、废渣”的任意排放;②农业上: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③居民上: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3.爱护水资源的措施:①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②防止水体污染。
4.当含有大量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会造成“水华”、赤潮等现象;
5.化石燃料:
世界上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都是混合物),一级能源且不可再生的能源。
⑴ 煤――――“工业的粮食”(主要含C和少量H、O、N)
石油――――“工业的血液”(主要含C、H)
⑵把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其分解,这个过程叫做煤的干馏(属于化学变化)。煤的干馏后可得到:焦炭(冶金工业)、煤焦油(化工原料)、焦炉气(燃料)。
利用石油各成分沸点不同,通过加热得到沸点范围不同的产物,这种加工过程是石油的分馏(属于物理变化)。石油的分馏后可得到: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等。
⑶ 生石灰[ CaO ] 和 熟石灰[ Ca(OH)2 ]:
CaO + H2O = Ca(OH)2 ————放热反应。
石灰水常用来检验CO2: Ca(OH)2 + CO2 ==CaCO3 ↓+ H2O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⑷CaCO3、CaO、Ca(OH)2间的转化关系:
CaCO3
+ CO2 高温
Ca(OH)2 + H2O CaO
6.新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
化学电源:是将化学能 电能的装置;举例:电池
氢气————“绿色能源”。优点:① 热值高②无污染③资源丰富 缺点:成本高,不安全。
(二)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
化学材料类型:1. 金属材料(纯金属与合金) 2. 无机非金属材料(陶瓷、玻璃、水泥), 3. 合成材料(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4..复合材料(钢筋混凝土、机动车轮胎、玻璃钢等)
实验样品 实 验 现 象 解释与结论
燃烧情况 是否有黑烟 是否有气味
聚乙烯 易燃 没有 无气味 组成元素为C、H,无毒,
聚氯乙烯 不易燃烧 大量黑烟 刺鼻气味 组成元素为C、H、Cl,有毒,
灼烧情况 受酸影响 受碱影响 结论与解释
棉花(植物纤维) 有烧纸的气味,固体剩余物松脆 变脆 稍微膨胀 主要是由纤维素组成,在酸性或者碱性溶液中容易水解为葡萄糖
羊毛线(动物纤维) 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固体剩余物松脆 几乎无变化 变脆 动物纤维含有蛋白质,在碱性溶液中易被溶解。
尼龙线(合成纤维) 燃烧时先卷曲,固体剩余物变硬 几乎无变化 几乎无变化 合成纤维耐酸碱溶液的腐蚀
(三)化学物质与健康
i: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即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为甲烷(CH4)
无机化合物:简称无机物,即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
注意: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等,属于无机化合物。
ii:有机高分子:相对分子质量达到上万的有机化合物。一般化学式有n。
1.元素与人体健康:
缺钙,骨骼疏松,易得佝偻病,缺锌会使儿童发育停滞,智力低下,缺钴、铁易得贫血症,缺碘会得甲状腺疾病。
2. 糖类,油脂,蛋白质和维生素:
⑴糖类:
葡萄糖、淀粉、蔗糖和纤维素等有机物,称为糖类,习惯上称为碳水化合物。
淀粉的来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6CO2 + 6H2O C6H12O6 + 6O2 生成的葡萄糖再转化成淀粉和纤维。
淀粉的检验:使用碘酒(或碘水) 淀粉与碘作用变蓝色。
葡萄糖的检验:氢氧化铜滴加至待测溶液中,在酒精灯上加热至沸腾,如果看到红色沉淀则说明溶液中含有葡萄糖。
(淀粉或纤维素)+ 水 酶 葡萄糖,
注意:葡萄糖和蔗糖有甜味,但是淀粉和纤维素没有甜味。
酿酒:淀粉 葡萄糖酒精
乙醇(俗称酒精,化学式为C2H5OH或C2H6O),无色透明、具有特殊香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是一种常用的有机溶剂。
工业酒精中含有甲醇(CH4O),有毒,少量使人失明,较多会致人死亡。
⑵油脂:
动物性油脂(脂):常温下通常呈固态; 植物性油脂(油):常温下呈液态。
油脂不溶于水,易溶于某些有机溶剂(如汽油)。
⑶蛋白质:
蛋白质在饱和硫酸铵溶液溶液中,其溶解性变小,该过程又称为盐析,属于物理变化。
蛋白质在受热或者遇到浓硝酸、重金属盐(如铜盐、铅盐、钡盐、汞盐),70%酒精溶液,
甲醛等化学物质后,会发生变性,失去原有的生理功能,是化学变化。
人如果重金属中毒后,应该立即食用鸡蛋清或牛奶来解毒。
◆实验内容:鉴别棉线、羊毛线、化纤 (重点)
实验方法:取样,点燃后,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棉线燃烧后,没有气味,产生灰烬松脆。
羊毛线燃烧后,产生一股烧焦羽毛的气味,产生的灰烬松脆;
化纤燃烧后,没有气味,燃烧剩余物产生熔球现象,较硬。
⑷维生素:
溶解性:维生素A微溶于水,维生素D不溶于水,但都易溶于油脂,故其制剂都是油状的。
维生素B、C能溶于水。但加热时均易受到破坏,VC在碱性情况下也容易受破坏。
维生素A:维持正常的视觉反应及骨骼发育,存在于鱼肝油、肝脏、水果中等。
维生素C:又称抗败血酸。具有酸性,与血液凝固有密切关系。主要存在于水果和蔬菜
维生素D:促进钙质的吸收而使骨质钙化,维持正常的骨骼,存在于鱼肝油、牛奶、蛋类等
3.有毒物质:(毒性是化学性质)
⑴食品发生霉变后,产生一种毒性较大的物质——黄曲霉素。
一氧化碳跟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丧失了输氧的功能。
工业酒精中含有少量的甲醇,有毒,少量使人失明,较多会致人死亡。
甲醛具有强烈的致癌和促进癌变作用。
工业用盐中的亚硝酸钠(NaNO2),对人体有害和致癌作用。
(四)环境保护:
⑴空气污染物:
主要有CO、SO2、NOx(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
①酸雨:NOx、SO2等气体形成酸雨(主要成分为HNO3、H2SO4等)
②臭氧空洞:氟利昂的释放,加速臭氧分解;——防治:使用无氟冰箱等。
③温室效应: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过量排放(CO2不属于污染性气体)。
⑵水污染:
水污染三途径:①工业上:工业三废“废气、废水、废渣”的任意排放;②农业上: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③居民上: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⑶固体污染:
“白色污染”————塑料废弃物急剧增加。
废电池中所含汞、铅等重金属离子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危害较大。
不管是农药,化肥,塑料垃圾,废旧电池随意扔弃造成的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
常见标志: 消防标志——P92.;节水标志,节能标志——P231;中国环境标志——P242;
物品回收标志——P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