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森林的开发与保护 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教案+课件】 (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节《森林的开发与保护 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教案+课件】 (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8-11-14 08:39:06

文档简介


《森林的开发以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知识与能力目标】
1. 了解森林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
2.分析雨林的环境效应,理解雨林的脆弱性。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通过资料了解森林的功效。
2.通过活动分析雨林环境效益问题。
3.通过与温带森林系统的对比,说明与雨林生态系统的脆弱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识森林保护的重要性,树立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的意识,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
【教学重点】
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雨林的开发性保护措施。
【教学难点】
理解雨林生态系统的脆弱性。
3、四季的形成。
教材、PPT。
第一课时
课程安排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
森林是人类的摇篮。从提供栖息地、食物和衣物开始,森林对人类的作用发展至今已经变得非常复杂
【新课】
一、森林的作用
【兴趣设问】森林作用有什么?能否尽可能多的说出来?
学生讨论回答
【阅读】展示森林的相关材料
逐一得出森林的作用:净化空气,调节气候,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总结】森林的生态,环境效益
从课文中找出,并作好记号
森林的分布
【提问】1、世界森林覆盖率从古到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
2、为什么目前世界森林大多分布在低纬和中高纬地区,而中纬度则分布较少呢?
看图分析,并回答
【图片欣赏】世界主要国家森林覆盖率对比图
得出,中国森林覆盖率较低,保护森林刻不容缓
破坏森林带来的危害
图表引导
说出破坏后带来的危害
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过渡】目前森林面积仍在不断减少,特别是热带雨林正在遭受毁灭性的破坏。热带雨林作为全球森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全球的生态环境效益尤其显著。
雨林的分布
【图片】全球热带雨林分布图
【设问】
1、思考热带雨林的分布规律
2、找出热带雨林三大集中分布区,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位置
看图回答
全球环境效应
调节全球气候、维护全球生态平衡
通过PPT图文资料展示
【组图】
调节全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与全球水平衡,以及被破坏后带来的影响
共同探讨
【小结】
亚马孙雨林对人类和其赖以生存的全球环境来说,影响至关重要。某种意义上说,亚马孙雨林不仅属于当地国家,也为全人类所共有。
【过渡】热带雨林系统的优势:相对去其他生态系统,具有明显的优势:光合作用强,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迅速,群落生产力高
【设问导入】
1、为什么有人说热带雨林是“长着森林的绿色沙漠”?
2、热带雨林的脆弱性表现在哪里?
自学讨论,教师总结
【图片】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
引导分析:(1)读圆圈。三个圆圈中,生物圈最大,说明雨林生长所需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植物体内;(2)读箭头。流量最大的是土壤,养分的供给与释放相当,说明土壤自身养分积累少;(3)读组合。从生物组合看,供给粗,释放少,反映出雨林生长所需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植被里。从土壤组合看,说明土壤的流失主要有两方面,植物吸收和受淋洗作用流失。
和温带森林系统作对比,看图分析,从图中找出相关信息
【小结】
土壤贫瘠的原因与脆弱性表现
【总结】
本节主要了解了森林的作用,分布以及受破坏后带来的影响,其中热带雨林对人类及其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来说,影响至关重要,因其带来的全球环境效应及其脆弱性。
【活动思考】迁移农业对热带雨林的影响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对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的学习,认识到了雨林的重要性。并且雨林因为其特殊的物质循环过程,导致了其生态系统非常的脆弱,因此雨林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的主要内容,进一步导入雨林的的开发及其保护。
【课件展示】亚马逊开发计划及其影响
【读图思考】读“雨林被毁的原因”图,思考:亚马逊雨林被毁的原因是什么?
【教师总结】
/
【过渡承转】人类对亚马逊雨林的开发活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影响是不同的。20世纪60年代之前,影响还不大,在此之后,日益显著。特别是1970年“亚马逊河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的公布,标志着亚马逊热带雨林进一步遭受破坏的开始。那么,巴西政府实施亚马逊开发计划的原因和内容是什么?
【展示讲解】
1.实施亚马逊开发计划的原因
①由于历史、自然等原因,亚马逊地区地广人稀;
②20世纪五六十年代,巴西随着人口急剧增长,土地需求膨胀;
③实行人口均衡发展政策,向亚马逊地区移民,加快对西部广大疆土的开发;
④把首都从沿海的里约热内卢迁往内陆高原上新建的巴西利亚,促进了对西部广大地区的开发。
2.实施亚马逊开发计划的内容
①修建亚马逊横贯公路
②移民亚马逊亚马逊平原
A移民亚马逊平原的客观条件:亚马逊平原地广人稀;
B促使移民的因素:一是自然因素:人口稠密的东北部地区是全国最干旱的地方;二是经济因素:东北部贫困人口多,带来诸多的社会问题;三是政策因素:受“无人之地给予无地之人”的政策驱动。
③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
/
【师生小结】雨林的开发,既有发展中国家经济的需要,也有发达国家国际市场的牵动。保护雨林,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尤其发达国家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保护亚马逊雨林符合长远利益和全球利益。但这与雨林所在地国家的发展产生了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是雨林开发与保护的关键。
【课件展示】
五、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
【角色扮演】分小组扮演,讨论雨林开发和保护的利弊。
开发与保护——保护放在第一位
从全球利益和长远利益考虑→保护;从当地人们争取短期内提高生活水平看→开发。面对雨林正在遭受毁灭性破坏的严峻形势→把保护放在第一位。
读教材图2.26思考回答:
亚马逊地区诸国关于保护雨林的六项具体措施是什么?
(1)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
(2)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3)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4)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
(5)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6)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进人雨林区的机会。
对雨林的保护,整个国际社会都应该对此负责,尤其是发达国家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亚马孙雨林开发计划对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影响,以及提出了相应的雨林开发性保护措施。

略。
课件44张PPT。课堂导入请你说出森林作为自然资源有哪些作用?学习新知阅读课文P26第一自然段,思考:
为什么森林被称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一、森林的作用及世界森林现状说出下列各图植被的作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农田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吸烟除尘、净化空气稳定大气成分巧记:水气净美无(物)尘沙“大自然的总调度室”两极冰川融化森林面积减少大气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全球气候变暖 木材公司沿海国家心系木材公司淹没沿海低地海平面上升把下列地理事实的内在联系,填入上图中并加以说明。
◆淹没沿海低地 ◆两极冰川融化
◆森林面积减少 ◆海平面上升
◆全球气候变暖 ◆大气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活动热带雨林地区湿热 思考:为什么目前世界森林大多分布在低纬和中高纬地区?为什么中纬地区森林分布较少?中纬度的平坦、湿润半湿润地区,人口密布,亚寒带针叶林酷寒(一)热带雨林简介◆地区分布:热带雨林主要集中分布于南美洲非洲_________流域,____________地区,_________流域。刚果河亚马孙河东南亚1、分布1、除赤道附近还有哪些地区有雨林分布?如何形成?15°s25°s陆地海洋 对于低纬度大陆而言哪一侧为迎风坡?
23°26′N23°26′s0°马达加斯加岛的东部、澳大利亚的东北海岸、、巴西高原东南部也分布有热带雨林。1、信风的迎风坡2、暖流增温增湿调节全球碳氧平衡CO2光合作用O2占全球氧气总量的1/3固定碳上千亿吨/年(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想想巴西的热带雨林能否保护中国的水土?——“地球之肺” (净化空气,碳氧平衡) 1、调节全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1、雨林对当地的水循环有什么影响?降水水汽输送蒸发地表径流蒸腾地下径流蒸腾2、如果亚马孙雨林被毁,当地气候和全球气候可能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什么?
降水水汽输送蒸腾蒸发地表径流蒸腾地下径流减弱减少减少减少水汽蒸腾蒸发减弱,降水减少,气候变得干旱——“地球之肺” (净化空气,碳氧平衡) 1、调节全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2、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蓄水海绵”(涵养水源,水循环和水平衡)世界资源宝库(世界生物基因宝库)森林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30%。
植物种类、鸟类占世界50%。
亚马孙河淡水鱼达2000多种。说说雨林植被的特点?高大、常绿 阔叶 多层 说说雨林植被的特点?——“地球之肺” (净化空气,碳氧平衡) 1、调节全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2、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蓄水海绵”(涵养水源,水循环和水平衡)3、雨林的物种(生物)资源丰富——“基因宝库 ”(绚丽多姿、丰富多彩的动植物王国 )——“地球之肺” (净化空气,碳氧平衡) 1、调节全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2、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蓄水海绵”(涵养水源,水循环和水平衡)3、雨林的物种(生物)资源丰富——“基因宝库 ”(绚丽多姿、丰富多彩的动植物王国 )4、雨林植物的药用价值 ——“医学宝库” (三)雨林生态的脆弱性◆结合课文和图2.16思考
1、读圆圈大小说出三者养分含量的多少?
2、读箭头粗细说说土壤养分的来源?土壤的养分又是怎么流失的?
3、说说为什么雨林的土壤如此贫瘠?
4、有人说热带雨林是“长着森林的绿色沙漠”,这是为什么?
5、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主要表现在哪里?为什么?假如说圆圈大小反应养分储量的大小,那么在图中_______圆圈最大。说明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________体内,______次之,_________最小。生物植物体土壤枯枝落叶生物枝枯落叶土壤岩


化释放养分释


分供给养分可溶性养分地表径流
带走养分养分脱离植物淋溶作用流失养分思考:
1、读圆圈大小说出三者养分含量的多少?
2、读箭头粗细说说土壤养分的来源?土壤的养分又是怎么流失的?
思考:
为什么雨林的土壤如此贫瘠?1、枯枝落叶带来的养分少2、高温多雨的淋洗作用3、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生物枝枯落叶土壤岩


化释放养分释


分供给养分可溶性养分地表径流
带走养分养分脱离植物淋溶作用流失养分思考:有人说热带雨林是“长着森林的绿色沙漠”,这是为什么?◆沙漠土壤很贫瘠。在茂密的森林覆盖下,雨林也有类似贫瘠的土壤。◆雨林与沙漠都有一样脆弱的生态环境,一旦被破坏,恢复相当困难。雨林生长所需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______体内,一旦被毁,养分遭受强烈______而很快丧失,使地表植被很难______ ,整个生态系统就会陷于______ 。淋洗恢复崩溃植物生物枝枯落叶土壤岩


化释放养分释


分供给养分可溶性养分地表径流
带走养分养分脱离植物淋溶作用流失养分思考:
为什么雨林生态系统如此的脆弱?1、同一块土地被再次利用的周期大约需要多少年?活动:分析“迁移农业”对雨林的影响:(2)阅图,解释迁移农业从A—B—C—D土壤肥力的变化及其原因。A表示原始森林情况土壤肥力状况; B因为森林焚烧土壤肥力增加; C经过几年耕作后土壤肥力下降至最低点; D弃耕后土壤肥力慢慢提高。 3、结合图,评价迁移农业的休耕期长短对热带雨林产生的不同影响。如果人口增加,雨林可供迁移的空间减少,迁移捉业的频率和规模越来越大,又会对热带雨林产生怎样的影响? 迁移农业作为一种传统的耕作方式,在人口数量很小时,对于林的破坏是有限的;当人口过多时,迁移农业频率和规模过大时,对雨林的破坏是严重的。其他对雨林的开发方式也是一样。六、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1、森林急剧减少,会导致: 全球气候失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锐减
2、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大规模开发
对全球水循环和水平衡产生重要影响六、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一)、雨林被破坏后的危害(二)、亚马孙雨林被毁的原因2、根本原因:1、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是——人类的开发人口增长和贫困导致发展的需求开发过度的迁移农业采矿、修路、城镇建设商业性伐木开辟大型农牧场直接原因(每8秒钟消失一个足球场大的面积)人口增长和贫困,以及由此产生的发展需求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人类开发大规模的农场和牧场开发商业性木材采伐采矿、水利和公路建设迁移农业(三) 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1)迁都巴西利亚里约热内卢巴西利亚(2)修建亚马逊横贯公路(三) 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3)移民亚马逊平原雨林被毁与人口增加有着直接的关系促使移民的因素:
①自然因素:人口稠密的东北部是全国最干旱的地方
②经济因素:东北部贫困人口多,带来诸多社会问题
③政策因素:“无人之地给无地之人”的政策驱动(4)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对雨林的破坏:砍伐优质木材、毁林烧荒、开辟大型肉牛场,导致雨林被破坏并难以恢复。毁林烧荒、开辟大型肉牛牧场巴西政府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身负巨额外债,背上沉重的经济和财政包袱发达国家雨林优质硬木的消费需求坚持保护本国森林资源提供巨额投资来开发亚马孙等地区的雨林广阔的牛肉消费市场我们是否应该放弃传统的生活方式,迁移到城市去?我们世代居住在这里,
以传统迁移耕作为生。越来越多的人迁入雨林,我们
生存的土地越来越少,传统文
化也受到外界的威胁。保护森林、照顾贫民和偿还债务,哪一项才是我应该最先处理的问题?我应该继续采伐,还是在已被伐林的土地上种植树木?图2.25 西欧人与巴西人的争论争论的实质是什么?——从不同的立场谋求发展七、雨林的前途开发or保护?开发还是保护⑴从全球长远利益考虑,对热带雨林必须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⑵从当地人争取短期内提高生活水平来看,开发雨林又是他们最为方便的收入来源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寻求两种利益和目标之间的协调1.世界雨林的现状全球的热带雨林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减少全球最大的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前景不容乐观2.雨林的两种前途10年间南美洲损失32万多平方千米,过去的30年巴西境内约15%雨林被毁,面积相当于一个法国。
保护开发3.对亚马孙雨林的保护保护亚马孙雨林,不仅是当地国家和人民的义务,而且整个国际社会都应对此负责,尤其是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多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