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愚公移山
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
2、把握愚公和智叟这两个人物形象
3、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 阻,挑战自我,争做时代的骄子。
一、初读课文 温故知新
万仞( ) 荷担( ) 孀妻( ) 始龀( ) 智叟( )
穷匮( ) 一厝( ) 陇断( )箕畚( ) 汝( ) 曾不若( ) 诸( )亡以应( )
hè
rèn
chèn
sǒu
kuì
cuò
lǒng
jī
běn
rǔ
zēng
读准下列字音
zhū
wú
shuāng
朗读课文,注意节奏。
惩/山北之塞?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 ?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始一反焉( )
甚矣,汝之不惠( )
河曲智叟亡以应( )
一厝朔东( )
无陇断焉( )
通“返”,返回
通假字
通“慧”,聪明
通“无”,没有
通“措”,放置
通“垄”,高地
二、再读课文 整体感知
思考以下问题(原文回答):
1.愚公为什么要移山?
2.愚公移山要实现的目的是什么?
3.愚公认为山是可移的,理由是什么?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把智叟的话与愚公之妻的话比较,看看态度是否相同?语气有什么区别?
“献疑 ”
“笑而止之”
关切
嘲笑
忧虑
讥讽
讲真话、提问题
提醒众人正视移山的困难,是为了设法克服苦难
自作聪明,很严厉的责备、十足的轻视、有意挖苦、嘲笑愚公的无能。
三、品读课文 合作探究
??
读课文,概括出文章中两个人物 “愚公”“智叟”的形象?
愚公“不愚”,他有远大的抱负,移山是为了造福后代,他认识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物形象:有长远的眼光,思想坚定,有奉献精神)
智叟“不智” ,他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断定人在自然面前无能为力,实为“鼠目寸光”。(人物形象:自作聪明,自以为是,傲慢武断,目光短浅,好为人师)
什么是愚公精神? 我们这个时代还需要愚公精神吗?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愚公移山的精神就是一种面对困难、乐观进取、坚韧不拔,用顽强意志战胜困难的精神。我们这个时代仍然需要这种精神,如果人人都只求眼前利益,哪里会有“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哪里会有我国近年的辉煌成就?哪里会有时代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让我们从愚公手里接过精神火把,点燃智慧之灯,照亮前行的路,去追寻明天的太阳吧!
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课文,试想一下愚公移山会成功吗?并说一说你从这则神话寓言里悟出了哪些道理 ?
四、悟读课文 拓展延伸
明确:从现实可行性、功利效益的角度看,不能成功的看法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从愚公的行动看,要挖去两座山确实不容易,最后两座山也不是愚公凭人力移走的,而是神仙帮助移走的。但是作者在本文中不是探讨现实中移山的可能性和操作方法,而是通过这个故事来阐明一个道理:虽然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是只要正视困难,敢于挑战困难,坚持不懈,就能成功。
“愚公精神”给我的启示
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只要坚持不懈,成功终会属于我们。
做任何事。都要有坚定的信念,要有恒心和毅力。
大小、多少是相对的,都可以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成功、失败亦如此。
同学们:
我们风雨夜行,梦里点灯
我们熬过黑暗,等待黎明
我们执着守望,从不放弃
真正的王者,终会在坚持中孕育奇迹!
让伟大的愚公精神,引领我们在学习的道路奋力前行!
班主任寄语:
昂扬的大别山
不辞辛苦把我育养
我要倾尽毕生挺起我不屈的脊梁
不忘初心 牢记责任 敢于担当
祖国永远在我心上
立志成才 振兴中华
在历史的天空写下辉煌
江山如画龙凤起
实验中学铸辉煌
中流击水话轻狂
全力奋争迎曙光
吾辈更须努力
中招路上勇拼搏
立志做个栋梁
立志做个栋梁
……
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写一篇400字左右的《愚公移山》的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