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课件+教案+视频(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课件+教案+视频(2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11-22 09:38:22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复习提问
1.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是借助什么向远处传播的?
声音靠介质传播。
3.传播声音的介质包括哪三类?
4.声音在介质中以什么样的形式传播?
声音在所有介质中都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海水
淡水
空气
木材
钢铁
声音在各种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外耳:
中耳:
内耳:
耳廓
外耳道
鼓膜
听小骨
半规管
咽鼓管
听觉神经
耳蜗
(2)各部分的作用
耳廓有(
)的作用。
收集声波
外耳道有(
)的作用;
鼓膜有(
)的作用。
使声波进入中耳
在声波作用下引起振动
耳廓
外耳道
鼓膜
听小骨
耳蜗
听神经
声音
2、声音的传输
声波
外耳道
鼓膜
听小骨
耳蜗
听神经
大脑
人们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
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
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1、将振动的音叉放在耳朵附近,听音叉的声音
2、用手堵住耳朵,把振动的音叉尾部先后
抵在前额、耳后的骨头和牙齿上,能否听到
音叉的声音?
讨论:在这几种情况下,人是如何听到声音的
声音可以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
经,引起听觉。科学家把这种声音的传导
方式叫做骨传导。
例:据说,音乐家贝多芬耳聋后,就是用牙咬住木棒
的一端,另一端顶在钢琴上来听自己演奏的琴声,
从而继续进行创作的。
骨传导
橡皮膜振动情况
较强(距离相等)
较弱(距离相等)
较近(强弱相同)
较远(强弱相同)
橡皮膜振动情况
较强(距离相等)
振动明显
较弱(距离相等)
较近(强弱相同)
振动明显
较远(强弱相同)
观察比较鼓膜的振动
鼓膜振动的实验
同一距离,发声强,鼓膜振动
(
)
;发声弱,鼓膜振动
(
)

同一力度,距离近,鼓膜振动
(
)
;距离远,鼓膜振动
(
)





结论
我们的耳朵里的鼓膜和气球皮一样,当外界的声音传到鼓膜时
,它就会产生振动,我们也就听到了声音。
保护我们的听力?
活动一
听一段声音,说说你的感受。
活动二
小组讨论:为了保护我们的听
力,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控制
噪音?
活动三
1、做一个发声罐,使发声罐能
发出声音。
2、利用桌上的材料(报纸、毛
巾等)想办法使发声罐的声音变轻。
说说下面图片中
人们是怎样控制噪音的
课堂练习
1.耳的结构中,能接受声波并转化为振动的是(

A、耳郭
B、鼓膜
C、听小骨
D、耳道
2.人的听觉产生于(

A、听觉感受器
B、耳蜗
C、听觉中枢
D、鼓膜
B
C
3、下列关于耳的各个部分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A、耳廓的功能是收集空气中的声波
B、鼓膜的振动是为了产生声波,使声波撞击
鼓室内的听小骨振动
C、听小骨的振动把声音放大后再传入耳蜗
D、声波传入内耳,使耳蜗内的液体也产生振动,
感觉细胞把这种信息沿神经传到脑部
B
4、组成中耳的结构是:_______、____
、_____、
组成内耳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
5、鼓膜的作用是


A、接受声波刺激,产生听觉
B、将声波转换成振动向内传导
C、将声波转换成刺激向内传导
D、接受振动转换成神经冲动
B课题: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人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和内耳构成的,外耳的耳廓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信号传递到大脑,通过大脑的加工,我们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了。过程与方法:通过研究大小、远近不同的声音是怎样对自制的鼓膜模型的振动产生影响的,解释人耳鼓膜的作用;通过体验活动感受鼓膜的作用。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细心观察、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
研究大小、远近不同的声音是怎样对自制的骨膜模型的振动产生影响的。
教学难点
研究大小、远近不同的声音是怎样对自制的骨膜模型的振动产生影响的。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
课时设计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师: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呢?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生: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师:物体的振动才能产生声音,那么声音以怎样的形式传播的?生:以波的形式传播的二、耳朵的结构与功能。
1、谈话:要知道我们的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首先我们要知道耳朵的构造。
(课件呈现,右耳放大图)
师:这就是我们的耳朵,有它我们就能听见声音吗?
师露出自己的耳朵,指着自己的耳廓。 (生:不能)
师:是的,仅仅有耳廓还不能听到声音,还得依靠耳朵里面一些“零件“才能听到。
师:那耳朵里都有些什么“零件”呢?我得找个耳朵给大家瞧瞧。(走到一生面前)可以把你的耳朵借给大家看看吗?
(生:可以)
师:真的!那我可得把你的脑袋剖开,然后大家才能看见你耳朵里的构造呀!愿意吗?
(生:不愿意)
师:这太残酷了,我也怕,我也不愿意,不过幸好有高科技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课件呈现:耳朵构造图)
2、师讲解:这就是我们整个耳朵的结构图。现在老师考察一下大家的课前预习情况,哪位同学上来说一说耳朵里都有什么?
(生:边指边答,是由耳廓、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构成的。
师:表现真棒,看来我们班的同学学习习惯真不错,课前预习很充分,现在我们一起齐读耳朵的结构,并看清楚它们分别在什么位置(边说边点击鼠标,图上出现相应的名称)
师:根据它们的功能、位置,我们把它们分为外耳、中耳、内耳。(课件呈现并板书)
3、师:接下来让我们通过动画再来回顾耳朵的结构吧! (flash动画呈现)
4.师:现在请大家思考我们的外耳、中耳、内耳各有什么作用呢? (生小组讨论后汇报交流)三、演示鼓膜实验
1、讲述:耳朵里鼓膜振动的原理和纸屏振动的原理是一样的。鼓膜的振动与敲击鼓面振动不同,鼓膜振动是空气振动引起的,属于声波引发的振动;而鼓面振动是由被敲击产生,是产生声波的振动。 6、教师提醒学生:儿童谨慎用药,有些药物会损伤听神经,造成耳聋。
7用小棒听诊,感受听小骨的作用
8、总结:耳廓将声音收集起来,通过外耳道送进耳朵,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又被听小骨传递到耳蜗,耳蜗里充满了神经细胞,这些神经细胞将振动信号转化为神经信号后传入大脑。 四、课堂作业选择题1.我们是通过(
)听到外界的声音的。A
耳朵
B眼睛
C
嘴巴2.声音传播的路径是(
)A
声源——中耳——外耳——内耳B
声源——外耳——中耳——内耳C
声源——内耳——中耳——外耳D
以上结果都不对
3.鼓膜受外耳道传递的声波而产生(
)。
A.声音
B.振动
C.音质4.鼓膜的特点是(
)。
A.薄而有弹性
B.厚而有弹性
C.薄而没有弹性判断题1.外耳主要是通过振动传播声音的。(
)2.我们是通过大脑接收声音的。(
)3.
声音通过外耳传播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将这种振动传播给听觉神经而获得声音。(
)4.在观察比较“鼓膜”振动的实验中:①“鼓膜”模型只能由气球皮、口杯和橡皮筋做成。
(
)②在“鼓膜”上方制造远近不同的声音时,上面的纸屑跳动没有变化。
(
)③在“鼓膜”上方制造强弱不同的声音时,上面的纸屑跳动不同。
(
)
板书设计: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耳廓-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