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散文两篇》导学案
班级:___________
组别: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揣摩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总体把握作者的思想倾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学习重点
总体把握作者的思想倾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学习难点
揣摩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资源
导学案、自测题、当堂测评、“两篇散文字词梳理”的微课,平台讨论及活动。
第一段——自学质疑(第2课时)
【环节一】自主学习——明确目标,自学教材(15分钟)
明确目标(1分钟)
熟知本课学习目标,圈划明确本节的学习内容和重难点。
2、把握基础(2分钟)
作者简介:
伯特兰·阿瑟·威廉·罗素(Bertrand
Arthur
William
Russell,1872年—1970年),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历史学家、文学家,分析哲学的主要创始人,世界和平运动的倡导者和组织者。主要作品有《西方哲学史》、《哲学问题》、《心的分析》、《物的分析》等。
罗素出身于曼摩兹郡一个贵族家庭。1890年考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后曾两度在该校任教。1908年当选为皇家学会会员。195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并被授予英国嘉行勋章。1967年组织了斯德哥尔摩战争罪犯审判法庭,谴责美国在越南的政策。
1970年在威尔士的家中去世
罗素不仅在哲学、逻辑和数学上成就显著,而且在教育学、社会学、政治学和文学等许多领域都有建树。他前后期哲学思想变化很大,早期信奉新黑格尔主义,深信绝对、共相的存在,把数学视为柏拉图理念的证据。后来与摩尔一起叛离了绝对唯心主义,转向新实在论。
文本链接
《我为什么活着》是罗素晚年为其所撰自传而作的一则序言,文章以饱含情愫的如椽巨笔精要的概述了支配他一生的三种强烈的情感,表达了他对挚爱与知识的执着追求,以及对人类和平安宁的莫大关心,为我们彰显了一个思想家的博大情怀和崇高的人格,令人肃然起敬。
3、自学教材(3分钟)[]
(自学指导:标清段落,用红笔标出生字词,查阅工具书,完成生字词注音。)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补全词语。
俯瞰(
)
飓(
)风
遏(
)制
颤(
)抖
神秘(
)
濒(
)临
秘(
)鲁
登录平台-查看作业-选择“两篇散文字词梳理”的微课,然后对照导学案订正以上字词
理解内容(9分钟)
(自学指导: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同学们有感情朗读课文,认真体会文章中所蕴涵的情感,感受作者的情怀,结合自学指导,完成下列问题。)
(1)作者是怎样回答“我为什么活着”的主题的?(学法指导:在文中画出能回答这个问题的句子或段落,再加以概括)
(2)理清文章结构(学法指导:根据下面每部分的内容概括,划分段落。)
第一部分(
):提出自己的人生追求
第二部分(
):作者对其人生的三大追求进行具体阐述。
第三部分(
):总结上文,得出结论:我的一生,我觉得值得活。
【环节二】自学检测——在线测学,质疑思学(8分钟)
1、在线测学(时间:5分钟)
独立在平台完成“《我为什么活着》自测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飓(jù)风
俯瞰(gàn
)
B.
颤(chàn)栗
濒(
bīng
)临
C.
神秘(
mì
)
颤(chàn
)抖
D.
秘(
bì
)鲁
星辰(cén)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根深蒂固。
B.
做学问是一项艰苦的劳动,应踏踏实实,不能好高骛远。
C.
两位阔别多年的老朋友在异国他乡萍水相逢,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别提有多高兴了。
D。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忍不拔的精神。
(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的一项是(
)。
A.继承和发扬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B.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是学校关注和培养的重要工作。
C.劝阻青少年戒烟,对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
D.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我们周围出现了大量的“低头族”。
2.质疑思学(时间:3分钟)
(1)根据预习检测反馈的成绩,对照正确答案进行反思,师友间相互强化巩固落实。
(2)参考其他同学的笔记完善自己的笔记,然后将导学案上的自学内容在小组内以听写或问答的形式落实过关。
(3)语文组长将组内存在的疑问统计整理,并拍照上传至活动“《永久的生命》自学反馈”。
第二段——训练展示
【环节三】自展提升——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时间12分钟)
学情反馈(时间3分钟)[]
小组根据本组成员自学反馈结果,组内交流讨论,解决共性问题,疑问反馈老师。
合作探究(时间9分钟)
(自学指导:认真阅读课文,先根据自学指导独立思考,再在组内交流讨论,总结完善。)
(1)理解句子
例:这三种激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
“飓风”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说明了这三种激情强烈的支配着我的一生。在我漫漫的人生路中,我都活在这三个理由之间,我得到了爱情,但我获得的知识“并不多”,并且为了拯救人类自己也深受其害,所以这三个理由把我吹到了绝望的边缘。
①其次是因为爱情可以解除孤寂——那是一颗震颤的心,在世界的边缘,俯瞰那冰冷死寂、深不可测的深渊。
②我看到圣徒和诗人们所想象的仙境的神秘缩影。(这里的“仙境”指的是什么)
(2)体会情感
虽然罗素的一生追求给他人生苦海上带来绝望,但在文章最后他仍说“这就是我的一生,我觉得我活着值得。”为什么这么说?在这里进一步体现了罗素怎样的思想情怀?
[]
【环节四】自评巩固——当堂检测,反思矫正(10分钟)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拥有自我
周国平
个人怎样才算拥有“自我”呢?我认为有两个可靠的标志。
②一是看他有没有自己的真兴趣,亦即自己安身立命的事业,他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并感到内在的愉快和充实。如果有,便表明他正在实现“自我”。这个“自我’是指他的个性,
每个人独特的生命价值。,
③二是看他有没有自己的真信念,亦即自己处世做人的原则,那是他的精神上的坐标轴,
使他在俗世中不随波逐流。如果有,便表明他拥有“自我”。这个“自我”是指他的灵魂,一个
坚定的精神核心。
④这两种意义上的“自我”都不是每个人一出生就拥有的,而是在人生过程中不断选择和
创造的结果正因为如此,每个人都要为自己成为怎样的人负责
⑤怎样才能成为自己?不存在一个适合于一切人的答案。我只能说,最重要的是每个人
都要真切地意识到他的“自我”的宝贵。有了这个觉悟,他就会自己去寻找属于他的答案。在
茫茫宇宙间,每个人都只有一次生存的机会,都是一个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存在:,名声、财
产、知识等等是身外之物,人人都可求而得之,但没有人能够代替你感受人生。你死之后,没有
人能够代替你再活一次。如果你真正意识到了这一点,你就会明白,活在世上,最重要的事就
是活出你自己的特色和滋味来。你的人生是否有意义,衡量的标准不是外在的成功,而是你对
人生意义的领悟和坚守,从而使你的自我闪射出个性的光华。
⑥世上有许多人,你可以说他是随便什么东西,例如是一种职业,一种身份,一个角色,唯
独不是他自己。如果一个人总是按照别人的意见生活,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总是为外在的事
务忙碌,没有自己的内心生活,那么,说他不是他自己就一点儿也没有冤枉他。因为确确实实,
从他的头脑到他的心灵,你在其中已经找不到丝毫真正属于他自己的东西了,他只是别人的一
个影子和事务的一架器罢了
⑦耶稣说:“一个人赚得了整个世界,却丧失了自我,又有何益?
”他在向其门徒透露自己
的基督身份后说这话,可谓意味深长。真正的救世主就在我们每个人身上,便是那个清明宁静
的自我。这个自我即是我们身上的神性,只要我们能守住它,就差不多可以说上帝和我们同在
了守不住它,一味沉沦于世界,我们便会浑浑噩噩,随波飘荡,世界也将沸沸扬扬,永无得救
的希望。
(选自《周国平自选文集》)
1.作者所说的“自我”有哪内涵?
2.如何理解“
世上有许多人,你可以说他是随便什么东西,例如是一种职业,一种身份,一个角
色,唯独不是他自己。”这句话?
3.作者认为“拥有自我”的基础足什么?怎样才能“拥有自我”?
4.作者说“真正的救世主就在我们每个人身上”,你有同感吗?请结合生活经历谈谈感受
自我评价:
学习目标完成情况(将已完成的划“√”,未完成划“×”,并且要在课外通过自学完成。)
1、揣摩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
)
2、总体把握作者的思想倾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
我在这节课最大的收获是:(共24张PPT)
散文二篇——我为什么而活着
【学习目标】
01
揣摩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02
总体把握作者的思想倾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环节一】自主学习
【明确目标】
认真阅读学习目标,并对重点内容圈划标注
1
【把握基础】
认真阅读作者简介、文本链接等信息,并对重点内容圈划标注
2
【自学教材】
完成导学案生字词,观看【字词梳理】微课,使用红笔订正
3
【理解内容】
朗读课文,完成导学案问题
4
【环节二】自学检测
1、独立在平台完成“《永久的生命》自测题”。
2、质疑思学。根据导学案指导进行组内活动。
【环节三】自展提升
1、学情反馈
小组根据本组成员自学反馈结果,组内交流讨论,解决共性问题,疑问反馈老师。
作者简介
伯特兰·阿瑟·威廉·罗素(Bertrand
Arthur
William
Russell,1872年—1970年)
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历史学家、文学家,分析哲学的主要创始人,世界和平运动的倡导者和组织者。
主要作品
《西方哲学史》
《哲学问题》
《心的分析》
《物的分析》
作者简介
罗素出身于曼摩兹郡一个贵族家庭。
1890年考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后曾两度在该校任教。
1908年当选为皇家学会会员。
195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并被授予英国嘉行勋章。1967年组织了斯德哥尔摩战争罪犯审判法庭,谴责美国在越南的政策。
1970年在威尔士的家中去世
。
作者简介
罗素不仅在哲学、逻辑和数学上成就显著,而且在教育学、社会学、政治学和文学等许多领域都有建树。他前后期哲学思想变化很大,早期信奉新黑格尔主义,深信绝对、共相的存在,把数学视为柏拉图理念的证据。后来与摩尔一起叛离了绝对唯心主义,转向新实在论。
写作背景
《我为什么而活着》是罗素晚年为其所撰自传而作的一则序言,文章以饱含情愫的如椽巨笔精要的概述了支配他一生的三种强烈的情感,表达了他对挚爱与知识的执着追求,以及对人类和平安宁的莫大关心,为我们彰显了一个思想家的博大情怀和崇高的人格,令人肃然起敬。
重点字词
俯瞰(
kàn
)
飓(
jù
)风
遏(
è
)制
颤(
chàn
)抖
神秘(
mì
)
濒(
bīn
)临
秘(
bì
)鲁
理解内容
(1)作者是怎样回答“我为什么活着”的主题的?
(学法指导:在文中画出相关句子或段落,再加以概括)
作者在这篇短文中,开门见山回答作为文章标题提出的问题,他活着的三个理由(或目标)是: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作者用“纯洁、强烈”两个词来形容这三种感情,它们是作者在漫长一生中奋斗不息的强大精神动力。结尾总结,也反映了三种感情的纯洁而强烈。
(2)理清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
1
)
提出自己的人生追求
(
2--3
)
作者对其人生的三大追求进行具体阐述
(
5
)
总结上文,得出结论:我的一生,我觉得值得活。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飓(jù)风
俯瞰(gàn)
B、颤(chàn)栗
濒(
bīng
)临
C、神秘(
mì
)
颤(chàn
)抖
D、秘(
bì
)鲁
星辰(cén)
在线测学
C
瞰
kàn
濒
bīn
辰
chēn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根深蒂固。
B、
做学问是一项艰苦的劳动,应踏踏实实,不能好高骛远。
C、
两位阔别多年的老朋友在异国他乡萍水相逢,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别提有多高兴了。
D、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忍不拔的精神。
在线测学
萍水相逢:像浮萍随水漂泊,
成语:萍水相逢偶然聚在一起。比喻互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
C
在线测学
(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的一项是(
)。
A、继承和发扬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B、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是学校关注和培养的重要工作。
C、劝阻青少年戒烟,对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
D、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我们周围出现了大量的“低头族”。
A
【环节三】自展提升
2、合作探究
1、独立思考,并完成导学案上问题
2、组内交流,选取组内最优答案补充完善后拍照上传
【环节三】自展提升
3、展示交流
小组内选派代表,教师随机选派代表给全班同学讲解,其他小组同学订正补充。
①其次是因为爱情可以解除孤寂——那是一颗震颤的心,在世界的边缘,俯瞰那冰冷死寂、深不可测的深渊。
明确:这个句子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描绘出了没有爱情的生活是孤寂的,在深不可测的、令人胆颤心惊的无底深渊中“我”完全不能自拔,“我”几乎会丧失生活的希望,这样就从反面衬托出爱情的美好。
(2)我看到圣徒和诗人们所想象的仙境的神秘缩影。(这里的“仙境”指的是什么?)
明确:指的是爱情给人类生活带来的美好体验。
(3)虽然罗素的一生追求给他人生苦海上带来绝望,但在文章最后他仍说“这就是我的一生,我觉得我活着值得。”为什么这么说?在这里进一步体现了罗素怎样的思想情怀?
明确:罗素觉得他的人生追求是正确而崇高的,回顾一生,问心无愧;体现他热爱人类,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思想;同时也体现他博大的情怀和崇高的人格。
【环节四】自评巩固
1、作者所说的“自我”有哪内涵?
一个人的个性,每个人独特的生命价;—个人的灵魂,一个坚定的精神核心。
【环节四】自评巩固
2、如何理解“
世上有许多人,你可以说他是随便什么东西,例如是一种职业,一种身份,一个角色,唯独不是他自己。”这句话?
许多外在的身份和角色掩盖了人的“自我”,如:某明星、某主持人。
【环节四】自评巩固
3、作者认为“拥有自我”的基础足什么?怎样才能“拥有自我”?
(1)
真切地意识到“自我”的宝贵。
(2)
领悟和坚守人生意义,使自我闪射出个性的光华。
【环节四】自评巩固
4、作者说“真正的救世主就在我们每个人身上”,你有同感吗?请结合生活经历谈谈感受。
围绕用“自我”调控自己,引导自己、改变自己,并能结合经历具体谈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