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7张PPT。(第1课时)第1节 光合作用一粒种子入土,能萌发长成幼苗,一颗幼嫩的小苗,可长成一株参天大树,一棵棵果树可结出丰硕的果实。这些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需要哪些物质?这些物质又来源于哪呢?1.领悟光合作用的发现是许多科学家智慧的结晶和不懈努力的结果。
2.领略科学家们发现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方式。
3.通过光合作用发现过程分析其原料、条件和产物。从柳苗生长之谜说起思考:人们是怎样解释植物生长现象的?亚里士多德:植物是由土壤汁构成的柳苗:2.3kg干土:90kg76.8kg89.943kg海尔蒙特的实验五年后+74.5 kg,-0.057kg!结论:柳苗生长所需要的物质,并不是由土壤直接转化的,水才是使植物增重的物质。 海尔蒙特的实验结论完全正确吗?从植物生活环境的角度分析,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物质还有什么?不完全正确,他只考虑土壤中物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没有考虑阳光、空气中物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讨论与思考 普利斯特利的实验示意图思考:普利斯特利的实验结果是什么?绿色植物能够净化因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浑浊的空气。 讨论与思考 当人们重复普利斯特利的实验时,有的获得成功,有的总是失败,甚至发现植物还会更严重地污染空气。为什么学者们会得到不同的实验结果呢?实验控制条件不同,实验的结果不同,有的学者是在黑暗下重复普利斯特里的实验,植物不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还会因为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更严重污染空气! 深入思考 1779 英格豪斯实验英格豪斯的实验进一步证实了只有在光的照射下,普里斯特利的实验才能成功 !绿色植物能够在光下净化空气,并能释放气体。英格豪斯还发现,光照下的绿色植物能够释放气体,这种释放气体的能力在夕阳西下时降低,日落后则完全停止?这说明什么问题?(氧气) 科学进展:
1782年瑞士瑟讷比埃:植物在光下吸收CO2。
1804年瑞士索绪尔:绿色植物在光下同时还要消耗水。
萨克斯(德国)实验处理方法黑纸遮挡部分未遮挡部分颜色变化不变蓝变蓝结论:绿色植物在光照下不仅能够释放氧气,而且能够合成淀粉等有机物,供植物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利用。没叶绿体观察思考:将彩叶草的叶片进行酒精脱色漂洗后滴加碘液,叶片没有全部变成蓝色,为什么? 讨论与思考 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产物各是什么?这样一个生产加工的过程是在哪进行的呢? 原料:二氧化碳和水
条件:阳光
产物:淀粉和氧
场所:叶绿体
归纳总结 探索光合作用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分析实验现象:见光部分+碘液遮光部分+碘液变蓝不变色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是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有淀粉合成)结论:表明绿叶合成淀粉需要光。 归纳总结 1.实验前为什么要对实验材料进行黑暗处理?耗尽叶片中原有的的淀粉,避免叶片已有的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干扰。2.实验选用的叶片,一部分被遮光,一部分不遮光,这两部分在实验中各有什么作用?对叶片进行不遮光处理,是检验植物合成淀粉是否需要光的主实验,对叶片进行遮光处理是设置的对照。 讨论与思考 讨论与思考 3.你怎样解释在酒精溶液中的绿叶脱色而使酒精溶液变绿的实验现象?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溶解于酒精,使叶片脱色而使酒精溶液变绿。4.用碘液染色后的叶片颜色发生怎样的变化,这种实验结果说明什么?叶片不遮光部分变成蓝色,叶片遮光部分不变颜色。说明光是植物光合作用合成淀粉的必需条件。实验演示:检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1. 将带火星的卫生香或木条伸入试管后,发生什么现象?此现象说明了什么?——复燃;有氧气产生。2 .光合作用产生的助燃气体是?氧气验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银边天竺葵彩叶草银边翠蓝色不变蓝蓝色不变蓝蓝色不变蓝试验分析1.为什么银边翠和银边天竺葵的叶片边缘不呈绿色?——其叶片边缘部分不含叶绿素。2.分析实验结果,可得出结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 ____________。3.绿叶细胞的____________可能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叶绿素 讨论与思考 原料:二氧化碳和水
条件:阳光
产物:淀粉和氧
场所:叶绿体
一、光合作用二氧化碳+水 淀粉(储存能量)+氧气1.下图是一棵银边天竺葵(边缘呈白色),将其在黑暗中放置24小时后,选一健壮的叶片,用不透光的两块软木片在A处从正反面遮住,然后将整个植物体移到阳光下。数小时后,选择的叶片摘下,去除叶绿素,加碘液处理后的变化是:
① A处颜色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变蓝 A处遮光未进行光合作用 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② B处颜色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C处没蓝,说明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 ______。
④ 将植株放在暗处24小时的原因是?变蓝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产物淀粉,它遇碘变蓝色 叶绿素为了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在生物界乃至整个自然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课件27张PPT。第1节 光合作用(第2课时)大米和小麦种子里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主要是由水稻和小麦的叶制造的。那么,叶为什么能够制造有机物?你知道叶的构造吗?其中哪些构造与光合作用相适应?1.概述叶片的结构,解释其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功能;
2.总结光合作用概念,光合作用的实质;
3.认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对生物界乃至整个自然界的意义。观察叶片的结构叶片叶柄叶片在茎上的着生方式有什么特点?相邻两片叶的排列有什么关系?这种排列特点和光合作用有什么关系?叶镶嵌观察叶片的结构目的要求:1.练习制作徒手切片
2.认识叶片的结构
3.画出叶片的表皮细胞
材料用具:(略)
方法步骤:1.制作叶片的临时切片;
2.观察叶片的结构;
3.观察叶片的下表皮。1.一定要用手捏紧并排的两个刀片,切割的速度一定要快;2.多切几次,用镊子挑选最薄的叶片,切勿用手拿;3.在切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温馨提示叶片的结构模式图下表皮叶 肉气 孔上表皮叶 脉1.叶片由哪三部分组成,能描述一下各部分的
特点吗?2.叶片有哪些适应光合作用的特点?为什么? 讨论思考表皮(1)上下表皮细胞排列紧密,无色透明,外有角质层。(2)表皮上面分布着一些由保卫细胞构成的气孔。上表皮下表皮保护组织表皮细胞气孔(张开)保卫细胞气孔(关闭):无叶绿体:有叶绿体气孔是气体交换和水分散式的门户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叶肉营养组织(1)由许多叶肉细胞组成,内含叶绿体。叶肉(2)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所以叶片呈现绿色。(3)栅栏组织接近上表皮,含叶绿体较多;海绵组织接近下表皮,含叶绿体较少。注意 叶绿素只有在光下才能形成。光下培养的小麦苗黑暗处培养的小麦苗你能区分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吗?靠近上表皮靠近下表皮圆柱形不规则 整齐
像栅栏疏松
像海绵较多较少为什么有些植物叶片的上表面呈深绿色,而下表面呈浅绿色?因为接近上表皮的栅栏组织内含叶绿体较多,接近下表皮的海绵组织内含叶绿体较少。 讨论思考叶脉输导组织(2)内有导管(1)分布在叶肉中,是叶片的“骨架”。——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筛管——输送叶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叶 脉 叶片适于光合作用的特点是什么?根据植物叶片的结构特点,请同学想一想:1.表皮:①细胞排列紧密,无色透明,有利于光线射入
②气孔是气体进出叶片的门户2.叶肉:含有叶绿体,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3.叶脉:运输光合作用的原料和产物叶片适于光合作用的特点因此,叶片是光合作用最理想的场所。光合作用的实质与意义原料?
产物?
条件?
场所?光淀粉氧气二氧化碳水叶绿体绿色植物的 利用光能,把 转变成贮存着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释放出 的过程,这个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叶绿体二氧化碳和水氧气光合作用概念: 能量转化能量转化:即把光能转变为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物质转化:即把简单的无机物转化成复杂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棉花和花生葡萄和草莓光合作用的应用:立体种植光合作用的应用:合理密植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叶片的结构表皮栅栏组织海绵组织上表皮下表皮导管筛管叶肉叶脉概念公式应用:合理密植、立体种植:二氧化碳+水 淀粉+氧气光能叶绿体1.在显微镜下观察蚕豆叶的横切面,看到栅栏组织的特点是( )
A.细胞呈圆形,排列不紧密,含叶绿体较多
B.细胞呈圆柱形,排列紧密,含叶绿体较多
C.细胞呈不规则状,排列紧密,含叶绿体较少
D.细胞呈波浪形,排列紧密,不含叶绿体B2.在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装片时,正确的切叶方法是( )
A.迅速地一次切割 B.缓慢地切下
C.迅速地来回切拉 D.缓慢地来回切拉A3.做观察叶片气孔实验时,最好用镊子撕取叶片的( )
A.上表皮 B.叶肉 C.下表皮 D.叶脉C叶的形态多种多样,但是,它的组成和结构却基本相同,叶的形态结构与光合作用相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