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生物的分类单位
一、学习目标:
1.说出生物的分类单位,掌握生物分类的依据。
2.关注生物的多样性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初步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3.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概括总结的能力
二、学习过程:
情景导入:
展示八角茴香和莽草两种植物的标本(或图片)。请学生观察:他们的茎、叶、花、果实的形状都很相似。八角茴香的果实有香味,是人们熟知的调味品—大料,而莽草的果实内含有毒素。曾有过误将莽草果实当作大料食用而造成食物中毒甚至死亡的报道。原因就是两者不易区分出来。如何才能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呢?那就必须分清生物的种类,只有正确的识别生物的种类,研究和掌握他们的生命现象及生命活动规律,才能更好的利用、开发和保护生物资源,而要正确地识别生物的种类,就一定要掌握生物分类的知识。引入课题。
【学点一】生物的分类单位
1、假设你遇到几个单词plant 、play、 plum 想知道它们的意义,怎么办?
让学生讨论查英文字典的方法,由此引出生物的分类单位。
精讲点拨:同样道理,生物圈中的生物依据不同的特征划分为7个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
例:现在有四种生物:猫、老虎、水稻、小麦,将这四种生物进行分类。
猫与__________一类,水稻与__________ 一类。
2、自主学习:自学课本“生物的分类单位”部分,找出生物共分哪7个等级?
通过各小组的讨论,发表见解,相互交流,相互补充和完善。
师生共同总结:生物圈中的生物划分为七个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界、门、纲、目、科、属、种。通过对特征的逐级分析,得出结论:界是最大的一级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通过对这两组生物的比较分析得出:界的共同特征最少,种的共同特征最多。生物的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物种越多,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越少;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的生物物种越少,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越多。
【达标检测】
1.在研究不同生物种类的亲缘关系时,常考虑它们的分类地位,下列分类单位中,物种之间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A、科 B、目 C、种 D、属
2、有关分类单位的特征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种类越少
B、分类单位越小,植物的共同特征越多
C、同一分类单位中,植物的特征是完全相同的
D、越小的分类单位,植物种类越多
3、下列是茄、辣椒、高粱的分类地位图示,分析:从分类地位看哪两者之间的共同特征多,哪两者之间的共同特征少,哪两种生物亲缘关系近?
门 种子植物门 种子植物门 种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双子叶植物纲 单子叶植物纲
目 茄目 茄目 莎草目
科 茄科 茄科 禾本科
属 茄属 辣椒属 高粱属
种 茄种 辣椒种 高粱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