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描述植物的蒸腾现象,说出叶片面积与植物散失水分的关系。
知道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
说出蒸腾作用可以促进根吸收水分,是植物体水分和无机盐运输的主要动力。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
1、绿色植物主要有 、 、 、 等类群。
2、
植物类群
常见植物
生活环境
形态特征
生殖方式
藻类植物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3、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区别是 。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大树底下好乘凉”,炎热的夏季,人们都喜欢在大树下乘凉,因为在烈日下会被晒黑,甚至晒伤。那么,树为什么不会被晒伤呢?导入本节课。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活动一:小组合作探究:植物体吸收的水分主要是从哪里散失的?
1、生物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哪六步?
2、这个探究活动要解决的问题是?
3、对于这个探究活动要解决的问题,你可以先做一个假设吗?
4、小组讨论,制订出一个方案来证明你的假设。
5、通过这个探究活动,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6、你能用自己的话总结出蒸腾作用的概念吗?
学习活动二: 阅读课本51页最后一段,完成下列问题
1、植物体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只有1%~5%的参与组成植物体和用于维持生理过程,其余绝大部分的水分都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这样对于植物体来说是一种浪费吗?
2、蒸腾作用对植物来说有什么意义呢?
三、整体建构: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四、课堂达标:
1、蒸腾作用的概念: 以 的形式从植物 散发到 的过程。
2、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
3、蒸腾作用的意义中,不正确 ( )
A.促进对水、无机盐的运输 B.增加大气湿度,增加降雨量
C.促进水分的吸收 D.促进有机物的运输
4、我们常见的自然现象是水往低处流,而植物体内的水则往高处移动,水向高处移动的动力来自( )
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 C.吸收作用 D.蒸腾作用
5、试着探究叶片面积与植物散失水分的关系。
第一步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写出所需要的材料器具,并制订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节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会制作临时切片。
2、能够描述叶片各部分的结构特点。
3、知道气孔的结构、分布特点及开闭原理。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
1、水分以 状态从 散失到 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
2、叶片面积与植物散失水分的关系是 。
3、蒸腾作用的强弱受 、 、 _ 、 _ 等因素的影响。
4、蒸腾作用能促进植物 _ ,促进 __ 和 __ 从根部运输到茎、叶等器官,还能使植物有效的 __ 。
5、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_ 。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活动一:自学课本49页,完成分组实验“观察叶片结构”的相关问题:
该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2、该实验需要哪些材料器具?
根据课本上的实验步骤完成临时切片的制作
学习活动二:阅读课本51页第一段,并结合你的观察结果,完成下列练习
1、叶片的基本结构包括哪几部分?
2、蒸腾作用的“门户”是 。
3、叶片的上表皮和下表皮哪一面气孔多?
4、气孔的张开和闭合受 控制。
三、整体建构: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四、课堂达标:
1、森林地区往往降雨较多,其主要原因是( )
A.蒸腾作用使大气湿度增大 B.呼吸作用旺盛,产生的水分多
C.光合作用强,释放出水气多 D.森林保持水土,蓄水过多
2、“大树底下好乘凉”主要是因为植物的(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
3、叶片表皮细胞的特点是( )
A.色透明,排列紧密 B.透明,排列紧密
C.透明,排列疏松 D.无色不透明,排列紧密
4、一般来说,植物体叶片的上下表皮都有气孔,上下表皮气孔的数量关系是( )。
A.上表皮多 B.下表皮多 C.基本相同 D.不确定
5、制作叶横切面临时装片时,正确的切片方法是( )。
A.迅速地一次切割 B.缓慢切下
C.迅速来回拉切 D.缓慢来回切
6、制作叶横切面临时装片时,下面哪一步是多余的?( )。
A.在载玻片上滴清水 B.取材料
C.盖盖玻片 D.染色
7、一片植物叶的正面和背面颜色深浅不同,正面一般比背面的颜色深一些,这是因为( )。
A.上表皮细胞的叶绿体多 B.下表皮细胞的保卫细胞多
C.栅栏组织含有较多的叶绿体 D.海绵组织含有较多的叶绿体
8、下图是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叶横切面,据图回答问题。
图中[1]是_______,[2]是_______,[1][2]属于______组织,构成[1][2]的主要是_______细胞,其特点是结合紧密,________;[3]是_______,它由_________细胞构成,和其他表皮细胞相比,细胞内有________;[4]和[5]是________,属于_______组织;[6]是_______。
五、课后达标:
完成学习与检测
六、质疑问难:
这堂课你有什么疑问?
七、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