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7《植物的无性生殖》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1.7《植物的无性生殖》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8-11-23 19:49: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植物的无性生殖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①能够列举一些常见的无性生殖现象;区别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重点)
②举例说明常见的营养繁殖现象;说明嫁接成功的关键;
③描述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难点)
能力目标
通过完成一种植物的扦插、嫁接或压条,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通过比较两大类生殖方式的特点,辩证地认识生命现象;
②根据无性生殖的一些知识,关注它的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重难点突破:
组织培养是本节课难点,首先通过观看视频,了解有关组织培养的知识,再结合七年级所学“细胞核的功能”及“克隆羊培育过程”,帮助学生领会组织培养技术的原理。明确无论营养繁殖、组织培养,本质上都是由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决定的,从而攻破本节课的难点。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
2、花生、马铃薯、月季的茎、嫁接的仙人球等实物,小刀、装沙土的烧杯。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3分钟)
1、展示图片:番茄马铃薯
2、提出问题:
①同学们喜欢吃花生吗?你知道花生是怎样繁殖后代的?这种繁殖后代的方式是什么?什么是有性生殖?
②马铃薯又是怎样繁殖后代的?(提示:在马铃薯种植的季节你知道家里是怎样种植马铃薯的?)(展示课件图片)
3、(展示课件图片:马铃薯番茄)你见过下面结马铃薯,上面结番茄的植物吗?
你想知道这是用了什么方法使马铃薯和番茄长在了同一株植物上吗?
揭示课题并板书:
第七节 植物的无性生殖
学生观察并思考问题
学生能说出规范、准确的答案,必要时给予纠正。
学生观看后,产生疑问:这是怎么种出来的?
通过复习引出不同于用种子繁殖后代的无性繁殖,为后面学习比较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作下铺垫,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
通过“奇闻怪事—马铃薯番茄”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问题中来,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
引导探究层层推进( 4分钟)
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39—42页,观察4.1-36、4.1-37、4.1-38、4.1-40、4.1-41图片,思考这些植物的新个体是怎样产生的?
2、反馈提问:通过观察图片谁来说一说这些植物的新个体是怎样产生的?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事例?
3、这些植物新个体的产生与花生新个体产生一样吗?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多媒体展示)
归纳总结:什么是营养繁殖?
什么是无性生殖?
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分别用根、茎、叶繁殖后代的。
例:马铃薯用块茎,藕、姜用根状茎,大丽菊用根……
这些植物的繁殖是通过植物的根、茎、叶来繁殖后代,而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卵细胞的结合。
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及教师适时点拨总结出营养繁殖、无性生殖概念。
在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后,组织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教师通过点评引导,总结出无性生殖的特点,进而将学生的认识上升到理性--完成无性生殖概念的学习。
自主
学习
主动
探究
(2分钟)
<过渡:> 营养繁殖是最常见的一种无性生殖,在生产实践中,人们用植物的茎进行扦插、嫁接和压条等方法来培育果树、花卉和蔬菜等经济作物。这些方法与用种子植物繁殖后代相比有什么优势?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39--42页 ,小组讨论并思考下列问题,并在书上标出重要概念和重点词语。(课件展示问题)
问题:什么是扦插?嫁接?压条?哪些植物可以用扦插、嫁接和压条的方法繁殖后代?
教师巡回指导,并参与小组的讨论。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学生根据问题自主学习。
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教材插图和生活经验,分组活动、讨论、分析并总结。
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提高了自主学习的效率及探究的欲望。
组织
交流
点拨
构建
(18分钟)
小组展示:现在各小组将你们的小组学习的结果与大家交流吧。
1、动动手:根据桌上实物完成月季的扦插。
2、什么是扦插?(课件展示图片)
点拨:①说一说你在在扦插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②能否用一句谚语总结扦插?
③哪些植物的繁殖可以用扦插的方法?
<过渡:>对于扦插不易成活的植物我们可以用压条的方法繁殖.
3、什么是压条?
点拨:
①为什么要把树皮剥去半圈?
②扦插不易成活的植物为什么可以用压条的方法繁殖?
③哪些植物可用压条的方式繁殖后代?
<过渡:>(展示课件:最牛的菊花图片)观察图片最牛的菊花,用什么方法使这株大立菊开出513个品种的花?
4、什么是嫁接?(课件展示图片)
枝接 芽接
点拨:明确嫁接概念后教师以问题串形式点拨。
①把一种植物体的枝条或芽,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芽或枝我们叫什么?另一个植物体叫什么?
②把芽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的嫁接叫什么?把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的嫁接叫什么?
③要想使他们成活应该怎么办?
④哪些植物可以用嫁接的方法来繁殖后代?
考考你:(展示嫁接的仙人掌实物)
(1)指出图中的“接穗”和“砧木”。
(2)随着 “接穗”的不断生长,其颜色会逐渐变成“砧木”的颜色吗?你知道为什么吗?
挑战自我:把果实大、味甜但抗病力弱的水蜜桃的枝条嫁接到果实小、味酸但抗病力强的毛桃树上,水蜜桃的枝条上将来会结出什么样的桃子?
归纳总结:通过以上学习,说一说用扦插嫁接和压条的方法来繁殖后代与有性生殖相比有什么优点?
请你出主意:小明家的桃树林产量较低,品质欠佳,想尽快引进肥城蜜桃。小明想请你帮他分析一下用哪种方法既经济实惠,又收益快?
A.种子繁殖
B.全部换栽
C.果枝嫁接
小组展示学习成果,小组间交流。
学生利用所给出的器材练习月季的扦插。
学生思考、总结并回答。
斜插(与地面成45°)插入土壤中部分要削成斜面、带有芽、温度适宜
“无心插柳柳成荫”
杨、柳、葡萄、月季、蔷薇 ……
学生思考回答。
有利于促进根的形成
母体可以为枝条提供营养物质,有利于成活。
石榴、藏报春、夹竹桃、桂花等。
看图,图上的菊花使之惊奇。
学生回答。
嫁接:是直接把一植物体的芽或枝(接穗),接在另一个植物体(砧木)上,使结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完整的植物体。
学生通过教师点拨归纳总结:
接在另一植物体上的芽或枝条叫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砧木。
嫁接的方式枝接和芽接。
嫁接成活的关键是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在一起。
苹果、梨、桃
学生看图回答问题。
学生根据教师点拨总结出:嫁接好处是能保持母体的优良性状且繁殖的速度快
学以致用,解决问题
:结出果实大、味甜的水密桃。
学生分析总结:
繁殖速度快,产生的新个体能保持母体的原有特性。
学生分析解释原因,得出最佳方案。
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教师利用 “无心插柳柳成荫” 民间谚语巧妙点拨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因为扦插不易成活的植物可以用压条的方法繁殖.调整教材顺序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接受。
适时点拨把问题细化,突破重点。
扦插、嫁接、压条这些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利用多媒体展示有关图片,有利学生的认知
学以致用,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
通过以上学习对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区别作简要总结。
学以致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知识迁移能力提升(8分钟)
<过渡:>以上都是比较简单传统的无性繁殖方式。人们还利用无性繁殖的原理,研究出了组织培养技术。
播放组织培养视频
提出以下问题:
1、什么是组织培养?
2、植物组织培养应在什么样条件下进行?植物的哪些组织可以进行组织培养?
3、为什么可以进行组织培养?
点拨:出示图片:回忆克隆羊多利的培养过程。
指出生物体上的任何一个细胞都含有全部的遗传信息,在离体条件下,这些信息可以表达出来,从而使产生完整的生物体。
4、组织培养的优点?
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并思考,然后回答问题。
组织培养的操作和原理,是本节的难点,通过观看视频和教师点拨突破本节难点。
课堂小结(2分钟)
通过同学们积极的探究,大家来反思一下: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
学生自主回顾本节所学所得:学习了有关无性生殖的知识,领悟了两类生殖方式的本质区别,明白了组织培养技术的原理。
使本节课所学知识形成知识网
达标检测(3分钟)
课堂达标检测题:
A类:
1、不需要经过精子和卵细胞相结合的生殖方式是 。
2、一棵苹果树上能结出“国光”“红富士”不同品种的苹果,采用的技术是
3、利用植物体上的活细胞,在无菌的条件下培养成试管苗,再移植到土壤中培养成完整的植物体,这种技术叫 。
B类:
现有两种梨:一种是杜梨,它的果实小,味道涩,但根系抗病力强;一种是鸭梨,它的果实大,味道甜,但根系抗病力弱。如何才能获得根系抗病力强、结出的果实既大又甜的植株呢?请你运用所学的知识,设计一个培养方案。
课下作业:
选一种植物进行嫁接实践操作
学生独立自主完成,课堂检测并及时互纠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明确的完成目标,既能让程度好的学生吃得饱,又能让程度稍差的学生有所提高,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
选一种植物进行嫁接实践操作加深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提高动手能力。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