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案+课件(32张幻灯片)】

文档属性

名称 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案+课件(32张幻灯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8-11-25 19:49:53

文档简介


《自然界的水循环》
本节位于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Ⅰ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的第一节。水循环作为地球上能量和物质运动最重要的过程之一,与第二章大气运动和第三章地表形态的塑造都有比较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全书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另外,本节课作为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的第一节,又为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作了一定的铺垫,同时也是学习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的基础。?本节内容首先介绍水圈的构成及其特点,主要讲述了“相互联系的水体”、“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两个知识点。第一个知识点浅显易懂,是学生学习的基础知识,是为第二个知识点的学习作铺垫;第二个知识点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通过图文和活动设置介绍了水循环发生的领域、水循环的类型、环节和意义。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陆地水体的各种类型以及各种水体之间的相互转化规律,了解目前人类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淡水资源,其数量是有限的。
2.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类型、主要环节以及海陆大循环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学习水循环,能够绘制“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并用简练的语言表述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2.通过学习水的若干运动转化、更新规律,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科学的理念、发展的观点指导个人行为。学会运用辩证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陆地水体的有关知识,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2.通过水循环运动的学习,认识自然界水的动态平衡,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1.以海陆间循环为主,将三种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综合在一幅示意图中,使学生综合把握水循环。学生在学习后,应能绘制简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2.重点把握水循环的地理意义:维持地球上各水体之间的动态平衡,促进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使淡水资源不断更新,对气候、生态、地貌产生深刻影响。
【教学难点】
1.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的有限性。
2.水循环的意义。
3、四季的形成。
教学课件。
【导入新课】
黄河之水天上来,这句话的对错,奔流到海不复回,对不对?
【讲授新课】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1、水圈
水在地理环境中以气态、固态和液态三种形式相互转化,因而成为了地球上最活跃的要素,它们形成各种水体,构成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水圈。
读图3.1“水圈的构成”,了解水体的构成:
2、水体的类型
“对照图,我们看到不同的水体分成了不同的板块,并且他们所占的水体总量是不一样的。
抢答1:其中分布最小是哪种水体?数量最多的又是哪种水体?
固态:分布最小;液态:数量最多;气态:分布最广但数量最少
抢答2:这些水体从空间分布看分为哪几类?
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见图,其中海洋水占全球水量的96.53%为水圈的主体水,但这么多的水很少能被利用,人类生产生活所需的水均来自陆地上的淡水,这些为陆地水。
抢答3:陆地上淡水的主体?
陆地上淡水可分为河流水、湖泊水、冰川水、地下水等,其中冰川水是淡水的主体,占淡水总量的2/3。
但冰川位于高山或是高纬地区被利用的不多,所以目前我们能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它们仅占淡水总量的0.3%,是相当有限的。
[过渡] :阿尔山天池:久旱不涸,久雨不溢。那么湖中的水到哪里去了?又从哪里来呢?
说明陆地水体间存在着相互的联系。我们以河流的补给为例,探究学习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读图3.2 请大家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中所示的陆地水体有哪些类型呢?
(2)图中河流的补给可能涉及哪些水体?
(33)假设河流水位与湖泊水位有差异,分析它们之间的补给关系。
[播放flash] 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动画中河流水位和地下水位高低与补给方向的关系。
学生得出结论:假若河流水位与地下水位有差异,则存在两种情况,即当河流水位高于地下水位时,由河水补给地下水;反之,当地下水位高于河流水位时,由地下水补给河水。总之有高水位补给低水位。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河流水与湖泊水之间存在补给关系时,结论怎样?
通过展示图片,学生分析得出,湖泊对河流水具有调蓄作用。
抢答4:黄河下游河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
由于黄河下游为地上河,河床抬升,由河水补给地下水。课件展示
[问题过渡]李白的诗词: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是否正确?
那么黄河滚滚东流,能复回。说明陆地水体进入海洋,将来还会再回到陆地。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水循环
二、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1、水循环
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是自然环境中主要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基本过程之一。
阅读教材图3.37《水循环示意图》,思考以下问题:
(1)水循环发生的领域有哪些?
(海洋与陆地之间,陆地与陆地之间,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
(2)水循环的过程中有哪些主要的环节?
以海陆间循环为主,归纳主要环节:海洋水-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水-地表、地下径流汇入大海。
学生活动,分别讨论分析三种水循环的环节,并在学案中用箭头和文字表示水循环过程。
3.活动探究:教材P.60,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可以对水循环的环节产生影响。
活动参考答案
(1)20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末,黄河下游出现了严重的断流现象,其原因主要是黄河沿河地区,特别是上游地区过度引水灌溉造成的。它对下游依靠黄河供水的地区所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断流给沿岸地区人们生产和生活用水造成极大困难,此外也对黄河下游的自然生态环境带来极大影响。目前我国政府对黄河断流问题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统一协调上、中、下游水资源开发与使用数量,对黄河水资源进行跨地区的合理调配;运用大型水利工程(如小浪底水库)对河流水资源的季节变化进行合理调节;在农业生产中大力推行节水灌溉技术和节水措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等等。目前这些措施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2)济南近几十年来的泉水断流现象,也主要与人为因素有关,其中最主要的是对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和使用,导致地下水位的下降。确保泉水长流的措施,一方面可以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入手,如通过增加植被的覆盖率,保持水土等措施,增加地下水的渗入量。另一方面应采取果断而有效的措施,如关闭自备水井,实行地下水开采许可证制度等,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防止对地下水的过度开采。
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教师引导学生,让学生举例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水循环维持地球上各水体之间的动态平衡,联系各个圈层,促进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2.水循环使淡水资源不断更新,但要明确水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3.水循环对气候、生态、地貌等方面都产生深刻影响。
【课堂小结】
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1、地球上水体构成
2、陆地水体构成
3、从运动更新的角度看,陆地上的各种水体具
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1、水循环的概念
2、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及类型
3、水循环的意义
4、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略。
课件32张PPT。“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到海不复回”?如果河流水真的“奔腾到海不复回”了,那么世界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从存在形式上看1.水体的分类气态水:数量最少,分布最广;液态水:数量最大,分布次广;固态水:仅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才能存在。从空间分布上来看,
地球上的水体可分为: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1.水体的分类陆地水体包括: 河流水湖泊水生物水地下水冰川水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水 圈大气水 0.001% 海洋水 96.53%
(最主要的)陆地水 3.47%
(最重要的)水圈的构成: 除去0.94%
的咸水部分淡



2.53%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人类真正使用的:
河流、湖泊、浅层地下水2.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与河流的关系(1)降水补给(2)冰川融水补给(3)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4)河水、湖泊水、地下水的互补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水位高低
流量大小河水什么时候补给潜水?潜水什么时候补给河水?河流的补给--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相互补给高水位补给低水位河流水与湖泊水的相互补给当河流水位高于湖泊水位时,河流水补给湖泊水当河流水位低于湖泊水位时,湖泊水补给河流水丰水期枯水期河流的补给--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相互补给正相关关系河流的补给--降水补给(最主要的补给)以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河流流量变化与 变化相一致
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降雨量东部季风区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河流流量变化与 密切相关。这类河流主要分布在我国 。气温西北地区河流的补给--冰川融水补给 思考:这条河流有哪几种水源补给形式?
这类河流一般分布在我国 。东北地区春汛夏汛积雪融水补给雨水补给河流的补给--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河流水的补给来源降水量雨季东部季风区气温夏季西北内陆气温春季东北地区湖泊水位河流枯水期普遍地下水位河流枯水期普遍二、水循环的过程 思考:
水循环联系了哪些圈层?
水循环有哪些类型?各种水循环又包括哪些环节?绘制三种循环示意图1、名称
2、发生的领域
3、主要环节
①②③⑥④图中①②③④⑤⑥分别代表水循环中的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下径流、植物蒸腾、地表径流
图中构成海陆间水循环的环节有:(请填代号)⑤⑨⑧⑦①②③④⑤⑥思考:内流区与外流区各存在哪些水循环类型?流经安徽的长江水未登陆的台风 下列几种情况参与了哪种类型的水循环?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塔里木河水陆地内循环说一说下列地理现象(事物)主要参与了哪种水循环?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地内循环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陆间循环A、刚果河
B、塔里木河
C、未登陆的台风
D、登陆的台风
E、青海湖的湖水蒸发
F、鄱阳湖的湖水蒸发活动:黄河断流(1)人类活动可以影响
水循环的哪些环节?
(2)黄河断流可能的自然和人为因素有哪些?

(3)人类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缓解或者避免黄河断流?地表径流降水、下渗和地下径流气候变暖而降水减少中上游过渡引用黄河水水资源的统一调度、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植树造林 3、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环节的干预
目前人类活动对水汽输送几乎没有影响,而对蒸发、地表径流、下渗、降水等环节在局部地区却可以施加某些影响。
主要措施: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等。可以改变水的时空分布,化害为利。案例分析2、黄河下游断流可能与哪些自然因素有关?3、黄河下游断流可能与哪些人为因素有关?4、人类可以采取哪些措施缓解或者避免黄河断流?气候变暖蒸发旺盛降水减少等自然因素有关。上中游地区过度引用黄河水、植被遭破坏涵养水源能力下降等。统一调配水资源、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植树造林等措施。活动思考一下人类活动可以改变水循环的哪些环节?下列人类活动
是对水循环的哪些环节施加了影响呢?请连线。南水北调
造三峡水库
过度抽取地下水
大量砍伐森林
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
蒸发、蒸腾
下渗三、 水循环的意义1.更新水体,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2.调节全球热量平衡3.促进海陆间物质迁移4.塑造地表形态1、某段被污染的河流,经过一段时间可以恢复。体现了水循环意义的哪个方面?使水体处于不断的更新状态缓解了高低纬之间热量收支不平衡。2、南北向的水汽输送和南北流向的河流,对南北不同纬度地区的热量收支有何影响?3、从水循环的意义角度分析,为什么会在长江入海口附近的舟山群岛形成我国最大的渔场? 长江水把陆地的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输送到海洋,为鱼群带来丰富的营养饵料。促进海陆间物质迁移4、这些地貌发育,体现了水循环的意义哪个方面?象鼻山不断雕塑地表形态。长江三峡 1998年荆江的最高洪水位超过海拔45米,而江汉平原的一般地面高程是海拔30米,最低处只有海拔20米。即使在枯水冬季,有些河段堤外江水水位明显高于堤内的田地、房屋,从而使荆江某些河段也变成了地上河。万里长江 险在荆江天然淡水制造厂水量平衡器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迁移交换作用:1)平衡更新作用:
4)影响塑造作用:植物蒸腾小结: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3)联系调节作用:使水资源不断更新,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